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录,一手好文,受用一生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作者:紫铭轲2023-10-21 14:21:19

导读:第一篇: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特举行这次研讨课活动,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二、活动组织...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小学音乐活动方案(通用22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一篇: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特举行这次研讨课活动,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二、活动组织

  组织机构:盘县实验小学综合组

  活动成员:唐映琼徐林霞吴梅王艳金艳张倩牛雅萍梅顺喜陈金环熊朝刘云志

  特邀嘉宾:刘正祥甘茂翠

  伙食安排:陶明燕

  三、活动对象

  所有上音乐课的教师(上课,吴梅老师除外)及综合组的学科组长(参与听评课)全程参与,不得缺席。涉及到自己的课程,请自行调整好。

  四、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主要以研讨的形式进行,以相互学习为主,找出自身的不足后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上课教师进行说课,听课教师进行“1+1”评课,力求找出教师的亮点和不足,让亮点发扬光大,让不足销声匿迹。

  五、活动时间

  20xx年12月2日一天

  六、活动要求

  所有上音乐课的教师及综合组的各学科组长全程参与,不得缺席。涉及到自己的课程,请自行安排好。

  第二篇: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3种民族乐器的了解及其曲目的欣赏,让学生感受民族弹拨乐器的美妙音色,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2.了解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古琴,感受其古朴、深沉的音色;欣赏古曲《梅花三弄》,熟悉音乐主题,感受主题在乐曲种的变化。

  3.了解弹拨乐器——古筝,感受其丰富的音乐表现力;欣赏乐曲《渔舟唱晚》,熟悉各部分音乐主题,想象乐曲各部分所表现的内容。

  4.了解古老的弹拨乐器——箜篌,感受其柔美清澈的音色;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熟悉音乐主题,帮助学生了解“鱼咬尾”的音乐句式。

  教学内容:

  了解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古琴、古筝、箜篌;欣赏三首乐曲《梅花三弄》、《渔舟唱晚》、《春江花月夜》。

  教学重难点:

  感受3首民族弹拨乐表现的意境,熟悉主题音乐,了解古琴、古筝、箜篌这3种民族弹拨乐器的音色特点及演奏技法。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认识了解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古琴

  2.欣赏古曲《梅花三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1977年,美国科学家选择了对世界文明有重大影响、代表地球文化精华的音响,刻成一张唱片搭载在“航行者号”太空船上,发往浩淼的太空,作为人类的使者去寻求“宇宙的知音”。被认为是“人的意识与宇宙的交融”的古琴曲《流水》即是其中之一。今天,就让我们伴随着深沉而浑厚的旋律走进古琴的世界。(欣赏视频《流水》片段)

  二、学生交流资料

  1.课前布置有的同学找古琴的介绍、有的找古琴的图片、有的找古琴的传说。老师也可找一些图片进行补充。(古琴介绍)

  2.师:古琴从产生以来,就与历的文人雅士结下了不解之缘,有关古琴的传说和美德已使它的艺术价值超过了一般乐器。下面,就请同学们讲讲你所知道的关于古琴的传说、小故事。(古琴动画)

  3.请学生介绍知道的古琴作品。

  三、欣赏乐曲

  1.初听古琴曲《梅花三弄》音频。

  2.请学生谈感受。

  师:古琴的音色有什么特点?

  师:欣赏《梅花三弄》(片段)视频,说一说这首乐曲表现了什么意境呢?

  学生讨论。

  师:通过刚才的分析,作者是想通过这首乐曲来表现梅花怎样的品格呢?

  3.学唱主题。

  师:我们一起来唱乐曲的主题部分。(《梅花三弄》主题谱例)

  4.复听音乐。

  (1)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梅花图,我们边听音乐边欣赏。(梅花动画)

  (2)师:请同学们思考乐曲的曲调有什么特点?

  《梅花三弄》是一首最古老的古琴曲,它旋律优美流畅,形式典雅独特,表现了梅花洁白、傲放、苍劲、挺拔的气质。三弄实际是三个变奏,古代有高声弄,低声弄,游弄之说。乐曲主题表现梅花,通过对梅花凌霜傲雪神态的描写,赞颂文人高洁的品格,艺术价值很高。

  5.朗诵梅花诗词。(歌颂梅花诗词图片)

  四、课堂小结

  本单元我们认识和了解了三种民族乐器──埙、筝和古琴,谁来说说他们各自的音色特点。

  第三篇: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教学目标:

  1. 简单了解有关戏歌的一些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能够用京剧的风格韵味演唱《我是中国人》。

  3. 进一步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体验以京剧音乐为素材而创作的浓郁京韵,学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教学重难点:

  弱起、波音、装饰音、拖腔的唱法,初步掌握京腔歌曲的演唱。

  教学方法:

  欣赏法、对比法、讲解法、听唱法、教唱法。

  教学准备:

  录音机、课件

  养成教育训练点:

  上课要养成专心听讲,积极发言,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好习惯,并引导学生平时要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用京腔向同学们问好,要求学生也用同样的腔调向老师问好。

  提问:觉得这样的问好与平时有什么不同?

  2.课件播放《说唱脸谱》片断

  引出戏歌的概念。戏歌:用戏曲的音乐素材创作的歌曲,就叫戏歌?戏歌是戏曲这种传统而古老的艺术形式与当代流行因素结合的产物。它是歌中有戏戏中有歌,很受大家的喜爱。

  二、新歌学习

  1.初次聆听《我是中国人》

  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引导学生从歌曲情绪和歌曲内容说说对歌曲的感受。

  师:这首歌曲的情绪是热情豪迈的,它赞扬了中华民族讲文明的传统美德和中国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再次聆听感受歌曲节奏

  提问:这首戏歌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学生说一说

  师:这首戏歌吸取了京剧西皮流水的特点,只有强拍没有弱拍。在戏曲中强拍叫做板,弱拍叫做眼,这首戏歌就是有板无眼。让我们来点着板,轻声哼唱全曲。

  3.学生点着板轻声哼唱全曲

  4.分句学唱解决难点

  A 第一句“我是一个中国人”比较有戏曲的特点

  按节奏读歌词

  跟琴学唱歌谱然后填词

  老师加上波音范唱第一句,让学生感受到波音

  老师讲解上波音的唱法,学生练习

  还有哪一句带有波音记号呢?学唱“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总结波音使歌曲增添了戏曲的味道

  B “文明古国,更要讲文明。”

  〈1〉跟琴学唱歌谱然后填词

  〈2〉老师加上倚音范唱,让学生感受到和她们唱的有所不同

  〈3〉老师讲解前倚音的唱法,学生练习

  〈4〉总结倚音也使歌曲增添了戏曲的味道

  〈5〉还有哪一句带有倚音呢?让我们来唱一唱.“堂堂正正”

  C 最后一句“人”字的拖腔,一共有23拍(用教唱歌谱的方法解决难点,学会后要求学生尽量做到字正腔圆。

  师:这个“人”字是一字多音,叫做拖腔,是戏曲的一大特点。请大家在老师唱歌谱的同时,边唱边数拍。

  学生可跟琴视唱前9小节歌谱,再唱后14小节,最后23小节连起来唱,让学生找出换气的地方。

  D 师生接唱最后一句。

  5.跟琴完整学习歌曲

  同学们的拖腔唱得字正腔圆,就连老师都佩服你们,老师教给你们一个戏曲动作作为奖励吧。

  师表演跑圆场并介绍戏曲演员围着舞台中心绕圈子,表示在长途上行走叫做跑圆场。

  学生分组表演。

  让我们来完整的唱一遍,老师唱歌谱你来唱歌词。

  6.休止符

  歌曲中的八分休止符在这首戏歌中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答

  对比练习

  7.有感情的演唱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都感到骄傲,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来唱这首歌。

  8.播放名家唱段视频。

  从同学们的歌声中,老师已经感受到了你们内心的激动,那么艺术家们是怎样演绎同名戏歌《我是中国人》的呢?

  9.请同学们带着各自的感受再来跟伴奏演唱一遍。

  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

  10.分组比赛唱

  学生评价

  三、表演唱

  学生根据前面已学过的动作边唱边表演。(相互学习)

  四、总结

  师:在我国众多的戏曲剧种中,哪个剧种被称为“国粹”?

  京剧现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大精深的京剧艺术深深地吸引着国内外的朋友。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更应该去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优良文化传统,让我们从唱戏歌开始,慢慢地去了解京剧,学习京剧,将来也能够登上戏曲的舞台一展风采。

  第四篇: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一、教材分析

  歌曲《蜗牛与黄鹂鸟》是一首叙事性民歌,歌曲讲述蜗牛在葡萄树刚发芽的时候就背着重重的壳往上爬,而黄鹂鸟在一旁嘲笑它的有趣情景。歌曲旋律轻松活泼,歌词生动有趣,隐喻着日常生活中人们不畏艰难,对奋斗目标执着追求的顽强精神。

  二、学情分析

  一切的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四年级的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老师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创造条件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识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坚持不懈的精神。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唱、模仿歌曲,用纯朴、活泼且略带顽皮的情绪演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3.知识与技能目标:识读乐谱,学习切分节奏。

  四、教学重难点

  本着音乐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如下重难点:

  重点:用纯朴、活泼且略带顽皮的情绪演唱歌曲;

  难点:学习切分节奏,有感情的演唱。

  五、教学方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谈话法、对比法、实践指导法等。

  六、教学过程

  下面着重谈一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导入环节,我采用图片导入法,我会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几张照片,分别是葡萄树,蜗牛、黄鹂鸟,在出示这些照片之后,我会请同学们看图说话,根据这三张照片编一个故事出来,学生经过想象之后,故事层出不穷,我会及时给予肯定与赞扬,这时,我会引导学生,问学生想不想知道,蜗牛与黄鹂鸟在歌曲中呈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由此引出今天的课题。

  这一环节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通过看图编故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步感知

  我会给学生播放《蜗牛与黄鹂鸟》这首歌曲的音乐,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音乐的节奏与特点。在听赏前我会先预留一个任务,“同学们要认真听,听完老师会找同学来谈一谈你的感受。”听后,我会找学生来畅所欲言,并作出简单评价,最后总结出:这首歌曲曲风欢快、活泼,幽默、诙谐,节奏稍快。

  (三)学唱歌曲

  本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我会先带领学生进行一组发生练习,13531,紧接着进行新课教授,我会利用钢琴,带领学生识读乐谱,熟悉旋律,在识读乐谱的过程中,我会着重介绍歌曲中出现的.切分音,切分音有大切分音和小切分音。如下:大切分音:

  小切分音:

  我会介绍这两种切分音的区别,大切分音有2拍的时值,听起来缓慢一些,小切分音只有一拍的时值,听起来急促一些。

  在区别了这两种切分音节奏后,我会带领学生着重练习本节课中小切分音,在练习熟练之后,我会让学生加入歌词进行演唱,演唱过后,我会利用多媒体播放《蜗牛与黄鹂鸟》的音频,当学生听赏过后,我会利用钢琴,让学生模仿音频中的音乐情绪,带领着学生再一次有感情地,完整地唱歌曲。

  之所以让学生模仿,主要意图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积累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四)拓展延伸

  在这个环节,我会安排男女分组,女生扮演黄鹂鸟,男生板演蜗牛,在歌曲前部分男女生一起演唱,到后面的对话部分分开演唱。

  这样设计可以通过合作演唱的过程,让学生们体验合作的乐趣,不断增强集体意识和协作能力。

  (四)小结作业

  在小结环节,我会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总结,我会问同学们,通过学习这首歌,尼恩都学会了那些品质?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我今儿总结,这首歌体现了蜗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希望同学们也能够像蜗牛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在作业方面,根据音乐新课程标准,以实践为中心这一理念,我会以布置口头作业为主,让学生在课下学习体现优秀品质的民歌,下节课再一起分享。

  七、板书设计

  第五篇: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学目标:

  能寻找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学过程:

  导入:今天是我们的第一节音乐课,大家认真听一听,外面是不是还在下雨?(是),同学们早上家长送你们来的时候,那时候是下的大雨还是小雨啊?(大雨)。下大雨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声音啊?(哗哗哗哗)下小雨的时候呢?(学生用很小的声音哗哗哗哗),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有大雨也有小雨。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那么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叫大雨和小雨。

  (二)学唱《大雨和小雨》

  1.由教师范唱或听录音。

  2.跟着教师学唱《大雨和小雨》。

  3.讨论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4.学习四二拍子的指挥,掌握四二拍子的重拍在第一拍。

  (三)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1.我们刚才听到的声音都是生活中的声音。我们能不能创造一些声音呢?按教材提示创造出声音。

  2.能不能自己创造一些与教材中不同的声音呢?

