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录,一手好文,受用一生

惩戒心得体会范文

作者:楼慕羽2023-11-27 07:52:15

导读:篇一:惩戒心得体会 最近一段时间,围绕教师体罚学生的争论也是一浪又一浪。《规则》将对教师惩戒权的使用原则、使用范围、使用方式,作了详细的规定,对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行...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惩戒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0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篇一:惩戒心得体会

  最近一段时间,围绕教师体罚学生的争论也是一浪又一浪。《规则》将对教师惩戒权的使用原则、使用范围、使用方式,作了详细的规定,对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行为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我们每一位老师要好好学习,慎用、敢用、会用教育惩戒,教育学生不让位,家长也应该学习规则,理解、支持、配合学校,教育孩子不越位。

  《规则》让学校、老师有了惩戒权,但我们教师一定要谨记,教育惩戒的初衷是"育",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成人、成才。惩戒不仅仅是赋予学校和教师的权力,更应该是一种教育方式,通过“惩戒”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一切不以教育为目的的惩戒都是一种流氓行为。

  我们提倡有温度的惩戒。作为教育工作者,不管什么教育手段,保护好孩子身心健康是前提,健康是“1”,其余为“0”,有了“1”,“0”才有意义。因此我们的惩戒,一定要关注学生的身心,要因人而惩,要尊重学生,不能侮辱到学生的人格。细看《规则》有明确的规定,不得因学业成绩而教育惩戒学生,惩戒只能使用在学生不良行为上。学习上的后进生是不可避免的,对学习不好的学生,老师还是要多多鼓励,花一点时间为孩子补缺补差。调皮捣蛋,不愿学习的孩子,老师在惩戒时,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给孩子申辩的机会。社会很复杂,孩子很脆弱,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留守儿童、贫困家庭等对孩子的影响是无形的,教师的惩戒更多的要让“爱”挽救的往往不是一个孩子而是几个家庭。

  教育要家校合力,校闹是一种病态,家长要理解并配合学校一起教育孩子。知识的学习学校教育大于家庭,但对孩子品行的影响,家庭教育十分重要。模仿是孩子的天性,行为习惯的养成,大部分就是模仿得来。《规则》中对惩戒权的适用范围就是在学生的行为上,要让孩子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是长期的过程,需要学校、家庭的共同引导,长期督促。孩子受到适当的惩戒,家长也不必要心痛,成长的过程,不可能只有鲜花,你不可能为孩子挡住所以的风雨。教育只有宽严相济,有奖有惩,孩子才能在人生的路上不偏不倚,健康向前。家校良好的合作才是教育最美的风景。

  篇二:惩戒心得体会

  因教师管教、惩罚学生而酿成悲剧,近年来可谓频频发生。每次事件发生后,舆论都会质疑教师的惩罚方式不当,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要求严惩教师,加强师德教育;而教师群体却感慨,今后再也不要管教学生了,谁知道批评、惩罚之后会引出什么麻烦?但是,如果学校老师都不再管违纪违规的学生,学校教学秩序何以得到保障,而校园的欺凌问题、问题少年问题只会更加严重。

  针对这类事件,在严肃调查追究责任的同时,必须反思怎样才能既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又维护学校教学秩序,要给教师批评、惩戒学生以正当权利。只是概念化地强调要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或者概念化地说赋予教师适当的惩戒权,都无法走出当前的困境。

  当务之急是,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要出台学生违规违法处理的细则,要针对十分具体的校园违规违纪(课堂教学违规、宿舍管理违规、校园公共场合违规)行为做出处理规定,即具体违规情节应受到怎样的惩罚?谁来执行惩罚?比如,学生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和其他同学说话,教师在口头批评后无效,教师该怎么处理?

