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高三地理复习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昼夜的产生,理解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 2、理解地方时与地球自转的必然联系,了解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 3、记住地球自转对沿地表做水平运动...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高三地理复习教案(分享6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高三地理复习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昼夜的产生,理解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
2、理解地方时与地球自转的必然联系,了解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
3、记住地球自转对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移的影响
教学建议
关于地方时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讲清地方时的概念和地方时的早晚,并强调经度上的微小差别,都能造成相应的地方时之差,为讲时区和区时的知识做好铺垫。然后,由地方时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麻烦,引出时区划分和区时计算的教学。
关于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的教学建议
教材中,这部分内容是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可以从现象入手,运用课本《长江三角洲的发育》图,讲明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作南北向水平运动的物体,其偏移原因可以从高低纬度间线速度不同加以解释;而对于作东西向水平运动的物体,其偏移原因较为复杂,应予以回避,待学生到物理课中去解决,重点放在地转偏向力作用规律的运用上。
关于昼夜交替的教学建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地球仪讲解,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引出昼半球和夜半球、晨昏线等概念,并且要求学生在赤道投影和极投影地图上学会如何辨别晨线和昏线。接下来要说明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以及一天之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随着地球自转,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周期为24小时,也就是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最后,联系到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是太阳日制约着人类的起居作息,二是昼夜交替的周期时间不长,使地球表面温度变化不致过分剧烈,保证了地球上的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教学设计示例
〖导入新课〗
1.提问方式:说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周期。
2.演示方式:学生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并说明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昼夜交替的教学〗
1.演示: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
2.讲解:昼半球和夜半球、晨线和昏线、太阳高度的概念,一日之内太阳高度的变化。强调:①晨昏圈平面与太阳光线保持垂直的关系;②晨昏圈上太阳高度为0度;③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太阳高度值;④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个太阳日;⑤地球上昼夜交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板书: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对某点地平面的倾角(一天中,正午,早晨和黄昏为0度)
昼夜交替周期:24小时
〖地方时的教学〗
1.板图:在北极投影上每隔45°划一条经线,并划出由一侧照射的太阳平行光线,由学生说出各条经线的时间。
2.讲解:在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就不同。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在同纬度地区,东边总比西边先看到日出,时刻来得要早些。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一个小时,也就是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的微小差别,都能造成相应的地方时之差,这将给交通和通信带来很大的麻烦。1884年,国际上采取了全世界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方法。按经度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一小时。实际上,世界各国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在区时的基础上,还采用一些特别的计时方法,如半区时等。
3.板图:世界时区划分图
4.练习:已知某时区的区时,计算另一个时区的区时。
5.板书: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时区:经度间隔15°的区域
区时: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的教学〗
1.读图:《长江三角洲的发育》
2.讲解:由于海潮的顶托作用,长江入海口处形成众多的沙洲,将长江口水道分为南、北两支。长期以来,人们发现北支水道不断淤塞,沙洲逐渐与长江北岸相连,而南支水道则出现向南的侧移。江北由于泥沙不断的淤积,发育成广阔的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地球自转偏向力起了重要作用。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会发生一定的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明显偏向。越向高纬,受地转偏向力越大,偏移越明显。这种现象在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气流和水流的旋涡。
探究活动
高三地理复习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1、教材的顺序是:
(1)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出不同时间尺度下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以阅读的形式解释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
(2)图文结合案例说明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以“活动”的形式预测其它可能影响。
(3)以角色模拟的形式说出人们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以“活动”的形式分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
