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把课改作为方法》读书心得 篇一 近期拜读了褚清源《把课改作为方法》一书,褚先生是《中国教师报》的主编和记者,长期深耕在教育这片沃土上。他将自己近二十年教育教学的观...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把课改作为方法》读书心得(甄选10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把课改作为方法》读书心得 篇一
近期拜读了褚清源《把课改作为方法》一书,褚先生是《中国教师报》的主编和记者,长期深耕在教育这片沃土上。他将自己近二十年教育教学的观察凝聚成册,分为“打捞理性的声音”、“教育的灵魂之问”、“打破教学的贫困”、“让同学成为同学”、“学习是需要学习的”等五辑在书中一一展现,从其内容框架中不仅感受、感知到媒体人独特的视角与思考,更可以窥探出课改的改革史、发展史、演变史和方法史。
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与实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到来。这本书宏大的育人视角、前瞻的课改理念和真切的教育实践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具有方法论的意义,读后感触颇深。
首先,改革不是过去时,而是进行时。课改的行进,必然会不断遇到新需要和新挑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会有或成功或失败的经验,而作为课改践行者的我们,不应在失败的阴影中退缩,更不应在成功的表象中止步。前进的路上,社会对于教育的指责会让教育变得尴尬,无辜和糟糕,而教育者本身对环境和条件的抱怨,才会让教育变得不美好,不幸福和不正义,而这才预示着教育的真正“死亡”。困境一直都有,我们要做好不断面对的心理准备。要知道每一次的尝试都是一种可能,而只有不断“遭遇”这些可能,我们才能走向教学改进、教育改革的核心地带。
其次,课改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只有行动才有价值。不同理念、不同观点、不同模式、不同实践,课改正在遍地开花,这本身就是值得欣喜的事情。而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系统地分析那些课堂改革领跑者的成功起义,总结经验教训,提炼方式方法,从不同中找出共性,从共性中散发个性,最终投身到自己的课改实践中,相信时代的累积总会兑现课改的结果,实现最初的目标。
第三,课改到底改什么?是课程标准、教材、课堂、作业、老师还是学生?正如书中所言,课改是协同交响,需要各方配合。课改不能陷入简单的二元对立,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课改要改关系,改教与学的关系,改师与生的关系,最终落实到课堂实践当中,逐渐生成,让课堂动起来。动起来的课堂才有生机,才会舒展,而舒展是生命的开始,是学生最终获得成长的前提。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我们要做到衍生学生的学习事业,让他们精神有光,灵魂丰满,思想独立,进而发现生命和生活的意义。
因此,我们教师的工作不是给孩子用知识筑上一道墙,而是给孩子打开一扇关于世界和生活的窗。懂学生,站在孩子的立场,明白孩子的需求,才能因材施教,让孩子感受到爱,才能让那些不可视的元素,比如好奇心、质疑精神、探索欲、民主意识在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才能让育人目标落在实处。
启课改之道,育明日之星,求民族之兴,其路漫漫且急重,我们将共同探索。
《把课改作为方法》读书心得 篇二
“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有幸拜读了教育媒体人,《中国教师报》优秀的教育记者褚清源的课改新作《把课改作为方法》一书,如沐春风,受益良多。
作者褚清源以审视课改媒体人的视角,独辟蹊径,讲述他的认知。发现好经验,做课改的点灯人。见别人所未见,将窥见的真实问题揭示给更多的人,引发警示和思考。全书内容直击课改问题,洞察课改流变,瞭望课改趋势,提供课改建议。是一本教育人的“醒脑”之书。
掩书沉思,其中那一辑辑课改的真知如同一幅幅白描手法的中国山水画在我心中闪现,那字字句句思想的真识如同纷纷落下的雨滴敲打着我的心灵。
其中《打破教学的贫困》一辑中的《让教与学在课堂上实现协同“交响”》一章使我这个教育人对自己多年的课堂教学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反思。
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益。“教与学”不能陷入简单的“二元对立”。其实教与学表面的对立中蕴含着一种统一的关系。过去,教与学一直是被作为静态关系看待的,而实际上,教与学的关系不是理论研究时假定不变的。相反,真实存在的教学关系恰恰是动态变化的。在整个教学中有时候是以教为中心的,通过教促进更好的学,有时候是以学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成为核心特征。从而实现教中有学,学中有教、不分彼此的样态,最终促进个性化学习的实现。我们要摆脱“教中心”与“学中心”的窠臼,跳出静态看待“教与学”关系的思维逻辑。
