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录,一手好文,受用一生

有关感动中国人物中国女排的心得体会作文

作者:御狐神2024-04-18 21:52:01

导读:有关感动中国人物中国女排的心得体会作文 篇一 20__年8月21日,随着惠若琪探头命中,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决赛一举击败塞尔维亚,时隔12年再度摘得奥运金牌。一时间,举国欢呼,热...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有关感动中国人物中国女排的心得体会作文(精选8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有关感动中国人物中国女排的心得体会作文 篇一

  20__年8月21日,随着惠若琪探头命中,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决赛一举击败塞尔维亚,时隔12年再度摘得奥运金牌。一时间,举国欢呼,热泪盈眶,奔走相告,“女排精神”更是成为了我们不畏艰难、勇于挑战、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一面鲜明的旗帜。

  在里约奥运的征途中,中国女排出师不利,小组赛中三遭败绩,在国外观众的歧视性嘘声中,跌跌撞撞勉强挤进八强,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然而,在关键时刻,中国女排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不但传承了“老女排”咬劲牙关迎难而上、敢打敢拼绝不手软的韧劲和拼劲,更凸显了新一代女排可以被打败、绝不被打垮,面对大风大浪仍能自信微笑的积极乐观精神:打满五局将异常强势的东道主砍于马下,激战四回合复仇橙色军团荷兰,先失一局后奋然翻盘塞尔维亚,一举夺魁!

  胜利的背后免不了心血与汗水的洗礼,高歌之前最可贵的是那份走出低谷的勇气和毅力。女排之所以成为国人的一种精神,绝不是仅仅因为在奥运会上拿了一块金牌那么简单,而更是因为契合了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中华民族那种不屈不挠、永不言弃、拼搏奋发、积极乐观的精神。

  精神固然能给我们鼓舞和力量,但精神背后的刻苦与磨练更值得我们认真学习。获胜之后,主教练郎平在微博上写道,每天的付出和汗水,都是人生赋予我们的金牌......

  有关感动中国人物中国女排的心得体会作文 篇二

  中国女排一路走来,数次绝地反击,上演惊天逆转。比的是实力,拼的是意志,搏的是勇气,奋勇拼搏,决不放弃。这是女排精神,是激励中国前行的力量。

  9月23日,在日本札幌举行的20__年女排世界杯赛第二阶段A组循环赛中,中国队以3比0战胜“老对手”美国队。此次胜利不仅成就了中国女排世界杯7连胜,也打破了中国女排世界杯8年逢美不胜的尴尬纪录。中国女排团结拼搏、无惧挑战,在赛场上势如破竹的英姿再次点燃了国人内心的澎湃豪气。

  一

  说到中国女排,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女排精神”。

  中国体育界最不缺的就是冠军,各种项目的世界冠军数不胜数,但冠军背后能够总结成精神的项目却不多。改革开放前,中国体育界有两面红旗:一个是中国登山队,另一个是中国乒乓球队。这两支队伍是当时中国体育界最优秀的团队,分别创造了“中国登山精神”和“乒乓精神”。而在改革开放后,“女排精神”叫得更响,更深入人心。

  1981年,在日本举办的世界杯上,中国女排同样以七战全胜的战绩,先后战胜美国、日本等世界劲旅,首得世界冠军。从排球运动本身来讲,东方人能够拿到排球项目的世界冠军并非易事。排球是集体项目,又是“高人”项目,有它自身的规律和要求,必然不是一般的训练就能取得成就的,而是需要一种精神和动力的鼓舞和追求。中国女排队员在赛场拼搏的身影,让无数国人热血沸腾。

  此后,以袁伟民指导为教练核心的团队和老一代的女排姑娘们,在“五连冠”(1981—1986年)中凝聚缔造了“女排精神”。这种精神就是“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团结协作、为国争光”的女排精神。

  袁伟民受到了陈景润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启发,他认为陈景润在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依然攻克了这个数学谜题,靠的就是“迷”。于是,袁伟民将这股“迷”劲儿带入中国女排,要求队员们对排球也要极度专注和热爱。在训练时,他要求队员们拼尽全力,克服苦累和伤病等困难。在比赛中,他要求队员们极度专注,无论对手强弱都不能松懈。为了让队员记住比赛中的一个教训,袁伟民会在赛后把所有球员留下加练,一直练到很晚才离开。