  3.用几种声音连在一起表现一定的内容。

  教学评价:

  能积极参与声音的探索,听辨出两种以上的声音。会唱《大雨和小雨》。

  学生能创造两种以上不同的声音。

  第二课时《布谷》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布谷》,理解四分休止符、二分音符,牢记第一段歌词。

  2.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法学习知识,并参与表演加强记忆。

  3.通过表演,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热爱小燕子、布谷鸟的情感。同时,让学生知道生活是有大自然的万物生灵才显得更美。

  教学要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能编创动作表现歌曲。

  教具:琴、歌片、彩笔、动物头饰。

  教法:听唱、故事、创编、表演、活动尝试。

  教学过程:师生问好。

  一、新学期教育与学生沟通,激励学生热爱音乐。

  二、表演《小燕子》

  提示:歌曲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想和小燕子说什么?你想和它交朋友吗?那你该怎么做呢?

  1.听歌曲《小燕子》,并为其自由创编舞蹈。也可以和同桌合作,还可以自由选舞伴来完成。

  2.随琴声自由表演。

  三、表演《布谷》

  1.师边讲故事边在在黑板上进行绘画。将学生带进春天,带进大自然,带进火热的生活。

  2.站学生来模仿“布谷鸟”的叫声或者动作。而且边做边随老师记忆歌词,体味歌词。

  3.师范唱歌曲。让学生默声表演。看谁能把老师的歌表现的。

  4.听琴,体会歌曲中的四分休止和二分音长,跟着音乐来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可以随琴自由演唱。

  5.请大家互相合作,讨论一下歌曲中唱出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

  6.听唱学习歌曲。注意旋律的的确起伏,边学习边让学生分小组拉起手。听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听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第三段反之。让学生在充分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7.唱会歌曲,牢记歌曲的第一段歌词,并启发学生小鸟唱出的是第二段歌词,我们唱出是第三段歌词。

  8.动手操作,用彩笔标出休止符和长音的地方,看谁找的最准确。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来到了春天,来到了田野,让我们这些可爱的小鸟,把春天装扮得更美。把生活装扮得更美。

  五、板书设计:

  布谷

  歌词意境彩图

  学生自己描绘的春天

  第三课时:《声音的强弱》

  一、教学内容:《声音的强弱》

  1.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

  2.歌表演:《小动物唱歌》,并创编歌词进行表演。

  二、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感受音乐的强弱,并能正确的进行运用到歌曲之中。通过歌表演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演力。

  三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投影仪教学课件、小动物头饰、打击乐

  四、教学过程:

  1.学生伴着音乐《火车开了》开着小火车进教室,来到动物乐园。(幻灯片动物乐园)。

  2.师:动物乐园的小动物看到我们来了送给老师一样礼物,同学们闭上眼晴听听是什么?(老师拿出鼓和碰铃)

  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生:鼓和碰铃。师:这两种声音有什么不同?哪种声音大一些?学生说出自己刚才听到的感受。

  3.师:小动物们不仅给老师送礼物,给你们也准备了礼物,快到自己的凳子底下找找吧。(凳子底下是老师准备好的各种打击乐)

  快拿出来敲敲吧。(孩子们随意的敲)。老师想听听大一点的声音?老师想听听小一点的声音?(学生按照老师的引导敲击大小不同声音)。

  4.游戏:《找小兔》

  动物园派小兔来招待我们,我们向小兔打个招呼吧。小兔这么友好我们和它做个游戏吧。游戏规则是这样的:一会我请一位同学上来蒙住他的眼晴,再请一位同学把我们的小兔藏好,藏好后我们请刚刚蒙住眼睛的同学睁开眼睛来找,其他同学用手中的打击乐提示他帮助他尽快找到小兔。如果他离藏的小兔越近我们就将手中的打击乐敲得声音大一些,如果他离藏的小兔越远我们就将手中的打击乐敲得声音小一些,直到找到小兔为止。

  通过游戏感受声音的大小。小结:刚才我们说的声音大在音乐中把它称作强用f来表示;声音小在音乐中把它称作弱用p来表示。(出示幻灯片强和弱)

  5.分组合作(两人一组)

  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强和弱

  6.动物乐园的小动物真是好客,你们听他们唱着歌来欢迎我们来了。(幻灯片放歌曲《小动物唱歌》的曲谱和音乐)

  师:刚才听到那些小动物又来了(小猫、小狗)它们两次的叫声有区别吗?(第一声强,第二声弱)

  7师生合作:老师唱许多小动物,你们唱小动物的叫声,注意第一声强,第二声弱。

  8.创编歌词。

  师:同学们动物乐园有许多小动物你喜欢谁就和它做朋友并且模仿它的叫声,一会我请同学带着你的伙伴上来表演《小动物唱歌》。(老师拿出准备好的头饰,让孩子们去挑。

  9.师生共舞

  今天太高兴了,让我们和小动物一起跳起来吧。一会我们唱到强的声音大家都向圈外叫,唱到弱的声音大家都向圈里叫。

  五、总结下课

  今天我们感受到音乐中的强和弱,并且和这么多的小动物成为了好朋友,真开心,现在太阳已落山了,让我们和小动物再见,坐着小火车回家吧。

  第四课时:《大鼓和小鼓》

  教学内容:大鼓和小鼓

  教学目标:

  1、感受声音的强弱。

  2、认识大鼓和小鼓,感受其音色,学会基本演奏方法,能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3、学会《大鼓和小鼓》,并能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

  1、学会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

  2、学会演奏大鼓和小鼓。

  教学难点:

  1、歌曲不同乐句的力度处理。

  2、器乐的演奏。

  教学过程:

  一、感受音的强弱:

  1、(多媒体课件出示“森林之门”)导入:

  师:(伴随着轻快、活泼的音乐)今天,我们来到森林进行探险,瞧!这有一座通往森林之门。它中间是大门,两边是小门。看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能用两种不同的声音,分别敲开这扇大门和小门。

  2、教师启发,学生想象,用“强弱”两种不同的声音表现。

  师:看见大门怎么敲?看见小门怎么敲?

  3、师小结,引出“强、弱”。

  师:这两种敲门声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声音响、声音大在音乐中称为“强”,声音轻、声音小在音乐中称为“弱”。

  4、展开想象

  师:生活中、森林中有许多的声音,哪些声音是强的?哪些声音是弱的?

  5、画一画,声音的强弱。

  (1)学生绘画图形。

  师:生活中有的声音强,有的声音弱,你能用图形来表示吗?(声音强,用大的图案来表示,声音弱,用小的图案来表示。)

  (2)(课件出示:□□、〇〇、△△)

  师:老师也画了三组,你们看都对吗?哪里有错?应该怎样?

  三、歌曲教学:

  1、导入:

  师:刚才小朋友回答得真棒。看!森林之门终于打开了。瞧!动物们正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呢。(多媒体课件出示:有各种动物的森林图)

  师:看!它们是怎样欢迎我们的?(多媒体课件出示:小熊敲大鼓,小猴敲小鼓)

  师: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怎么样?有什么不同?(听一听“鼓声”)

  2、学歌词和演奏大小鼓。

  (1)师:它们不仅敲锣打鼓欢迎我们,还唱着歌呢!我们听……(播放歌曲)

  (2)听后,师问:大鼓和小鼓在歌曲中,它们的声音是怎么样的?(课件出示咚咚、哒哒哒。)学生模仿。

  (3)引出歌词,指导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

  师:小朋友们,通过刚才读儿歌,你们知道了大鼓和小鼓是怎样演奏的吗?

  指出大鼓和小鼓的演奏方法不同,歌词中:“擂”和“敲”。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敲敲大鼓和小鼓。

  课件出示演奏大鼓小鼓的图片,学生模仿,指名上台演奏。

  师:大鼓的声音强,小鼓的声音弱,那我们也用相应的力度再来读一读这首儿歌。

  (4)寻找音源,进行创编:

  师:看看你的身边有什么物体可以模仿大鼓或小鼓的声音。

  (如:让我们用自己的椅子来当作乐器,把大鼓和小鼓的节奏敲一敲。引导学生用椅子拍出强弱不同的鼓声。又如:身体律动,咚——跺脚,哒——拍腿)

  3、为歌曲伴奏:

  播放歌曲,学生在鼓声处伴奏。

  4、学唱歌曲:

  师:你们也能像小熊、小猴那样,边敲鼓边演唱吗?

  (1)指导学生随琴跟唱。

  (2)指导学生唱出歌曲的力度变化。

  师问:这首歌哪一句要唱得强?哪一句要唱得弱?

  用“咚”“哒”哼唱。

  (3)指导学生唱出力点,声音有弹性,不能太连。

  (4)随伴奏轻声演唱。

  (5)加入大鼓和小鼓,或用身边的音源,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

  四、拓展:

  1、师:这首歌加入了大鼓小鼓的伴奏,你觉得怎么样?(引导学生说歌曲情绪)

  你平时还在什么场合或者什么音乐中听到过鼓的声音?(引导学生结合气氛和情绪说)

  2、小结:不知不觉,快要天黑了,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回家了。它们要跟小朋友们再见了。让我们在音乐中结束今天的课。

  课件:播放《春节序曲》片段,《喜洋洋》片段。

  学生自创节奏来伴奏,随音乐边演奏边出教室。

  教学评价:

  1.能认识一种以上的乐器并说出它的名称。

  2.会敲击一种打击乐器。

  3.会唱《布娃娃弹琴》和《大鼓和小鼓》中的一首。

  第五课时:《青蛙音乐会》

  《青蛙音乐会》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聆听《青蛙音乐会》,感受音乐所表达的生动鲜明的青蛙形象。

  二、愿意用肢体动作和演唱等形式来表现青蛙的模样。

  三、喜欢并乐意参加音乐会。

  教学重难点:

  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欣赏音乐感受并表现音乐中的青蛙形象。

  教学用具:

  音乐、头饰、青蛙相关动画等

  教材分析:

  《青蛙音乐会》是一首具有趣味性的通俗音乐作品。乐曲为3/4拍,蛙鸣声伴随着乐声响起,好像夏季池塘边的青蛙在暮色中的合唱开始了。前面一段是抒情的慢板,好像青蛙的优美舞蹈伴着起伏的旋律;接着乐曲再现了一遍,蛙鸣声、流水声在乐声中渐弱,消失在暮色中。

  教学过程:

  一、唱歌的青蛙来了。

  1.引用《动物说话》伴奏音乐唱几遍,“青蛙唱歌咕咕儿呱(拍手),青蛙唱歌咕咕儿呱(拍手),咕咕儿呱(耸肩)咕儿呱咕儿呱咕咕儿呱”并出示唱歌的青蛙形象。

  2.播放《青蛙音乐会》开头部分,跟音乐模拟青蛙唱歌。“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学生根据音乐节奏、情绪用嘴型有表情地演唱。

  二、跳舞的青蛙来了。

  播放《青蛙音乐会》慢板的片段,教师戴上头饰用典型的三拍子舞步跟着音乐邀请小朋友参加跳舞,没受邀请的小朋友在座位上跟着老师动身体。结束后出示跳舞的青蛙形象。

  三、演奏的青蛙来了。

  1.可用你们的音乐书、笔、课桌等东西编创一些简单的节奏模拟流水声、鸟叫声、鼓声等加入到音乐中来,看谁最厉害。

  2.小组讨论创编。

  3.合着音乐展示。出示演奏的青蛙。

  四、青蛙指挥家也来了,举行青蛙音乐会咯。

  1.夏季暮色中的池塘里,来了一群会唱会跳会奏的青蛙们,看,他们多热闹啊!(出示课件)

  2.播放完整的《青蛙音乐会》,青蛙指挥家(老师扮演)领着这帮青蛙们开始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

  3.学生自由选角色,在音乐中跟着指挥表演了。演后选出最出色的歌手,舞手,奏手,并给予奖励。

  五、动物音乐会。

  音乐会吸引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有老虎、狮子、鸟儿、松鼠……他们也要参加,播放《青蛙音乐会》音乐,让更多的动物也来表演。

  六、动物狂欢。

  课件出示动物狂欢节情景,播放《动物狂欢节》音乐一起在歌声笑声中结束课堂。

  本堂课以审美为核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引导学生唱歌、跳舞、演奏、狂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六篇: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感受日本歌曲《愉快的梦》,通过学习《愉快的梦》,指导学生用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意境,使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美及情感的愉悦,感受乐曲的情绪变化,培养学生丰富的音乐想象力,并能用有感情的歌声表达《愉快的梦》所描绘的美丽梦境。

  2、通过使用打击乐器、动作创编,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了解6/8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感受6/8拍轻盈、摇荡的节奏特点。

  4、认识圆滑线和连音线,将其作用正确运用到歌曲演唱中。

  教学重、难点:

  1、贯穿始终的情感体验。

  2、6/8拍轻盈、摇荡的节奏特点。

  3、时值有五拍、六拍长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手风琴、打击乐器、竖笛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放歌曲《哈里罗》,学生律动走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情景导入

  1.聆听音乐片断

  师:请你闭上眼睛用心聆听,想象一下你仿佛感受到怎样的意境?