2、教材的顺序和要求与课标要求、学生认知规律有矛盾的地方,需要重组教学的顺序——先由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例子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认识的-,探究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推测其可能影响,最后寻找解决措施。
[学生基础分析]
(1)学生对太平洋岛国的迁移、南极企鹅的生存问题等事件比较感兴趣,在导入新课时,选取有关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的事例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2)学生在学习地理时所需要具备的时间、空间概念和跨度还不够。
(3)学生学习本课时内容可能遇到的障碍有: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只考虑人为原因而忽略自然原因,归纳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可能影响不够完整,寻找解决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问题的措施找不到突破口。
[三维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内容的分析,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特征,按照地理新课标的要求来确定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和能力目标:
①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说出不同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②举例说明全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③举例说出人类对全球气候变化采取的对策。
2、过程与方法:
①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有关的气候资料,并将气候变化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运用在地理学习过程中。
②通过阅读图表,归纳不同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周期和规律。
③通过阅读图2.27“近现代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中模拟曲线(灰色)和实际气温变化曲线(红色)的不重合,得出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除了自然原因之外,人为原因起了加剧的作用。
④推测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代表性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去发现问题,并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探究解决目前气候变化的应变措施与对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态度
②培养学生能时时刻刻用一双“地理眼”看待周围的地理事物和现象
③培养学生尊重自然规律、积极地适应自然规律,并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改造自然的观念。
④使学生关注全球的环境问题,培养具有人文关怀和国际视野的人
[重难点突破]
1、通过阅读图表归纳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的周期和特点。
2、结合“水循环”知识和农业生产和气温、降水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3、引导学生从原因中去寻找措施,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即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得出气候变化的缓解对策、适应对策和根本对策。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讨论法、读图归纳法、问题探究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平台、自制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设计
[展示资料,设疑导入]
(投影)珠峰、岛国图瓦卢美丽海岸线、企鹅照片
1、据新华社沈阳2003年9月14日电(记者张玫、沈科)中国科学家测量发现,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峰顶覆盖的千年积雪30余年来正在不断融化变薄。使珠峰的雪面高程33年持续下降了约1.3米。
2、2004年2月19日拍摄的照片显示了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美丽海岸线。这个四季风景如画的南太平洋小国目前正面临被海水吞没的危险。
3、据报道,南极地区的阿德利亚企鹅数目从1975年的1.5万对减少到目前的9000对左右。你们知道这与什么因素有关吗?
提出问题:这是为什么?
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全球气候变暖”——这不是一个新名词,是大家似是而非知道
的,现在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有把“全球气候变化”的来龙去脉弄得清清楚楚的意愿。
[问题探究1]:是否自地球诞生以来全球气温就在不断上升呢?
展示资料:据资料考证,在距今约3000多年前,我国中原地区的气候比现在暖和得多,那里生存着许多热带和-带动植物。热带标准动物——大象几乎随处可见。因此,当时得河南省称为豫州,“豫”字形象比喻为一个人牵了一头大象,直到现在,河南省仍简称“豫”。
展示图片:重庆梁平县发现的第四纪冰川遗址
展示资料:我国楼兰文化消失的原因有:
①气候的变化导致了楼兰人的迁移,降水的减少;
②政治军事的原因:当地有古罗马军队的遗民;
③地质原因:楼兰的汲水河流的上游因为地震的原因而形成了两个湖泊,造成下游来水的减少。
得出结论:在漫长的年代中,地球上的气候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例如有个时期缓慢地变暖或变冷;有个时期缓慢地变干或变湿,这种变化称为气候变迁。
教师讲解:二十多亿年以来的地球气候,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的周期长短不一。
受太阳辐射的变化、下垫面条件的改变、大气环流的变化等自然原因的影响,地球气候是在不断变化的。现代的气候类型,可以看作是地球气候变化长河中的一个发展阶段。
充分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地理事物与现象,该事物或现象与其认知产生了冲突,激起学生寻找地理规律的认知-。
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第一步:展示图片和资料
展示图片:①庐山山顶的“飞来石”;
②热带地区的冰川遗迹;
③U型谷与V型谷。
资料:在地球历,曾经发生过三次大冰川时期,这三次大冰川之间的时间间隔大约为三亿年左右。在两次大冰川期之间是间冰期。大冰川期气候寒冷,间冰期气候则较温和。在间冰期里气候也是波浪式发展变化的。
(一)地质时期(距今22亿年—1万年)的气候变化,曾反复出现过3次大冰期,气温呈下降趋势;大冰期之间为间冰期,气温呈上升趋势。
建议:大家在以后的旅行或者游览路途中也会发现一些可以证明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的例子哦。到时候大家就可以给别的游客当导游来解说了。
对于距离学生时空非常久远的地理现象,教师以展示生动灵活的资料和直观典型的图片来解决学生认识的难点。
第二步:
提问:我们发现现在我们全球的气候是处在比较温暖的间冰期。是否处在间冰期的话全球气温就在不停的上升趋势中呢?导致了现在所谓的“温室效应”?
