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家长学校讲座心得感悟 篇1 离开学已经过了23天,在我心里一直萦绕着一个问题”为什么我的孩子还没有适应从孩子到小学生的转变?”。今天有幸能够参加家长学校组织的公共心理讲...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家长学校讲座心得感悟(推荐12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家长学校讲座心得感悟 篇1
离开学已经过了23天,在我心里一直萦绕着一个问题”为什么我的孩子还没有适应从孩子到小学生的转变?”。今天有幸能够参加家长学校组织的公共心理讲座,让我从中不断反思,有所顿悟,有所收获。
一、不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孩子。我的孩子在即将入学和最初入学的时候,出现明显的不适,除了因为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人际关系的改变以外,我觉的有一部分原因是我传递给她的,我对她能否适应新的环境、能否交到新的朋友、能否安静认真听完每节课等等问题表现出来的焦虑情绪,导致了她在情绪上也有很大的波动。
二、陪孩子一起逐渐转变身份。今天讲座上林老师也说道,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学校后,她从“看管式”过渡到“独立式”。遇到所有的问题将独自面对,难过时没有老师的安抚,和同学吵架时没有了“老娘舅”,她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需要一个自我独立的过程。在新员工入职时,都会给于一个试用期的时间去适应,更何况是一个孩子。
三、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好时光。万事开头难,尤其培养一个一年级孩子的学习习惯,但我相信一旦养成了,后面的路会变得十分轻松。今天讲座让我印象最深的两个字就是“尊重”,在学习习惯养成的过程中,也应该征询孩子的意见,而不是按照我觉的“对的“方式去规定她,这样才能让她在“舒适“的环境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为孩子,她正面临着第一次成为学生,做为父母,也是第一次陪着孩子成为学生,我们都应该慢下脚步,静心等待,必定会看到她们如夏花般绚烂的盛开!
家长学校讲座心得感悟 篇2
在不再过多担心的同时,也更愿意以一个助力者的身份去给她更及时有效的帮助,让她在成长的过程中收获理解,自信飞扬。
女儿目前四年级,最近有了一些变化。与以往闷在心里不同,喜欢用哭声来宣泄负面情绪,但却不会直接吐露心声,想要知道缘由,完全要靠猜的。作为妈妈,我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她愿意表露情绪,担心的是过度解读或者顾及不到这个阶段孩子的内心变化。恰逢家长学校请来的XXX老师,针对四、五年级孩子们的心理及行为特征给出了很多解读小贴士,为家长了解成长中的孩子们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帮助。
金老师共分五个方面来帮助我们解读孩子心理,培养阳光心态:
1、孩子羽翼渐丰,父母的矛盾心情
2、协助孩子如何适应家中的变化
3、帮助孩子如何处理友谊的议题
4、如何帮助孩子看待自己身体变化
5、父母如何协助孩子化解学业困难
从金老师的解读中,我了解到这个阶段的孩子有很强烈的团体意识,喜欢成为团体的创始成员,这让我想起女儿组建的“星星小队”。无论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是班级同学,都是她拉拢的对象,暑期社会活动也打着“星星小队”的旗号,由此也诞生了“游戏组”和“学习组”组别。原来只是觉得她还有些幼稚,如今看来确实如金老师所说,她更喜欢的是身为团队一员的这种感觉。另外,她现在处于“说不动”“推不动”的状态。家里人想让她做什么,她都无动于衷,一定是按着自己的意愿来行事。虽然我有时也会着急,但当她对着我说着自己的时间安排时,我又莫名地觉得有些舒坦。
金老师说这个阶段的孩子逐渐独立,开始对外探索,对待周围的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由此不得不发展出处理各种情绪的方式,却又不再像幼时那样对家长敞开心扉。他们看重友谊,由此也能结伴同行,获得同伴认同,培养自身的独立性。
通过金老师分享的种种事例,我觉察女儿正处在青春期前的这个阶段。面对她当下的种种表现,我感觉可以更好地了解她。在不再过多担心的同时,也更愿意以一个助力者的身份去给她更及时有效的帮助,让她在成长的过程中收获理解,自信飞扬。