  2.发声练习:《梦》出示课件

  师:你做过梦吗?梦是什么样的?让我们随着发声练习曲一起走进美丽的梦!

  三、学习歌曲《愉快的梦》

  1.欣赏歌曲

  师:有一位小朋友做了一个神奇而愉快的梦,我们一起到她的梦中去看一看,她的梦里有什么?

  2.跟录音演唱(出示课件)

  师:让我们乘上梦之船,一起到美好的梦境中去遨游!把你听到的歌曲的情绪表现出来,并哼唱曲子。

  师:同学们的表情我看到了,什么样的情绪?

  师:这首歌曲是非常优美的,很好听,下边老师给你们唱一遍,请你们为我打节奏。

  3.了解6/8的含义及强弱规律

  师: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曲?

  师:以八分音符为一拍的拍号我们只学了八三拍子。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的朋友。(出示课件)

  师:八和六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师:它的强弱规律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说一说、拍一拍、读一读

  师:跟着音乐小声音唱歌词。注意强弱规律、唱出摇荡的感觉。(出示歌曲)

  4.认识圆滑线和连音线

  师:通过刚才的演唱你有什么发现?(出示课件)

  师:(讲解圆滑线和连音线)

  师:跟老师的琴唱一遍。

  5.解决演唱中的难点

  师:同学们注意音符的时值要唱准确,尤其是每行最后一小节音符的时值,我们跟着老师的琴试试。

  师:你觉得这首歌你哪句唱不好,提出来,我们共同来解决。

  四、歌曲处理与拓展

  1.演唱歌曲,找出歌曲的高潮部分

  师:你觉得在这个梦里哪里是他最愉快的地方?演唱时,请你在最愉快的地方用自己的动作表现出来。

  师:你是怎样想的?从力度这方面来说说?并唱一下。教师范唱。

  2.有感情演唱歌曲

  3.创编活动

  师:你还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你对这首歌曲的喜爱呢?

  (学生分组讨论,创作表演,教师巡回指导)

  4.分组成果展示

  师:我们现在一起把你们的创造成果展示一下。

  五、小结

  师:刚才同学们运用了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了这首歌曲,表演的非常棒。我们每个人都会做梦,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梦想,大家从现在开始努力,为了能让你美梦成真,加油吧!!让我们一起带着美丽的梦走向你们的美好的未来吧!!(随音乐走出教室。)

  第七篇: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别来接我》,并能深情地唱出歌曲所表达的感情。

  2、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深情地演唱歌曲《别来接我》。

  教学难点

  歌曲的衔接及恰当的表达出歌曲的情感。

  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是四年级的孩子了,很多的事情我们都愿意自己解决,可是也有的孩子有的想法却不敢和家长交流,他们用歌声来向爸爸妈妈倾诉,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播放cai,学生聆听歌曲《别来接我》。)

  二、进入主题

  1、交流、讨论

  师:你觉得刚才这首歌给你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歌中的小朋友唱出了对家长的心声,我们来和他们比比,看谁表现得更好,好吗?

  (播放《别来接我》音乐及画面,学生边看边听自由表现。)

  2、学唱旋律

  a、学生分别用mu、lu等母音跟琴模唱。

  b、学生跟琴轻声识读乐谱。

  c、采用比赛的形式,比比谁的读谱能力,能识读一乐句也很棒!

  3、学唱歌词

  a、学生轻声跟唱歌词。

  b、以小组形式分乐句自学歌词,再互换学唱。

  c、请部分学生当“小老师”带唱或采取一帮一的形式。

  4、指导演唱

  指导学生用“心”去演唱,以情带声,用最美的歌声表现内心真挚的情感。

  (小博士 顿音记号:顿音也叫断音。记在音符的上方,表示该音要唱(奏)得短促而有弹性。)

  三、情感的升华

  师:同学们,就要到“三八”妇女节了,你们想对长辈说些什么呢?能将今天所学的歌,采用表演的形式把自己的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行吗?

  1、分组排练

  (学生分组自由练习,由小组长负责,老师整体调控,分组指导。)

  2、综合表演。

  a、鼓励学生大胆表演。

  b、评价

  师:对刚才的表演你有什么感触?如果要让家长肯定的想法,你觉得自己或他人还有什么不足,又该如何改进?

  (学生自评、互评。)

  c、拓展引申

  a、拓展:平时家长是怎样娇惯你们的?

  b、引申:在以后的日子里你将如何做才能让长辈放心呢?(学生自由发言,老师作鼓励性、表扬性小结。)

  c、小结

  第八篇: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教学内容:

  唱歌《少先队员采茶歌》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的旋律,并能创编舞蹈动作。

  2、能用纯净、甜美的歌声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表现少先队员采茶时的欢快心情。

  教学重点:

  学会歌曲。

  教学难点:

  创编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方法:

  听唱法、以词带曲法、按节奏朗读歌词、识谱视唱、情境导入法。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范唱带、谱例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纸茶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音乐问好!(感受音乐课堂的魅力)

  2、发声训练游戏。(强调坐姿,安定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复习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

  二、情景导入:

  1、展示课件播放南方采茶画面,让学生看画面,融入情景之中,体会采茶的乐趣。(上节课我们在〈〈林中的鸟声〉〉内容学习中,感受了人们与自然界的动物们和谐发展的愉快的心情。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美丽的江南水乡走一走,看看那里美丽的景色,了解江南特定的文化及音乐特点。)

  2、教师提问:同学们,看着画面的人们在采茶是不是很享受那种茶香飘飘的`氛围啊!那同学们想不想也和他们一起享受采茶的过程啊?

  3、身体感知:教师取出“纸茶叶”请学生上前模仿采茶。

  4、弹奏“采哟采哟”歌词音乐:学生在乐曲声中做采茶动作。(舞蹈化、体现美育与合作创编。)

  三、学习歌曲: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调式风格,体会江南歌曲的风格特点。(思考:歌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

  教材简析:

  《采茶歌》是我国南方的一种歌舞体裁,表演形式一般为一男一女,或一男两女,后发展为数人或数十人的集体舞。表演内容多为种茶、采茶的过程,体裁形式多为小调。《少先队员采茶歌》以新的创作手法表现少先队员采茶的过程和欢快的心情。歌曲为两段体,羽调式。)

  2、复听歌曲:生谈自己的感受。(你感觉到少先队员采茶时的心情怎样?)

  3、再听歌曲:学生心里默唱。

  4、学习歌曲的旋律:

  (1)教师教唱一遍歌谱,学生小声随琴哼唱旋律。

  (2)学生齐唱旋律。

  5、按节奏读歌词,学生添加歌词演唱。

  6、教师弹奏旋律,生齐唱歌曲

  四、歌曲处理:

  1、第一小节:“茶树青青”要具有弹跳性,学生试唱。

  2、有圆滑线的地方,要唱得连贯、柔和、跳跃。

  3、附点音符的时值要唱足。

  4、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按顿音唱法演唱,要唱得短促、有均匀的节奏感,好像是有节奏的采茶动作一样。

  5、学生按刚才的要求试唱,随教师的伴奏完整的演唱歌曲。

  五、拓展:

  1、创编采茶动作,并表演。

  2、生自由创编,教师参与表演。

  3、师生随录音边唱边表演。

  六、下课礼式:

  师生音乐再见!

  第九篇: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学唱歌曲〈采山〉,用轻快的歌声表现愉快、充满朝气的精神面貌。

  2.通过小组创造,用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创设情景,指导学生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创设情景,让学生对歌曲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录音机、各类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做奥尔夫游戏。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用谈话法导入。

  出示一个小姑娘图片,介绍小姑娘。(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这个小姑娘特别喜欢到森林里去。你瞧,她挽着小竹篮,她会去干什么呢?)

  学生回答,由老师引入课题,解释“采山”,让学生理解采山的含义,板书课题。

  2.播放《采山》,让学生视听结合,体会歌曲情绪。

  (三)新课教学。

  1.学唱歌曲

  (1)师教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

  (2)齐读歌词

  (3)范唱,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印象。

  (4)跟琴轻唱歌曲,学生跟琴轻唱、自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5)师生接龙,用游戏来检查学生的学习程度,并对学生所学进行指导纠正。

  2.处理歌曲。

  (1)小姑娘在山上采到了那么多的蘑菇、山菜,她的心里真高兴,我们也用听的声音来唱一唱,体会小姑娘的心情,好吗?

  (2)为歌曲伴奏。请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并请学生对他们的演奏作出评价。

  (四)编创活动。

  1.师生共同编创,学生分别扮演“小姑娘”、“蘑菇”、“小鸟”等角色,分组创编,自编自导,老师巡视指导。

  2.分组汇报展示,并请学生评价。

  (五)小结延伸。

  小姑娘在山中采山多快乐呀,希望我们也能在生活中发现大自然的美。

  第十篇: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教学内容:表演歌曲《铃儿响叮当》

  教学重点:声部间的均衡

  教学难点:分声部学唱歌曲

  教学过程:一、学唱歌曲

  1.教师以副歌的第一句范唱为导入:

  (1)设问: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是哪个国家的歌曲?歌曲描写的是什么情景?

  (2)教师归纳: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因是人们在冬季滑雪橇时所唱,又名《雪橇歌》;又因为是冬天的歌曲而逐渐演变为圣诞节等节日歌曲。它深受广大人民喜爱,长期被当作美国民歌。

  2.聆听歌曲范唱。

  提示: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大家对第一声部的曲调都很熟悉,但第二声部是很重要的,不然,歌曲表现就不丰满,因此大家要仔细听第二声部。这歌曲的学唱,采用自由报名参加某一声部的学唱。想多学一点,音准有把握的同学希望你们报名低声部,望大家考虑后回答。

  3.学唱曲调。

  (1)分声部。自由坐成二个声部的座位,教师尽量尊重学生的选择,适当做思想工作进行调整,要注意声部人数的平衡。

  (2)教师重点辅导第二声部。

  (3)先学习副歌部分的8小节。从读谱上,在五年级是没有困难的。主要是三度、四度的二声部音准与和谐,尤其是低声部,所以在学唱中教师多帮助低声部,鼓励他们的自信心。分声部唱都没问题,合成时,往往低声部把握不住,教师这时要给予支持,因此,多合成,多听,感受是惟一的办法。当这8小节成功时,他们就树立了信心,就有成功的喜悦,这是本歌学习的关健处。

  (4)学习主歌部分。

  主歌的开始8小节没问题,是同声部,只要把弱起拍唱准。问题在后8小节的低声部。其中要唱清楚,不能混同一样。因此在学唱主歌部分时,宜将后8小节单独训练,教师要多帮助低声部唱熟练,在后8小节合成有把握后,再唱主歌部分的16小节。?

  (5)全曲合成并以欢快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来演唱。

  二、表演歌曲。?