正确理解教与学的关系,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老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仅是一种知识传授关系。是一种注入式的教学。老师对知识进行细致的讲解,而给学生太少甚至没有思考的时间。许多应该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被老师剥夺。以教为中心的课堂很容易造成大面积的虚假学习。容易导致“教掩盖了学”的结果。我们要将“讲”转化为“不用讲”,将“教”转化为“不用教”。这才是教学的终极目的。当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该放弃“导”的职责。使学生在探究中相互启发,互动学习。
让教与学在课堂上实现协同“交响”,首先要在教之前对教什么和学什么做透彻研究。保证知识的正确性。挖掘教材,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全面考虑知识框架。以教材单元核心内容为基础,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整合。构建单元目标体系。深入挖掘选择需要学习的重点内容,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这是实现教与学协同“交响”的前提。
其次对怎么教怎么学也要深入研究。这是实现课堂教与学协同的有效保证。在教学中不同学段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都具有阶段性的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也就是说,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相同学段的不同学生也有着许多差异。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动态地把握学生的特点及规律,了解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不同阶段的变化特点以及在面对不同教材的不同心理反应。教师在课堂上不要只做言语者,还要做倾听者。只做言语者就意味着教师把持了课堂,成了课堂的主宰和统治者,信息从教师到学生单向发出。作为接受者的学生无法阻止。这种行为对心理极复杂的学生带来的是情绪上的反感和拒斥。老师在课堂上如果作为一个倾听者,课堂则成为师生生命共在的场域。此时的课堂成为师生释放活力,提升境界,自我建构的地方。教师应当充分认识,你并非最终真理的掌握者而是寻求真理过程中的催化剂和助燃剂。要掌握倾听的方法,学会倾听,在倾听中了解学生,发现学生。
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方法。有些一呼百应看似热闹的课堂实则没有多大的意义。而时下流行的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更不是拯救课堂的灵丹妙药。尤其是没有老师做全面掌控和有效引导的小组合作学习其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教师只有积服务者与统揽全局者于一身,并以较高的专业素养来奠基,课堂上师生才能在对话中相互碰撞,才能在协同中奏出相异构想的交响乐。
书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让我们在读好书中不断提升自己,放飞自我。
《把课改作为方法》读书心得 篇三
课改走过20年多后,伴随着《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再度开启。下一个10年,新课改要注意什么,如何避免学校课改的“翻旧账”现象,怎样处理好课改的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在中国教师报记者褚清源的新作《把课改作为方法》中均有回应。
全书分为“打捞理性的声音”“教育的灵魂之问”“打破教学的贫困”“让同学成为同学”“学习是需要学习的”五辑,内容既直击课改问题,洞察课改流变,又瞭望课改趋势,提供课改建议,是一本教育人的“醒脑”之书。
为什么要把课改作为方法?作者认为:课改是成就人、发展人的手段。当我们投身课改时,不能偏离了“人”这一最高目的。如果我们言说课改时谈的都是集体的人、抽象的人,而少有具体的人、生动的人,那么,课改将是没有生趣的。如果教育的长远目标被悬置了,那么近期目标也注定会偏离。
杨陵第一实验学校践行语文的课改教学模式,已经三年有余了。在这三年里,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改实践当中,也有了一定收获,也有了一些体会。
从本人多年的课改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就没有真正的教与学方式模式和转变是不可能的。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扩大学生知识面丰富,要求课堂教学交给学生,同时中师生互动等,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实践中,我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拓宽学习和运用知识的领域;注垂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我努力实现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我还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备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难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闫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经过一番阅读分析,我总结出二年级教材主要是以识字为主,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于是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来识记生字词。