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居民健康档案工作计划 篇一 一、工作目标 1.为本辖区内90%以上的常住居民建立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 2.确保健康档案内容完整、准确,更新及时,实现动态管理。 3.提高居民对健康档...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居民健康档案工作计划(推荐10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居民健康档案工作计划 篇一
一、工作目标
1.为本辖区内90%以上的常住居民建立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
2.确保健康档案内容完整、准确,更新及时,实现动态管理。
3.提高居民对健康档案的知晓率和利用率,促进居民自我健康管理。
二、工作内容
1.信息收集
设计统一的居民健康信息采集表,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家族病史、生活方式、健康体检结果等。
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乡村医生等通过上门访视、集中体检、日常诊疗等多种途径收集居民健康信息。
2.档案建立
按照国家规范要求,为每位居民建立纸质和电子健康档案。
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录入,确保档案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档案管理
设立专门的健康档案管理室,配备必要的档案存储设备,保证档案存放安全、有序。
建立健全健康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档案的查阅、借阅、更新、保密等规定。
定期对健康档案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档案更新
利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慢性病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等工作,及时更新居民健康档案信息。
与辖区内的医疗机构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获取居民的诊疗信息,补充到健康档案中。
5.档案利用
分析健康档案数据,为社区卫生诊断、制定卫生服务计划提供依据。
根据健康档案信息,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医疗服务等。
三、工作步骤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成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分工。
开展人员培训,使其熟悉健康档案建立的流程和要求。
准备健康信息采集表、档案存储设备等。
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居民对健康档案的认识和参与度。
2.第二阶段(信息收集与建档阶段):
按照预定的工作计划,全面开展居民健康信息收集工作。
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审核,建立健康档案。
对已建立的档案进行初步的质量检查。
3.第三阶段(档案更新与完善阶段):
持续开展健康档案更新工作,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进一步完善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加强档案管理。
对健康档案进行定期的质量控制和评估。
4.第四阶段(总结评估阶段):
对居民健康档案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评估工作效果。
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制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目标。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工作。
2.强化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3.争取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确保工作经费、设备等资源的充足。
4.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定期对工作进展和质量进行考核评估,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五、预期效果
1.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0%以上。
2.健康档案内容完整率、准确率达到95%以上。
3.居民对健康档案的知晓率和利用率明显提高。
4.为社区卫生服务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提升居民的健康水平。
居民健康档案工作计划 篇二
一、工作背景
为了更好地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建立完善的居民健康档案是至关重要的。
二、工作目标
1.提高居民健康档案的覆盖率,确保达到90%以上。
2.提升健康档案的质量,保证信息准确、完整、及时更新。
3.增强居民对健康档案的认知和利用,促进自我健康管理。
三、工作措施
1.加强团队建设
组建专业的健康档案管理团队,包括医生、护士、信息录入员等。
定期开展培训,提高团队成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2.优化工作流程
制定详细的健康档案建立和更新流程,明确各环节的责任和时间节点。
简化信息采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3.强化宣传教育
通过社区活动、健康讲座、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宣传健康档案的作用和意义。
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健康档案的建立和更新。
4.加强与相关部门合作
与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等合作,获取居民信息,提高建档的准确性。
与医疗机构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更新居民的诊疗信息。
5.质量控制
定期对健康档案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建立居民反馈机制,根据反馈意见改进工作。
四、工作进度安排
1.第一季度
完成团队组建和培训工作。
制定宣传方案和工作计划。
开展初步的信息采集工作。
2.第二季度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知晓率和参与度。
完成50%的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工作。
进行第一次质量检查。
3.第三季度
继续推进健康档案建立工作,确保覆盖率达到80%。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完善信息共享机制。
对已建立的档案进行更新和完善。
4.第四季度
完成90%以上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工作。
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和总结评估。
制定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
五、保障措施