  在发达国家,对这类行为是可以罚站以及请出教室的。但我国现在只有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的原则性意见,而对于以罚站方式处理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通常会被质疑为体罚或者变相体罚,结果是老师干脆就不管,随便学生怎么做。在制定处罚细则后,学校要把具体处罚规定告知家长和学生,并和学生、家长签订协议,让学生、家长知道,如果学生违反了校规,将受到哪些处罚。不像现在,学生和家长会说不知道这类行为会受到什么处罚,教师也不知道处罚的尺度是什么,随意性比较大。

  另外,要明确具体处罚的程序。对于课堂教学,应给予教师处罚不遵守课堂秩序学生的权利,并明确处罚的方式。而对于学生违反校园公共秩序,则应该组建学生事务中心(由校领导、教师代表、家长代表、专业人士代表共同组成),负责调查学生的违规行为,举行听证会,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处理。在新加坡,对于未成年的男生也有鞭刑的处罚,但执行鞭刑不是当事教师拿起鞭子就打,而是要经过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以及事先明确的处罚规定,决定打多少下、打哪个部位,并在执行时有其他教师、家长监督。这就是对学生进行规则教育、法制教育——让学生懂得规则、懂得违规之后受什么处罚以及怎样被处罚。

  具体到上述事件,就不应该由当事教师直接处罚,而应该交给学生事务中心进行调查、处罚。比如,在校内多次违规,根据有关规定应该给学生什么处罚,就给学生什么处罚(处罚规定事先告知学生、家长,违规之后严格按规定执行,学生、家长也很难有反对意见)。

  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对,放任不管也不对。怎样适当批评惩戒学生,关系到我国中小学的教学秩序,也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此,不能再模糊处理,必须明确体罚、变相体罚与适当批评惩戒的边界,以及适当批评教育的具体细节、程序。

  篇三:惩戒心得体会

  《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是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障和规范教师依法履行教育、管理学生的职责,维护师道尊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而制定的法规。于20xx年9月23日教育部第3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xx年3月1日起施行。其中,对于学校与教师在教育教学情境中何时应该进行何种惩戒进行了详细的说明,那这些规定对教育领域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吧!

  一、何为“教育惩戒”?

  教育惩戒,是指学校、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

  二、拥有“教育惩戒权”是否意味着教师可以随意惩罚学生?

  《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第三条规定“学校、教师应当遵循教育规律,依法履行职责,通过积极管教和教育惩戒的实施,及时纠正学生错误言行,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第四条规定“实施教育惩戒应当符合教育规律,注重育人效果;遵循法治原则,做到客观公正;选择适当措施,与学生过错程度相适应。”所以教师或学校实施教育惩戒时仍旧应该遵守法律法规,且应该选择适当措施与学生的过错程度相适应,并不是随意惩罚。

  其次,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教育惩戒教育过程中,不能有以击打、刺扎等方式,直接造成学生身体痛苦的体罚行为;不能超过正常限度的罚站、反复抄写,强制做不适的动作或者姿势等间接伤害身体、心理的变相体罚;不能辱骂或者以带有歧视、侮辱的言行贬损等侵犯学生人格尊严;不能因个人或少数人违规违纪行为而惩罚全体学生;不能因个人情绪或者好恶,恣意实施或者选择性实施惩戒,或者其他侵害学生基本权利或者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所以综上,这样的`观点是对教育惩戒的误解。教师在何时何地都不可以对学生进行随意的惩戒。

  三、教育教学以及日常管理中又应该如何实施教育惩戒呢?