  1、在熟练唱好二声部合唱曲调的基础上填入歌词:注意一音一字的吐字要清晰而欢快。

  2、想像角色化的情绪,全身心投入地演唱歌曲。

  3、选用打击乐器编创节奏谱,为歌曲伴奏烘托气氛。可以分组设计,全班分为四个组,每两组分别设计主歌与副歌的伴奏,进行比较选择,取长补短。

  4、把歌曲的开始8小节副歌曲调改编成3/4拍。教师可以提示一小节的改编,

  如: 多种节奏型的变化,让学生去发挥。

  当学生改编完后,教师要给予表扬,让学生自己试唱后,集体评价选出1—2改编比较好的曲调,全班进行试唱,并让学生说说对不同节拍产生不同情绪的感受。

  5、完整地表演歌曲。

  A 2/4拍(原型歌曲)→B1副歌部分改编的歌曲→A 2/4拍(原型歌曲)→B2……

  三、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表演歌曲《铃儿响叮当》

  教学重点:声部间的均衡

  教学难点:分声部学唱歌曲

  教学过程:一、学唱歌曲

  1.教师以副歌的第一句范唱为导入:

  (1)设问: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是哪个国家的歌曲?歌曲描写的是什么情景?

  (2)教师归纳: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因是人们在冬季滑雪橇时所唱,又名《雪橇歌》;又因为是冬天的歌曲而逐渐演变为圣诞节等节日歌曲。它深受广大人民喜爱,长期被当作美国民歌。

  2.聆听歌曲范唱。

  提示: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大家对第一声部的曲调都很熟悉,但第二声部是很重要的,不然,歌曲表现就不丰满,因此大家要仔细听第二声部。这歌曲的学唱,采用自由报名参加某一声部的学唱。想多学一点,音准有把握的同学希望你们报名低声部,望大家考虑后回答。

  3.学唱曲调。

  (1)分声部。自由坐成二个声部的座位,教师尽量尊重学生的选择,适当做思想工作进行调整,要注意声部人数的平衡。

  (2)教师重点辅导第二声部。

  (3)先学习副歌部分的8小节。从读谱上,在五年级是没有困难的。主要是三度、四度的二声部音准与和谐,尤其是低声部,所以在学唱中教师多帮助低声部,鼓励他们的自信心。分声部唱都没问题,合成时,往往低声部把握不住,教师这时要给予支持,因此,多合成,多听,感受是惟一的办法。当这8小节成功时,他们就树立了信心,就有成功的喜悦,这是本歌学习的关健处。

  (4)学习主歌部分。

  主歌的开始8小节没问题,是同声部,只要把弱起拍唱准。问题在后8小节的低声部。其中要唱清楚,不能混同一样。因此在学唱主歌部分时,宜将后8小节单独训练,教师要多帮助低声部唱熟练,在后8小节合成有把握后,再唱主歌部分的16小节。?

  (5)全曲合成并以欢快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来演唱。

  二、表演歌曲。?

  1、在熟练唱好二声部合唱曲调的基础上填入歌词:注意一音一字的吐字要清晰而欢快。

  2、想像角色化的情绪,全身心投入地演唱歌曲。

  3、选用打击乐器编创节奏谱,为歌曲伴奏烘托气氛。可以分组设计,全班分为四个组,每两组分别设计主歌与副歌的伴奏,进行比较选择,取长补短。

  4、把歌曲的开始8小节副歌曲调改编成3/4拍。教师可以提示一小节的改编,

  如: 多种节奏型的变化,让学生去发挥。

  当学生改编完后,教师要给予表扬,让学生自己试唱后,集体评价选出1—2改编比较好的曲调,全班进行试唱,并让学生说说对不同节拍产生不同情绪的感受。

  5、完整地表演歌曲。

  A 2/4拍(原型歌曲)→B1副歌部分改编的歌曲→A 2/4拍(原型歌曲)→B2……

  三、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表演歌曲《铃儿响叮当》

  教学重点:声部间的均衡

  教学难点:分声部学唱歌曲

  教学过程:一、学唱歌曲

  1.教师以副歌的第一句范唱为导入:

  (1)设问: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是哪个国家的歌曲?歌曲描写的是什么情景?

  (2)教师归纳: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因是人们在冬季滑雪橇时所唱,又名《雪橇歌》;又因为是冬天的歌曲而逐渐演变为圣诞节等节日歌曲。它深受广大人民喜爱,长期被当作美国民歌。

  2.聆听歌曲范唱。

  提示: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大家对第一声部的曲调都很熟悉,但第二声部是很重要的,不然,歌曲表现就不丰满,因此大家要仔细听第二声部。这歌曲的学唱,采用自由报名参加某一声部的学唱。想多学一点,音准有把握的同学希望你们报名低声部,望大家考虑后回答。

  3.学唱曲调。

  (1)分声部。自由坐成二个声部的座位,教师尽量尊重学生的选择,适当做思想工作进行调整,要注意声部人数的平衡。

  (2)教师重点辅导第二声部。

  (3)先学习副歌部分的8小节。从读谱上,在五年级是没有困难的。主要是三度、四度的二声部音准与和谐,尤其是低声部,所以在学唱中教师多帮助低声部,鼓励他们的自信心。分声部唱都没问题,合成时,往往低声部把握不住,教师这时要给予支持,因此,多合成,多听,感受是惟一的办法。当这8小节成功时,他们就树立了信心,就有成功的喜悦,这是本歌学习的关健处。

  (4)学习主歌部分。

  主歌的开始8小节没问题,是同声部,只要把弱起拍唱准。问题在后8小节的低声部。其中要唱清楚,不能混同一样。因此在学唱主歌部分时,宜将后8小节单独训练,教师要多帮助低声部唱熟练,在后8小节合成有把握后,再唱主歌部分的16小节。?

  (5)全曲合成并以欢快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来演唱。

  二、表演歌曲。?

  1、在熟练唱好二声部合唱曲调的基础上填入歌词:注意一音一字的吐字要清晰而欢快。

  2、想像角色化的情绪,全身心投入地演唱歌曲。

  3、选用打击乐器编创节奏谱,为歌曲伴奏烘托气氛。可以分组设计,全班分为四个组,每两组分别设计主歌与副歌的伴奏,进行比较选择,取长补短。

  4、把歌曲的开始8小节副歌曲调改编成3/4拍。教师可以提示一小节的改编,

  如: 多种节奏型的变化,让学生去发挥。

  当学生改编完后,教师要给予表扬,让学生自己试唱后,集体评价选出1—2改编比较好的曲调,全班进行试唱,并让学生说说对不同节拍产生不同情绪的感受。

  5、完整地表演歌曲。

  A 2/4拍(原型歌曲)→B1副歌部分改编的歌曲→A 2/4拍(原型歌曲)→B2……

  三、课后小结

  第十一篇: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教材分析:

  《大海》是一首表现无边无际的大海为主题的儿童歌曲。歌曲为3/4拍F大调,它借助其他它借助其他姊妹艺术融入画、音乐为一体,让学生欣赏各种形态“海”的画面时,在充满海的味的音乐声中画一画大海。通过歌曲对比学习体验歌曲的情感表现。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并能基本掌握力度“f”,及渐强、渐弱的在歌曲中的表达。

  2、通过歌曲对比,让学生领悟不同歌曲的情感处理。

  3、通过学唱歌曲《大海》,学生能感悟词曲中蕴含的“美”。

  教学重难点:

  1、力度“f”,及渐强、渐弱的在歌曲中的表达。

  2、对学生进行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情感表达。

  教学对象:二年级学生

  教学准备:环境布置、多媒体、钢琴(电子琴)、录音机、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设计:环节与内容

  教学内容

  教学媒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音乐《大海》

  录音机/

  多媒体

  环境布置——大海;放音乐(《大海》)

  听音乐做动作(鱼)按位置坐好“U”

  有序安排,

  稳定情绪。

  二、新课导入

  听歌曲欣赏图画(或听录音机)

  录音机/

  多媒体

  播放内容

  聆听

  表述内容,

  融入角色。

  三、 新 课 开 展

  画海浪

  黑板

  音乐播放(《大海》);评价结果([奖] 贴鱼在船上)

  作画

  音美结合,

  兴致勃勃。

  欣赏多媒体中“海”图画(或听《大海》录音),进行歌曲学习

  录音机/多媒体

  聆听

  感受旋律,

  体验音乐。

  学唱《大海》旋律

  录音机/多媒体

  教师(听旋律)范唱

  学生用M、LA音哼唱旋律

  哼唱旋律,

  熟悉情感。

  力度“f”、渐强、渐弱歌曲处理

  黑板、力度记号

  突出力度记号;评价结果([奖]贴鱼在船上)

  摆放力度记号

  突出难点,

  便于掌握。

  创编动作——海浪

  录音机/多媒体、打击乐器

  示范个别动作;评价结果([奖]贴鱼在船上)

  创编动作

  自由发挥,

  气氛高涨。

  四、知识拓展

  聆听两歌曲,让学生表达情感:海浪:平静与怒(海啸)《黄河大合唱》、《大海啊,我的故乡》

  录音机/多媒体

  音乐播放《黄河大合唱》、《大海啊,我的故乡》

  对比歌曲,表达不同(动作表演)

  发展思维,

  拓展空间。

  发挥能动,

  欢乐课堂。

  五、小结

  比赛结果

  (船上有多少鱼)

  船上贴的鱼数

  表扬结果情况

  齐数结果

  共同参与,

  乐在其中。

  评价歌曲学习情况

  突出力度记号

  巩固知识

  六、结束课时

  音乐《大海》

  录音机

  放音乐(《大海》)

  边听音乐(《大海》)边做动作走出教室

  巩固歌曲,

  回味旋律。

  第十二篇: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准确掌握波音和八分休止符的用法。

  2、能力目标:用流畅的气息,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以及用不同的音乐手段表现音乐。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点难点:

  1、在听、赏和演唱活动中,来进一步体验感受音乐情感及表现音乐的方法和手段。

  2、准确掌握波音和八分休止符的用法。

  课前准备:《小瓜棚》歌片、歌曲磁带,网上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弹奏上课标志乐:

  2、师生谈话:大家好!伴着轻松的音乐,我们的音乐课又开始了。今天我们随着一首欢快、活泼的歌曲,一起到“小瓜棚”里走一走,看看那里的孩子们在干什么?并且感受一下这首歌曲的情绪和速度。

  3、观看课件。

  4、师:大家还记得这是哪首歌吗?

  生:《小瓜棚》

  5、出示课题

  师:上节课已经反复聆听了这首歌,今天我们来学习这首歌曲。

  二、歌曲教学

  1、师: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大家注意听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生:(略)

  2、师:请大家打开书谁能朗读一下歌词,大家感觉一下歌词中的哪些字表现了歌曲的情绪?

  生:(略)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字叫衬字,在这首歌中用地方性的语言作衬字,更好地表现了歌曲情绪。

  3、师:我们已经熟悉了歌曲的音调大家再来听一遍歌曲,并且在心里默唱歌词。

  4、请同学们随老师的琴声来小声地演唱一遍歌曲。

  5、老师范唱歌曲。(学生评价)

  6、学生分组演唱。(师生互评)

  7、师:大家齐唱歌曲,并且感受一下歌曲的风格?

  8、师:好!我们再来完整地演唱一遍歌曲,这次我们要唱出北方民歌的风格特点以及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9、师:出示歌曲前两行曲谱,学生随琴演唱。

  三、创作表现

  1、师:上节课我给大家留了一个课后作业,希望会演奏乐器的同学能够练习演奏《小瓜棚》这首曲谱。今天谁愿意来展示一下自己的风采!

  2、师:我们把这几位同学组成一个乐队好吗?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件乐器琵琶,我也想加入你们的乐队你们欢迎吗?

  (老师说明每人分工)

  师:我们来试着配合一次好吗?

  3、师:最后让我们大家再来演唱一遍歌曲由我们的小乐队现场为大家伴奏,好吗?

  (师生共同演奏,演唱)

  4、小结:通过今天学习《小瓜棚》这首歌曲,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热爱民族音乐更加热爱生活,每天都能用微笑去面对生活和学习。

  教学反思:

  从音乐听觉感受入手,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并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使学生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生生评价、师生评价中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第十三篇: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合唱的学习,体验对大自然的赞美、对大自然的热爱。

  2、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3、培养学生的演唱表现能力,使学生能够用自然、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全曲。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教学难点:

  唱准歌曲中的弱起、二声部练习。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入教室,要求跟着歌曲的节拍。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练声

  1、生唱“啦”

  师:刚才我们都在春天里听到了很多美妙的声音,现在我们就把它们融到“啦”这个音中,我们用声音来表现下,跟着我的动作一起来。

  2、代词唱

  师:嗯太美了,我听到了万物的声音,那现在老师就把你们美妙的声音配上旋律,一起来唱一唱,注意看我的手势,先听下琴。

  3、出示:10501050︱10501050

  师:刚才我们唱的旋律,我把它写成了这样的曲谱,我这里有两种唱法,听完了之后请你告诉我,哪一种是跟这个谱子一样的!