1.争取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2.建立健全的工作制度和绩效考核机制,激励工作人员积极投入工作。
3.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健康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居民健康档案工作计划 篇三
一、工作目标:
1.完成辖区常住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电脑信息录入。以妇女、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精神病人为重点人群,逐步扩展到一般人群。建立统一、科学和规范的健康档案,并录入电脑实行微机化管理。
2.使健康档案及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70%以上,健康档案合格率达到xx0%以上。健康档案使用率达到60%以上。
二、具体措施:
1.组织领导:
成立健康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检查如有不能达到规定的数量将列入年底绩效考核中。
2.培训宣传:
居民健康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各站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居民健康档案的科学建立、有效使用和规范管理,同时,采用多种方式在各社区范围内进行相关宣传,取得广大群众的支持配合。
3.建档方式:
(1)门诊接诊:采用患者前来就诊,填写健康档案,健康档案的首页。
(2)在各村卫生室工作人员的配合下,到辖区采集居民个人基本信息等,取得健康档案建立的第一手材料。其中包括居民个人基本信息。
(3)入户调查:采用下乡到村民家中采集方法。在入户采集的时候,为了得到辖区居民的配合,应加多宣传,加深辖区居民之间的沟通了解。同时,可以在村卫生室工作人员的配合下,与村卫生室工作人员一起到家中采集信息。
(4)健康体检:通过下乡入户调查对居民进行简单的体格检查并做登记,利用每年的妇女检查、儿童随防、慢非病人随访、老年人健康检查等方式进行采集。
4.建档要求:
(1)建立健康档案以及老年人、高血压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健康档案;
(2)坚持循序渐进,从重点人群起步,逐步扩展到一般人群;
(3)健康档案记录内容应齐全完整、客观真实准确、书写规范、字迹工整、基础内容无缺失。
5.信息录入:开始信息录入前对所有相关人员进行统一培训,使其掌握信息录入的基本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健康档案的录入由各卫生站医生负责各自辖区内的档案录入。
并保证录入的档案合格率达到xx%。
居民健康档案工作计划 篇四
居民健康档案工作计划为进一步做好完善免费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根据句容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安排部署,按照《赤山湖管委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特制定20xx年度居民健康档案工作计划如下:
一、年度工作目标
1、建立统一、科学、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实现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100%。以健康档案为载体,为全体居民提供连续、综合、适宜、经济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2、所有村优先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产妇、0-6岁儿童等重点,重点人群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率大于95%,其它一般人群大于90%。
3、年内65岁以上老年人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规范建档率达100%。所有建档人群电子档案录入率100%。健康档案真实率达100%。电子化健康档案合格率达99%以上,健康档案使用率50%。健康档案及时更新维护达到80%以上。
二、主要工作内容
1、完善纸质与电子化健康档案内容:健康档案的基本内容应主要包含个人基本信息和主要卫生服务记录两部分。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记录、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和其它卫生服务记录,今年重点做好个人的电话与疾病史的录入。
2、完善未建档人群补建档:通过日常门诊、疾病筛查、健康体检服务,医务人员网格化入户服务等多途径,采集到没有建立档案的人员的信息,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由中心或村卫生室的医务人员为他们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服务需要填写相应记录,录入电子档案系统,提高建档率。
3、完善档案使用:中心或村卫生室要在居民诊疗、医护人员网格化入户服务时,调取、查阅健康档案,由接诊医生或入户服务的人员根据居民健康状况,及时更新、补充健康档案相应内容。其它工作人员在居民外出就诊、转诊、会诊等服务记录,通过不定期进行信息沟通,及时将资料录入系统,保持资料的连续性。所有服务记录由责任医务人员或档案管理人员统一汇总、及时归档。
4、完善居民健康卡发放工作:按照省市卫生主管部门有关居民健康卡发放的要求,积极做好发放前期工作,核实好健康档案中居民基本信息,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的真实性、完整性。做好居民健康卡的发放准备,条件成熟立即开展发放。
5、完善健康档案归档:纸质健康档案以家庭为单位,统一放在一起,以自然村为单元,统一存放于村卫生室。对死亡或外出人员的健康档案,及时进行归档处置,每月报中心汇报上报。
6、完善健康问题干预和效果评价:中心或村卫生室要有计划有重点地采取相应的适宜技术和措施,组织实施辖区健康问题干预,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咨询、预防、保健、医疗和康复等健康管理服务,并及时实施干预效果评价。
7、完善居民健康档案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相结合:利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居民发病报销情况信息,进行居民健康问题分析和干预等健康管理。利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项目整理分析的居民主要疾病发生状况,指导合作医疗报销范围和比例等政策的制定,逐步提高疾病干预能力和医疗保障水平。
8、完善健康档案理,人员要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接受本项目的培训,且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和责任心。管理人员为居民终身保存健康档案,要遵守档案安全制度,不得造成健康档案的损毁、丢失,不得擅自泄露健康档案中的居民个人信息以及涉及居民健康的隐私信息。除法律规定必须出示或出于保护居民健康目的,居民健康档案不得转让、出卖给其他人员或机构,不能用于商业的。村卫生室因故发生变更时,应当将所建立的居民健康档案完整移交给中心或承接卫生室延续其职能的机构管理,拒不执行并造成档案流失、损毁的,依法追究责任。
居民健康档案工作计划 篇五