  精神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从嘴里喊出来的,而是在日复一日的训练比赛中奋斗出来的,历练出来的,凝聚出来的。袁伟民一再强调“拼搏”“严格”“协作”,说出来感觉很虚,但这正是女排精神的体现。凭着在日常训练中锻炼出来的坚强的意志和扎实的技术,中国女排连续拿下了五个世界冠军,创造了辉煌,成为中国女排不断攻坚克难,勇往直前的“传家宝”。

  二

  “女排精神”代代相传。以陈忠和为主教练的时期,是女排精神传承和发扬的一个重要时期。

  中国女排几十年来都是以“夺取奖牌,争取金牌”为目标的。取得“五连冠”后,中国女排成绩起起伏伏。教练换了好几任,但都没有夺得世界冠军。直到20__年2月,陈忠和接队。当时,中国女排在世界所有女排强队中是平均身高最矮的一支球队,这对一项需要“高度”的项目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取得世界冠军的。然而,就是这么一群“小个子”,被陈忠和带到了一个新高度。经过几年的艰苦训练,这支队伍取得了世界杯冠军、奥运会冠军以及大冠军杯的第一名。

  陈忠和曾在袁伟民执掌中国女排教鞭时期担任过陪打教练。为了将中国女排的训练质量提上来,陈忠和实施了一系列的“魔鬼训练”。如果没有中国女排精神的支撑,那么几乎没有人能承受陈忠和的“魔鬼训练”。

  湖南郴州基地的苏仙岭,就是传说中的魔鬼训练场。苏仙岭的海拔并不高,但上、下石阶加起来有3600级。陈忠和要求所有的队员必须在22分钟之内跑上去,只要有一个人超过1秒钟,二话不说,全队一起下去,重新来。

  登山既可训练队员们的腰腿力量、膝踝关节,又可以磨炼队员们的体能、意志和团队精神。这一“魔鬼训练”使姑娘们的身体和精神几近崩溃,但是每一个姑娘都告诉自己:不能掉队,不能拖累大家,不能拖累全队,一定要坚持,哪怕有人坚持不住,也得两个人拖着她往上走,一定要把她拖上去,坚持、再坚持。每当笔者回想起年轻的队员们手拉手、强帮弱,汗水混着泪水,滴在一级级的石阶上,艰难地向苏仙岭冲刺的画面,仍然激动不已。

  陈忠和时期,中国女排精神得到了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同时也有了新的发展。中国女排在改革开放四十年间取得过三次奥运会冠军,第一次是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第二次则是20年后的20__年雅典奥运会。在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在决赛中逆转俄罗斯女排取得冠军,无疑是中国女排精神的又一次展示、发扬和传承。当时中国女排队员整体条件都不算太好,正是因为坚定地走中国女排的发展道路、发扬女排的顽强拼搏精神,才能有所作为,再次取得了非凡成绩。

  有关感动中国人物中国女排的心得体会作文 篇三

  3:0完胜美国队!23日的20__女排世界杯“天王山之战”没有想象中胶着,中国女排用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实现七连胜,同时在卫冕冠军的道路上迈出最坚实的一步。这是中国女排的胜利,更是女排精神的胜利。30多年前,中国女排创下世界大赛“五连冠”的壮举,在国门初开的那个时代,女排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崛起的缩影,也激励着一代国人发愤图强、锐意进取,不断谱写时代壮歌。30多年过去了,中国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正朝着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迈步前进。当此之时,虽然我们已经不需要用金牌来证明强大,但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敢于争先的顽强拼搏精神,永远是振奋民族自信心的强大力量。此时此刻重提女排精神,不仅是因为过去五年里中国女排勇夺20__年世锦赛亚军、20__年世界杯冠军、20__年奥运会冠军、20__年大冠军杯冠军和20__年世锦赛季军,始终位列世界顶尖行列,更是因为女排精神历久弥新,在新时代不断地丰富和扩充着自己的,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本次世界杯,中国女排已经迎来七连胜,战胜了美国、巴西等主要争冠对手,距离卫冕又近了一步。但郎平和中国女排深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道理,对她们来说,每一场比赛都是一次“从零开始”,每一次比赛都要拼尽全力,惟其如此,才铸就了强大的中国女排和传承至今的女排精神。说到底,女排精神之所以为女排精神,最根本的正是为国争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无论何时何地,中国女排胜不骄败不馁,始终把为国争光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赢要赢得光明磊落,就算输也永不放弃、超越自我,打出中国人的精气神来。美国队我们已经赢了,但世界杯还没有结束。中国女排,加油!