  三、解决难点

  师: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最近的天气可谓是春光明媚,春风轻轻拂过我们的脸庞,非常的舒服。你能模仿一下春风的声音带给我们一丝凉意吗?

  师用WU范唱:0004.3︱26–5.4︱35-43︱2345︱4.33450

  师:这是一阵柔和的春风,让我们一起模仿春风的声音吧。唱歌要注意坐姿,师弹奏旋律,学生模唱。

  四、学唱歌曲

  1、师:当那春天来到大地充满阳光,绿树发芽万物生长,当那小河清清流水正在欢唱,我将出发到远方……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意大利的朋友们出发远行的欢乐情怀吧。

  2、师:听,田野在召唤我们呢。(第二次听全曲)

  师:田野用什么方式召唤我们?郊游的队伍分成了几个小分队呢?

  学生说一说。(合唱)

  师:歌曲的情绪怎么样?(欢快,活泼)

  师:那就让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走向大自然,走进美丽的田野。为了使我们的步伐整齐,老师有两个要求:第一,请同学们一定要听着音乐,和着音乐的节拍来踏步。第二,为了踏好第一步,我们先要做好准备,这样吧,听老师数到七,大家一起捻指说“走”,然后踏步走起来。我们先来试试。

  师:好,我们来看,谁能和着音乐的节拍走得最精神,最漂亮,能和大自然美丽的风景融合在一起。第三次听全曲。

  3、解决难点

  师:随着欢快的音乐来到了美丽的田野,请大家坐下来休息一会。老师把《田野在召唤》这首歌曲,送给你们,希望你们能喜欢!

  师:让我们一起学习歌唱吧。

  出示:0004.3︱26–5.4︱35-43︱2345︱4.33450生学唱代词唱一唱。

  师:让我们告诉田野,不要着急,我们马上就来了。

  出示:0004.3︱26-5.4︱35-43︱20505050︱3--0‖学唱曲谱。

  4、师:美丽的田野在召唤我们,我们也一起轻轻地唱起来,用歌声来回应它。(同学们,想一想,是用大声喊唱,还是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去唱,能和美丽寂静的大自然融合在一起。)那我们就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再来唱,听好音,随琴唱歌,处理歌曲中的重难点乐句。

  师:随老师的琴一起来唱一唱。(歌曲中的八分音符唱时做到声断气不断的状态,教师要示范给学生听,换气记号等。)

  唱好、唱准歌曲中的弱起、反复跳跃记号、休止符及换气记号的作用。(注意用微笑的状态,嘴角上提,用灵活的舌尖来咬字吐字,听听你们的声音是不是跟大自然的声音一样动听美妙。)

  A、学唱高声部曲谱

  师:唱得真不错,让我们试试第二段吧。引导出第二段跟第一段结尾的不同之处。

  B、学唱低声部前半部分

  师:真不错。这首歌不但旋律优美,歌词写得也很美呢。学唱歌词代词唱全曲。

  第十四篇: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一、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小蜜蜂》,并启发学生带着愉悦的的心情有感情的歌唱。

  2.通过聆听、演唱和表演歌曲《小蜜蜂》,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飞”的形象,表达对小蜜蜂的喜爱之情,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益虫的教育。

  3.学会用打击乐器碰钟、响板、给歌曲伴奏。

  二、教学重点:用愉快的声音、活泼的情绪表现歌曲《小蜜蜂》

  三、教学难点:歌曲第二乐句连续出现的八分音符节奏。

  四、教具准备:

  钢琴 录音机 磁带 头饰 打击乐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蜜蜂》

  1、初听乐曲《蜜蜂》

  师导语:春天不知不觉已来到了我们身边,春姑娘一路走来,唤醒了大自然中的一切小生命,小草伸出了嫩绿的小手,小花张开了美丽的笑脸,春天可真美!这时,有一群勤劳的小精灵也来了,你们听,他们来了,请你用动作告诉我它们是谁?

  (放课件中的音乐,学生聆听音乐并用动作表示答案)

  师:从同学们的动作中,老师看出来了是会飞的小精灵,大家一起说是什么?

  生:蜜蜂。

  师:你是怎样听出来的?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生:我听到音乐的速度很快,是用小提琴演奏的。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一双灵敏的耳朵。这的确是一段用小提琴来模仿小蜜蜂飞舞形象的音乐,是由德国小提琴家、作曲家弗朗索瓦·舒伯特所做。

  师:歌曲表现的正是一群小蜜蜂,在空中盘旋起伏,漫天飞舞的小蜜蜂。

  2、复听乐曲《蜜蜂》

  师:让我们再仔细的聆听一遍乐曲,看看作者是怎样表现小蜜蜂在漫天飞舞的情景,同学们还可以跟着音乐做做小蜜蜂飞舞的动作。

  师:小蜜蜂是一种非常勤劳的小动物,从早忙到晚。下面,我们就学着小蜜蜂去采蜜吧!

  二、学唱歌曲:

  1.导入:

  师:小蜜蜂啊是益虫,它可勤劳了,它采的蜜蜂又香又甜,是人类的好朋友。那对于小蜜蜂你有了解些什么哪?谁你看一看,说一说?(播放图片)

  2.学唱歌曲: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歌曲《小蜜蜂》

  师:让我们完整聆听,听完音乐告诉老师歌曲唱了些什么。

  生:小蜜蜂非常勤劳他们在采花蜜。

  师:小蜜蜂整天在花丛中忙碌地飞舞着,来回采花蜜,让我们一起来模仿他们美妙的舞姿吧!

  师:小蜜蜂是一种非常勤劳的小动物,从早忙到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歌曲《小蜜蜂》,首先,让我们来看一条节奏。谁能拍一拍?

  师:分组拍一拍。

  师:加上音乐拍一拍。

  师:加上打击乐器拍一拍。

  师:下面让我们跟着唱一唱吧!

  师:活泼欢快的。

  生:小蜜蜂非常勤劳他们在采花蜜。

  师:让我们再来唱一唱吧!

  师:接唱。

  师:完整演唱。

  师:单独唱一唱。

  师:打击乐器伴奏唱。

  三、拓展:

  师:小蜜蜂多可爱呀,正如大家说的,它勤劳、善良、美丽是我们的好朋友。像小蜜蜂这样的益虫还有哪些?让我们来听一听,唱一唱吧!

  四、小结:大自然中有很多神奇的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去创造,让我们做一个勤劳的小蜜蜂,好好读书,多做贡献吧!

  第十五篇: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教学内容:唱电影《刘三姐》插曲《唱山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电影《刘三姐》插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

  2、简单了解电影《刘三姐》的故事梗概。

  3、了解壮族的风俗歌会“歌圩”。

  4、教育学生弘扬祖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重、难点:

  1、用优美、委婉的歌声演唱歌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

  2、歌中一字多音唱词的准确、优美、委婉。

  教具准备:光盘、歌片、录音机、卡片(节奏火车、歌圩)、视唱卡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教师放《小螺号》音乐,师生律动表演进教室,相互问好。

  二、创设情境,了解故事,激发情趣

  1、师: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广西桂林是一个山清水秀,风景迷人的地方。对吧?

  生:对。

  师:广西人杰地灵,那儿不但山美水美,也有许多人才,在广西壮族有一位深受人们喜爱的民间歌手,你们知道她是谁吗?

  生:刘三姐。

  2、师:很好,刘三姐被称为广西壮族传说中的歌仙,美丽、聪明、活泼、可爱,她用歌声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的心声,所以人们十分喜爱她,也爱唱她的歌。那么她到底有多聪明,老师给你们放一段《刘三姐》的电影片断你们就知道了。

  3、(大屏幕)放刘三姐带领姐妹与男青年对歌的场面。

  师:请同学们注意片中主要采用的演唱形式?

  什么水面翻筋斗? 鸭子水面翻筋斗,

  什么水面起高楼? 大船水面起高楼,

  什么水面撑阳伞? 荷叶水面撑阳伞,

  什么水面共白头? 鸳鸯水面共白头。

  什么结果抱娘颈? 木瓜结果抱娘颈,

  什么结果一条心? 香蕉结果一条心,

  什么结果包梳子? 柚子结果包梳子,

  什么结果披鱼鳞? 菠萝结果披鱼鳞。

  什么有嘴不讲话? 菩萨有嘴不讲话,

  什么无嘴闹喳喳? 铜锣无嘴闹喳喳,

  什么有脚不走路? 财主有脚不走路,

  什么无脚走天下? 铜钱无脚走天下。

  师: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刘三姐……。

  生:聪明,有智慧。

  师:是的,所有的问题刘三姐都是毫不犹豫、对答如流。那么,片中采用什么演唱形式?

  生:对唱。

  师:很好,什么是对唱?

  生:对唱就是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师表扬)

  4、师:广西壮族被称为歌海,他们不分男女老幼,随口就唱,唱的都是生活中身边的事情,他们用山歌作为感情交流的工具,爱歌就象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但是,当时有个恶霸地主不让老百姓唱歌,刘三姐就提出了对歌比赛,带领众乡亲用歌声同财主进行了斗争。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个片断,大家一起观赏。

  5、(大屏幕)放刘三姐带领众乡亲用歌声同财主进行斗争的片断。

  什么生来头戴冠? 中了状元头戴冠,

  大红锦袍身上穿。 大红锦袍身上穿。

  什么生来肚皮大? 莫公享福肚皮大,

  手脚不分背朝天。 见了皇上背朝天。

  丫鬟:老爷,头戴冠是大公鸡,肚皮大是老母猪呀!

  6、师:同学们都笑了,这段对歌的情绪怎样?

  生:风趣、幽默的,机智地骂了财主。

  生:滑稽的。

  师:很好,这是财主花了重金请来三位秀才与三姐对歌的场面,他们是秀才吗?

  生:不是,是蠢才。

  师:是的,是蠢才。知识来源于生活,他们死读书本,没有生活知识,结果丑态百出,刘三姐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带领众乡亲战胜了老财主。生:财主为什么不让老百姓唱歌?

  师:这要从故事的开头说起:

  广西壮族歌手刘三姐被恶霸地主陷害落水,沿江漂流,幸被一老渔夫救起收留。三姐的哥哥刘二沿江寻找,好不容易才找到她。于是刘二兄妹与老渔夫一家住在一起,靠采茶、打猎为生。恶霸地主莫怀仁企图霸占茶山,他禁止姑娘们上山采茶,还妄想禁歌。三姐提出和莫怀仁对歌,如他能取胜,就可以禁歌。莫怀仁为赢得胜利,以重金请来三名秀才来对歌。结果大家也看到了,聪明的刘三姐凭自己的智慧把三名酸秀才斗得狼狈不堪。同学们,莫怀仁能善罢甘休吗?

  生:不能。

  师:是的,莫怀仁不甘心失败,又令爪牙把三姐抢到家里进行威逼利诱,三姐毫不屈服。老渔夫之子阿牛夜闯莫府,救出三姐。阿牛和三姐在生活中萌生了真挚的感情,他们用山歌表达了内心的情感,迁居到新的地方,开始了新的生活。

  师:故事讲完了,老师要问你们,刘三姐是哪个民族的?

  生:广西壮族的。

  师:很好。

  三、学唱歌曲:

  1、导入:

  师:在这部影片中,还有一首动听的歌曲,你们想不想唱一唱?

  生:想。

  2、听录音范唱:(出示歌片,放录音范唱)

  师:我们一起听录音范唱,注意歌曲的速度和情绪?

  生:(听录音)。

  师:谁来说说歌曲的速度和情绪?

  生:中速、优美地、婉转地。

  生:委婉动听地。

  生:甜美柔和地。

  师:你们说的都非常正确,这首歌曲由我国作曲家雷振邦,根据广西壮族民间音乐素材创作的,《刘三姐》影片一上映,这首歌象插上了翅膀,立即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人们喜欢刘三姐,更喜欢她唱的这首歌。

  3、再听,轻声随唱: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歌曲,轻声随着唱一唱,注意观察:与我们以往学的歌曲记谱有什么不同?感觉哪儿挺难唱的、非常有特点的?