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提高城乡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改善城乡居民健康状况,缩小城乡差异,促进社会和谐。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合本中心实际,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项目的实施,逐步建立统一、标准化得居民健康档案,利用健康档案,规范、科学的记录城乡居民的健康状况,加快信息化建设,实行动态管理,到20xx年底,以疾病防治、健康保护、健康促进等为重点的健康管理体系在城乡居民中基本建立。
(一)健康档案建档率≥80%。
(二)健康档案合格率≥80%。
(三)健康档案使用率≥80%。
二、服务对象
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以0~3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
三、服务内容
(一)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
3、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3岁月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
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记录、会诊记录等。
(二)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
1、辖区居民到社区中心、社区服务站接受服务时,由医务人员负责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同时为服务对象填写并发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2、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由社区中心、社区服务站组织医务人员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服务需要填写相应记录。
3、将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填写的健康档案相关记录表单,装入居民健康档案袋统一存放。农村地区以家庭为单位集中存放保管。并录入计算机,建立电子化健康档案。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任务。
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成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项目工作小组,负责项目的领导、组织、协调、监督工作。做好项目宣传、调查摸底、信息采集、基本信息录入及档案管理和更新工作。
(二)严格规范管理。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提高认识。各社区卫生服务站要将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明确任务和指标,合理安排进度,认真组织实施。
2、提高服务能力。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严格操作,规范服务,保证信息采集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确保录入质量。
3、要加强项目宣传。中心及社区服务站要做好宣传活动,层层宣传动员,让广大居民了解建立健康档案的内容和好处,动员广大群众积极踊跃参加。
4、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完善考核考评体系和方法,保证任务落实和群众受益。同时,加强对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严厉查处弄虚作假行为,让广大居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居民健康档案工作计划 篇六
一、工作目标
1.提高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率,确保覆盖本辖区内xx%以上的居民。
2.保证健康档案的信息准确、完整、规范,提高档案的可用性和实用性。
3.加强健康档案的管理和维护,确保档案的安全和保密性。
二、工作内容
1.宣传动员
通过社区公告、宣传册、健康讲座等多种形式,向居民宣传建立健康档案的重要性和益处,提高居民的参与意识。
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深入社区,进行面对面的宣传和解释,消除居民的疑虑。
2.信息采集
培训专业的信息采集人员,确保其熟悉采集流程和标准。
采用上门访问、集中体检、医疗机构信息共享等多种方式,收集居民的基本信息、健康状况、家族病史、生活方式等相关信息。
3.档案建立
按照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录入,建立电子健康档案。
对档案进行分类管理,如按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进行分类,以便于查询和分析。
4.档案更新
定期对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和回访,及时更新档案中的信息。
与医疗机构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获取居民的诊疗信息,补充到健康档案中。
5.质量控制
设立质量控制小组,定期对健康档案的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档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工作安排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制定工作计划和流程,明确责任分工。
准备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如信息采集表格、电脑、档案存储设备等。
开展宣传动员活动,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2.第二阶段(信息采集阶段):
组织信息采集人员进行培训。
全面开展居民健康信息采集工作。
3.第三阶段(档案建立与更新阶段):
完成健康档案的建立工作。
启动档案更新机制,定期更新档案信息。
4.第四阶段(质量控制与评估阶段):
进行质量控制检查,发现问题并整改。
对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制定改进措施。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工作。
2.确保工作经费,争取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保障设备采购、人员培训、宣传等费用。
3.强化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4.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对工作进展和质量进行定期考核,确保工作按时、高质量完成。
居民健康档案工作计划 篇七
一、工作目标
在本年度内,完成本辖区内80%居民的健康档案建立工作,确保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居民提供优质的健康管理服务。
二、工作内容与步骤
1.宣传发动
制作宣传资料,包括海报、传单、宣传册等,宣传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要性和好处。
利用社区广播、微信公众号、社区活动等渠道,广泛宣传健康档案工作。
2.人员培训
对参与健康档案建立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包括信息采集方法、档案填写规范、沟通技巧等。
3.信息采集
以社区为单位,组织医务人员上门进行居民健康信息采集,包括基本信息、家族病史、生活习惯、健康体检等。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专门的健康档案登记点,方便居民主动前来登记。