在教学语文时,我注意每组教材在内容上的联系,从整体上先把握教材内容,然后来设计教学方案。在阅读教学中,首先重视朗读的指导,在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利用多种形式来读,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习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我从所带班级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牛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木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采用了游戏、唱歌、猜谜语等方式,引进课堂教学,还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牛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4、。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使我们认识到“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人们的视野开放了,观念更新了,从书本延伸到书外,从学校拓展到社会,学生的阅读范围,也不仅限于教科书,课外书、报刊、杂志,都是学习语言的材料。因此应该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搜集信息,随时掌握最新的知识,吸取最鲜活的语言。生活是一本开放的大书,是知识的源泉。在教学中,我竭力引导学生睁开双眼,用心感受,教导他们“两耳多闻窗外事,一心要读有用书”,多从牛活中吸收信息充实自己,启发他们的想像与创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大到时事政治,小到家庭生活、社区活动、校园生活,都要学生留心观察,细细体味,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本学期在语文教学中,我努力改进了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顺利地完成了语文教学任务,今后还要取长补短,学习新的教学经验,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为更好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而努力奋斗。
《把课改作为方法》读书心得 篇四
20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经历了多次的改革,从2001年的新课程改革、2011年的新课标改革、再到现在的课堂改革。这20多年来,教育改革从上至下,从根本到细微的改革历程,反映了我国社会生活的发展面貌。教育要为人民服务,要为社会发展服务,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到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新课程改革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提出了要求,新课标改革从教育的专业角度提出了要求,而课堂改革则是从教师的职业角度提出了新要求。
只有了解我国20多年来教育改革的这一发展历程,才能理解我们现在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改革,怎样落实课堂改革。在经历了新课程改革和新课标改革之后,还需要打通教育改革的最后一公里,即课堂改革。课堂改革是落实教育全面改革的最后环节,我们作为教师才能真正的理解教育改革初衷,也才能做好课堂改革的贯彻者,执行者。
传统的课堂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方式,采取一言堂或者满堂灌的教学形式,过多的抹杀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当下的课堂改革是在核心素养的新起点上,在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实现突破,从而构建基于核心素养体现新时代要求的课程教学新体系。
一、在教学目标上,要从知识本位走向核心素养本位,确立基于核心素养的新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方向、纲领、统帅,新旧教学的根本分水岭就在目标上,知识型教学以知识为目标,素养型教学以核心素养为目标。明确所教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并以此编写教学目标是新课标新教学的首要任务。