家长学校讲座心得感悟 篇3
20__年4月21日应学校安排参加了新一轮的家长学校讲座,聆听学习了由林国平老师宣讲的《牵手孩子-助力放飞》内容,我受益匪浅。
在孩子三年级的家庭教育阶段,我和妻子也没什么经验,就只能是试探着往前走,走不通时,就换条路走。所以通过此次讲座学习,把我的感受结合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想法表述出来。
一、开朗的性格有助于孩子喜欢校园、热爱学习。
我的儿子表达能力不是很好,语言逻辑尚缺,我开始担心他不能融入班集体,感受不到校园的快乐,然后慢慢会失去学习的兴趣。针对他的性格,我们争取更多的时间陪他说话,鼓励他多说话,多表达自己,并经常带他去串门、带他去公园等公共场所,鼓励他与不熟悉的孩子一起做游戏、交谈,还经常性地邀请其他的同龄孩子到家里做客,慢慢地孩子性格渐渐地开朗起来,放学等候我们的时候,经常与同学玩的是热火朝天,在家里更几乎是个小话痨。所以,看起来,他越来越喜爱校园的生活,自然我不再担心他的性格会影响他的学习兴趣。
二、适当的肯定表扬比打骂批评的效果好。
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认可,孩子也不例外。小学三年级时,有一道数学题我们认为很简单他却做错了,被我狠狠地批评了一通,谁知接下来他连最简单的题目也不会做了,带着胆怯的语调慢吞吞地问这怎么做啊?看着他胆怯的眼神,我们这时才意识到:孩子被批评得一点自信也没了!同时也开始反思,我们自己小时候难道就比孩子强吗?是不是我们一点错误也不犯?当然不可能!即使是现在的我们仍然还是会出现错误!毕竟人非圣贤!想到这,我们终于意识到自己太自以为是、对孩子要求太苛刻、竟然不允许孩子犯错!从此以后,再检查到错误时,我们总是压制怒气、保持平静,耐心地指出他的错误,帮他订正,而且特意地寻找他的优点去肯定他表扬他,慢慢的,发现他作业的正确率越来越高,自信心也越来越强。
三、淡看考试成绩的高低有助于减轻孩子的压力。
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没有哪位父母不关心,在我们上学的时候,我的母亲总是拿其他孩子与我的成绩比较,然后对我进行批评教育,结果我不但对考试有了抵触,甚而还有点恨那个考得好的孩子,以至于每次考试完了都想瞒着父母,或者是报喜不报忧,那时都觉得有了心理问题。时至今日,我也为人父母,绝不能重蹈覆辙。
四、父母主动示弱寻求孩子的帮助,让其获得成就感,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动力。
传统的观点认为:孩子心目中父母形象应该伟岸高大无所不能的、无所不知的。其实我应该接受这样一个新的事实:我们的孩子,接触面广,接受能力强,还真懂得许多的知识。有时候我们也应该放下父母的架子,低下头来,向孩子请教。我本人就曾经从中受益过,我的英语表达问题较多,孩子经常帮我纠正,我称他为“我的小英语老师”,他为此很是高兴,同时对英语的学习更有兴趣了。
以上就是我结合林国平老师的讲座内容的一些个人感想,期待下一次家长学校的学习机会,再次感谢____小学的安排及老师们的支持!
家长学校讲座心得感悟 篇4
非常感谢学校在如今家长们普遍焦虑的当下组织这个心理咨询系列的讲座,每次听完都感觉受益良多。一方面为家长们创造了一个充分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能够不时地提醒我们那些在日常的忙碌琐碎中容易渐渐淡忘的初心。
随着现在孩子越来越迅速的成长,加上大环境的加速内卷,作为家长,很多时候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被裹挟形成焦虑。会忘记虽然孩子们从身体上看已经越来越接近成熟的小大人,但事实上她们毕竟还只是2年级8、9岁的孩子。从心理上和情绪上来说,还非常的稚嫩,还处在需要从周围环境中汲取心理力量和养分的阶段。有时候家长在焦虑中难免会存在一些对于孩子来说过高的期望,或是存在过于迫切的希望孩子尽快懂事的期待。而事实上孩子的成长有其自身的节奏,需要时间的等待,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需要有更多的耐心、爱心、同理心、包容心和平常心。
林老师对孩子进行的气球比喻我觉得很形象,想让这个气球能飞得更高更远,甚至能顺利地飞起来,孩子内心的饱满和充盈是在成长道路上比学习能力更为重要的要素。而孩子内心的充盈是需要家庭为她们长期进行充分赋能的。她提到的心理弹性这个概念提醒了我,如果家长的心理时刻处理紧绷和弹性不足的状态,压力和焦虑恐怕就不可避免地会在无意识中向孩子传导,那一定是很难养出具有优秀心理弹性的孩子的。家长应该要意识到孩子在各方面的成绩和优秀应该是他们健康、热爱、专注、好奇心、自信心等底层能力下水到渠成的结果,而非最初设定的终极目标。
希望自己能一直坚持初心,和学校一起努力,真正成为孩子成长中的加油站。
非常感谢!