  通过对《规则》内容的研究发现有些内容是同学们在备考中容易错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根据《规则》第八条规定,教师在课堂教学、日常管理中,对违规违纪情节较为轻微的学生,可以当场实施教育惩戒,对学生进行点名批评、责令赔礼道歉等,并授权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一节课堂教学时间内的教室内站立”以实施惩戒。同学们在备考时应该与“体罚、变相体罚”进行区分。

  (二)第十条规定,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者影响恶劣的,学校在事先告知家长后,可以“给予不超过一周的停课或者停学,要求家长在家进行教育、管教”,对高中阶段学生,还可以给予开除学籍的纪律处分。

  综上所述,允许“教育惩戒”虽然是给了教师和学校更多的管理学生的权利,但是并不是允许肆意妄为,都应该立足在为了促进学生发展的基础上,采取合适恰当的方式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惩戒。

  篇四:惩戒心得体会

  马上到了开学的日子,伴随着开学,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也将实施。过去,老师们面对顽劣的学生简直是束手无策,因为中小学生属于未成年人,老师对他们只能说服教育,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他们,所以,有些孩子变得有恃无恐,对老师、对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当一回事。因为对孩子的教育手段贫乏,或是一些家长或教育专家对孩子太理想化,所以搞得老师在教育学生时经常畏手畏脚,不知所措,学生也看出了老师的短板,所以造成一些孩子公然挑战老师的底线,甚至课堂叫板老师。在家长、教育部门和教育专家的合围之下,越来越多的老师变得佛系,尤其是班主任越来越没人愿意当,尤其是农村初中学校。

  老师们总幻想有那么一天,可以放开手脚的管理教育孩子,能够痛痛快快地指出孩子的对错,痛痛快快地把犯错孩子教训一顿,并且教训了孩子之后,孩子家长还要向老师道谢,说声对孩子教训得好!在期盼中,老师终于等来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在这份规则中明确提出教师对违纪的学生可以适当惩戒,并且制定了具体的惩戒办法和细则,让老师操作起来更容易上手。当然本规则也给老师划了红线,有些是绝对不能碰触的,否则可能会丢掉工作甚至触犯刑法。

  我作为一名农村一线老师,也把《中小学教师惩戒规则(试行)》学习了几遍,总体对内容规定还是比较满意的,最起码以后在处理学生犯错的时候有了依据标准,不是老师在孤军奋战了。尤其规则中明确提出教育部门在处理师生矛盾时一定要弄清楚原因,不能总把板子打到老师身上,老师无过错的,不要枉加追责,学校、单位也要合理和家长协调好关系。这些规定让老师看到了教育学生的希望,希望好的文件能够认真、合理的执行下来。

  不过,也有老师表示担忧,因为文件规定有些地方仍然模糊,令老师不好把握,尤其是一些这样的词语,如“适度惩罚”,究竟什么是适度,老师恐怕把握不准,万一把握不准有可能招致灾祸。也有老师表示,这些惩戒手段对于那些不经常违纪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震慑,但对于那些特别顽皮或思想有问题的学生来说,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因为有些学生就像磐石一样,无论老师你们要求什么、让他做什么,他就是不配合、也不去做、也不遵守,看你老师奈他何。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依然没有管理他的办法。有人可能会说为什么老师对他们不思想教育?我要说的是:但凡说服教育对这样的孩子起作用,老师也就没这么难当了!在本惩戒规则中也有规定,特别顽劣、屡教不改的学生可以责令转学或送入工读学校,这对城里学校来说还是可以操作的,城里学校可以把这些调皮不知悔改的孩子送到农村学校去,但农村学校的经教育不改的孩子又送到哪里读书呢,城里学校能接收他们吗,若他们无学可上,控辍保学还要把他们劝返回学校的。至于把他们送到工读学校可能短时间内无法实施,因为工读学校数量实在太少,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的。

  篇五:惩戒心得体会

  教育不能没有惩戒,这几乎已经是共识。但是,如何实施教育惩戒,国家有关部门或法律尚未有具体规定,因此,实施教育惩戒的教师便不免有如履薄冰之感。今天,各位老师在此畅谈在教育惩戒方面积累的一些经验教训,以便相互借鉴。