二、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要从以教为主走向以学为主,建立学习中心的新型课堂。核心素养引领整个教育的中心转向学生,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强调以教为主,走向以学为主,教学关系的重建是核心素养导向的新型教学的应有之意。只有实现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真正建立起学习中心的新型课堂,核心素养才会在课堂落地。
三、在学习方式和路径上,要从坐而论道走向学科实践,构建实践型的育人方式。学科实践是撬动育人方式变革的支点,是激活知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路径。以往的育人方式一直停留在知识的“授受”层面,这样的教学很容易把学生的学习局限于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上。学科实践把育人方式定位在实践层面,通过“做”倒逼学生发现、使用和创新知识,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充满活力的高质量的学习过程。
四、在知识内容的组织上,要从知识点教学走向大概念教学,立足知识统整,推进大单元,大主体教学。学科知识内容的选择、组织和呈现也是决定知识能否转化为素养的关键问题之一。强调知识的结构化、整合化,防止知识的孤立化、片面化,是知识转化为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以大概念为支点统整课程知识是本次课标修订的亮点所在。准确提炼大概念,设计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教学方案,在结构中、在联系中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这是当前深化教学改革的突出体现。
总之,落实课堂改革任务,必须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坚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做好课改的贯彻者、执行者。改变,从新开始。
《把课改作为方法》读书心得 篇五
读罢褚清源主编的《把课改作为方法》,掩卷沉思,不由想起前天全国乙卷高考作文中____的话:“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在这本书中,不仅仅是介绍了课改的理念和方法,更多是通过许多典型案例调动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情绪。特别是第三辑“打破教学的贫困”,就是为打破课改“一种花朵”的贫困,希望教师、希望学校从视野、从思维、从方法上获得“百花齐放”。
农村教育相比城市教育的落后原因是多方面,但在教育范畴内能够改变的就是管理、教师、课堂,而在杜郎口中学等取得的突破的农村高质量学校恰恰是从管理、教师、课堂这三方面入手,创新融合,课改才取得了成功。
管理是课改能够顺利实施的原始动力。杜郎口中学的课改就是有源于以崔其升校长为代表的管理层,初心为了摆脱农村中学的困境。他当年所面临的困境,如今依然摆在所有农村学校的面前,并且有些矛盾更加加剧:学生特别是优秀学生的流失、教师的老龄化愈来愈严重、农村学生的单亲率不断增长。褚清源老师将杜郎口中学改革称之为“浪漫”,而这个“浪漫”背后的坚持就是崔其升以“校长的人品”为本的管理。而在今天,“双减”政策的落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无不在为课改的管理进行背书。所以,从管理上,我们的学校要理直气壮地搞课改,要大张旗鼓地推课改,让课改从一所农村中学的突破转化为百花齐放的课改“春满园”。
教师要做课改成功的点灯人。崔其升讲,人,才是改革最大的资本;人对了,事情就不会错。褚清源老师表示深以为然。在农村这个大环境中而言,教师队伍无疑是素质最高的一个群体,但素质高并不意味着能力就高,教学更多的是教师能力的体现。我们经常讲,教育是个“良心活”,这是从师德的角度出发,教育也是个“技术活”,这是教师的教学观和专业能力的综合体现。每个学校都在课改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但不同的教师运用相同的模式却取得大相径庭的效果。正是教学观左右了教学的实施,所以褚清源老师提出教师要做点灯人,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线索,延伸学生的学习视野,让他们精神有光、灵魂丰满、思想独立,进而帮助学生发现生命和生活的意义。
课堂是课改的主阵地。在褚清源老师的这本书中,谈的最多是课堂,感悟最多的也是课堂。第三辑中,《课堂教学不能陷入技术的泥潭》《课堂因创建而具有作品感》《让教与学在课堂上实现协同“交响”》《读懂了细节就读懂了课堂的秘密》《救赎课堂到底要救赎什么》等等大量的篇幅都在给我们描绘课改的课堂是什么样子,可以怎么样去做,不能怎么去做。课改必须围绕课堂中的学生在课堂的空间和时间中完成,离开了课堂的课改只能是空洞的口号。教与学的关系在课堂中才能发生共鸣,核心素养的培育主要在课堂中有效地实施。
一所农村中学的突破,并不能够带来农村教育的整体突破。但每所农村中学都动起来,走上课改的道路,教师人人都做课改的点灯人,我相信,农村教育作为新时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会实现“百花齐放春满园”。
《把课改作为方法》读书心得 篇六