家长学校讲座心得感悟 篇5
本人有幸于20__年5月26日晚上参加了____小学组织的题为《青春期冲突与觉醒的应对秘诀》的家长学校讲座,认真聆听和学习了____老师的精彩分享,受益匪浅、感触良多,现跟各位家长朋友们分享几点心得,欢迎批评指正、共同进步,谢谢!
一,孩子是祖国的希望,家庭的寄托。教育孩子,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作为孩子法定监护人的父母,更应首当其冲,肩负起更大的责任。孩子们马上进入青春期,面临和孩子沟通,孩子心理,对家长们来说是极大挑战。孩子的青春期也是孩子的懵懂期,你说他不懂,他会硬着脖子和家长互怼,遇到这样的抵触情绪,甚至对立面的时候,家长要尽快找到问题点,作有效沟通,用询问方式让孩子多说话,仔细聆听孩子心理的想法,努力平和心态,试求把问题有效地解决。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家长们一定要注重互动模式,做到有效沟通。遇到事情,先处理情绪,一定要保持良好亲子关系下,要多提问,再去找原因、挖事实、讲道理,或许这样可能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二,适当“放开”,分清边界,防止“过犹不及”,往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有一部分的东西是家长们不能触碰的,给予孩子一定尊重,也是给自己在未来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相处不会很辛苦,但是家长要也有边界,要明确和孩子说家长的边界是什么?家长的边界,就是让他好好读书,做个好人,善良的人,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了会收获一部分成功,必然也会遇到很多挫折和失败。只要有适当的“度”,可以让孩子在体验中去感触、去成长,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不断地得到纠正,然后不断地在向快乐、健康的人格方向中不断进步。
三,最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爱孩子,仅此而已。
谢谢大家!
家长学校讲座心得感悟 篇6
上周五的晚上,我有幸来学校倾听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师林国平老师的家长学校讲座。
诚然,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遭遇更多坎坷,获得更多的成长的是家长本身。林老师在讲座中多次提到和她儿子相处的经历,他们也一度关系十分紧张,最终她选择改变自己,寻找到了一些合适的教养方式。她为我们分析了二到三年级孩子的身心特征,带我们剖析了孩子注意力涣散、情绪易波动等表象后面的原因,强调了影响孩子学习的“3+1”因素,使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
做好自己的情绪维稳
林老师说,我们要给予孩子们“温柔而坚定的支持”。“温柔”,应该是妈妈的代名词,但是在目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有几个妈妈可以始终保持温柔呢?每次在我的耐心达到极限,开始拍桌子大吼时,孩子变得越来越沉默,即使回答,声音也小得像蚊子叫。一位心理学老师告诉我:孩子和大人之间,有一个天生的强弱对抗。你越强,她越弱,你弱下去,她才会强得起来。在懂得了这个道理之后,我试着控制自己的脾气,降低我的音量,加上适当的肯定和不断的鼓励,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做好自己的情绪维稳,才能让孩子建立良好的情绪支撑,在成长道路上稳步前进。
助力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拖延滞后是每个孩子的通病,毕竟在一天紧张的学习后,回到家他们的精神就不由自主地松弛下来。但每天的复习是及时消化学习内容的必须。我试着帮她把每天学习的时间固定下来,让她自己梳理每天的学习任务,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在时间管理上遵守承诺,不因为不满意孩子的表现无休止地加作业;张弛有度,完成一天的任务后给予一些小小的奖励。渐渐地,她能有意识地列出每天的任务清单,并尽快完成,从而获得听一个睡前故事或看一集动画片的奖励。
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我的孩子是一个幼稚晚熟、脆弱敏感的小孩,她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来到二年级下学期,随着学习节奏的加快,她的竞争意识开始建立,也会因为老师或家长的一些批评感到挫败。作为家长,不可避免地为了孩子的成绩而焦虑。经历了许多次的挣扎和反思,我意识到家长以自己非常有限的思考,来管理一个无限可能的孩子,是非常可悲的一件事情。于是,我去发现她身上的闪光点,她温暖善良,乐于助人,对自己喜欢的事情坚持不懈……我需要做的就是陪伴她,扶持她,凡事尽力而为,而后顺其自然。我发现,我和她都快乐了很多。
