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录,一手好文,受用一生

期中初一数学考试总结与反思

作者:孤楚煦2024-01-10 10:20:10

导读:第一篇:期中初一数学考试总结与反思 1、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做(a,b)。 2、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期中初一数学考试总结与反思(优选10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一篇:期中初一数学考试总结与反思

  1、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做(a,b)。

  2、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3、横轴、纵轴、原点: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4、坐标:对于平面内任一点P,过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分别在x轴,y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点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记作P(a,b)。

  5、象限:两条坐标轴把平面分成四个部分,右上部分叫第一象限,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叫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在任何一个象限内。

  6、各象限点的坐标特点①第一象限的点:横坐标0,纵坐标0;②第二象限的点:横坐标0,纵坐标0;③第三象限的点:横坐标0,纵坐标0;④第四象限的点:横坐标0,纵坐标0。

  7、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点①x轴正半轴上的点:横坐标0,纵坐标0;②x轴负半轴上的点:横坐标0,纵坐标0;③y轴正半轴上的点:横坐标0,纵坐标0;④y轴负半轴上的点:横坐

  标0,纵坐标0;⑤坐标原点:横坐标0,纵坐标0。(填“>”、“<”或“=”)

  8、点P(a,b)到x轴的距离是|b|,到y轴的距离是|a| 。

  9、对称点的坐标特点①关于x轴对称的两个点,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②关于y轴对称的两个点,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③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横坐标、纵坐标分别互为相反数。

  10、点P(2,3)到x轴的距离是;到y轴的距离是;点P(2,3)关于x轴对称的点坐标为(,);点P(2,3)关于y轴对称的点坐标为(,)。

  11、如果两个点的横坐标相同,则过这两点的直线与y轴平行、与x轴垂直;如果两点的纵坐标相同,则过这两点的直线与x轴平行、与y轴垂直。如果点P(2,3)、Q(2,6),这两点横坐标相同,则PQ‖y轴,PQ⊥x轴;如果点P(—1,2)、Q(4,2),这两点纵坐标相同,则PQ‖x轴,PQ⊥y轴。

  12、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同;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同;在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相同;在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如果点P(a,b)在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则P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相同,即a = b;如果点P(a,b)在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则P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即a = —b 。

  13、表示一个点(或物体)的位置的方法:一是准确恰当地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二是正确写出物体或某地所在的点的坐标。选择的坐标原点不同,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也不同,得到的同一个点的坐标也不同。

  第二篇:期中初一数学考试总结与反思

  一、代数式的定义:

  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注意:(1)单个数字与字母也是代数式;(2)代数式与公式、等式的区别是代数式中不含等号,而公式和等式中都含有等号;(3)代数式可按运算关系和运算结果两种情况理解。

  三、整式: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1.单项式:数与字母的积所表示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特别地,单独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2.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在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四、升(降)幂排列:

  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升(降)幂排列。

  五、代数式书写要求:

  1.代数式中出现的乘号通常用“·”表示或者省略不写;数与字母相乘时,数应写在字母前面;数与数相乘时,仍用“×”号;

  2.数字与字母相乘、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时,一般按照先写数字,再写单项式,最后写多项式的书写顺序.如式子(a+b)·2·a 应写成2a(a+b);

  3.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应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后再与字母相乘;

  4.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按分数的写法来写;

  5.在一些实际问题中,有时表示数量的代数式有单位名称,如果代数式是积或商的形式,则单位直接写在式子后面;如果代数式是和或差的形式,则必须先把代数式用括号括起来,再将单位名称写在式子的后面,如2a米,(2a-b)kg。

  六、系数与次数

  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多项式的项数和次数。

  1.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注意:(1)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2)若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1"通常省略不写,但“-”号不能省略。

  2.单项式的次数: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注意:(1)单项式的次数是它含有的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只与字母的指数有关,与其系数无关;

  (2)单项式中字母的指数为1时,1通常省略不写,在确定单项式的次数时,一定不要忘记被省略的1。

  3.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多项式的次数.