  “教育惩戒”是近年来不断被大家小心翼翼地讨论的话题,因为“该不该惩戒”被炒热了,有些教师已经有点谈“惩”色变了。显然有些人对“惩戒”有点误解,好像一提“惩戒”就是“打、骂、罚”之类的。其实,惩戒完全可以不是这个样子的。学生总是不免要犯错误,有意无意、大大小小,你要真是跟他计较起来,他烦你更累。有些学生的确不好“改造”,批评教育,说了劝了,苦口婆心总不管用,甚至任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根本就不在乎。“打、骂、罚”只能是穷途末路,收效甚微,有时还可能起反作用,这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做了十几年班主任,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发现,让学生为自己的错误负责倒也是一个可以试试的办法。谁毁坏了公物或别人的东西,他必须赔偿;谁伤害了别人的尊严,他就必须公开当面道歉;谁作业不能及时完成,他当天就不能跟同学们一起参加课外活动;谁课堂上不遵守纪律,他就必须在课外为大家做点公益服务;谁值日不够认真,就让他再来一次,直到他学会认真值日;谁做了有损集体利益的事,他应该及时做一件好事来补偿;无缘无故逃学、旷课、迟到,不让他反省思过,那还能怎样帮他改正?更严重的是有些学生逞强霸道欺负同学,甚至造成人身伤害,不让他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岂不是对他的纵容?给他个处分理所应当……也就是说,让学生为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做错了事,就应该及时弥补,尽可能把“坏事”变成好事。这样做,也是以制度为根据的,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不用太多的大道理或说教,学生就在弥补错误的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自觉认识自己的错误行为并予以纠正。由此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对其他同学也是生动的警示。

  让学生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负责,承担他自己错误行为造成的后果,是惩戒,也是教育。寓教育于惩戒中,是在制度下的一种文明的惩罚,对当事人的压力相对小得多,一般说也不至于对学生造成伤害。

  总之,教育惩戒是无法回避的,也是不能取消的。当然不能用暴力的野蛮的做法去达到教育惩戒的目的,因为我们是为教育而惩戒,不是为惩戒而惩戒。因此,我们只能按制度惩戒,教育学生通过文明的行为纠正错误,做一个负责的人。

  篇六:惩戒心得体会

  怡菲是性格有点像男孩子的小女孩。凡是教过她的老师没有不头疼的。

  她个头不高,在班里众多高大的孩子中并不怎么起眼,但是却特别喜欢和男孩子一起玩。钻桌子、上椅子是常事。尤其是午睡时,她不但自己不睡,还会抓抓这个,捏捏那个,弄的其他下朋友无法入睡。没办法,为了能让她安静入睡,每天我都会抓着她的'小手,轻拍着她,看着她入睡,慢慢地她改掉了一些不良的坏习惯。

  渐渐地我发现怡菲虽然有些调皮,但却很聪明也很有爱心。常常帮老师和小朋友做一些事情,因此我常常表扬她。每每听到我的表扬,他会更加努力地去表现自己,我很欣慰。渐渐的将目光转向其他幼儿。

  一天,班里的鞠欣诺小朋友穿上了漂亮的小裙子。我将她叫到眼前,夸了她几句,顺便帮她梳理了一下乱糟糟的头发并和她聊了几句。谁知这时怡菲大哭了起来,我一愣,忙走到她身边问她怎么了?她抽泣着说我不喜欢她、喜欢鞠欣诺了。我笑了,一把将她搂在怀里对她说:“怎么会不喜欢呢?你们都是老师的宝贝呀。”听我这么一说,怡菲破涕而笑了。

  其实,每个孩子都希望被关爱,做老师的宝贝。由于怡菲的进步,渐渐淡出了我的视线,让她误以为老师不在喜欢她了。而我想对他们说的是:“老师永远爱你们。”

  篇七:惩戒心得体会

  惩戒的尺度

  是什么让惩戒成为公众非说不可的话题?是什么让责罚成为教育的隐痛?又是什么让惩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当教育被过度关注时,可能更多给予美好的期许,当然也可会成为众矢之的,千夫所指。