近期我利用课余时间拜读了《把课改作为方法》这本书,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内容既直击课改问题,又给予课改建议,堪称教育人的“醒脑”之书。读完整本书,最让我受益匪浅的有以下几部分:
一、课改不能止于改课
不管是教育还是课改,都是一个不断纠偏的过程。以往的教育是漏斗型,人们在实践中把教育窄化为教学,又把教育窄化成考试,最后把考试窄化成为分数。改课的意义就在于通过改课把课堂教学逐步放大成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知识的同时汲取比知识本身更丰富的营养。课改不能止于改课,课改还有比改课更广阔的领地和空间,完整的成长不仅仅在课上,还在课下。这就要求我们做教师的要从改课出发,以学生为圆心,不断丰富课改的半径,从新塑造学校文化,再造学校课程;从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学习走向管理中的学生自治和生活中的学生自理;要求我们的工作不再以考试评价为导向,而以学生成长的需求为导向,通过课程再造为学生健康完整地成长提供均衡的营养。
二、以“减法”作教学方法
“双减”政策已经落实了一段时间,减负的关键在课堂,核心在提质,根本在激趣。一直以来我们总是不自觉把时间投入到详细的讲解上,总担心我们的学生大脑一片空白,总想要向他们灌输我们认为重要的东西,殊不知就是因为我们的加法课堂成就了学生的惰性。
以减法思维重塑教学,需要我们教师给学生留白,让教师成为“教”到学生需要处的引路人,这需要知识的底气。只有思考更全面,研究更深入,才能减到关键处;只有理解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才能智慧地取舍课堂教学。
减法的本质是实现“少即是多”,这就要我们教师整合教学内容整体地教,这需要我们创造性地组织课时和内容从“课时”走向“单元”,及时关注学生学习状态,研究学生“持续投入学习”的内驱力。
教师只有谦卑才能放下偏见和优越感,才能看见学生的成长、热情和可爱,俯下身子认真倾听,尤其要将目光投向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敢于示弱才能成就学生。
三、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生不能成为彼此孤立的个体,学生不只是一个名词,还是一个动词。学生是一起学、共同学、相互学。
课改背景下的学生文化需要重视,无论是合作学习、协同学习、项目式学习,还是深度学习,都需要建立“让同学成为同学”的课堂文化,将“能一起解决”“通过小组讨论”“同学互助”“同桌互问”等明确写进目标,用学生更容易接受的形式去进行。合作学习也不是学生围坐在一起就有合作,而是有学习上的困惑和需求时就会自然发生。
课改是理想与理想的结盟,是热情与热情的拥抱。只有放低身段,懂得示弱,以“生”为师,充分信任学生,才会在课堂教学的路上越走越宽,一路鲜花绽放!
《把课改作为方法》读书心得 篇七
读罢褚清源主编的《把课改作为方法》,这本书的核心主题是课改。可以说,褚编用自己温和、细腻、深思、多维的笔触,写到了课改的方方面面,是一本课改指南,也是一本课改思想的盛宴。其中有经验的分享,有深度的分析,有方法的探讨,有策略的深入,有理论的深度,更有实践的丰富。一本在手,课改不愁。更为关键的是,褚编总是能够从实践出发,深入浅出地议论问题,探寻答案,启人深思。心心念念是课改,一笔一划是情怀,一言一论是思想,一句一读是方法。他既大声疾呼要课改,又坚定不移反虚假课改。书中《别让课改成了功利者的道具》《课改,请与虚假的繁荣说再见》《课改也需要反“四风”》等切中时弊、震耳发聩的声音,令人读后久久不能平静。而作为一个课改坚定的支持者、呼吁者、观察者、思考着、推动者,褚编用自己的思想与文字为课改立传,为课改立心,为课改立命,为课改继精神,用力之勤、之深,非常人可比!
这本书为我们指明了课改的方法——从教学中改变,作为课改人,我们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方法,才是真正的践行课改理念。接下来,我将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阅读收获。
一、好的教学不是“告知”,而是“感知”。
作者褚清源在“写在前面”里,不仅回忆了自己上学时期印象深刻的好老师的故事,还列举了工作中遇到的许多优秀教师事例。从这些老师身上,让我感受到了好的课堂是教师放低身段,放弃自己“教”的优势,以最美的姿态——倾听,给学生以最大程度上的安全、自由、鼓励、信任;好的教学不是“告知”,而是“感知”,教着教着教师就不见了;好的教师深深地爱着自己的教学,保持着对教育教学的独立思考,且善于主动谋变。
无论课改如何变,教育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永不变。作为教师,既要有耐心、爱心、责任心去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更要有前瞻性,要能看到将来的社会需要怎样的人。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有意去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团队意识,敢担当,勇探索、不放弃、乐合作的精神,以及会学习、爱生活、懂分享等综合素养,为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基础。而这些综合素养的获得,仅靠课内老师的言传身教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孩子们在课外的实践学习活动中去感悟。正像作者笔下的优秀教师吴慧琳老师的音乐课,好的教学不是“告知”,而是“感知”。
