作文录,一手好文,受用一生

《8加几》一年级教学反思

作者:流川枫2024-11-21 09:02:01

导读:第1篇:《8加几》一年级教学反思 在教授《8加几》时,我充分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采用了游戏教学法。在课堂开始,我设计了一个“开火车”的游戏,让学生快速...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8加几》一年级教学反思(推荐10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1篇:《8加几》一年级教学反思

  在教授《8加几》时,我充分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采用了游戏教学法。在课堂开始,我设计了一个“开火车”的游戏,让学生快速计算9加几的算式,复习旧知,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新内容时,我又设计了“帮小动物找家”的游戏,将8加几的算式与对应的结果写在卡片上,让学生把卡片贴到相应的小动物房子上。通过游戏,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8加几的计算方法,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但是,在游戏过程中,我发现由于过于注重游戏的趣味性,对学生计算准确性的关注有所欠缺。有些学生在游戏中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没有认真思考计算过程,导致出现一些错误。另外,在游戏结束后的总结环节,我做得不够细致,没有及时针对学生在游戏中出现的错误进行详细讲解和纠正。

  在后续的教学中,我要在保持游戏教学趣味性的同时,更加注重教学目标的达成,加强对学生计算准确性的监控和指导。在游戏结束后,要认真总结学生的表现,及时反馈学生的问题,让学生在游戏中真正学到知识,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第2篇:《8加几》一年级教学反思

  8加几是在已学过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难度不大,所以在设计教案时,重点引导学生将已学过的凑十法迁移到8加几的学习中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节课的复习准备的设计都是为新课铺垫,这节课的教材共安排了一个例题,在设计教案时是这样安排的:

  (1)动手操作,探求新知:同学们用手中的小棒来摆一摆,同桌说一说讨论一下得到结论,指名用小棒演示说计算方法。

  (2)如果没有小棒,计算8+7应该怎么想呢?把小棒放在桌子的左上角,先仔细想一想,再小组交流一下,看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多。

  (3)方法优化,总结凑加法口诀。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多让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而且要面向全体,达到人人会说,人人都能掌握凑十法的目的。

  巩固练习的安排分两个层次进行练习:

  第一层次是看图列式计算,第二层次是拔高训练,要求学生能发现并达到提高的目的。

  第3篇:《8加几》一年级教学反思

  “算法多样化”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可以矫正过去计算教学中算法的“一统化”。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

  一、多样化算法可以释放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计算过程中,不同的方法对同一个人也许有快慢之说,而对不同的人却不存在优劣之分。在整个探索的过程中,我没有提前透露自己的观点,只是组织学生们不断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尽量满足每只举着的小手,鼓励他们敢于争论,呵护每一位学生的创造力。学生争论不休的时刻,也正是他们在积极地参与整个学习活动,经历着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的时刻,这正是教师组织教学的精华所在,同时也挖掘了学生潜在的创造力,用学生那颗智慧的火花去点燃其他学生,鼓励算法多样化是尊重学生的表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符合现代认知建构主义思想,是释放学生自信心和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二、多样化的算法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不同的算法有时也展示了学生思维的不同发展水平。毋容置疑,学生的认知发展在水平上也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也常常反映到不同的算法上来,如8+6的计算,接着数这种算法表明学生的思维处在利用数序运算的水平上,还不能把第二个加数作为一个单独的对象看待,需要把它分拆成6个一,思维的概括性还很差。如果学生只能用这种方法计算,对进一步的学习将是非常不利的。我们鼓励算法的多样化,并不是说要允许学生的思维一直停留在这种较低的发展水平上。相反,它为我们了解学生的认知状况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使我们能有的放矢地采用各种手段推动这类儿童的思维发展。其他学生展示的不同算法,为这类儿童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三、算法的多样化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算法多样化是《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指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并不是让学生掌握多种方法。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思考角度,他们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同一个计算问题,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的不同,常常会出现不同的计算方法,这正是学生具有不同个性的体现。教学8+6时,放手让学生试算,学生中出现了多种计算方法。教师鼓励学生用已有的经验大胆思维,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课堂气氛宽松活跃。算法的多样化使学生变得聪明自信,在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得到收获,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日复一日不断的教给学生新知识,而是为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懂得用已学的方法去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在新教材中,加强心算、允许估算,计算上,像5+8=要求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有的学生发现了5+8其实用8+5来想更好,把5拿来分成2和3;有的学生认为刚学了9+5=用它来推算出结果更简单;更有学生掰起手指头一手比8,一手比5,重叠的是3,那就是13。在我们看来有的似乎不可以理解,但在学生的应用中它们却很自如,原因源于这些都是他们的真实体验,多样化的知识由此产生。