  4.多项式的项数: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都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称为常数项。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几项式,它的项数就是几。多项式的项数实质是“和” 中单项式的个数。

  七、列代数式:

  用含有数、字母和运算符号的式子把问题中的数量表示出来就是列代数式。

  正确列出代数式,要掌握以下几点:

  (1)列代数式的关键是理解和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要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如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浓度问题、数字问题等;

  (3)要善于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语,如和、差、积、商、大、小、几倍、平方、多、少等。

  八、代数式求值:

  一般地,用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按照代数式中指明的运算计算的结果叫做代数式求值。

  代数式求值的三种方法:1.直接代入求值;2.化简代入求值;3.整体代入求值。

  常见考法

  列代数式与代数式求值是中考的必考知识点,它涉及的知识范围广,可与实际问题(如乘车,购物、储蓄、税收等)相结合,特别的探索规律列代数式这类考题为中考命题者提供了广泛的空间,是近几年的热点,这类题通常是从一列数、一个数阵、一个等式、一组图形中,观察出规律,并尝试归纳出代数式或公式,再加以验证。

  误区提醒

  (1)列代数式时,由于审题不清,对条件理解不透,很容易搞错运算顺序而列错代数式;(2)求代数式的值,将代数式中字母用相应的数值后,代数式就变成了实数的混合运算。如果没有对实数运算掌握好,就会出现运算顺序搞错的现象。(3)在进行规律探索中,由于在审题中没有抓住问题的性质,常常得出不能完全反映全部规律的错误规律,出现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现象。

  第三篇:期中初一数学考试总结与反思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会用2—6的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这一课时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经历从“任意分”到“平均分”的过程,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把一些具体物品平均分,并知道每份是多少。通过本课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1、在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学

  二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动手是他们的天性,具体形象思维是他们认知的特点。数学活动中的操作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体验、理解数学的知识。比如通过学生分小棒来理解“平均分”,这样做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在操作中探索规律,建立概念,这样将兴趣激发,思维训练,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使知识充满内在活力,充分为学生提供体验经历探索的过程,并敢于把自己想法、做法展现给大家。

  2、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这节课的教学,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展示给大家10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问有几种分法,然后又提出:要使两个小朋友分得同样多,应怎样分?用小棒来代替苹果分一分吧!学生们很愿意动手来分,这样做,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问题的能力,从学数学的角度,注意了数学知识的特点。

  总之,这节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们在操作的基础上,充分理解了平均分。但整节课显得过于平淡,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的这方面的能力培养,多多采用激励性的语言,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篇:期中初一数学考试总结与反思

  一、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类似,其步骤为:

  1、去分母;

  2、去括号;

  3、移项;

  4、合并同类项;

  5、系数化为1

  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三、不等式的解: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四、不等式的解集:

  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五、解不等式的依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性质1:不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性质2:不等式两边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性质3:不等式两边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常见考法

  (1)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2)考查不等式的性质。

  误区提醒

  忽略不等号变向问题。

  初中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

  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单项式

  只含有数字与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注意:单项式是由系数、字母、字母的指数构成的。

  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项。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2、同类项所有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提高数学思维的方法

  转化思维

  转化思维,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思维。转化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时,通过改变问题的方向,从不同的角度,把问题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寻求最佳方法,使问题变得更简单、清晰。

  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得出与众不同的解

  要培养质疑的习惯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经常引导孩子主动提问,学会质疑、反省,并逐步养成习惯。

  在孩子放学回家后,让孩子回顾当天所学的知识:老师如何讲解的,同学是如何回答的?当孩子回答出来之后,接着追问:“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启发孩子讲出思维的过程并尽量让他自己作出评价。

  有时,可以故意制造一些错误让孩子去发现、评价、思考。通过这样的训练,孩子会在思维上逐步形成独立见解,养成一种质疑的习惯。

  第五篇:期中初一数学考试总结与反思

  一、目标与要求

  1.通过处理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一种进步;

  2.初步学会如何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

  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相等关系;

  建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学会合并同类项,会解ax+bx=c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三、难点

  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相等关系;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已经量和未知量,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使学生逐步建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

  四、知识点、概念总结

  1.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3.条件:一元一次方程必须同时满足4个条件:

  (1)它是等式;

  (2)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

  (3)未知数最高次项为1;

  (4)含未知数的项的系数不为0.