二、课改就是成就人,发展人的手段。
当我们投身课改时,不能偏离“人”这一最高目的。褚清源老师的这一观点,让我深有感触。歌德有句名言:“教师如果征服了学生的心,其形象就如天空中的星星一样在学生的心中发光。”教者就要做学生心中的那颗星。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欣赏、真诚、支持、尊重、鼓励、信任、倾听等都彰显了好老师的魅力。而好的教育正是由这样一个个好老师组成的。从这些好老师对教育教学的独立思考和善于主动谋变中让我们看到了民间力量对课改的热情,看到了有丰富面孔的课改。课改就是成就人,发展人的手段;课改就是种植思想,点燃热情,保持饥饿;课改是理想与理想的结盟,热情与热情的拥抱;课改一颗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们要以人为本,要设法了解学生的一切,想法开启他们心灵的天窗,带着一颗真诚的心,走入学生中间,去询问,去了解,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心声,点燃他们心灵深处理想的火花,鼓励他们奋发向上,做学生心中的那颗星。
三、课改就是种植思想,点燃热情,保持饥饿。
课改不仅是让学生幸福,教师也应该是幸福的。课改要唤醒一线教师的课改自觉,给教师自由,让他们自主选择、自由创造,形成共识,激发内驱力,这样,课改想不成功都难。当然,课改最需要的还是行动,只有行动起来才有希望和价值。自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我校积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领悟课标精神,把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单元整体教学作为重头戏。在领导的引领与指导下,我校各学科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积极投入到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中,一次次探讨如何设计、整合、实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投入的、收获的,学生是成长的、快乐的,那我们也幸运地成为了幸福的课改人。
守望课改的灯塔,把课改作为方法,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做擦亮星空的人,不功利、不肤浅、脚踏实地、共识同进,在不断反思纠偏中,方能谱写课改新篇章。
《把课改作为方法》读书心得 篇八
近日,我拜读了《把课改作为方法》一书,我感觉到,“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作为人文学科的中学历史教师,单靠传统教学手段已经不适应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的发展,跟不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潮。深深地体会到历史教师要及时更新观念,转变和创新角色,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共识、共赏、共享的学习共同体,实现“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处于教育教学第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如何来更新观念,转变教师角色呢?
一、要更新和转变历史教学理念,具体是“转变一个中心,强化两种意识,整合三个目标,实现全面发展”。
1、“转变一个中心”是指在历史教学中要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要高度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历史教师不仅仅要“用教科书教”,而且要和学生一起共同探索“学生正在经验到的一切”,互教互学,平等对话,人人参与,教学相长。
2、“强化两种意识”是指历史教师要强化民主意识和人本意识,发扬教学民主,以学生为本,强调个性发展。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也不是一个“容器”,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完整的人”,有探求未知的强烈欲望,有张扬个性的自然需求。现代教育要以人为本,发扬人文精神,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呼唤教师角色转变和创新的首要任务。
3、“整合三个目标”是指通过历史教学实践,重组和整合历史教学的“三大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现知识型、智能型、教育型目标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完美整合。
4、“实现全面发展”是指通过历史新课程的改革实践,转变教师角色,实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培养一个人的个性并为他进入现实世界开辟道路”的核心目标。
传统的历史教学存在着“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的现象,现代教育事业呼吁教育理念转变,这一转变首先要从教师角色转变开始,历史教师应该进行什么样的角色转变呢?