  有关感动中国人物中国女排的心得体会作文 篇四

  前往山区支教,是周秀芳心中一直以来的愿望。这也与她的成长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十岁时,周秀芳因家贫面临辍学,她的老师主动承担了周秀芳的学费。之后,周秀芳半工半读完成了初中学业。初中毕业后,周秀芳参加了工作,凭着勤奋刻苦的劲头,又完成了高中和师范专业的学业。“当时有一位老师告诉我,你这么喜欢看书,又对孩子有爱心,你以后当老师的话,肯定是一位好老师!”在周秀芳的学习生涯中,几位老师的帮助和鼓励,是她前进的动力和立志成为老师教书育人的初衷。

  20__年,已经退休12年的周秀芳偶然得知湖南溆浦山区有不少贫困学生,童年时的亲身经历让她做出决定,前往溆浦山区支教并发动身边的爱心人士捐款捐物。

  从周秀芳开始支教到现在,她已经发动爱心人士筹建了22所希望小学,将价值20__多万的物资运往溆浦山区。周秀芳介绍,大部分的捐助,来自她曾经的学生。

  周秀芳和在场的“未来教师”们分享了自己的育人心得。她说:“在教育中,我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发挥他的长处。我曾经有一位学生是从别的学校被退学后转来的,我时常鼓励他,还让他担任班干部增加信心。如今他也是一位事业有成的人了。”

  “现在的支教工作,很缺乏教师。”周秀芳说:“现在,不少支教教师一周要上二十多节课,很辛苦。今后,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偏远山区的教育情况,吸引更多的专业学生加入到支教队伍中去。”周秀芳还表示,现在的学习教育学的同学们,知识储备与技能更为丰富,能够为需要支教地区的孩子带去更多的教育形式和理念。

  今年暑假,有三位周秀芳曾经的帮扶对象从贵州来到了宁波交流。最让周秀芳感到欣慰的是,这三位学生目前都就读于贵州师范学院,将成为教师反哺故乡。

  “周老师,如果我们也想为支教事业尽一份力,该怎么做呢?”现场,一位教育学专业的大一学生问道。周秀芳笑着:“你尽管来找我!”说着便拿出了手机要和场下的同学加微信。

  “知足、感恩、乐于奉献,这些品质是支教带给我的最大收获。希望同学们能在支教过程中,有所获益。”分享的最后,周秀芳说。

  有关感动中国人物中国女排的心得体会作文 篇五

  仰望星空,我们能看见两个“北斗”。一个有7颗星,已在宇宙间存在亿万年之久,自古以来为人类指位定向;一个有30颗星,从无到有诞生发展不过26年,在浩渺太空却能为人类提供精确到10米的定位。

  前者名为“北斗七星”,是自然的馈赠;后者名为“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一项由中国航天人创造的奇迹。

  作为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卫星首席总设计师,每谈及此,谢军总是有诸多感慨。

  1982年,谢军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分配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4所工作,从这里踏上航天之路。

  一张蓝图绘到底。198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芳允提出了利用两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进行定位导航的设想,即双星定位设想,由此开启了筚路蓝缕般的伟大征程。

  1994年,北斗一号卫星系统工程建设正式启动。20__年,2颗北斗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北斗一号系统采用有源定位体制,可为中国用户提供定位、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系统设计建设符合当时中国国情,充分体现了“快、好、省”的原则。

  20__年,当北斗二号卫星系统工程正式启动时,谢军也正式走上了北斗二号导航卫星总设计师的岗位。于谢军而言,这是一个全新的岗位,也意味着一份全新的使命和职责。

  相较北斗一号,北斗二号系统要在兼容北斗一号系统技术体制基础上,增加无源定位体制,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