我想说,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无论她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还是开放成一朵绚烂的小花,她都是你独一无二的孩子,都应该成为你的骄傲。
家长学校讲座心得感悟 篇7
在家长学校上,____市徐汇区心理咨询协会副会长师林国平老师为二、三年级的家长做了一场题为“牵手孩子,助力起飞”的精彩讲座。林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有关二、三年级孩子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以及孩子在身体、情感和认知方面的变化。了解这些变化,有利于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引导孩子,从而进一步帮助孩子解决生活、学习、心理上遇到的问题,跟孩子和谐相处,帮助孩子愉快地度过小学时光。
林老师强调三年级的孩子个性差异拉大、自信两极分化,孩子的自我认知也在悄悄发生变化。“帮孩子装上一对有力的翅膀”,可以助力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将孩子内心的情绪波动控制在平稳范围内,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林老师的讲座中,有几点让我体会深刻:
1、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每个孩子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有优势也有弱点。在自己不足的方面,孩子容易变得自卑。比如我家孩子在上学期跳绳测试中表现不理想,回来后很沮丧,觉得是自己天生就没有这个天赋。还好我及时陪她每天练习跳绳,用做游戏的方法一点点激发她对跳绳的兴趣,能够每天回来会主动拉着我“玩”跳绳。我们边“玩”边练习,经过一周多的时间,她补测的成绩就比较理想了。经过这件事情,她对自己的“体育潜力”也有了新的认识,不是自己天生不行,而是没有付出相应的努力,对“付出才有回报”有了更深的认识。
2、帮助孩子固化习惯的“3+1方法”:三年级的孩子面临“分水岭”的现象,作为父母我们也需要意识到并接受这一现象。有时候孩子可能会有“考前”焦虑的现象,这个时候家长需要理解孩子的感受,不再给他们施压,而应如林老师所说,正确的鼓励和引导非常重要,比如帮助孩子复习、梳理知识点、疏导压力等。对于考试的结果,不是专注于成绩本身,而是分析试卷的知识点,弱化孩子对“分数”的焦虑。另外,同龄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也尤为重要。家长需要教导孩子如何与同龄人相处,如何处理冲突和困难,这样孩子们就可以在一个积极和有意义的环境中成长。
通过这次家长学校的学习,我进一步认识到家长的引导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也更深刻地意识到家长要了解孩子所在年龄段的身心发展特点,保持跟孩子的有效陪伴和平等交流,及时调整关爱孩子的方式和方法,才能更好地为孩子的身心健康顺利发展保驾护航。
家长学校讲座心得感悟 篇8
上周五,第一次走进校园参加线下的家长课堂,近距离听了林国平老师讲的“牵手孩子,助力放飞”,收获颇多。
林老师先从生理、心理和学习三个方面分析了三年级小学生的身心特征。又从学习的适应度,同伴关系的适应度,自我关系的适应度和校园适应度4个不同的维度让我们看见自己的孩子对校园整体的适应程度。提醒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各种程度的不适时,需要进行必要和正确的引导和干预,让孩子喜欢去学校。
最后特别给父母们在助心理弹性和固化学习习惯两个方面支招,帮助父母给孩子安上一对有力的翅膀,助力孩子起飞。在助心理弹性方面,林老师特别强调了孩子的情绪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并把孩子的不同状态比喻成球的满气、中气和泄气,把父母比喻成打气的人,父母要给足孩子安全感让孩子时常处于满气的状态。对固化学习习惯方面,林老师专门介绍了影响孩子学习的3+1因素,即兴趣、能力、习惯,+1是帮助孩子听懂消化每一节课,并展开了深度的探讨。最后再次强调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父母温柔坚定的支持。短短的一个半小时,深入浅出,干货满满。林老师说“当孩子在心理低位的时候,让孩子在自己的情绪里待一会儿。”太深有感触了。我们家孩子在练习钢琴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自己老弹错音而苦恼发脾气。之前我还会不停地安慰她,让她别着急慢慢来,但发现越安慰她脾气越大,这一来一往,弄得母女两心情都不好。慢慢地我理解到她苦恼发脾气时是她处理情绪的一种方式,我只需要默默地陪伴着她,让她在自己的情绪里呆一会儿,她需要时间去处理她的情绪,而我一直在她耳边叨叨只会强化她“你怎么又弹错了啊”这个事实,有时候沉默也是一种力量。还有个印象比较深的是林老师一直说“孩子缺的是方法,聪明的父母是不断给孩子方法,正确的方法加上不断的重复强化就会变成技能”。我理解林老师说的方法是对于我们擅长的领域,我们可以直接教给她方法;而对于我们不擅长的领域,教会孩子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也是一种方法,这是家长必须要做的功课,也是孩子在未来不得不面对的。