  生:(听后回答)以前一首歌中只有一个拍号,而这首歌中有两种拍号。师:你观察得非常仔细,(结合歌曲讲解)在这首歌曲中,四二拍与四三拍交替出现,叫作“变换拍子” 。

  生:(齐说)变换拍子。

  师:感觉哪儿挺难唱的、非常有特点的?

  生:老师,这首歌中的“哎”特别长。

  师:很好,这首歌的特点就是一字多音,旋律起伏,这也是难点之处。

  4、难点解决:(1、2、3、4、依次出示)

  师:下面老师带领同学们乘上节奏火车进入“节奏城”,把这些难点一一解决了。

  1) 师:这首歌中只有一小节3/4拍,按2/4的划拍方法,注意突出强拍。

  生:(略)

  师:唱时注意附点的韵味。

  生:(视唱)

  2) 师:(出示卡片)歌中还有一处 “哎” ,老师也把它提出来,大家对照一下,有何不同?

  生:旋律一样,节奏变化。

  师:很好,大家划拍唱一唱。

  生:(略,并把歌曲的第一乐句完整唱一遍)

  师:这一旋律在影片中多次出现,这首歌曲算是一首主题歌。

  3) 师:歌中还有一处易混淆,(出示卡片)老师也把它提炼出来了。 生:(划拍视唱)。

  师:结束处的“弯又多” 前面加上“罗” 在歌曲中是弱起,我们来视唱一下。

  生:(略)

  5、随录音完整演唱歌曲:(放录音)

  师:现在我们随录音来演唱这首歌曲,注意气息的控制。

  生:随录音演唱歌曲。

  6、视唱曲谱:

  1)划拍视唱。注意变换拍子略突出强拍。

  2)随教师的伴奏视唱。(一人指谱)

  7、唱词,歌曲处理:

  1) 教师弹琴,学生演唱。

  2)歌词分析:师:现在我们来看歌词:前两句可看出:老百姓爱唱山歌,随口就唱,漫山遍野有唱就有对的,“歌海”嘛。后两句:山歌都是从老百姓心底流淌出来的,多得象春江水数不清。“滩险”实际是暗喻,比喻当时的恶霸势力,江水遇到礁石总会流淌过去,在这里指刘三姐与众乡亲一定能战胜恶霸势力,这两句应自豪地演唱。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8、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师:现在你们把自己当成民间传说中的歌仙,再来演唱一遍歌曲。

  生:(随老师优美的钢琴伴奏演唱歌曲)。

  9、设计演唱形式:

  师:唱得非常好,但老师听了,感觉还不解渴,我们刚才的演唱形式是……。

  生:齐唱。

  师:我们能否变换一下演唱方法?小组讨论一下,设计成什么形式。

  生:讨论并演唱:

  1) 男女生接力唱,最后一个“罗湾又多”齐唱。

  2)领唱与齐唱。

  3)创设情境,领唱在江面,齐唱在岸边。

  师:(鼓掌)你们的演唱,仿佛把老师带到了山清水秀的广西桂林——刘三姐的故乡。

  四、知识拓展

  壮族风俗歌会“歌圩”简介:

  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有许多民族音乐活动,(出示卡片)最的是传统的风俗歌会“歌圩”。大家齐读……。

  生:(齐读)壮族风俗歌会“歌圩”。

  师:“圩”是“集会”的意思;“歌圩”就是赛歌、唱歌的集会。你们想不想了解有关方面的知识?

  生:想。

  师:下面老师请几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大家边听,边观看老师给大家搜集的图片——壮乡风情(大屏幕)。

  生1: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文山壮族自治州等地。壮族地区有“歌海”之称,男女老幼都用唱山歌来表达情意。“歌圩”是壮族历史悠久的风俗歌会。

  生2:“歌圩”活动,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比较流行的是“赛歌选婿”的故事。传说在以前有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得十分美丽,又很会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选一位歌才出众的青年为婿。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求婚,从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会。生

  3:歌圩,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在壮语中被称作“窝墩”“窝岩”,意为“出野外玩耍”。由于这种活动互相酬唱,彼此对歌,所以古代人称之为“墩圩”。

  生4:据古代文献的记载,歌圩早在宋代就已经流行,到了明代歌圩又有了发展,并定期在固定地点举行。壮族歌圩有大有小,各地不一。不过,农历三月三最为隆重。搭彩棚、摆歌台、抛彩球、择佳偶,别有风情。生5: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成群,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答应,就唱“询问歌”;彼此互相了解,便唱“爱慕歌”;分别时则唱“送别歌”。歌词随编随唱,比喻贴切,亲切感人,青年男女经过对歌后接触,建立一定感情,相约下次歌圩再会。

  生6:歌圩上,除对歌外,还举行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有精彩的抛绣球、有趣的碰红蛋、热闹的放花炮,以及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壮戏等。

  师: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就介绍到这里,同学们可回去搜集相关资料,下课再交流。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电影《刘三姐》的故事梗概,学唱了优美的歌曲……

  生:《唱山歌》。

  师:还简单了解了壮族风俗歌会……

  生:“歌圩”。

  师: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民歌很多。我们今天只是学习了壮族民歌海洋中的几滴水,希望同学们今后更多地了解我们的民歌,学唱我们的民歌,让它代代相传下去!最后,我们以优美的歌声演唱《唱山歌》结束本课。

  生:随教师钢琴伴奏有感情地演唱(领唱与齐唱)。五、板书设计:中速、优美地、婉转地、委婉动听地、甜美柔和地。

  第十六篇: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教师:

  教学目标:

  1、能感受到歌曲《凉山之最》欢快热烈的情绪,初步了解凉山彝族的相关风俗文化与歌曲的关系。

  2、能用明亮的声音自信地演唱《凉山之最》

  3、能尝试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表演《凉山之最》,能与同伴愉快合作,进行歌表演。

  教学内容:《凉山之最》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并进行歌表演

  教学难点:用歌声和动作投入地表现《凉山之最》的音乐风格

  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和风土人情。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走进四川,去大凉山的彝家看一看。

  2、明确目标

  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和图画,看完后说说彝族是个什么样的民族,有什么特点。(播放课件“大凉山彝族风光”)

  3、效果预期

  比较一下,那里的景色、建筑、服饰与我们汉族有什么不同。

  二、民主导学

  1、任务呈现

  (1)听一听

  聆听歌曲《凉山之最》,让学生说说感受,教师及时补充。

  歌曲欢快而有热情,具有非常浓郁的民族舞蹈风味,一听音乐身体就想跟着律动起来。

  (2)动一动

  师:大凉山的彝家人非常好客,每年的七八月间,凉山州彝族都会举行一个盛大的节日——“火把节”。彝族人民都会点着火把,围着篝火跳起“达体舞”和“阿诗玛”的舞蹈。你能够模范老师一起来跳一跳吗?

  教师示范舞蹈(播放歌曲伴奏,教师随音乐展示“达体舞”基本舞步)

  彝族“达体”为“跺地”之意。“达体舞”就是从彝族传统歌舞艺术百花园中提炼、规范、编创而成的一种集体舞或广场舞。

  学生学习基本舞步

  “达体舞”基本舞步:双脚分左右走恒拍,双手划圈,在乐句结束处撩脚,多人舞蹈可以手牵手。

  师生一起随乐走基本舞步。(播放歌曲伴奏,师生共同随乐舞蹈)

  2、自主学习

  (1)说一说

  师:凉山真美,彝族人民真热情,还有三个最令他们骄傲的珍宝呢。请听听歌词,到底是哪三“最”呢?

  学生说一说。

  解说凉山的三个之“最”——最美丽的“加师瓦拉”(披毡)、看的“日麻杏儿布”(帽子)、听的“土什火合”(口弦),结合实际分别介绍和补充。

  (2)画一画

  师:跳完大凉山热情洋溢的达体舞,接下来让我们随着音乐跟老师一起来画一画音乐旋律线,看一看这首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听一听这首歌曲由几个乐句组成。

  学生随乐哼唱画旋律线(感受旋律特点和歌曲结构)

  (3)唱一唱

  师:大凉山彝家人真了不起,有这么多民族稀世珍宝,接下来我们就用歌声来赞一赞能歌善舞、热情善良的彝族人。

  (教师弹琴,引导学生用“lu”模唱。)

  A、教师领唱,学生合。师:刚才我们这样的演唱形式叫什么?(领唱)

  B、男女生各唱一句。师:这次又是什么演唱形式?(对唱)

  C、大家一起唱。师:这种演唱形式是?(齐唱)

  D、边跳边唱。师:这次是?(表演唱)

  3、展示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唱出强弱和舞蹈的感觉。

  三、检测导结

  1、目标检测——设计表演方案

  师:能歌善舞的彝族人邀请我们去参加他们的篝火晚会呢,你们能根据歌曲创编一个节目吗?可以从演唱人数、演唱形式以及歌词等方面想一想各段的表演动作设计。

  (1)议一议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确定表演设计方案,从演唱人数、演唱形式以及歌词等方面进行各段的表演动作的创编。

  (2)排一排

  学生根据本组讨论的方案,分组进行简单的排练。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表演人数和角色扮演及若干道具的准备。

  2、结果反馈——演一演

  分组表演,各组首先介绍自己的表演方案。然后根据各组的表演情况从声音、表演人数、舞蹈动作、表演方式和表情等方面进行客观评价,以提高学生的表演兴趣。

  3、反思交流

  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走进凉山彝族,领略了彝族独特的风情,感受了彝族火热的音乐、舞蹈,希望同学们喜欢上彝族,并在课后多了解彝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音乐。

  第十七篇: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一、初听

  1、出示词语卡片:紧张、恐怖;宁静、安详;欢快、优美。要求听音乐,根据乐曲的情绪,把这几种情绪进行排序。(播放《鸟店》录音)

  2、生边听边排序(第一是宁静、安详;第二是欢快、优美;第三是紧张、恐怖;死四又是欢快、优美。)

  二、复听

  作曲家用音乐表现各种不同的情绪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鸟店里的故事,请同学们看着图画听着音乐再来仔细地欣赏一遍这首乐曲,然后给大家讲讲你从音乐中听到的故事。

  三、分段欣赏

  1、第一段音乐描写的是什么情景,你听出了哪些特殊的音响?

  生:这段音乐描写的是清晨时的情景,有钟声、公鸡的叫声、鸟叫的声音。

  2、第二段音乐速度有了变化,描写了小鸟们在做什么?

  生:速度有快有慢,好象鸟儿们唱歌、游戏、休息……

  3、下面这段音乐令人心惊胆战,是谁来了?

  学生:是猫来了,他想吃掉小鸟。结果猫没有吃到小鸟,因为小鸟在笼子里。

  四、表演欣赏

  1、边听音乐边表演。

  2、情感升华:小鸟是那样的可爱,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爱护它们,使它们有一个安全的港湾。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3、学生展开讨论。

  4、鸟店老板被我们感动了,在猫离开后他打开鸟笼,放小鸟飞回大自然。

  5、学生模仿小鸟在音乐声中“飞出”教室。

  第十八篇: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教学目标

  1、能学会唱《我怎样长大》,并从中体验到合唱的乐趣。

  2、能认真聆听《幻想飞行》,感受乐曲情绪,并用形体动作或画画的形式将自己的想象展示出来。

  教学过程

  一、情境定向

  1、动一动

  随音乐《春天在哪里》进教室,师生问好。

  2、听一听,看一看

  小树招手说:小朋友们,你们瞧,我长得多高啊!