  4.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一个数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性质二:等式两边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性质三:等式两边同时乘方(或开方),等式仍然成立。

  解方程都是依据等式的这三个性质等式的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一个数或减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5.合并同类项

  (1)依据:乘法分配律

  (2)把未知数相同且其次数也相同的相合并成一项;常数计算后合并成一项

  (3)合并时次数不变,只是系数相加减。

  6.移项

  (1)含有未知数的项变号后都移到方程左边,把不含未知数的项移到右边。

  (2)依据:等式的性质

  (3)把方程一边某项移到另一边时,一定要变号。

  7.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一般解法:

  (1)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去括号: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记住如括号外有减号的话一定要变号)

  (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要变号

  (4)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

  (5)系数化成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x=b/a.

  8.同解方程

  如果两个方程的解相同,那么这两个方程叫做同解方程。

  9.方程的同解原理:

  (1)方程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等式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2)方程的两边同乘或同除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由编辑老师为您提供的初一年级新学期数学知识点,希望给您带来启发!

  第六篇:期中初一数学考试总结与反思

  历经一学期的努力学习和探索,应该说有了进步,在教学效果方面,全体学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不同的学生都能形成比较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的方式。

  一、充分认识理解数学课程理念和思想

  定位于面向全体,以大面积提高合格率为努力方向,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挖掘他们的潜力。这一学期的最大变化就是师生关系的转变,师生之间基本上形成了和谐融洽的民主关系,上课时的气氛比较以前更活跃,学生能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验快乐与成就感,大部分学生基本养成了良好的自主习惯。

  二、按照数学课程的要求组织上课,并不排斥数学课中的强化训练

  我们初一(1)的数学成绩有进步,初一(2)的数学成绩也不错.我们为这个成果的获取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和反复的探索,学生的基础差是客观现实,从另个角度来说,基础差也说明发展的空间大,只要方法得当,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不排斥数学课堂,那么,发展只是程度的问题了。

  我们按照估计的学生总体的平均接受水平来设计课堂,以单元检测为评价和反馈方式,采取引导激励尝试提高的结构评价,每次检测时,以第一次检查时结果为学生的标准起点,让学习还不是很扎实的同学,准备3~5天,然后再进行补偿检查,这样,在心理上消除了学生对检测的恐惧,激发起学生不服输的愿望,和别人比较,和自己的过去比较,学生不再厌烦第二次检测,而是向往和急切期盼,从而达到了我们的预期效果。本学期我们遵循数学课思想理念,循序渐进,发展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在动手、动口、动脑中完善自我。利用合作学习将自我的感受和体验加以交流,在辨析中揭示知识的.内在规律和寻找最佳的学习方式。在疑难问题上,学生能够各抒己见,登台讲解,思路开阔,提高了能力,淡化了纯粹的记忆。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初一重视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课下动手制作教具、学具,变抽象为具体,然后再从具体中抽象,实现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合理更迭。重视数学阅读。在阅读中实现读听说写思的协调一致,特别是讨论条件的联合思维使学生保证了阅读时思考,条件记忆和结论分析的有机统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把记忆的努力和思考的努力结合起来,只有在对周围世界的现象和规律性深入思考时,才可能有真正的智力发展”,读是训练这种结合的有效途径。

  总之,这一学期的课改实践努力,我们收获了不少,但也有许多不足,如后进生转化一直比较缓慢,过程性评价缺乏必要的现实环境、学生厌学的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随着学生认知的变化,课堂组织的模式也要不断的更新的有关探索还不是很到位等等,我们将在以后的实践中,创造性的继续探索、解决。

  第七篇:期中初一数学考试总结与反思

  本课在在学习了加减混合、乘除混合以及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扩展,引入了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理解和掌握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了解运算的运算顺序,才能为后面更艰深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对混合运算顺序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知道在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我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进行教学,复习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让学生观察比较与以前学习的有什么不同,学生明确是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也初步体会到了要先算小括号面的。我让学生独立进行尝试计算,并出示学生的不同的计算过程,再进行讨论交流,学生自主归纳出结论,也品尝到了获取知识的乐趣。