引导学生阅读图2.25“过去一万年的气温变化”及右边的小字部分,归纳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规律和特点。
(二)历史时期(一般指1万年左右)的气候变化,气候仍然是波动的,有时为温暖时期,有时为寒冷时期。呈波动上升趋势。
古气候变化对中国人类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样对世界人类的文化和经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示图片:历,北方牧民因气候变冷而周期性南迁
对于距离学生时空比较久远的地理现象,教师结合历史事件,并展示生动灵活的图片来解决学生认识上的难点。学生感觉到学习地理是有用的,能解释他们在日常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第三步:
读图分析:气温变化曲线说明了气候不断变化的事实。再请大家看图2.26,通过读图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三)近代气候变化(最近一二百年),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气温升高,186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6℃。
培养学生的读图归纳能力
[过渡]:从时间上看,这三个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有什么关系呢?
[小结]:全球气候变化规律在不同的时间尺度是不同的,在不同的地区也是不同的。
使得学生初步建立地理时空跨度大、时空变化复杂的思维。
第五步:
请大家观察P50“活动”中的图2.27“近现代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
①回忆读图的主要步骤。
②你能从图中发现什么?
③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通过回忆读图的主要步骤,掌握并巩固读图的方法:先读图例或者坐标,然后分析具体内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结]: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有自然原因,但人为原因起到了加剧的作
用(工业革命之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含量在不断增加,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导致全球气温上升趋势加剧)。
高三地理复习教案 (篇3)
《日本》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湘教版教材编写由“大洲----地区----国家”组成,层层递减。本节是在认识大洲,了解地区这后走进的第一个国家。因此,本课从内容上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与应用,学好它又为今后学习其他国家提供了方法和思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能说出日本的位置与领土组成。
B、了解日本的地形特征及其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C、理解日本的海洋性季风气候特征。
(2)过程与方法:
A、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自然地理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
B、运用板快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C、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学会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并会分析一个国家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使学生树立“事物是联系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日本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征。
(2)教学难点:气候类型及形成原因。
二、说学情
初一学生正处于思维逻辑发展的关键时期,逻辑能力尚不够强,但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好胜心切,接受知识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触有趣的感性知识,因此,在讲授日本时要多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多以图片展示,并尽量联系实际,以增强学生印象。
三、说教法:
针对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本节课教材特点,根据教学基本原则和规律,为实现上述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我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A、在教学形式上力求突破“为了学地理而学习地理”的思想瓶颈,关注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话题或生活常见现象,设置问题情境,创设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B比较分析法,通过对照得出区域地理特征。
C运用多媒体教学将一些静态的信息加工成声,情,形的动态信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唤起求知欲,强调重点,攻破点。
四、说学法:
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获得必需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本节课将对学生进行如下学法指导:
(1)探究能力指导:
学生对日本较为熟悉,因此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经过思考、讨论来解决问题,重在参与积极思考的这一过程,以培养自我的学习探究能力。
(2)利用生活中的地理:
利用学科知识在生活中的衍生性,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周围的地理事物,从生活中学习地理,也把地理理论知识用到生活中去,两者要相结合,相促进。
(3)重视地图的作用: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应该引导学生注重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养成从图中提取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五、说教学程序:
[日本映象]通过一系列学生所熟悉的日本的景观,创设一个生动、诱人情境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进入新课的学习当中。
[讲述]以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大洲、地区两种范围大小不同的区域地理,如何利用地图判读一个区域的位置、范围呢?今天我们用{观察地图}要求学生自习观察地图,通过地图中了解日本的位置,领土组成。
。
[组织学生交流]
以小组分组讨论计算的方式让学生动手计算日本人口密度,并与中国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得出日本地狭人稠的特点。
[过渡]展示日本富士山图片,因富士山为活火山,导出
日本这个国家多火山地震、火山。提问思考“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演示日本由于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因而多地震、火山。这样图片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联系实际,学生分组讨论遇到地震时,我们该怎么办?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及利用日本的两个象征之一“樱花”引入气候的教学,过程中结合视频,利用其直观的视觉效果及丰富的内容让学生对气候有心理感受。
出示日本气候类型图
为了体现日本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把其气温、降水以柱状图形式体现与北京进行对比,得出“与亚洲同纬度相比,夏季较凉爽,冬季较温暖,全年降水量较多”的特征。
为了巩固课堂学习我布置了一下练习:
1、课本66—67活动题。
2.搜集日本风俗民情材料,使学生更全面了解国家。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高三地理复习教案 (篇4)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情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教学内容称述性知识“亚细亚”和“欧罗巴”亚欧大陆亚洲的地理位置时区与区时
运用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掌握亚洲和欧洲地理位置及特征。原认知知识
豪感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评价方法作业评价、小测试评价教学资源印刷资料小测试题多媒体资源flas-模型实物:地球仪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教学关键
运用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学会分析某个未知区域各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
联系及该区域的地理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里?(播放一段关于亚洲的录像资料,如长城、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
学生发言:中国、亚洲、日本??