  (课件播放动画:小树苗长高)

  3、演一演、唱一唱

  师:(播放《小树长高了》。)小朋友现在分成三组,每组唱一个声部,扮演三个成长段的小树,唱《小树长高了》,演绎一遍小树长高的过程。

  师:小树是因为有了“音乐雨露”的灌溉才健康快乐地长大。“音乐雨露”是甜美的,那么你们的声音能不能和“音乐雨露”一样甜美呢?我们来试一试。

  二、引导掌握

  1、听一听

  师:小树想知道自己究竟要怎样才能长大,于是就问“蓝天伯伯”。

  (课件展示:小树和蓝天的对话情景,同时播放歌曲《我怎样长大》。)

  2、哼一哼

  师:我们如果学会唱这首歌,就知道小树是怎样长大的了。我们一起来,随着音乐用“啦”唱一唱歌曲的第一部分吧。

  (学生随旋律用“啦”跟唱第一部分。)

  a、三拍子节拍:引导学生随三拍子律动摇摆,像是随风儿飘动的小树。

  b、每句句尾五拍、六拍长音:引导学生将长音唱成树叶随风摇曳所发出的声音。

  3、奏一奏

  师:歌曲的第二部分是二声部合唱,大家随琴轻轻唱一唱高声部。

  师:低声部旋律也很优美,希望你们能使出自己的乐器----竖笛或口琴,用它们来吹一吹旋律。

  (课件播放音乐,老师用电子琴,学生用竖笛或口琴跟奏。)

  4、合一合

  师:下面将你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唱高声部,一部分吹奏低声部,大家一起合作表演,好吗?

  师:有没有同学可以把乐器吹奏的旋律唱出来呢?让我们来试一试把高低声部一起唱出来。

  5、唱一唱

  a、老师指导唱曲谱。

  b、学生从头至尾唱曲谱。

  c、学生填词跟琴演唱。

  三、听赏表现

  1、说一说、听一听

  师:小树不怕风不怕雨健健康康地长大了,那你们呢?想不想和小树一样长得高高大大的?

  师:你们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乘着音乐的翅膀长大了,带着幻想去飞行,让实现我们的美好愿望吧。

  2、画一画、演一演

  (学生随音乐表现)

  师:你们边听音乐,边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把长大后的美好愿望告诉大家,可以用画的方式,也可用动作造型来表现,看看你们中间有哪些“未来之星”。

  四、评价总结

  师: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学唱歌曲,还认识了班上这么多的“未来之星”,收获真不少。

  第十九篇: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三个和尚》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和音乐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体会本课主题—爱劳动。

  二、以不同的情感和声音演唱《洗手绢》、《大家来劳动》,表达歌曲的内容。

  三、能够编创歌词、编创动作表演,以及“劳动”主题的编创尝试,并表现“劳动”的主题。

  教学内容

  一、歌表演《洗手绢》

  二、聆听《劳动最光荣》

  三、学唱歌曲《大家来劳动》

  教材分析

  一、歌曲《劳动最光荣》是电影美术片《小猫钓鱼》的主题歌。曾在第一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活动中荣获音乐作品奖。歌曲生动活泼,形象鲜明,儿童情趣油然而生。

  二、歌曲《洗手绢》是一首具有民间童谣风格的歌曲。曲调短小、流畅,并具有节奏性强、运用衬腔等劳动歌曲的特点。全曲使用素材节省,旋律易唱易记,轻松活泼,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可爱形象。

  教学过程: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感受音乐的欢乐情绪,使学生建立起从小热爱劳动的乐观态度。

  二、指导学生用喜悦的心情、明亮的声音演唱《洗手绢》。

  三、能够编创歌词,编创动作表演,以及“劳动”的主题的编创尝试,并表现“劳动”的主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劳动最光荣》

  师:小朋友,让我们想一想,还有哪些小动物也像小喜鹊、小蜜蜂那样爱劳动?

  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你的画笔,把你想到的爱劳动的小动物画到书本上来。

  学生解释画面,教师指导学生唱新创作的动物形象。

  三、律动创新游戏

  师:我来邀请小朋友来玩模仿秀,愿意的请一起来参加。

  (音乐响起,你可以跟着音乐模仿一个小动物劳动的动作,当音乐停下时,你马上摆好造型,让教师和小朋友来猜猜你演的是什么动物,在干什么。)学生参与。

  四、学唱《洗手绢》,并表演

  1、由小动物爱劳动是光荣的引导小朋友,如果你是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你肯定已经发现,在我们教室里放了很多劳动工具,请每组的组长去找一件劳动工具。生找到扫把、小桶、擦布。

  2、请小朋友说说劳动工具的用途,并有节奏地用一用。

  3、师问拿水盆、擦布的同学:你知道怎么洗擦布吗?(搓)

  4、一起用洗手绢的动作“搓”来和着音乐边律动边听范唱。

  5、小朋友看着自己把一块脏手绢洗得干干净净的,心情怎么样?(高兴)

  师:确实很高兴,所以我们小朋友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看着劳动的成果,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一起来把这首歌唱一遍。

  6、歌词创编并表演。

  A、小朋友除了能自己洗手绢,还有哪些劳动的本领?

  (我们班的小朋友真厉害,能做那么多家务活,现在小朋友分组讲座一下,帮家长干什么家务活,然后编排一个节目,看哪组小朋友编行,演得。)

  B、学生创编,师指导。

  学生表演,教师及时鼓励。

  五、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以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趣导课,让学生通过多听音乐,反复感受、模仿、体验、实践等多种音乐活动的形式,循序渐进的来学习,从而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感受及表现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指导学生用轻而蕴含力量的声音演唱《大家来劳动》

  二、通过图谱“走呕”的学习与实践,掌握二拍子的时值。

  三、聆听《三个和尚》,感受音乐的欢乐情绪,使学生建立起从小热爱劳动的乐观态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洗手绢》,边唱边表演,表现出歌曲欢快的情绪。

  二、掌握二分音符“走呕”的节奏。

  1、比较图谱“小人”,两个走是两拍,四个“跑”是两拍,一个“走呕”是两拍。学生分成三组依次读出,再看教师指挥,形成三声部节奏声势,反复读,看手势结束。为了读得准确可边拍手边读,准确掌握其时值。

  2、创造劳动的声响:启发学生想像校园劳动的各种声音,大同学帮助小同学修桌椅的声音,同学们在操场上用大扫帚扫地的声音,“唰—唰—”,学生在教室里擦桌椅的声音“擦擦”,让学生自己安排劳动声音出现的先后,最后汇合在一起,形成多声部的劳动节奏。

  三、聆听《三个和尚》

  1、初听音乐,师启发学生听着音乐想像,音乐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为什么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启发学生理解劳动换来美好生活的道理。

  2、全体学生在复听音乐时随着音乐表演,鼓励学生进入角色,合上音乐的节拍,用自己创造的动作,表现劳动的愉快心情。

  四、学唱《大家来劳动》

  1、听范唱,感受歌曲,第二遍,请学生自编动作来和着歌曲的节拍。

  2、跟师有节奏地念歌词。

  3、指导学生用轻而蕴含力量的声音演唱《大家来劳动》,感受、表现歌曲坚定有力的音调。演唱时要注意强调第一拍,使歌曲更富有动力感。

  4、分组演唱。

  5、小结评价,教育学生要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课后反思:这一课,我融合趣味性与知识性为一体,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既模仿劳动的声响,体验劳动声响的节奏。通过对劳动动作的模仿,使孩子们的肢体动作进一步协调,并得到发展。我还让小朋友结合平时的劳动边唱边表演,发挥他们劳动时的带劲,小朋友们表现的很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二十篇: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芦笛》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自然地声音演唱《芦笛》,唱准附点八分节奏。

  2.专注地聆听音乐并能和同伴一起配合音乐较为自如地进行活动,能通过听辨、对比等 方式发现乐曲的结构特点。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响板、铃鼓

  教学重点、难点:附点八分节奏

  一、导入

  生跟着音乐《芦笛》踏步进入教室(芦笛伴奏)

  二、教学过程

  (一)身势律动

  1、原地踏步

  (1)跟音乐原地踏步

  a师:好了孩子们请坐,孩子们,你们刚才走得神气极了,真像一个个小士兵,告诉你们哦,刚才你们听到的这段音乐,就是模仿一群波兰小士兵的。今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波兰小士兵的生活。怎么样,愿意吗?好,听好了,全体起立,要想成为一只训练有素的队伍呀,我们必须要学习一些本领呢!今天我们学习的第一个本领就是:原地踏步,会吗?(PPT1)

  b不过,我的原地踏步可是有要求的哟!请你跟着音乐的节拍原地踏步,准备(芦笛伴奏)耳朵竖起来,先听

  (2)原地踏步练习句头。

  好,立定。我们的脚步呀很整齐,不过呢,不够神气,请观察我在踏步的时候强调的是句头还是句尾呢?(师跟音乐示范第一段音乐)看出来了吗?你说,好,那跟着我一块来做,好吗?(师生一起做原地踏步,强调句头)

  (3)原地踏步强调句头,句尾拍手三次

  哎呀!你们可真聪明,下面我要加大难度了,请你在每句的句尾轻轻拍三次手,能做到吗?咱们来试一下,(师生跟音乐,句尾拍手)准备开始了,耳朵竖起来。

  2.报数

  (1)练习报数

  哎呀,我的这支队伍呀可真聪明,下面呀,我们要进行第二项了,你们看(PPT2)

  是什么?一起说,(报数)请你们从1号到8号依次报数,记住啦,每位士兵、每一排士兵同时进行,明白吗?你们听,报数的速度(练一下1到8报数)嗯很好,我刚才看见有的小士兵非常细心,他用转头来传递他的报数信号呢,你们能做到吗?好,那我们再来一次,速度要加快了,听,(快速1到8报数)非常棒,下面呀我要把指挥权交给音乐了,你们跟着音乐一起来报数吧。(PPT2)

  (2)跟音乐报数

  耳朵竖起来,准备(跟着音乐伴奏1到8报数)哎呀,可真整齐,

  (3)跟音乐报数,加入拍手和跺脚

  下面呢我们把报数的声音放在心里,你们可以用拍手和跺脚来完成吗?好,1到7号的小士兵用拍手,8号的小士兵用跺脚,咱们来试一试(PPT2)

  耳朵竖起来,嗯,很好,我刚才看到那位小士兵他可棒了,那我们能不能跟他一样,用响亮的声音再来一次呢?好,咱们跟着音乐再来一次。(PPT2)

  3.巡逻

  (1)边读嘁嚓嚓、嘁嚓嚓边巡逻

  哎呀,这个都难不倒你们呀,好吧下面我们学习最后一个小本领了,你们看是什么?(巡逻)对,巡逻,我们首先呀用嘁嚓嚓、嘁嚓嚓(PPT3)来模仿巡逻时的脚步声,好不好?你们听,嘁嚓嚓、嘁嚓嚓1、2、3、4,生集体练习很好,

  (2)边读嘁嚓嚓、嘁嚓嚓边巡逻,变换四个方向

  那今天呀,我们巡逻的任务呀是4个方向,听好了,第一个方向,向右转90度,请你在每个乐句的句头变换你的巡逻方向,清楚了吗,注意哟,我们嘴里的声音可不要停哦,(PPT4巡逻跟音乐伴奏变方向巡逻并读节奏)准备小手来起来,听好哦,

  4.完整展示踏步、报数、巡逻

  嗯。我的这支队伍呀不仅训练有素你们还非常的机智聪明呢,这么快就把三个本领都学完了,现在呀,到了我考核你们的时候了,请你们跟着音乐将刚才学过的三个本领完整的展示出来,咱们现在来回忆一下好不好?哪三个本领?第一个是踏步,别忘了后面拍手,第二个本领是报数,我们用拍手跺脚来报数,第三个是巡逻,这个地方不要忘了嘴里的声音哦。好跟着音乐我们一起来试一次,好不好?(PPT5)嗯。好抬头挺胸,小手抬起来啦,双手。非常棒,我们第二个动作开始报数了,拍手和跺脚,准备1、2、一起,好最后一项嘁嚓嚓、嘁嚓嚓

  (二)、节奏训练

  !、读节奏

  a立定哎呀,可真棒呀,小士兵们你们顺利地完成了考核任务,部队首长看我们这么聪明,又给我们增加了新的任务,请你们读出下面的两条节奏

  __ __| _ - |

  __ __| _0 0 |

  b看出来了吗?这是几拍子的节奏?它是2/4拍的,那你们可以拍出这个节奏型吗?

  c第二个节奏哪里不同?练习两次,

  2.认识八分节奏

  听我们的节奏呀有了变化,哪个地方有变化?待会儿请你说出来,哪里变化?第一小节,哪个音上呢?第一个音上有了变化,有了什么变化呀?第一个音变长了,第二个音变短了,孩子们我们把变长的音加上一个小点,变短的音我为它加上一个小红线,我们把这种节奏叫做附点八分节奏,孩子们,附点节奏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呢,哎呀,跟我读,好我们加上附点节奏将它拍出来吧,哎呀呀呀哟哦。很好,我们第二句,哎呀呀呀 呀空空。