  第4篇:《8加几》一年级教学反思

  在《8加几》的教学中,我注重了与前面所学知识的联系,如复习9加几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类比迁移到8加几的学习中。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回顾9加几是如何凑十的,然后让他们尝试用类似的方法计算8加几。

  在新授过程中,我利用直观教具,如小棒、计数器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算理。比如,在讲解8+3时,让学生在计数器上先拨出8,再拨3,然后引导他们观察如何通过移动珠子凑成10。这种直观教学方式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效果较好,他们能够较快地掌握计算方法。

  但是,在课堂教学节奏的把控上,我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学生讨论算法时,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导致后面的练习时间紧张,部分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所有练习,对知识的巩固不够扎实。另外,在对学生的课堂评价方面,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缺乏学生自评和互评。这样不利于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让他们在评价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第5篇:《8加几》一年级教学反思

  在《8加几》的教学实践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新授环节,我先出示问题,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8加几的算式,然后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计算方法。有的学生用数手指的方法,有的学生用凑十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展示和讲解,其他学生能够更直观地学习不同的计算方法。

  在课堂互动中,我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会引导其他学生一起思考和解答。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还不够充分。有时候学生提出一些意外的想法或问题,我没有及时抓住并深入挖掘,错过了一些很好的教学契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提高自己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敏感度,善于捕捉学生的思维火花,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数学知识,让课堂教学更加精彩生动,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第6篇:《8加几》一年级教学反思

  《8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教学内容。在这之前,学生对10以内加减法已经熟练掌握以及对20以内的两位数充分认识,通过前一阶段《9加几》的学习,已经初步感知并学会运用“凑十法”。在此过程中,他们充分体会到10加几的简便,所有的这些都为在数学课堂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强化”“凑十法”奠定了基础。8加几的学习是智障学生对加法学习的延伸。8加几的思想方法也是“凑十法”,是学生思维方法的扩展。8加几的学习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进位加法的理解,通过学习,学生能充分建立起一个进位加法的“模型”。

  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

  1、结合情景图,在操作的过程中了解“凑十”的合理性。

  2、能够运用“凑十”的方法计算8加几的加法。教学中的重点是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迅速地口算。而难点则落实在理解用“凑十法”计算8加几的思维过程。

  本课教学力求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活动情境,使每一位学生能积极主动的进入数学课堂并参与活动。

  成功之处:

  1、所复习的内容是本节课知识的停靠点,如数的组成,把几分成2和几;填空,8加几等于10;9加几的计算并要求A类生说算理……这些知识的复习,有利于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来探索学习8加几的进位加法。

  2、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课上知识我是利用多媒体演示操作让学生自己感知学习8加几的计算方法,把具体形象的动画过程与抽象的计算过程一一对应起来,边演示边说,汇报交流,在演示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感知了“凑十”法。

  3、注重培养问题意识:我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在课堂上让学生观察草莓图、桃子图,问发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发现中质疑。

  不足之处:

  课上有的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很小,自己没有适当地使用激励性评价语言,鼓励的语言比较生硬,不能引导学生大声的表达。另外在整堂课中,课堂气氛也不够活跃,在教学时还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学才肯学,教学效果才会提高。