都说三年级是小学生活的分水岭,感谢学校在这个关键时期为我们安排了这样一堂收益颇多的讲座,让我们可以学习如何更好地陪伴三年级的孩子,为顺利进阶到小学高年级做好准备。
家长学校讲座心得感悟 篇9
感谢学校组织的20__学年第二学期二、三年级家长学校,虽然无法亲临现场聆听林国平老师《牵手孩子-助力起飞》的讲座,但是通过线上的录播,同样收获不少。林老师既是心理专家,又是家长,能结合其自身的经验教训,给予我们实实在在的建议。
作为一名二年级的家长,切身体会到孩子这两年的变化。正如林老师所言,二年级的孩子相比一年级,生理和心理都进一步完善了。尤其是对于老师、同学和父母的评价,孩子从一年级的懵懂接受,到二年级开始会评判这些外部的评价是否客观、公正。我平时是一位比较严格的妈妈,与孩子发生过几次争论,有时候他反问我的话语,让我开始意识到需要改变自己与他对话的态度,平等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更不能不自觉地摆出“居高临下“的态度,珍惜孩子的每一次”求助“,每一次”伸手“,把信任的地基筑牢。
此外,林老师提到的“要探索学习表象后面的原因”,也给我提了个醒。过来人都说三年级是个分水岭,其实在二年级下,我已经能感受到学习状态的波动。我之前可能只会质问孩子“你为什么做题做成这个样子?怎么这么粗心,不仔细!”,通过这个讲座,提醒我需要探索表象背后的原因,关注孩子上学时和放学时的情绪,了解他与老师、同学之间的交往,正面引导他在学校要管理好自己,以身作则,积极帮助老师和同学,从而给自己创建一个舒适、开心的学习环境。
在一个其乐融融的环境里,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这离不开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助力!
家长学校讲座心得感悟 篇10
为人父母永远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孩子的教育问题
上周五聆听了____小学组织的家长学校——主题为:“牵手孩子,助力起飞”的讲座互动课后,作为一名三年级孩子的父亲,感慨颇多,受益匪浅。
同样也是一直困扰着我这个作为父亲的“难题”我也一直在反思我的教育方式方法是否欠妥,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孩子的“成绩”并没有达到我想象中的高度。我在反思是不是我的要求过高,还是我的方式方法不对,还是孩子进入了叛逆期,还是我和孩子天生就“敌对”还是别的各种问题……导致了孩子有些事情和我对立,而我也常为此烦恼。
时代在变迁,导致人的理念也在改变。所以用上一代对我们这一代的教育方式,放在当下在教育我们的下一代,我感觉有点无济于事的感觉。听了林老师的讲座后使我豁然开朗,原来一直是我的主观意愿太强,强到一直要压制孩子的本性,导致了孩子的本性一面完全的被遏制了。没有了率真,没有了沟通,没有了积极向上的性格。满脑子只有成绩,应试,考试等,和变成大人所希望孩子的样子,那孩子的感受在哪里?原来我的主观一直是错的。
王阳明先生的“格物致”所阐述的最基本的理念就是“心由生”我把社会给我们的压力从而转化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完美,那结果必不是完美的。那不是由心所生的对与错,那是变相的正确与否。只有凭自己的“良知”去正确的引导孩子,并遵循孩子的“良知”,那外部世界就会变得清晰,那孩子的明天才会更广阔。
林老师讲的第一章内容,突出了“健康”孩子的健康不单单是身体的健康,还有身心的健康,这个是需要我们来引导的。“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身心健康的孩子才是健康的孩子,而品德尤为重要。在这点上我们家长都非常上心,我用自己的“格物致”来教导孩子明辨是非,并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然随着孩子的长大,问题也会越来越多,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切不可一意孤行,要谨言慎行的根据实际情况,并循序渐进的耐心教导,以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学习又是一个家长绕不开的话题,林老师举例了的3+1因素(兴趣,能力,习惯+听懂消化每一节课的思路,使我之前固有的应试教育思路有了鲜明的对比。以此我总结了今后教育孩子的三条大致方略。
1)树立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并培养其学习的兴趣,以多看书为主。