二、应该鼓励和引导历史教师逐步实现角色转变。
1、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传统教学中历史教师是“知识的绝对权威”,是知识输出的唯一源泉,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你讲我听,你问我答”,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知识是无限的,教师的能力却是有限的,不可能通晓一切,要打破教师对于知识的“绝对权威”,“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每一位教师都有责任爱护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禀赋和潜能自由、充分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只有在这样民主平等、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主体性,培养和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历史教师要想方设法优化教学过程,改变历史课堂存在的“满堂灌”、“填鸭式”、“注入式”等现象,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历史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要为学生获取、收集、分析、讨论、检索、利用信息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供时间和空间,创造机会和条件。要组织、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激发学生的潜能,必要时历史教师自身要参与其中,与学生共同完成学习过程。
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善于用鞭策、激励、赏识、鼓舞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在教学中要把重点放在过程与方法上,放在揭示历史结论形成的规律上,让广大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主动去探求真理,掌握历史规律。
2、要由教学“单一信息源”转变为教学“综合信息平台”,在过去,往往“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历史教师和教材成为了学生唯一的信息源,缺乏师生互动,更缺乏生生互动。随着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渠道进一步增多,历史教师和教科书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和信息源。在新课改中,历史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和反馈学生输出的信息,促成师生双向或多向、多维交流,教师要成为信息交换的综合平台。在这个信息交换的综合平台上,教与学的过程不再是一个“传授一承受”的单向反馈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双向互动过程。
历史教师要积极捕捉、及时发现、有效利用学生的经验、感受、创意、见解、问题、困惑,使之成为教学过程新的增长点,反馈点,突破点。要善于利用本乡本土的文史资源和充分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开发课程资源,鼓励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合理选择与充分利用网络,增加和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培养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未来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
3、要由课程计划的消极执行者转变成为新课程的“导演”或“编剧”。学生是课程的“主角”,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导演”,是学习的主导。教师既要关注历史必修课的基础性和均衡性,也要适应选修课的选择性和个性化,并努力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要尊重学生这个“主角”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进一步拓展课程的内涵与外延,开发新的课程资源。
4、要由“工具型”教师转变为“研究型”教师,由传统的知识“搬运工”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研究者。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时,目光要深;开辟时,目光要远。”教师要成为一个不断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终身学习的人。
新时代,新课程,新理念,新要求,新角色,历史教师要有正确的角色意识,正视现实,以开放的心态,革故鼎新,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型定位,实现多元角色的完美整合,继往开来,以学生为中心,承担起教书育人、传承文化的重任。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历史教学及研究的动态和发展方向,吸取最新的教学、科研成果,特别是历史学和考古学研究的新信息和新成果,广泛涉猎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哲学、美学、社会学、信息技术等相关学科和交叉知识,不断拓宽知识范围,改善知识结构,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成为“一专多能”的智能型教师。
《把课改作为方法》读书心得 篇九
我认真地阅读了《把课改作为方法》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厚,也使我加深了对改革的理解与体会,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这里谈谈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