4.档案建立
将采集到的信息及时录入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对纸质档案进行整理和归档,按照社区、楼栋等进行分类存放。
5.档案管理
建立健康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档案的查阅、更新、保密等规定。
定期对健康档案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6.档案应用
根据健康档案信息,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和干预措施。
为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工作提供参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三、时间安排
1.第1-2月:完成宣传资料的制作和宣传工作的部署。
2.第3月:完成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
3.第4-10月:进行居民健康信息采集和档案建立工作。
4.第11-12月:进行档案管理和质量检查,总结年度工作。
四、资源需求
1.人员:配备足够的医务人员参与健康档案工作。
2.设备:电脑、打印机、档案柜等办公设备。
3.经费:用于宣传资料制作、人员培训、设备购置等。
五、评估与反馈
定期对健康档案工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工作计划和方法。同时,积极收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提高居民满意度。
居民健康档案工作计划 篇八
根据县卫生局的安排部署,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xx版》内容和县卫生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本镇实际,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到20xx年底,全镇基本建立统一、科学、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信息化。以健康档案为载体,为城乡居民提供联系、综合、适宜、经济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2、20xx年底全乡居民规范建档率达到70%以上。60岁以上老年人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规范建档率达90%以上。孕产妇、0—6岁儿童规范建档率达90%以上。电子档案建档率达总建档人群的90%;健康档案合格率达90%以上。
二、主要任务
(一)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
1、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记录、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和其它卫生服务记录。
2、建档工作方式。通过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日常门诊、健康体检服务,医务人员入户调查等多途径的信息采集方式,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为全镇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3、确定建档对象。以孕产妇,0~6岁儿童,老年人群,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等慢性病人群为重点,逐步为全体居民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4、填写档案表单,发放信息卡。按照《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健康档案填写要求,填写居民基本信息,记录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详细说明用途与保管要求。初次建档,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表。要求记录内容齐全完整、真实准确、书写规范,基础内容无缺失。妇幼保健科室医务人员在新生儿访视时建立0~6岁儿童健康管理和预防接种服务专项档案;在早孕诊断确认后建立孕产妇保健服务专项档案;医疗技术人员填写初建健康档案个人基本信息、实施健康体检并填写体检表。
5、表单记录归档。健康档案相关记录表单装入居民健康档案袋,统一存放于乡镇卫生院。按照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实施步骤和要求,及时将有关信息录入电子健康档案。
(二)健康档案使用与居民健康管理
1、健康档案记录补充更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要在居民复诊、医护人员入户随访时,调取、查阅健康档案,由相关人员根据居民健康状况,及时更新、补充健康档案相应内容。所有服务记录由责任医务人员或档案管理人员统一汇总、及时归档。
2、制定辖区居民健康管理工作计划。乡镇卫生院制定辖区居民健康管理工作计划,明确主要健康管理对象、主要健康问题、干预办法。
(三)规范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1、配备健康档案管理人员。乡镇卫生院健康档案管理人员要符合《执业医师法》、《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接受本项目的培训,并且成绩合格。
2、统一居民健康档案编码。采用17位编码制,以国家统一的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以乡镇(街道)为范围,村(居)委会为单位,编制居民健康档案唯一编码。同时以建档居民的身份证号码作为身份识别码,为在信息平台下实现资源共享奠定基础。
3、严格健康档案使用的管理。居民健康档案为社会公共信息资源,健康档案管理和服务人员在使用、管理、考核等工作中有权使用健康档案,使用健康档案要保护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
4、严格健康档案保存与保管。要为居民终身保存健康档案,要遵守档案安全制度,不得造成健康档案的损毁、丢失,不得擅自泄露健康档案中的居民个人信息以及涉及居民健康的隐私信息。居民健康档案不得转让、出卖给其他人员或机构,不能用于商业目的。
5、强化档案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中心卫生院负责为健康档案管理提供必要条件,配备档案室和基本设备,按照防盗、防光、防高温、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等要求妥善保管健康档案,保证健康档案完整、安全。
居民健康档案工作计划 篇九
一、总体目标
在未来一年内,为本地区居民建立规范、完整的健康档案,实现健康档案覆盖率达到85%以上,并确保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用性。
二、具体步骤
1.准备阶段(第1个月)
成立工作小组,明确成员职责。
开展社区调研,了解居民需求和意见。
准备所需的设备、表格和宣传资料。
2.宣传动员阶段(第2个月)
通过社区通告、居民会议、宣传活动等方式,广泛宣传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要性和建立流程。
培训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协助开展工作。
3.信息采集阶段(第3-7个月)
组织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采用上门服务、集中登记等方式,采集居民基本信息、健康状况、生活方式等。
与周边医疗机构合作,获取居民诊疗信息。