(二)新授
板书第一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页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学生阅读。教师进行总结。
板书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大洲名称的由来2.亚欧大陆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的大陆。学生通过阅读图1-1,进行讨论后总结。提问亚洲的地理位置如何呢?
板书3.亚洲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纬度范围: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经度范围:东经25度~西经170度之间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2)海陆位置
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我们通过对亚洲的学习,直到认识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应该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说明。
承接通过我们对亚洲的学习,请同学们都欧洲的地理位置,来描述一下。学生通过读地图1-1,对欧洲的地理位置进行描述。活动分小组讨论,发表各自意见,然后进行总结。欧洲:
纬度范围:北纬36度~北纬71度之间经度范围:西经9度~东经66度之间
总结归纳了解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学生回答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两方面。
点拨利用你所掌握的描述亚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和步骤来分析掌握欧洲的地理位置。(学生小组探究完成)
高三地理复习教案 (篇5)
知识与技能
1.上海港的成因和发展的有利条件。
2.影响交通运输中点的区位因素。
过程与方法
影响交通运输中点的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上海港成为我国第一大港的有利条件;
影响交通运输中点的区位因素分析方法。
教学方法
归纳法和探究式教学,以上海港为例,来分析影响港口区位的主要因素。
教具
多媒体以及《上海港位置图》《北京市主要公路长途汽车客运站的位置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图》等图片。
教学过程设计
回顾旧知:我们已经学习了交通运输网中的线,主要包括哪些呢?
学生回答:铁路线、公路线、内河航线等。
导入新课:学生回答得很对,其实不管什么样的交通运输线,都是由交通运输点组成的,而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包括港口、车站、航空港等,它是客货流的集散地,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影响交通运输中的点。
一、港口的建设
学生阅读教材。
教师提问:什么是港口呢?
学生思考:港口是具有一定面积的水域或陆域,供船舶出入和停泊、货物和旅客集散的场所。
多媒体投影:《上海港位置图》。
学生阅读教材。
教师提问:上海港的地理位置如何呢?它的修建有何优势和劣势?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地理位置:上海是我国的城市,也是我国的港口。因位于长江的入海口,东面又面临大海,所以上海港既是河港也是海港。上海市位于长江口的南岸,而上海港主要分布在黄浦江和苏州河的沿岸。
优势:
1.上海港位于长江的入海口,东面又面临大海,水运便利;
2.上海港所处的地貌为河口三角洲,这种地貌的优点是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的设备、建筑提供了优越的陆域条件;
3.长江与黄浦江、苏州河又为筑港提供了航行和停泊的水域条件。
劣势:
1.地形坡度缓、水流分叉多、河道流量分散;
2.加上近年来长江的泥沙含量增加,所以很容易淤塞河道,一般在运营后必须有挖沙船作业,才可保证河道畅通。
上海是我国的城市,也是我国的港口。因位于长江的入海口,东面又面临大海,所以上海港既是河港也是海港。
下面我们着重来分析一下上海港所处的地理位置(板书并打出投影片图7.15)
2.上海港的地理位置(板书)
(先让学生自己读图分析,并思考图中的小字部分的两个问题)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前面第六单元第四课“城市化”中对上海的城市建设已经有所了解,在第五课中还学习了上海近年来在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我们今天来学习上海港口的建设,注意与前面的知识联系起来,分析图7.15也要与第六单元的6.18、6.26两图结合,这样才能“温故而知新”。
(先让学生回答,然后教师通过引导来讲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上海市主要位于长江口的南岸(因为上海市还包括长江口中间的崇明岛和一些小岛),而上海港(港区)主要分布在黄浦江和苏州河的沿岸。上海港所处的地貌为河口三角洲,这种地貌的优点是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的设备、建筑提供了优越的陆域条件;长江与黄浦江、苏州河又为筑港提供了航行和停泊的水域条件。但是,由于地形坡度缓、水流分叉多、河道流量分散,再加上近年来长江的泥沙含量增加,所以很容易淤塞河道,一般在运营后必须有挖沙船作业,才可保证河道畅通。
承转过渡:上海港在这种地理位置和这种自然条件下,为什么能够建成我国第一大港呢?影响港口区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学生阅读教材。多媒体投影:《上海港位置图》。
学生思考:上海湾所处的自然条件非常有利;其经济腹地是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上海所在的沪宁杭地区,是我国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教师拓展:
1.上海的经济飞速发展和浦东的开发,使得上海的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的一面旗帜,因此上海港的服务区域即其经济腹地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2.上海港周围的水陆交通十分便利,不仅有长江干支流,而且有京沪、沪杭铁路和多条高速公路同全国各地相连接,因此经济因素是上海港得以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3.对上海港的区位因素分析可以看出,建设一个港口既要考虑航行、停泊、筑港等自然条件,又要考虑腹地、交通等经济因素以及与城市的关系以及国家政策的影响。在对具体的港口进行区位因素分析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死搬硬套。
承转过渡:同学们大多数生活在山区,回家或到学校上课主要是坐汽车,同学们想一想,影响汽车站的区位因素主要是什么呢?