课改的一小步,将是教育的一大步。对于教师而言,真正的成长是从精神发育开始的,是从生命的自我觉知开始的。所以,课改应有三个面向,一个面向是理念,一个面向是技术,一个面向是精神。理念让人们明晰方向,技术让人们行动有力,而精神让人们持续行走。倘若课改不能直指人心,不能触动心灵,不能抬高精神海拔,那么,理念和技术都可能因此而中断。
课改主要是以自上而下的推进方式切入的。这种方式可以使课改的氛围迅速形成,可以使课改的引领性成果迅速确立,课改让教育的意义可以更好地在课堂上彰显,让知识的习得与核心素养的养成在课堂上相遇。所以,尽管深度课改原本有其丰富的内涵,但在这里,我们主要关注在课堂上的改革与方法。一直以来,教师都是”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那个人,所谓超越教材,重构教学材料,从来都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课改为超越教材提供了可能。一切课改都需要愿景引领,又都需要策略护航。在朝向理想改革的路上,我们越来越发现,许多时候,不是理想不够,不是理念不够,也不是动力不够,而是策略和方法不够。课改没有终点站,但课改需要有终点思维,终点思维就是先想好目的地,再制订时间表和路线图,以终点为起点去思考与设计,善于使用终点思维,才不至于偏离航道。
我相信,课改之旅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把课改作为方法》读书心得 篇十
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读了《把课改作为方法》全书。作者褚清源先生,将自己二十年现场教育教学观察笔记的珍珠用课改观、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学习观等五观串成了课改方法这样一串璀璨的项链,令教育人窥探出课改的改革史、发展史、演变史、方法史。
而我,奋战在教育一线几近三十载,虽身处乡村学校做普通一兵,但也经历了近二十年基础教育课改过程;捧起这本书时情不自禁回想起那些激情燃烧的课改岁月,文中的事例和阐述让我倍感亲切。
褚清源说,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一本书就是一种邀请,一本书必然要向读者交付价值。《把课改作为方法》这本书的价值体现在哪里呢?一言以蔽之,只有“五观端正”的教师才能育好人、教好书。
何谓“五观”,大致归纳为:教育观,即育人逻辑大于教书逻辑;课改观,就是战略逻辑优于战术逻辑;教学观,即学的逻辑大于教的逻辑,教是为了不教;教师观,即懂学生是爱学生的重要前提;学习观,即“学习”是需要学习的,学习的要义是自主学习。
作为教育人,褚老师关注课堂改革,“他长期深耕课改这块沃土,从一个忠实的观察者、记录者逐渐成长为课改的思考者、推动者。”作为媒体人——《中国教师报》资深记者、教师报《现代课堂周刊》主编,褚主编有着优先于普通人的敏锐的洞察力和睿智的思辨力。他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意识,拔丝剥茧,逻辑辩证,深度剖析教育的社会属性:社会、学校、教师三者要建立信任链,让信任传递,让爱互相反哺。他冷眼观察,针砭事实,以坚定的理想主义情怀和批判现实主义精神,叩问课堂改革的技术条件,呼吁用“减法”思维重塑教学,创设好课堂的潜在特质,令迷茫于课改方向的教育者们有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外之喜。最后,诸老师更是一针见血:“不知学,何以教?教的权力不能任性。”“教育变革从来不是领导者、先行者的独舞,而是整个团队的共舞;从来不是一群人的独白,而是多元主体间的对话。”
教育改革恰如一场革命。首先,对大多数“革命者”来说,都有轰轰烈烈进行一场社会变革的主观需求,如果,学校和社会又恰好提供了客观的营养土壤,何愁不遍地开花?!所以,别忽视了老师们每节课上花的一点点“小心思”,这其实正是老师们匠心所在,智慧所得——妙手偶得之!其次,以学习为中心不仅要关注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还要关注学习发生的整个过程,还原知识发现的过程,不断放大学生学习体验的过程。同学不仅是同一场域、同一时空的具身在场,更是智力上的相互激荡、精神上的相互映照,课堂将会因此成为智力生活与精神世界的合唱。教师在课堂上多一些“灵魂提问”,激发学生在思维的海洋里淘金。教师引领学生真正学会学习,不能欠学生五节课:倾听课、提问课、讨论课、整理课、自习课。
可以说,褚主编写了课改的方方面面,是课改的指南,也是思想的盛宴。这里,有经验分享,有深度分析,有方法探讨,有理论深刻,更有实践丰富。最为关键的是,褚编总是能够从实践出发,深入浅出地议论问题,探寻答案,启人深思。心心念念是课改,一笔一划是情怀。有思想碰撞,有方法传授。他既大声疾呼要课改,又坚定不移反虚假课改。
时间所限,粗读一遍,略解皮毛。更能激发我共鸣的是“反思”。借着诸老师的视角,我反观自身。
1996年参加工作,隔一年学校开始推行课改,所以我的教学生涯一开始就加入国家级重点课题——诱思探究教学法。没有经验因循,我可以更快速地接受课改新思想。后来学校组织各种赛课和公开课作为我和同伴们实践的舞台。这些都成为我后来教学成长的宝贝。以后,我也接受过各种各样新课改理念的培训和要求,大多都是在学校和上级的安排下进行的。时间久了,思想就懈怠了。以镜为鉴,可以正“五观”,可以正己身。现在想想,我那时的被动多么愚顽!
而今,在褚老师的书里,我似乎有了启发。课改不是要结果,而是要不断纠偏。
课改课改,关键要改课。成功的经验只能借鉴不能照搬。如同以前,我们学山东杜郎口,学陕北宜川,也曾经去凤翔学横水中学。走了一大圈,最后又绕回来了。为什么?学校要求改,教师要求改,而没有考虑学生的真实感受。不知学,何以教?
课改势在必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反复提到“育人”。新课程倡导育人为本,课改首要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样来看,我所要做的,不仅是把课改作为方法,还要把日常教学作为方法。善待每一位学生,善待每一堂课,在实践中前进,在改革中求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感受教学的乐趣。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把课改作为方法》读书心得(甄选10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优秀人力资源工作心得体会800字,关于时间管理心得体会范文,2024年关于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心得体会,暑期实践心得体会,大学生活感悟和规划演讲稿,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