  在做第49页做一做第2题时,我让学生比较每组的2道算式有什么异同,通过比较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了小括号对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进而巩固了新知。

  从学生做的作业情况来看,计算准确率不是太高,还得必须重视良好的计算习惯的培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八篇:期中初一数学考试总结与反思

  第一章有理数

  1、大于0的数是正数。

  2、有理数分类:正有理数、0、负有理数。

  3、有理数分类: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4、规定了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的直线称为数轴。

  5、数的大小比较:

  ①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②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6、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

  7、若a+b=0,则a,b互为相反数

  8、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称为数a的绝对值

  9、绝对值的三句: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10、有理数的计算:先算符号、再算数值。

  11、加减: ①正+正 ②大-小 ③小-大=-(大-小) ④-☆-О=-(☆+О)

  12、乘除:同号得正,异号的负

  13、乘方:表示n个相同因数的乘积。

  14、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15、混合运算:先乘方,再乘除,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有括号的先算括号。

  16、科学计数法:用ax10n 表示一个数。(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

  17、左边第一个非零的数字起,所有的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第九篇:期中初一数学考试总结与反思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笔算)”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以后学习多位数笔算加减法奠定基础,构建计算方法。这是一堂计算教学课,传统数学教学上“计算”和“枯燥”、“机械”、“重复”相连,计算课往往只追求计算的熟练程度和准确率,算法单一,形式枯燥,只注重技能训练。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更多的把学习的空间、时间、主动权交换给学生,引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孩子乐学、爱学。

  根据数学标准的理念,为让计算不再枯燥,我力求在教学中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有趣的情境,提出生活中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我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出示学生熟悉的情境,通过教学“生活化”,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在学生了解图意之后,我让学生自己根据图意提出问题。

  2、提供学习空间,自主探究中的计算。

  在教学算法时,我先引导孩子回忆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然后再提出猜想“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是不是也一样呢。”接着学生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在讨论中经历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过程,理解算法,构建方法,完善思路,升华想法,真正掌握算法,内化算理。

  3、设计层次练习,学以致用。

  练习要有层次性,练习的设计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要有一定的坡度。多层训练有利于暴露差异,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了实现这一想法,我设计了闯关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数学上得到不同的收获。

  第十篇:期中初一数学考试总结与反思

  这学期,我继续担任的是初一年级3,4班数学教学。一学期来能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使学生学有所得,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1、课前做好准备工作,认真备课

  除认真钻研数学课标和教材外,还深入了解学生,注意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和个性心理品质,考虑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因素,并研究相应对策。把教材和学生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安排详细的.教学过程的程序,认真写好教案。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吸引学生注意力,课后及时做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2、课堂上好课,提高教学质量

  组织好课堂教学,这是顺利进行正常教学的保证。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注意的集中是相对的,分散是绝对的,因此,把组织教学贯穿于全部教学过程之中。其次,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主动积极的去引导、启发学生,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并进行有针对性,切合实际的个别辅导,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一定作用的。

  3、认真批改作业

  作业的选取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分类总结,然后进行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4、课后积极主动的辅导后进生,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初一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加强了对后进生的辅导,耐心地帮助他们,一方面解决了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补了基础,教了方法,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他们的信心,提高了他们的兴趣,对他们精神上是一个很大的激励,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不断地提高学习水平。

  5、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主动积极与同备课老师同事交流,共同探究教育教学。积极参与学校公开周公开课教学,这学期除听本校老师的课外,还到雷甸中学等学校听课,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

  6、继续学习,不断扩宽知识面,提高业务水平

  认真学习新教育教学的理念,以新课改的思想理念指导教学,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

  这学年来能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但教学过程中存在不足:3班学习成绩两极分化;部分男生基础较差,产生厌学,作业有抄袭。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转化不足,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期中初一数学考试总结与反思(优选10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38妇女节活动主题总结防灾减灾的活动总结范文实验室工作总结科技之春宣传活动总结污水处理厂实训总结,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