二、汽车站和航空港的建设
多媒体投影:图7.16。
学生阅读教材。
教师引导分析:
1.从自然因素来看。汽车站宜建在面积较大且平坦的地方。
2.从经济、社会因素来考虑。汽车站应建在市区内人口流量大的繁荣地段,且让人们容易找到。
3.从经济需要出发来看。方便人们乘车,汽车站应选择在与市内、市外有直接联系的地方。
多媒体投影:图7.18,北京西客站是近些年来的一项新建筑,当初在站址的选择时,曾经有三种方案,试分析哪种?
学生合作探究:第三方案搬迁单位较少,但占菜地最多,距市中心最远、距电影制片厂很近,车辆行驶震动对制片生产有干扰,而且翠微路较窄,道路两侧多政府机关,与旅客车站、服务设施等内容不大协调。第二种方案,需要拆迁首钢公司的炼钢车间,搬迁量很大。通过对三种方案进行比较,第一种方案。
高三地理复习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掌握各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和特性。
3.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成因与规律。
4.理解大气环流的作用。
[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
[教学难点]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教学方法]多媒体交互式演示讲解。
[教学设计]
大气环流是产生风云变幻的天气现象的直接原因,也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子,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在第二单元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形成,是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并灵活应用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内容。
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充分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并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立体的、动态的图像呢?这是一直以来的一个难题。曾有人尝试过多种教学方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将学生分成不同纬度,形体活动演示教学、边讲解边和学生一起画图的方式教学等等。收效不同,但都不理想,突出的问题就是将近地面与高空混为一谈,没有非常清晰的思路,因此不会灵活自觉地应用大气环流的知识解决问题。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也曾考虑利用学校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动态演示课件,但是时间、精力、能力有限,未能成功。
在网上教学资源库中有这部分内容,且设计精美贴近教学时,便立即进行了教学尝试,结果是喜人的。学生乐于通过观察电脑动态演示,经过仔细思考,认真讨论后自己总结得出答案。由于结论是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反复讨论得出的,并且头脑中有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因此学生自我感觉思路清晰而严谨,应用起来就得心应手。
[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让我们用绘制简图的方式来回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引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它是由于局部地区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全球高低纬度之间是否存在热量差异呢?那么是否存在热力因素引起的空气环流呢?思考。
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运动。思考假设的含义:无海陆高低之分;大气运动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
A组导学内容
1.赤道近地面空气在垂直方向上是上升还是下沉?极地垂直方向上空气的运动状况又如何呢?
2.赤道与极地之间的近地面,空气在水平方向是由赤道向极地运动,还是由极地向赤道运动?
3.极地和赤道近地面气压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投影演示,相互间合作学习完成A组导学内容。
过渡:地球实际上是在不停地运动的,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那么大气该如何运动呢?
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公转。思考假设的含义:无海陆高低之分;地球在不停地自转。思考地球自转会对大气运动产生什么影响?