  教育不能没有惩戒。教育本身应含有褒义,“传道、授业、解惑”,传什么道?人文的精神、文明的开化之道;授什么业?能够自主立足社会发展自我,并且推动社会进步的基业;解什么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明朗下的困惑。期许教育真、善、美的田园,在这个田园里,教化成为一种时尚之风,熏陶润泽心灵的幼稚。对于有损真、善、美的个体,采用惩戒,使其向善美好是必须的。孟子言:“以逸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所以惩戒取乎正道而罚之,惩戒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自觉意识的增加,而不是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中,欲罢不能,老师和学生成了敌对的双方,这失去了教育的意义。

  惩戒是教育的方法、手段而已,一旦滥用就有可能改变教育的性质。可以说惩戒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进步的,我们管理学生也是为了不管,使其自觉的,而不是越管越多,当下教育负荷越来越重,就是管的太多的缘故。管的太多,管得太死,所以让惩戒越来越显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在教育里,惩戒是没有办法时才考虑要不要用的办法,而不是教育的常法,这是惩戒在教育中的尺度。这是教育的威严所在,而施教者把威严拿来经常用,则威严扫地,也便会激起学生的对抗。老子说“国之利器不可示于人。”教育的威严又怎能轻易使用?

  好的教育“悦其神而忘其形。”不好的教育“劳其形而乏其神。”教育行驶在“悦神忘形”的王国里,惩戒只是镜花水月,其意境也是那样的美好。教育行进在“劳形乏神”的笼子里,惩戒将汤汤流淌,因为只有惩戒才能压制学生取得暂时的投入与成绩。

  常言道:“有力吃力,有技吃技,有智吃智。”由“力”向“技”再向“智”,便是“人往高处走”的含义。作为教育应当定义在智的层面上,什么是“智”的层面?《易经》有言:形而上学谓之道,形而下学谓之器。孔子也说“君子不器”。教育也一样,不要在小的层面上纠结,要有大的眼界和胸怀,教育不是和个别暂时不上进的学生对着干。孔子有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易经蒙卦》说:不是教育者主动的去苛求,受教育者学习的,是受教育者,主动向教育者学习的,教育者可以再3的告诫受教育者,但是如果受教育者不改的话,那就不要再跟他说了,这样才是有利于贞正的。就是对待“顽固”受教育者的态度,这其中也不含有惩戒的意思。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是教育的原理。“既知教之有所兴,又知教之有所废”,可谓智慧之师。“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预”,教育要以预防为主,不是出现了问题,然后围追堵截,滥用惩罚。“愚者畏果,智者畏因。”好的教育是我们的期许,更是我们从教者践行的真谛。

  惩戒是一把软尺子,它的尺度在教育者那里。一个自身素质不高,却又希望得到“成绩”与荣誉的老师,会找出千万个理由来逼迫和惩戒学生,学生就是他利用的工具,而能让惩戒披上“有益”的外衣,惩戒的尺度在这里无端的放大,只要学生不惟命是从,那就肆意滥用。一个自身素质高的老师,总是和颜悦色,他做的是春风化雨的教育,对于惩戒很少用,而且能呵护幼小的心灵,收放自如。惩戒的尺度在他这里才能真正的体现,这也是《大学》之中“为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的道理。

  一个老师是正确的,他的惩戒之道就是正确的,一个老师不正确,他的惩戒道也不正确。

  篇八:惩戒心得体会

  我国近代幼教专家陈鹤琴(1892--1982年,中国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教授、南京师范学院院长。)说过,“人类的动作十之_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19世纪心理学家李德认为:“播下你的良好行为,你就能取得良好的习惯;播下你的良好习惯,你就能拥有良好的性格;播下你的良好性格,你就能拥有良好的命运。”足见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于对王钰洁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我现在就自己的体会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在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方面:

  主要包括饭前便后洗手、每天刷牙一到两次、进门换鞋、睡前洗脚、每次吃东西前洗手等等。王钰洁做得较好,同时我认为:一般的现代城市家庭在这一方面应该问题都不大。我在网上查了一下相关的数据,能做到的家庭占63%——67%的比例,其中家长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占98.5%。所以此项教育应该不是一个难题。

  二、在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方面:

  主要包括穿脱衣服、吃饭、大小便、收拾自己的玩具、睡觉等内容。说实在的,在这一点上我们孩子表现不是很好,究其原因,责任主要在我。调查分析显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与幼儿家庭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其中有85%是生活在三代同堂的家庭里。三代同堂家庭中,爷爷、奶奶等祖辈家长视幼儿为掌上明珠,事事不舍得放手让幼儿做,幼儿既得不到学习和锻炼,又养成了懒惰的坏习惯,所以生活自理能力极差。

  我们家因我们夫妻工作都比较忙,所以一直雇着保姆,她在我们家一呆就是五年。当孩子在父母这里受了气时,便会求助于“姐姐”,吃饭、睡觉、穿脱衣服更是这样。一开始时,我还能硬下心来,后来,一想到自己一天疏于孩子,在家呆的有限的时间内,还一直训斥孩子,这种内疚的心理一旦占了上风,就使我有点听之任之,把它作为疼爱孩子的弥补。当孩子的同类表现在同龄人中位列下等时,我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我深切的体会便是:

  “家长教育态度保持一致”,这句话大家都可以听懂与理解,但要落实,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需要坚持,关键的时候,必须能硬下心来;工作比较繁忙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多睡一会,时间来不及就会代劳,其实不是家长忙,也是一种变相的溺爱;还有,过分的苛求(比如嫌孩子做的不好)也会使孩子畏手畏脚。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放开手脚、硬下心来,为了孩子的将来,把小爱化为大爱吧。

  通过一周的实践,王钰洁在这些方面已有一定的进步。这些充分说明:不是孩子不听话、也不是我们的孩子哪方面表现天生就差,责任在我们自己。孩子现在还想橡皮泥,完全在于我们的塑造。家长们,有问题先从我们成年人身上找原因吧。

  三、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

  包括上课的“坐功”养成教育、定时学习教育、孩子对学习的热爱程度教育等等。王钰洁在小班时,上课很难集中注意力,一开始我并没有把它列为一个坏习惯的范畴,因为这说明孩子对外界事物的好奇,我还为此高兴。但是在后来再给孩子讲故事时,我总是冷不丁的停下来,问孩子一些故事中的问题,如果她连着两次回答不上来,我就停止讲故事作为对她的惩罚。后来听老师反映:孩子在这方面表现有所进步了,我很高兴,当面表扬了孩子。还有,在电视上“故事大王”的比赛,我也下了一些其他的功夫,但是没让孩子知道。事实上,获奖的事对孩子的影响是我始料未及的,使孩子从此爱上了演讲。科学调查显示:幼儿学习习惯的好坏与家长的学历有很大的关系,但也不是绝对的。但我要说的是:如果这个家庭本身的学习气氛比较浓,孩子一般也会热爱学习,并能体味到学习带给她的乐趣,我坚信这一点。

  四、在安全行为习惯养成方面:

  主要包括日常行为安全习惯,比如上下楼梯、不和陌生人说话、不吃陌生人食物等等;遵守大型玩具游戏规则,比如滑梯、秋千、跷跷板等;交通行为习惯,比如靠右行、走斑马线、不在马路上玩耍等;食品安全卫生习惯,比如少吃油炸食品、不吃过期食品、不吃垃圾食品等;突发事件安全习惯,比如如何应对陌生人来访、如何应对突然失火、如何应对找不见大人的情况等。这些方面的教育幼儿园灌输得比较多,家庭的教育是贯穿于日常生活中的、是潜移默化的。王钰洁性格开朗,能和初次见面我们的朋友打得火热。这使我们在高兴的同时也有隐忧。我的做法是:让她首先拒绝诱惑——不经我们同意,不准接受叔叔阿姨的礼物、食品,不准随他们脱离开我们的视线,不准随便告诉别人自己家的电话及家人的名字等。至于其他方面,我认为小孩接受还是挺快的,甚至还要比大人自觉。