  课的准备过程是自己提高的过程,讲课后的反思是提高中的提高。从反思中我认识到自己的许多不足,这将成为我进步的台阶。

  第7篇:《8加几》一年级教学反思

  对于《8加几》这节课,我尝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在课堂上,我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分组讨论8加几的计算方法,每个小组都积极参与,学生们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分享不同的计算策略。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们不仅学会了8加几的计算方法,还培养了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例如,有的小组在计算8+6时,成员之间互相启发,想出了多种凑十的方法,如把6分成2和4,或者把8分成4和4等。然而,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小组存在个别学生“搭便车”的现象,他们参与度不高,只是听其他同学发言,自己没有积极思考。

  在教学语言方面,我有时的表述不够简洁明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比如在讲解算理时,一些专业术语可能会让学生感到困惑。

  为了改进这些问题,我将在今后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明确每个学生的任务和职责,加强对小组合作过程的监督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同时,我要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8篇:《8加几》一年级教学反思

  《8加几》这堂课,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入了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如教室里有8个男生和几个女生,一共有多少人等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会在他们计算时给予更多的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例如,有个学生在计算8+7时一直出错,我就用小棒再次为他演示凑十的过程,让他跟着我一步一步地操作,慢慢地他就理解了。

  然而,在教学内容的拓展方面,我做得还不够。只是局限于课本上的例题和练习,没有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8加几在其他情境中的应用,以及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这样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拓展和提升。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适当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数学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有所收获。

  第9篇:《8加几》一年级教学反思

  《8加几》这节课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通过创设情境,引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展示一些有8个苹果和几个其他水果的图片,让学生计算一共有多少个水果。

  在算法探究环节,我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和讨论。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摆小棒、数手指等方法得出结果,然后我引导他们总结出“凑十法”,即把另一个数分成2和几,先算8加2等于10,再算10加剩下的数。然而,在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凑十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只是机械地记住了步骤,在实际计算中容易出错。例如,在计算8+5时,有些学生会把5分成3和2,但在计算10加3的时候会算错。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如口算、填空、解决问题等。但练习的梯度设计不够合理,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一些较难的题目他们无法完成,导致这部分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自信心受挫。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简单的题目又缺乏挑战性,他们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针对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算法理解的深度挖掘,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凑十法”的本质。同时,精心设计练习题目,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置分层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练习中得到提高,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第10篇:《8加几》一年级教学反思

  1、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么顽强的错误呢?

  最直接的原因,应该是受‘9加几”的影响,学生深刻记得‘9l加几”要拿走一根给“9”。这和预设的正好相反,原以为学生会深刻记得“凑十法”,但结果正好相反。学生没有发现两者算法的相同之处是“凑十法”,不同之处是“凑成十拿的根数不同。”

  因此,我猜测,学生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凑十法”意识,没有体验到“凑十法”的优势。学生只掌握技能“拿一个给9”,但不知道“拿一个给9的”目的是凑成十,凑成十的目的是好算。

  2、从上课情况来看,学生都会模仿用凑十法计算,但学生不明白为什么用“凑十法”,仿佛都是老师的强制灌输。

  那么,《7加几》该怎么设计,才能让学生主动要求“凑十法”?并且感受到凑十法的好处呢?

  3、我又想,如果我们在前面“10-20数的组成”中,就让学生感受到10加几很简便,是不是学生在学习这个单元时,“凑十法”意识会更强?再相,如果在起始课《9加几》中,更注重、更花时间对“凑十法”意识的培养,而不是对知识技能的掌握,那么后续的课,是不是就更简单?学生会主动进行正迁移呢?因为数学中,方法与经验是可以实现迁移的,而知识技能,学生掌握一点就是一点,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三生万物”。

  明年,我要教一年级了,这次的听课,又让我收获很大。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8加几》一年级教学反思(推荐10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教师教学效果的个人评价2024初中英语公开课教学反思高中体育教学反思随笔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反思初中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