B组导学内容
1.赤道高空向北分流的空气最终的运动方向是什么?为什么?学生仔细观察,合作学习。
讲述:赤道高空北流的空气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于北纬30°附近高空偏转为西风,之后,大气运动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合作学习,完成B组导学内容中的2~3题。
2.赤道高空的北流空气不断地流到北纬30°附近高空堆积起来,导致北纬30°附近高空的空气在垂直方向上会如何运动?使得近地面气压升高还是降低?
3.北纬30°附近的近地面空气分流、偏转后的风向?学生仔细观察,合作学习。
讲述:北纬30°附近被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附近~北纬30°附近的近地面
东北风风向常年不变,就好像一个人很守信用,因此,这个纬度带被命名为东北信风带。至此形成了低纬环流。而北纬30°附近~北纬60°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中纬西风带。
讲述:北纬60°(极地)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极地东风带。
4.自北纬30°附近北流的空气与自极地南流的空气相比较,热力性质是否一致?有何差异?相遇后两种空气的运动状况有何不同?由此造成北纬60°附近近地面气压较周围低还是高?思考、讨论。
时间推移到18世纪,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观测证实,银河系是范围有限的恒星体系,并建立了银河系的天文体系,从而将人类认知的宇宙范围拓展到星系级别。
之后,随着科学继续发展,技术不断进步,人类的宇宙范围观念也日渐扩大。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分光仪、射电技术的成熟,人造卫星、探测器等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使天文观测的尺度大大扩展,达到上百亿年和上百亿光年的时空区域。
这里的光年是一个长度距离单位,它是指光在一年中所传播的距离,我们知道光的传播速度约为30万km/秒,照此计算,1光年约为94605亿km。那么,能否说宇宙的范围大小就是这百亿光年呢。显然不行,这里所指的是目前我们所能观测到的,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认识的宇宙范围一定会继续扩大。
我们在前面讲过,宇宙是物质的世界,那么宇宙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物质的东西,总有个外化的存在形式。例如,人的外化存在形式就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体”。仿此,宇宙(天)的物质存在形式就是一个个的“天体”。
就像我们人体有高矮胖瘦的体态差异,黑白黄褐的肤色差异,男女老少的性别、年龄差异等等方面的差异一样,天体在大小、质量、光度、温度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别,这就是天体的多样性。
天体的多样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在晴朗的夜晚,我们可以用肉眼看到:星光闪烁的恒星(这是一种能够自行发光、发热的天体)、轮廓模糊的星云(主要成分为H,呈云雾状),这两种天体是宇宙空间中最基本的天体。还有较明显位移的行星(绕太阳[恒星]运转、反射太阳光线)、以及有圆缺变化的月亮、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长尾巴的彗星。
此外,在宇宙空间中,还有一些我们单凭肉眼看不见的天体,比如一些星际气体和尘埃,以及人类制造发射到宇宙空间的人造天体:如人造卫星、空间探测器、空间站等。
(边引导学生看图讲解边板书)
<板书>
3、宇宙的物质性
(1)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2)天体的多样性
自然天体:恒星------星光闪烁(自行发光、发热)
星云------轮廓模糊,主要成分为H,呈云雾状)
行星------移动(绕恒星运转、反射恒星光线)
卫星------月亮(地球的卫星,有圆缺变化)
流星------一闪即逝
彗星------拖着长尾巴
星际气体和尘埃
人造天体:人造卫星、空间探测器、空间站等
这里有一点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天体是指存在于宇宙空间(星际空间)的物质。因此,掉落到地面的陨石、陨铁等就不能被称为天体。
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是个天体,但地球的一部分或附属部分就不能称为天体,如地球大气、发射架上的人造卫星等。
我们前面讲过,宇宙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这就是宇宙的运动性。
根据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天体只要有了质量,就会相互吸引。而如果天体既相互吸引又相互绕转,就形成天体系统。那么是否所有的天体都属于天体系统呢?不,只有那些既相互吸引又相互绕转的天体才能称为天体系统。
目前,人们将认识到的天体系统,从小到大排列,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月球绕地球运行构成地月系,九大行星及其卫星以及流星、彗星、小行星和星际气体和尘埃等构成太阳系,太阳系又和跟太阳系相似的其他一些恒星系构成银河系,而银河系又和河外星系(简称星系)共同构成总星系──这是目前我们所观测到的宇宙的范围。
讲了上述的内容,同学们不免要问:宇宙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呢?这就涉及到宇宙的起源及演化。
关于宇宙的起源,我国有盘古开天劈地的传说,西方则有“上帝创造宇宙”的信仰。我国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是这样的:“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盘古出,而天地分,阳清者为天,阴浊者为地……盘古日长万八千丈,天日高万八千丈,地日厚万八千丈。”这与我们现代天文学家所提出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在思想上十分接近。