  谢军坦言,尽管研发之路困难重重,荆棘载途,但他和团队从未轻言放弃,始终攻坚克难,逆流而上。

  在谢军记忆中,20__年是北斗二号的一个重要节点。“为了保证国内申请的宝贵的频率资源,我们克服困难,在4月14日成功发射了北斗二号第一颗导航卫星。”谢军说。

  首战告捷,也正式拉开了北斗二号组网建设的序幕。

  从那之后,北斗二号进入了组网建设快车道。20__年,成功发射了5颗北斗二号卫星;20__年4月,建成“3GEO+3IGSO”基本系统;20__年12月,14颗卫星正式组网运行,北斗二号系统提供正式运行服务。

  谢军表示,到20__年,我国已成功发射20颗北斗二号卫星,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之路,“这是一种独特的混合星座体制,亚太地区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混合星座系统优点明显,是利用高轨卫星固定对一些区域提供服务,同时,中圆轨道卫星对全球提供服务。”谢军说。

  步步铿锵,步步有力。

  就在北斗二号建设如火如荼的20__年,北斗三号系统建设启动。谢军认为,这是北斗系统迈向世界一流、全面比肩GPS的关键一步。

  “卫星上天不能随便动,一动就相当于坐标值在变,需要精准控制、精准测量,这就涉及到关键器件原子钟。”谢军说,在北斗导航卫星上,高精度原子钟至关重要。

  而最初,北斗导航卫星上使用的原子钟依赖于进口,既受制于人,又不能完全保证质量,影响导航服务。

  时间精度是卫星导航的命门,天地间时间越同步、误差越小,定位精度就越高。深思熟虑之后,谢军下决心让星载原子钟国产化,走自主研发之路,“一定要让重要的核心关键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一念既定,再难再苦也要迎难而上,快马加鞭。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谢军坦言,星载原子钟的研发非常难。

  应用于北斗导航卫星上的铷原子钟,通过微波场激励铷灯泡中的铷原子来回运动产生固定的频率,所发出频率在经过滤光泡将不稳定的噪声滤掉后进入吸收泡,最后通过光电探测器生成光检信号。

  “高精度的时间频率信号,决定着星地之间的时间服务精度,原子钟对于空间环境要求非常高。”谢军说。

  为了达到理想的上星使用效果,谢军带领研发团队进行攻关、试验,他们在整星上专门设计了温控小舱,以极高的控温精度,保障原子钟空间温度环境。

  有时,为了一个问题,团队成员也会争得面红耳赤,哪怕归零,也要回溯问题所在。

  就是在这样严慎细实的研制过程中,我国自主研发的铷原子钟装在了北斗导航卫星上。

  谢军说,从20__年还存在于图纸上的“想象”,到如今大量应用于北斗导航卫星上的高精度成品,回头想想,这一路走来不容易,然而其过程却正是新时代北斗精神的深刻体现。

  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这就是新时代北斗精神。

  首获占“频”之胜、攻克无“钟”之困、消除缺“芯”之忧。如今,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在北斗二号卫星上国产化比例不到80%,在北斗三号卫星上已实现100%。

  谢军说,“我们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优于10米的导航,根据实测结果,水平定位精度达到1.6米,高程定位精度达到4.4米,重点区域甚至更为精确,授时精度10个纳秒。”

  在谢军看来,这就是自主创新、追求卓越最为淋漓尽致的体现。

  今年6月23日,是谢军航天生涯中无法忘怀的一个重要日子。

  那天清晨,谢军早早就站在了西昌卫星发射场发射塔架前,望着眼前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心情既激动又平静。

  这天9时43分,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点火发射,翱翔太空。

  在卫星发射27分钟后,星箭完成分离,卫星两侧太阳翼顺利展开。那一刻,谢军紧绷的心终于松弛了下来。

  谢军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收官之星遨游太空,是几代航天人、北斗人为之奋斗的目标最终实现的里程碑。

  对谢军而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就是实现中国航天梦的重要体现、重要一站。38年航天路,16年北斗路,谢军感慨最多的是来路漫漫的不易、无数航天人为之奋斗的可敬,以及今朝回首的淡然与自信。

  在这条道路上,26年春夏秋冬,400多家单位、30余万名科研人员万众一心,将自己融入进中国北斗事业的浩大工程中,不计小我,成就大我。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谢军说,如今,更多的年轻北斗人成为这个征途上的主力军,他们更有活力、更有干劲,也更有对航天强国梦的热忱和期许。