  五、在礼貌待人的习惯养成方面:

  这体现一个人的素质,一个家庭的教育环境。在我们生活的大院里,王钰洁的人缘是非常好的,这主要源于她的“口甜”、“大方”,事实上,这些都是礼貌待人的方面。对于这个方面,我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首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人,包括我们与公婆、岳父母之间的关系,不起摩擦是不可能的,但即使是善意的争吵,也要尽量回避孩子;即使夫妻之间的争辩,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我和老公之间每每有不统一的意见欲争辩时,意看到孩子纯真的眼睛,马上就会像泄了气的皮球。事实上:给孩子种下善良的种子,我们就会收获善良;给孩子创造和谐的环境,我们就会培养出与环境和谐的孩子。其次,要让孩子体味“礼貌”带给她的快乐。当有人善意的摸摸孩子的脑袋、有人夸孩子很乖时、当孩子能与别人分享自己的食物或心爱的玩具时,我总是在第一时间告诉她:“因为你对别人好,别人才会对你好。”每每这时,孩子都非常快乐。说实话,我们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物质条件我们并不匮乏,所以,稍稍付出一些,培养一个不太自私的孩子,我认为还是非常值得的。

  然而,如果我们对待老人的态度本身值得商榷,却硬要要求孩子礼貌待人,孩子的心里会非常矛盾。所以,为了我们的孩子,首先从我们自己做起吧。

  篇九:惩戒心得体会

  近段时间,任课老师反映学生在上音乐、品德等副科时不能认真听讲,总在下面写作业、聊天,批评一下,收敛两分钟后就又犯了,身为班主任的我,听到学生这样的表现觉得很没面子,首先作为班主任,这是我的失职,为什么学生在我的课上一个样,在副科上又一个样,是我没树立起他们重视每门功课的意识,长此以往他们会少学很多知识。于是我下决心要整顿一番。

  早上第一节语文课,我先对同学们做了思想教育,分析每门课的意思,也把任课老师的意见说给他们,这算是打了下预防针。结果第三节科学课,就有人来告状。说有人在科学课上又写作业,结果一审,这个揭发那个,那个揭发这个,连带一群人.主要是为李成龙写同学录,真是大肆无忌惮了。

  下午课是体育,计算机课,既然他们不能认真对待这些功课,就让他们体会一下不上的感觉。第一节课我来到教室,说:“同学们,把桌子上的东西全收起来,什么也不留!”他们还有一脸迷茫说:老师,要干嘛?“我不搭理他们,收拾好后我问:“今天科学课为承龙写同学录的起立,今天为他传同学录的起立,课上看课外书的起立,说了任何一句与课堂无关话语的起立。”结果令人叹为观止,35个人,站起来30个人。我请他们坐下,说:“同学们既然不愿意上这些课,觉得‘痛苦’。今天你们跟老师一起‘幸福’,在班上玩,书已经收起来了,现在你们可以尽情的玩,就一条,不准学习,干什么都行。”于是我不在说话,就坐在前面批改作业,完全无视他们,可想而知的是他们做在哪一动不敢动,就那样干坐着,一节课,两节课,我就不搭理他们,看他们那无所事事的样子,我相信一定痛苦极了,他们甚至开始偷偷看书,发现后我提醒他们不准做和学习有关的事。只能无奈的干坐着。其实我也在想牺牲这两节课值不值得,但是想想,以前每次都怕浪费他们学习时间,只是批评了事,结果上课越来越不认真。假如不认真的上课一学期,一学年……我相信少学的知识远远不止这两节,然而改正态度后,相信是受益终身的。我以前总是长篇大论的批评,今天我一句也不指责,看他们的样子我知道此时是“无声胜有声”。快要放学的时候,我说:“如果明天还想和我一起在这‘幸福’的,我继续陪着你,不想跟着我幸福的,你的跟我写份600字申请,申请你要上课。”