宇宙大爆炸的观点认为:在宇宙的早期,温度极高,在100亿度以上,物质密度也相当大。此时,宇宙间只有中子、质子、电子、光子、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态的物质。由于高温,这些物质极不稳定。在150亿年前的某个时刻,宇宙突然爆炸膨胀开来,这些物质迅速向外辐射出去,刹那间,宇宙空间扩大了1029倍,温度亦随着宇宙的膨胀而迅速下降。当温度下降到10亿度左右时,中子开始失去自由或衰变,或与质子结合成重H(氢)、He(氦)的原子核,原子核继而捕获电子,早期化学元素开始形成。当温度继续下降到几千度时,辐射减弱,此时,宇宙主要物质是气态的,之后气体逐渐凝聚成星云,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期间,也有一些已经形成的恒星爆炸成星云或进一步塌缩为白矮星、中子星、黑洞以及膨胀成红巨星。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宇宙。
因此,我们说宇宙中的天体不是同时形成的,各自都有其发生、发展、衰变的历史。作为整体的宇宙,也经历了温度从高到低、物质密度从密到稀的演化。
<板书>
4、宇宙的运动性
(1)天体系统:天体相互吸引又相互绕转
天体系统层次:(见文中)
(2)宇宙的演化:温度从高到低、物质密度从密到稀
Ⅲ、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暂时讲到这,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进一步学习“宇宙中的地球”部分。请同学们做好预习,并着重掌握前面所学的各种天体的特征以及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
(来源:原创作品)
讲述:北纬60°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副极地低压带。
5.北半球形成了几圈环流?南半球是否会形成同样的环流?
C组导学内容
1.全球近地面共分为几个气压带、几个风带?
2.全球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是否有规律可循?思考、讨论,从而找出分布规律:南北对称、相间分布。
过渡:气压带风带分布的纬度位置是否是固定不变的呢?让我们把假设情境进一步接近实际情况来设定。
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思考假设的含义:考虑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移动。
D组导学内容
总结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的规律。
板书:二、形成高低纬度间冷热不均--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气环流的形成过程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前提是地球表面性质均一,但是地表是不均匀的,所以实际上的大气环流要复杂的多,下节课我们再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
2.4全球性大气环流
一、定义: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二、形成
高低纬度间冷热不均──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附:对高中地理观摩课《大气环流》的教学设计的分析:
《大气环流》是第二单元大气环境的重点合难点,它是气候类型的原因与分布、洋流的成因与分布等地理现象的主要原因。
对大气环流的学习和掌握关键是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动态、立体的空气运动图像,既能分清地面空气运动和高空空气运动,又能很好地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准确地记忆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更好地加以运用。
学生主体参与的互动式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目前教改的方向之一。周老师的这节课有两个突破点:
1.运用素材库进行探究式课堂教学。
周老师使用素材库中的《大气环流》课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课件运用动画的形式把教学中单纯用语言不容易表达清楚的内容,很容易、形象地表现了出来,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2.学生主体参与,突出了师生交互式的学习方式。
周老师根据教材,挖掘内涵,提出了导学内容,再结合课件演示内容,让学生观察、动脑、思考、研究、讨论,由学生总结、表达得出结论,再由师生共同总结,这种师生交互式的学习方法,效果优于其他形式的教学,它既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特点,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中值得提倡的。
周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几个优点:
1.语言流畅、教态自然、思路清晰、条理清楚、由简入繁、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思维步骤。
2.课前的复习提问设计巧妙。
让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用绘制热力环流的方式来回顾前面学过的知识内容,在绘制的过程中,学生的下笔顺序反映了他对热力环流的认识是否了然于胸,下面的学生是否能立即指出错误同样反映了他们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通过大气环流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来引入大气环流,由简入繁,过渡自然,不留痕迹。
3.不直接将大气环流的概念灌输给学生,而是在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理解清楚之后再由学生总结大气环流的概念。这种方式使学生接受新知识更自然、更积极。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高三地理复习教案(分享6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教师教学效果的个人评价,2024初中英语公开课教学反思,高中体育教学反思随笔,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反思,初中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