  据悉,“挑战杯·大讲堂”是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八项大赛活动之一,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青年网、东北林业大学联合承办,中国建设银行、阿里巴巴钉钉、抖音合作支持。大讲堂,大咖零距离。接下来活动将继续邀请行业领军人物、社会知名人士、业界知名学者通过直播分享人生经历与行业经验,引领广大学子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充分了解科技前沿、把握时代脉搏。

  有关感动中国人物中国女排的心得体会作文 篇六

  3:0零封美国队,打破了世界杯8年逢美不胜的历史,取得七连胜,这是23日在20__年女排世界杯第七轮比赛中中国女排取得的成绩。

  零封韩国队、喀麦隆队、俄罗斯队、多米尼加队、日本队,战胜巴西队。中国女排是整场比赛截至目前唯一一支保持不败的队伍,接下来还有4场比赛,总教练郎平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

  这个目标让无数中国人沸腾,赢得全网刷屏级点赞,听起来简单的目标,要付出的却不止汗水那么简单,不止是取得的骄人成绩。这些背后的故事,更令人心潮澎湃——史无前例的五连冠,国人的激情被中国女排彻底点燃,七连胜,这个战绩让人想起:1981年11月16日的傍晚,第三届女排世界杯的决赛正在进行,紧张时刻,整个国家都安静了下来,人们紧张地守在,黑白电视机和收音机前,中国女排和号称“东洋魔女”的,东道主日本队,正进行惨烈的冠军争夺战:“中国队把球传起来!”在主场球迷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中,主攻手郎平顶住压力,瞅准来球,高高跃起,一记重扣,“铁榔头”扳平了比分。中国女排最终以3-2战胜日本女排,首次夺得世界冠军。

  17:15!中国队胜利啦!队员们都跑在一起!中国队以3-2,胜了日本队,以7战7胜的优异成绩,夺得了本届世界杯的冠军!这是主持人激动到哽咽的声音,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也是热泪盈眶,他们高呼:“中国万岁!”

  一时间,女排夺冠新闻占据了国内几乎所有报纸的头版头条。“在那个年代,再没有比女排酣畅淋漓的扣球,更能让中国人感到扬眉吐气的事了。”当时正主管女排的魏纪中在回忆录中写道

  然而,这只是一波五连冠的开头一个属于中国女排的黄金时代才正式拉开帷幕。

  1982年第9届女排世锦赛中国女排完胜东道主秘鲁女排,首次摘得世锦赛桂冠。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女排在逆境中不可思议地扭转了局势,中国女排摘得金牌,五星红旗又一次在赛场上高高升起。

  1985年女排世界杯重回日本,中国女排决赛大败古巴女排,再次封王。郎平高高跃起的画面永恒定格成一个时代的经典。1986年,再到女排世锦赛,中国女排实现前无古人的“五连冠”战绩,王者之师的名号

  响彻中华大地。天安门前人潮人海的欢呼,优秀队员被印上邮票,女排姑娘们参与国庆游行,接受山呼海啸的致敬,只有那个年代的中国女排,能穿透黑白电视屏幕变成彩色。

  那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意识到,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体育水平,我们和世界强国相比都存在不小差距,必须奋起直追,国人的激情被中国女排彻底点燃,“振兴中华”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中国女排成为中国体育的一面旗帜,女排精神也成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写照,追溯历史,女排精神是在艰苦奋斗中磨练出来的。

  1951年11月,新中国第一支中国女排在北京成立,当时条件艰苦,没有特定的训练场地,全队就进行全国拉练,据首任主教练马启伟回忆:他们背着行囊“行军”,相当于游击队,可以说是另一种长征。

  1964年东京奥运会,大松博文率日本女排夺取奥运会冠军,1965年4月,周恩来总理邀请大松博文来华训练中国女排。

  当周总理询问女排训练情况时,大松毫不客气地说:“我正在训练的中国选手,连日本一半的训练量都不到。”周总理严肃地说“请你把大松精神移植到中国女排的训练中。”大松博文在回忆录里写道:“中国姑娘聪慧勤劳,将来中国女排必定超越日本队,她们总有一天会夺取世界冠军!”