4.档案建立阶段(第8-9个月)
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录入和归档,建立电子和纸质健康档案。
对档案进行审核和质量控制,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5.应用与管理阶段(第10-12个月)
依据健康档案,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和干预服务。
定期更新档案信息,保证档案的时效性。
建立档案保密制度,保护居民隐私。
三、资源配置
1.人力资源:包括医生、护士、信息录入员、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
2.物力资源:电脑、打印机、档案柜、宣传资料等。
3.财力资源:申请专项经费,用于人员培训、设备购置、宣传活动等。
四、评估与改进
1.每季度对工作进展进行评估,包括建档数量、质量、居民满意度等。
2.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工作计划和方法,解决存在的问题。
3.定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流程和制度。
居民健康档案工作计划 篇十
一、工作目标
按照土左旗卫生局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方案,建立统一、科学、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逐步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信息化.以健康档案为载体,为居民提供连续、综合、适宜、经济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20xx年底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0%以上。
二、项目范围和内容
(一)制定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严格执行卫生部制定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统一规范服务对象、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建档方式、服务流程、档案保管和使用等。
(二)健康档案管理适宜技术培训。
1、培训对象: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
2、培训内容: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使用规范、要求、技术,建立健康档案必须的医学知识和技能。
3、培训计划:通过系统培训,逐步提高服务人员业务技能及服务水平,保障健康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三)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1、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家族史、既往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行为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
(3)重点人群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3岁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患者管理等各类重点人群的随访和管理记录。
(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记录、住院记录、转诊记录、会议记录等。
2、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方式:
(1)首次建档主要以乡村医生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的方式分期、分批在居民家中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服务需要填写相应记录;0—3岁儿童健康管理和预防接种服务专项档案在新生儿访视时建立;孕产妇保健服务专项档案则由妇幼人员在早孕诊断确认后建立。
(2)在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过程中建立的健康档案相关记录表单,装入居民健康档案袋统一存放。
3、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灵活使用居民健康档案,提高居民健康档案活档率。
(1)已建档居民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复诊时,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填写、更新和补充相应记录内容。
(2)入户医疗卫生服务时,应事先查阅服务对象的健康档案并携带相应表单,在服务过程中记录、补充相应内容。
(3)需要转诊、会诊的服务对象,由接诊医生填写转诊、会诊记录。
(4)所有的服务记录由责任医生统一汇总、及时归档。
4、健康档案管理
(1)健康档案应统一存放于村卫生室的档案柜内。
(2)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的调取、查阅、记录、存放等管理制度,明确健康档案管理责任人,保证农民健康档案的方便使用和保管、保存。
(3)各医疗卫生机构应使用多途径的信息采集方式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应及时更新,保持资料的连续性。
(4)健康档案的建立要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原则,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
(5)遵照国家有关专项技术规范要求记录相关内容,记录内容齐全完整、真实准确、书写规范、基础内容无缺失。
(6)健康档案管理和服务人员要使用、管理、考核等工作中有权使用健康档案,其他机构或个人需要使用健康档案时,必须向健康档案管理机构提出书面申请,管理机构批准并经本人或其监护人同意后,方可使用。
三、组织与管理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负责为辖区直接服务人口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领导小组负责辖区内建档工作的指导与管理。
四、进度安排
到20xx年底完成社区居民80%建档率。
五、工作实施督导
(一)督导方式。在卫生局的领导下,社区服务中心负责辖区内健康档案的经常性督导检查、效果评价,每年不少于2次。
(二)督导主要内容。工作实施、建档数量和质量、档案更新与管理、服务效果、居民满意度等。
(三)主要评价指标
1、健康档案建档率=建档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
2、健康档案合格率=填写合格档案份数/抽查档案总份数×100%。
3、健康档案使用率=抽查档案中有动态记录的档案份数抽查档案总份数×100%。(有动态记录的档案是指一年内健康档案记录有符合各类服务规范要求的有关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4、健康档案真实率=抽查档案中内容真实的档案份数/抽查档案总份数×100%。(通过电话询问、逻辑判断等)
5、健康档案管理情况。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居民健康档案工作计划(推荐10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绩效奖励计划方案,高一语文教学计划,库车县四项行动计划心得体会,关于网络编辑工作计划,编辑工作计划模板,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