2)自律时阶段性的培养,而不是一蹴而就的长期目标,需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
3)帮助孩子指定适合其合理目标,而并非无的放矢的泛泛而谈。需要量身定制。
在当下的教育体系中,教育已不单单是学校的传道授业,而是需要家长配合学校老师,双方双管齐下的共同努力,才能使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给孩子一个宽阔的舞台,不要太过于束缚他们的翅膀,更不要“己所不欲,勿施于孩子”,我相信我们的人生会精彩,孩子的世界会更璀璨。
家长学校讲座心得感悟 篇11
周五晚上收听了家长学校的讲座,老师的内容非常贴合我们目前的生活学习实际,特别有感触。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老师总结的“慢”和“变”。
其中的“慢”,就是要时刻提醒自己,孩子学习的初衷和目的是什么,不要轻易被外界思潮所裹挟。要尊重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要尊重孩子自己的内在节奏。我们能否给到孩子“慢”的宽容,才正是他们未来能够对抗各种压力的底气。还有一个“变”字。我们这二十年来所经历的社会变化真可谓是翻天覆地,作为信息时代移民的我们,很快被作为信息时代原住民的小朋友所赶超。信息工具以及交互沟通方式作为他们世界里与生俱来的一部分,正在深深影响当下的学习和社交方式。我们怎么调整自己时代的印记去真正适应和接纳新世代的法则,和孩子共同学习进步,发现更多可能性——对家长,乃至整个家庭都是一种不断更迭的体验和挑战。
周五的分享,老师还留给我们很多思索的引子,当我们焦虑易怒的时候不妨拿出来再自我审视一番。感谢学校提供这样的平台,希望后续还能有更多分享。
家长学校讲座心得感悟 篇12
上周五晚上,____小学邀请到了心理专家____老师为我们四五年级的家长开展了一场名为《青春期冲突与觉醒的应对秘诀》的心理讲座。作为一名10岁孩子的家长,看到这个主题真是有一种久旱逢甘霖的感觉。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特别是对青春期的孩子,教育孩子需要共情、确认、反馈和边界的综合呵护,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共情是与孩子建立深入连接的关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包括他们的情感、需求和挑战。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共情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共情,我们可以与孩子建立起信任和亲近的关系,让他们感到被理解和支持。
时常跟孩子确认他们的需求,能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们应该重视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不仅关注他们的成绩,也要关注他们在其他领域的进步。比如,常跟孩子探讨一下当天的学校生活和孩子的心情状态,当孩子在有所求的时候给予足够的情绪支持和肯定,便能激发孩子的动力和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和成长中保持良好的动力和兴趣。
反馈在孩子的教育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面的反馈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潜力。然而,我们也需要提供建设性的反馈,明确指出孩子需要改进的地方,鼓励孩子不断进步和发展。同时,我们要注意反馈的方式和语气,以确保它是积极正向的。
最后,在关于边界方面的处理,更是从宋老师那学会了一些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在日常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中,家长需要告知孩子大人的边界即底线。边界不仅限于行为方面,也包括平时的时间管理、责任分配和自我管理等方面。
教育孩子是一门深刻的学问,我们大人也需要不断的学习和进步来应对孩子青春期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短短的讲座,受益颇多,试着跟孩子一起面对,静下心来,才能稳步前行。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家长学校讲座心得感悟(推荐12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优秀人力资源工作心得体会800字,关于时间管理心得体会范文,2024年关于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心得体会,暑期实践心得体会,大学生活感悟和规划演讲稿,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