  1972年中国女排漳州训练基地建成,所谓的排球场就是搭建的竹棚,每天姑娘们进去是个人,出来却是一团泥。一天至少8个小时的训练,衣服破了,球鞋开口了“三合土”场地的沙粒,嵌进队员们的皮肉中,要用小镊子才能拣出来,女排老队员回忆说:“每天训练完,我们就开始相互拔刺,并乐着比谁身上的刺儿多。”

  低谷期的坚持,她甚至都不敢抱自己女儿,时间回到90年代,中国女排在经过五连冠的战绩之后陷入了新老交替的阵痛,中国女排主教练和队员更换频繁,此消彼长,十余年间,中国女排再没能站上三大赛世界之巅,在低谷时,中国女排一直在奋力坚持,从未选择过放弃。

  1995 年退役后赴美留学的郎平“临危受命”,回国担任女排主教,她抛家别女一个人回到北京。

  回国执教,不仅薪水不高,风险和压力都是巨大的,工作也特别辛苦,丰厚的待遇和优裕的生活条件都没有了,还要长期面对同丈夫、女儿两地分居之苦。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病痛的折磨,让郎平心力交瘁。

  1999年之前,包括在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郎平昏厥了好几次,医生在给郎平做手术时,发现她的膝盖已经老化到70岁的水平。

  “女儿向我跑来时,我不敢抱她,我怕抱不动她。”这是昔日的世界第一主攻手发出的无奈感叹,不到四十岁的她身体已几近崩溃,作为主攻手,郎平的两个小指断是经常断掉的。

  此时女儿已入青春期,正是最需要母亲的时刻,郎平考虑再三,主动辞去了中国女排的帅位。

  好在女排精神已是一个烙印,一直在姑娘们心中流传。

  20__年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主力队员因伤退赛,决赛对阵俄罗斯队时,在先负两场的情况下实现激情澎湃的惊天逆转。

  中国女排在低谷中,逐渐找回自己的状态,第二个黄金时代正在来临。

  20__年国际排联公布的世界排名,中国仅列第五位。很多人把这时的中国女排形容成一块“烫手山芋”,4年换了3位教练,已经没有第二个能够接手或敢于接手的教练。

  “三十年前我可以,三十年后依然没问题!”同年5月郎平在中国女排最危难的关头再次选择了挺身而出!

  “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会竭尽全力。”重新出山的路,并不好走

  但郎平上演了王者归来。

  20__年亚锦赛,中国女排战胜韩国队,重回亚洲巅峰。

  20__年里约奥运决赛,中国女排迎战塞尔维亚,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绝地反击,连扳三局,

  时隔12年,再夺奥运冠军。千万台电视机前,裁判的最后一个哨声响起解说员喊道“中国队冠军”!无数中国人相拥而泣,心中的热血前所未有的汹涌翻腾!

  20__年女排奥运会资格赛上,中国女排以三战全胜的战绩第一时间拿到奥运门票,如今在奥运前最后一次大考——20__女排世界杯中,女排姑娘们又赢得七连胜!

  看比分似乎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复杂,但女排姑娘力拼下的每一个球都重若千钧!

  “只要穿上带有中国的球衣,就是代表祖国出征。”平时训练时郎平经常亲自上阵,不断地给队员喂球、指导训练细节,用她的话说就是:我一个快60岁的老太婆都还在拼,没有人好意思偷懒!

  输过赢过奋斗过,哭着笑着坚持着,这支队伍用一次次的拼搏展现体育的本质,更让人看到了不畏竞争、执着坚持的女排精神!

  30年前女排精神激励,振兴中华!30年后女排精神已扎根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中国为什么行?因为有一种精神叫女排精神!

  有关感动中国人物中国女排的心得体会作文 篇七

  择一事终一生,爱一行专一行。1998年4月,张桂梅在华坪县民族中学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多年来,她把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用常人吃不了的苦创造了山区教育奇迹,用红色基因为女高师生注入精神力量,用不怕掉一层皮的付出让山区孩子凤凰涅槃!