  3.读出附点八分节奏

  下面呀我要跟你们一块儿完成这组节奏了,听好了,我会拍出前一部分的节奏,请你们拍出后一部分的节奏,我会给你提示,是拍第一组还是第二组,第一组、第二组(PPT两组节奏)生分别练习。

  4.旋律练习

  a孩子们我们很好地破译了密码,看信封打开了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吧,哦原来是小乐句,一起来唱一唱吧,分别是每一句的后半句。

  b孩子们,我也想加入你们呢,下面我们接龙唱一下,我唱前面的两小节,你们唱后面的两小节,注意啦,第二和第四句的句尾,咱们要唱的短促些,

  (1) 跟伴奏唱旋律

  (2) 用dv来哼唱

  (三)、新歌教学

  1.介绍芦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波兰民歌《芦笛》。你们知道芦笛是用什么做的吗?芦笛是用芦苇做的,孩子们大自然中有很多可爱的乐器呢,(PPT芦苇)有一些聪明的小朋友,他们会将芦苇摘下来,然后卷起来,将它卷成一个笛子的形状。通过气流对它的控制呀就能吹出好听的旋律呢,

  2、唱歌曲

  (1)学唱第一段歌词

  a读第一段歌词

  好了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支小芦笛,注意了,我还是跟你们接龙哦,不过我有的音符会读的比较强,

  b响板伴奏师生接口读节奏

  c跟音乐伴奏轻声读歌词

  A跟着钢琴唱第一段

  孩子们,我们刚才读歌词的时候,有强有弱的,请你们唱的时候注意了。

  B跟钢琴唱注意强弱

  C跟伴奏唱,听一听老师在哪个节拍上拍响了它?(附点节奏的时候)

  D边唱边拍

  下面老师就请你们在附点节奏的地方拍一拍,声音也要清脆有弹性哦.

  (2)学唱第二段歌词

  a芦笛的声音吸引了士兵们,我们来读一读第二段歌词(接口读)

  b跟琴唱第二段歌词

  c错误的地方重点练习

  (3)学唱第三段歌词

  a士兵们的队伍走过绿色村庄,安泰克听见远处歌声走出家门(接口读)

  b跟琴唱第二段歌词

  c错误的地方重点练习

  (4)完整演唱歌曲

  (5)完整演唱歌曲并加入拍手

  (6)跟录音伴奏唱

  3.歌曲处理

  (1)分组讨论

  (2)合作表演

  一组同学演唱,一组表演。

  三、课堂小结

  就让我们在芦笛的音乐声中快乐地结束我们今天的课吧!

  第二十一篇: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教学内容:

  1、丰富多彩的影视音乐。

  2、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影视音乐。

  2、初步学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3、分声部练习二部合唱部分。

  教学过程:

  1、丰富多彩的影视音乐欣赏

  (1)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先来听几段音乐,听后请大家说说这些音乐曾经在哪里听过。

  (2)播放录音影视音乐《英雄儿女》《阿诗玛》《冰山上的来客》《闪闪的红星》等选段,听后请同学回答问题。

  (3)师:同学们,影视音乐可以分成歌曲和器乐曲。其中歌曲又可以分成主题曲、插曲、片头片尾曲;器乐曲可以分为情节音乐、情景音乐、配乐等。我们刚才听到的.这些电影音乐与电影所描绘的剧情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4)再次播放有关音乐,请同学们复听。并请同学说说有关电影的剧情,教师补充。适当介绍一下这些电影音乐的词曲作者。(见后面的参考资料)

  (5)巩固练习

  教师再次播放录音,请同学把听到的音响与歌曲、词曲作者一一对应起来。教师在黑板上或通过投影列出文字让学生连线。

  (6)拓展练习

  师:同学们,你们还了解哪些影视音乐?可以唱给我们听听吗?

  2、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1)师:今天我们学唱的歌曲是《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也是一首电影插曲。因为电影拍摄的年代比较久远,我们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下面老师先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

  (2)教师简要介绍。

  (3)师:下面请同学们对照乐谱,我们先来听一听这首歌曲的录音。

  (4)播放录音(或电影画面)。

  (5)教师范唱一遍。

  (6)跟着录音或教师的琴声学唱乐谱,先不教第二声部。注意弱起节奏的准确性,强调进入时的整齐。

  (7)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

  (8)唱熟歌曲第一段。

  (9)学习合唱部分中第二声部的乐谱。然后分声部合唱,注意让同学体会二部合唱的效果。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两个不同的声部,要注意要求学生在演唱时要同时倾听另一声部的声音。

  (10)带词练习合唱部分。

  (11)完整学唱歌曲的第一段。

  (12)布置课后练习:学唱其余两段歌词。

  3、作业:初步学会演唱本歌曲,分声部练习。

  第二十二篇:小学音乐活动方案

  教学年级:小学二年级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学生能够用轻快而甜美的声音表达快乐和高兴的心情,体验学习音乐的乐趣,感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的愉快。

  二、能力目标: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中能积极、主动地聆听、体验、想像、创造、表现音乐形象。

  三、认知目标:学生能准确地拍节奏,并通过音乐游戏《对对碰》感受音乐的音高。

  教学重点:

  学生能有感情得演唱歌曲,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感受、想像及表现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物头饰、邀请卡、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律动表演整体感受

  师:小动物们,起床啦!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活动活动吧!

  师扮老爷爷,生扮小动物们,播放《健康歌》音乐,小动物们在老爷爷的带领下进行自由律动。

  [设计意图:用富有动感的音乐让学生自由律动表演,,旨在放松学生心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轻松、愉快的音乐课堂氛围,并把孩子们拉进了音乐的世界。]

  二、借卡创境巧导新课

  1、导入

  师:小动物们,今天老师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你们想看看是什么吗?(出示包装精美的“邀请卡”)

  请生打开包装纸,取出一张邀请卡。

  师:哦,是一张邀请卡,我受一位神秘的朋友的委托,邀请你们去他的音乐小屋玩,路上会遇到一些困难,但只要你们齐心协力,战胜了它,进了音乐小屋,神秘的朋友就会出现,你们想去吗?

  生:想……

  2、师:那我们出发吧!(播放音乐课件《郊游》,出示画面)

  教师带领学生随《郊游》音乐跳成两个圈,快乐得边跳边唱。

  3、(音乐停)师:小动物们,你们看!(出示课件“美丽的大森林”)这是什么地方啊?

  生:一片美丽的大森林

  师:(点击课件,画面出现一幅图),呀,小动物们,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这可怎么办呢?

  师:(点击课件,出示两组节奏图)

  A._│_○│__│×○‖

  B.__│_×│_?×│×○‖

  (课件画外音:只要打对这两条节奏图,就会出现一只船帮你们过河的,小动物们,加油啊!)

  师生相互交流。

  ①师:我们现在来做一个节奏接龙游戏,老师说第一条,你们说第二条,要接的连贯。请听老师示范:

  师:A.你好│你好○│欢迎欢迎│你○‖

  生:B.音乐小屋│在欢迎│你欢?迎│我○‖

  ②师生节奏接龙练习,提醒学生一定要随节奏读拍,速度一致。

  ③组与组、生与生之间相互接龙。

  [设计意图;借用邀请卡创设情境,通过节奏接龙的趣味练习,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在游戏中进行节奏训练,感受“○”休止符与“×?×”附点节奏的实际效果,轻松解决了歌曲节奏难点]

  4、(点击课件,一条船出现在河岸边)

  师:小动物们,小船来接我们了,让我们继续前进吧!

  (放《郊游》音乐,教师和学生一起边走边跳)

  5、师:小动物们,现在又出现了一个新情况,一棵大树档住了去路,怎么办呢?

  (课件画外音:呀,小动物们,你们又遇到困难了吧!别着急,完成下面的音乐游戏就能继续前进。努力啊!)

  ①

  ⑦②

  ⑥⑤④③

  注:游戏方法:

  将任意两个球相碰撞,学生把这两个音唱出来,并用柯尔文手势表示音高,然后大家一齐连唱这两个音。

  如:(师)我的1球碰3球(生)1(do)3(mi)

  (生齐)1313│131‖

  师点击课件,全体生唱,指名唱。

  [设计意图:通过“对对碰”音乐游戏,让学生对七个音符娃娃更加熟悉,在玩中唱,乐中唱,体现了本单元的主题“小音乐家”,同时增强了师生间、生生间的合作意识]

  三、柳暗花明乐中学歌

  师点击课件,出示了一座美丽的小屋

  1、师:瞧!在森林的深处,出现了什么?这是一座美丽的音乐小屋,你们想进去参观吗?

  (课件画外音:小动物们,欢迎你们来到音乐小屋,你们都是勇敢而又机智的孩子,现在你们只要学会这首《音乐小屋》,音乐小屋的门就会为你们敞开,神秘的朋友就会出现了。)

  2、教师有感情地表演唱《音乐小屋》

  3、师:大家都听出来了,音乐小屋在欢迎我们去呀!那我们快把这首好听的歌学会吧!

  4、歌词教学

  多媒体出示歌谱,先由生认读歌词一遍,再由师按节奏范读歌词,然后生跟读一遍,最后师生在电子琴节奏型的伴奏下一齐读歌词。

  5、用听唱法教学。生随范唱学唱歌曲3—4遍。引导学生边唱边自由表演。

  6、师:你们喜不喜欢《音乐小屋》啊?那我们应该怎样唱才能表现出你们喜欢它的心情,用你们的声音告诉老师,好吗?(启发学生演唱时要有情感,声音要轻快而富有弹性。)

  师点击课件,音乐小屋的门开了。

  师:小动物们,你们唱得真好听,音乐小屋的门已经为我们打开了,看,它的主人是谁呀?(出示图片)

  生:是《快乐的小木匠》中的小熊。

  师:对了,这是小熊自己盖的音乐小屋,它可勤劳能干了,今天它邀请我们来小屋做客,快进去看看吧!(音乐起)

  7、歌曲律动创编与表演

  ①生随音乐自由创编,配上打击乐伴奏,可自由组合。

  师:看谁表演得看,我们就请她当小老师。

  ②动作优美、自然的同学上台示范律动表演,带领其他同学表演.

  ③分小组歌表演,打击乐伴奏,即一组表演、一组伴奏,后相互评价。师评选才艺星、创意星。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高潮及重点。通过聆听歌曲,按歌曲节奏读歌词,边听边轻声学唱,边听边体态律动等活动,即在听、读、唱、动等情感体验中感受歌曲,表现歌曲。让学生在歌曲音乐中自由地创作动作,表达情感,表现音乐。这种表演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符合儿童表达情感的特点,学生在学习和表演中充分享受音乐的旋律美感。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及与人交往的能力。]

  四、拓展创造学科综合

  1、师:小动物们,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来到了小熊的音乐小屋,你们也很聪明能干,老师相信大家也能用自己的一双巧巧手造出音乐小屋,能行吗?

  生:能!(学生自由想像,相互交流)

  2、师:让我们用彩笔绘出你自己的音乐小屋吧!

  师播放《音乐小屋》歌曲范唱,生分小组绘画出心中的音乐小屋。

  3、交流展示,生生互评。师生共同评出“设计”奖。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知识的拓展延伸,旨在体现间的整合,用绘画的形式让个个孩子都争当“小小设计师”,化理想为现实,鼓励学生创造表现,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扩散思维。]

  五、回归歌曲意犹未尽

  1、师:咱们也能像小熊那样当上小小设计师了,理想变成了现实,让我们用歌声来表达快乐的心情吧!

  2、师生共同表演唱《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

  3、师:不知不觉,天黑了,我们也该回家了,和小熊告别吧!

  (音乐《音乐小屋》响起,教师带领学生依依不舍得边唱边跳出教室。)

  [设计意图:音乐教学是声音的艺术,更是情感的艺术,情感的教育是不知不觉间的渗透,是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此时,学生带着快乐美好的心情离开教室。课已完,情未尽。]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小学音乐活动方案(通用22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绿色低碳环保活动方案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2024年大班开学迎新活动方案工会六一儿童节方案儿童节主题班会设计方案,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