  我本来还担心他们一听说写东西,就打退堂鼓,结果第二天一进班,就交了20多份,写的都很认真,并且是情真意切,反思道像这样的“幸福”他们一定铭记在心,但希望永远成为回忆,想好好上好每一节课。我不知道他们能坚持多久,但我相信,上好每节课,认真对待每节课的意识,已扎根他们心中。

  周末听刘良华教授讲到惩戒教育,说最有效的教育就是惩戒教育,我是很同意这个观点的。当然会运用好惩戒教育的老师只是一般水平老师,会赏识的老师才是教育高手,我更愿意在大部分时候来赏识他们,希望在不断的实践中,自己能更上一层楼!

  篇十:惩戒心得体会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由于片面强调赏识教育,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处于不能管、不敢管,动辄得咎的尴尬境地。由于缺乏保护自己的合法武器,只要因为学生管理问题发生了纠纷,学校和老师几乎都是处于弱势地位,屡屡被送上被告席。即使是学生家长无理取闹,学校和老师也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利益一再做出让步。很多教师感到非常无助,甚至“谈管色变”。《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出台,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撑了腰、壮了胆,使大家扬眉吐气。

  作为一名家长我是全力支持的!不过个人认为,教师对教育惩戒权,不要有那么高的期望,教育惩戒权,并不是什么尚方宝剑,也不是灵丹妙药,教师即使有了教育惩戒权,也不能任性地使用。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1条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教育惩戒权有其特定的含义,不含体罚、打骂、辱骂,对其理解要准确。可见,没有具体实施细则的惩戒权,教师如何去用好是个难题,一旦操作不当,就会因为惩戒失当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家长们而言,首先是要信任、支持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现在是科技时代,孩子们的认知都比较成熟,平时的小惩小戒对于他们来说无关痛痒,本身就是懵懂无知的时候,教师再不严厉起来,真没救了。家长们忙于工作生活有几人能真正教育引导好自已的孩子,只能把希望寄托于学校,因此我个人认为《中小学生教育惩戒规则》的制定是有必要的。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出自于“爱”那么首先教师教育也从“爱”入手,对学生的惩戒一定要出于“爱”的目的,并且事后要让学生知道。如果为了惩戒而惩戒,让学生感受不到你的关心、爱护,你的惩戒不仅取得不了良好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反感,造成师生敌对,达不到教育的目的。最重要的是要得到家长们的支持,家长要理解: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自己教育出来的孩子是最好的。

  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它就像一把戒尺、一根标杆树立在哪里,使得教师能够真真正正地站起来管理学生。在教师社会地位日益低下的今天,对于那些品质恶劣、道德败坏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惩罚,让他们知道有一些底线是不能触碰的。

  教育是循序渐进的,是需要“耐心”、“感化”、“引导”、“说服”的。教育惩戒权的意义主要在于教育,而非惩戒,因此,教育惩戒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而不是把学生治服。还有一句话,学生犯点错误是很正常的,这就需要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如果一个教师能走进学生心中,让学生真正服你,那么,这个教师也无需用教育惩戒权来为自己壮胆。

  每一位教师也是某个孩子的家长,希望家长和校方相互信任、配合共同把一个个小幼苗浇灌、培育成参天大树的过程。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好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以百年树人之心培育学生,虽然路程曲折漫长,但从细微处入手,从小小的班级开始,适当施惩戒,奖罚并行,终会成就参天的树林。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惩戒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0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优秀人力资源工作心得体会800字关于时间管理心得体会范文2024年关于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心得体会暑期实践心得体会大学生活感悟和规划演讲稿,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