  无论时代怎么变,优良传统没有变。“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不能丢,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不能丢,在学生心中埋下红色教育的种子很重要。”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这是张桂梅的育人理念,也是女高的育人特色。

  一走进女高操场,远远地就会被“共产党人顶天立地代代相传”12个巨幅红字锁住目光,这是张桂梅办教育的“魂”和“锚”。建校10多年来,学校坚持“五个一”教育:党员一律戴党徽上班,每周重温一次,每周组织一次理论学习,每周合唱一支革命歌曲,每周观看一次红色影片。红色文化教育,早已渗入师生言行举止和精神风貌,成为女高的一道风景线。红色文化教育,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激发起巨大精神动力。

  无论学校怎么变,教师天职没有变。女高的巨变,是我国山区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经过张桂梅和其他老师的不断努力,女高在办学思想、教育质量、管理水平、师资队伍、基础建设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在校学生一天比一天多,高考成绩一年比一年好。这些年,尽管学校发展快了、工作岗位变了、个人名气大了,但张桂梅始终牢记并践行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在她看来,唯分数并不是山区教育的出路,必须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

  张桂梅不仅是教书匠,更是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她把育德放在第一位,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塑造女孩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气质和品格。成就一个学生,扶起一个家庭,造福整个社会。女高毕业生,很多人选择医生、教师、警察等相关专业和职业,在求学、工作过程中积极参与公益、扶贫项目,主动投身偏远艰苦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张桂梅倍感欣慰,心里想的是:“事业后继有人了!”

  无论岁月怎么变,奋斗精神没有变。为了学生的一切,老师苦教,全校教职工苦干。在40多年的执教经历中,张桂梅与疾病斗,说“我就看老天能把我领走不”,“不能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无休止的看病上”;与贫困斗,探索教育扶贫,把绝望变成希望,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她就是这么一个人,没人不打心眼里佩服。

  奋斗精神,在女高延续着,雨水冲不倒,大风刮不倒。张桂梅有一段令人肃然起敬的独白:“有人说我爱岗敬业,有人说我疯了,也有人说我为了荣誉,也有人不理解。一个人浑身有病却不死,比正常人还苦得起,男老师被我拖垮,女老师累得哭,两个单位来回跑,我没倒下,有种精神支撑着我,说到底是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我直面这片热土时,心里不愧。”她寄望她的学生们刻在心上的誓词是:“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这样的自信心,不仅生动诠释了张桂梅的奋斗精神,更激励学生们志存高远,走向更广阔的人生舞台。

  有关感动中国人物中国女排的心得体会作文 篇八

  在感动中国的人物评选中,你还记得那句话吗?“他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他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在众多的感动人物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和孙丽娜。

  在退休的年纪里,在大部分人选择安度晚年的时候,他们两位却选择了自己当初的梦--支教。或许在我大学的时候我还能理直气壮的说支教不会,可是就已经工作快两年的现在的我来说,却没有了当初的勇气和干劲,不是我怕累怕苦,而是我知道我是不能坚持下来的。因为现在学校的那些事情都已经让我感觉忙不过来了,所以我是由心的佩服他们。并且要知道年轻一代的我们有多少人愿意放弃大都市的繁华去到破旧的山村就业,只怕那是很少很少,而朱老师和孙老师却去了,去了那连厕所都只是一个坑的地方,去了那连洗澡都是奢侈的地方,就只是为了可以让孩子们读到书,为了祖国下一代的希望。

  同样作为老师的我,我感到佩服也感到惭愧,佩服他们的勇气,惭愧自己在条件优于他们的同时却还没有他们那种对孩子全心全意的爱。朱老师可以说是倒在了讲台上,直到自己躺在病床上还在想着孩子们,还在想着教育。可是我却没有,扪心自问,我不能无愧于心的说我的梦想是教师,我要为教育而奉献自己的一生。因为在很多方面我做的都很不到位,在学校任务多的时候我想过逃避,在差生的教育上我想过放弃。这些当初的想法让我现在看来,在看到朱老师和孙老师的事迹后我觉得自己太惭愧了,不仅是对自己,更是对我所教的孩子们。要知道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有很多个五年级的学生,可是对于学生们还是他们的一生只有一个五年级的老师。我们要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最起码要用一颗真心去对待学生,对待教育。

  我知道说什么都不如行动来的实际,所以我要从现在开始用行动来表示我的态度。做一个真正的教师,真正去实践教师这一职业。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有关感动中国人物中国女排的心得体会作文(精选8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优秀人力资源工作心得体会800字关于时间管理心得体会范文2024年关于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心得体会暑期实践心得体会大学生活感悟和规划演讲稿,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