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录,一手好文,受用一生

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公开课教案

作者:纪星沐2023-08-15 23:10:02

导读: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公开课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乡村与城市的差异,聚落的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2.能举例说明聚落的位置、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公开课教案(精选4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公开课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乡村与城市的差异,聚落的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2.能举例说明聚落的位置、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了解保护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动手搜集相关图片,运用图片说明城市与乡村的特点和差别,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发现地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地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生分析城市的好处与不足,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

  教学重难点

  1.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

  2.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3.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人类可以说是喜欢群居的“高级动物”,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有趣的“居住”景观。请同学观察下面几幅图,它们分别反映了什么地方的景观呢?(边展示,学生边回答,教师强调图片分别反映了城市与乡村的景观。)

  [承转]城市与乡村都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聚落。

  讲述新课:

  在学生了解聚落的概念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个人所见所闻,再举些例子。

  [承转]我们看了这么多的例子,可以知道聚落的规模有大有小,小的只几十人的村庄,大的可以大到上千万的巨型都市;聚落的形式主要形式包括城市与乡村,它们具有不同的特色。那么,它们有何差别呢?

  让学生分别展示城市、乡村景观图片:引导、启发学生结合个人所见所闻,讨论生活在城市里有哪些好处?

  [启发]教师可先启发学生从图片中的房屋密集、高度、道路的修筑情况、商店、医院等的多少,有无农田、果园、鱼塘等方面对比,说明城市与乡村景观方面的差别。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结合个人的所见所闻,教师适当提示城市的学校教育条件、信息流通的快慢、生活娱乐的内容等方面来比较城市与乡村的差别;并由学生课前做好小课件,上讲台当小教师,与其他同学交流小组的讨论结果。

  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人口规模、从事的生产劳动等方面来讨论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讲述]: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不难看出,乡村是人口规模较小的居民居住地。规模最小的叫做村庄,大一些的叫做城镇,但我们也把它归为乡村聚落。乡村的周围有农田分布,居民主要从事农业活动,具有很大的生活、活动空间。而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从事非农业产业的居民聚居地。城市人口密集,汇聚了大量的社会经济活动,并对周围的地区的发展起着显著的带动作用。生活在城市的确存在很多的好处。

  但是,城市本身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你我就身在其中,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哪位同学起来说一说你认为城市存在着哪些问题呢?

  教师引导学生从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生活噪音、生活垃圾、就业困难等方面来进行讨论。

  [小结]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越来越大,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我们更加要加强城市的绿化,管理与保护。在城市的建设中,要注意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更美好的生存环境来。

  [过渡]前面我们了解了聚落的形态,主要包括城市与乡村。但是自然界的地理事物是处于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的,城市是在乡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将会有更多的乡村发展成为城镇、进而形成大大小小的城市。

  聚落分布在世界各地,很不均匀,从前面的世界人口分布知识,我们就可以知道,人口分布不均,也反映聚落的分布情况。

  教师进一步引导:我们当地的民居建筑有何特色呢?(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世界各地的民居风格不同,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社会经济生活关系密切,体现了当地的文化习俗等。

  [承转]正因为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聚落建筑风格各异,所以前人留下了很多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

  讲述“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展示]各类文化遗产的图片,教师边介绍边引导学生欣赏图片,然后请学生考虑图片反映的内容有什么共性?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总结: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它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城市、某个民族、某个国家的文化精神,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制度、民俗风情、经济科技等到的发展水平以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等。

  [教师提问]有人在古代建筑物下刻写“___到此一游”,这种做法对吗?(不对)为什么?(学生讨论)

  [小结]: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经济、科研价值,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在于:为我们研究人类各个时期的文化精神、社会制度、民族风情等有着重大的意义。特别为我们人类如何去协调人地关系,合理地改造自然等,提供宝贵的资料!

  [课堂总结]

  课件展示课堂板书设计,概括本课知识要点:

  1.聚落: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可分为城市与乡村两种形式;两者的差别;

  2.聚落的形成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3.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课堂巩固]

  1.乡村聚落类型及其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农村——放牧B.牧场——伐木C.渔村——捕鱼D.林场——种植

  2.关于乡村与城市聚落景观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城市自然景观改变小、建筑密而高B.乡村道路纵横交错,网线密集

  C.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多D.乡村人们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

  3.影响聚落形成与发民的主要因素有……

  ①地形②资源③土壤④水源⑤气候⑥植被⑦地质⑧交通

  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公开课教案 (篇2)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人类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认识过程,体现着人类认识自然、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科学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因而教育学生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认识地理事物的发生、演变和发展。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探求自然奥秘的志趣和崇尚科学、实事求是的观念。

  [知识和能力]

  1.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2.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记住地轴、两极、赤道、纬线、经线、本初子午线。

  3.理解掌握东西经度、南北纬度的划分和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

  4.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教学重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经度和纬度的划分。

  3.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

  4.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1.东西经度、南北纬度的判读。

  2.东西半球的划分。

  3.借助经纬度及经纬网知识,使学生对空间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

  同学们,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地理。学习地理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生活和生产。那么,学习地理从哪开始呢?(学生议论)对,从认识人类的家园——“地球”开始。

  多媒体画面1

  浩瀚的太空,星光灿烂。配上音乐,推出旋转的地球和课题。

  [讲授新课]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提出问题

  晴空万里,我们能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十五的夜晚,我们能看到月亮像一个明亮的银盘;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个什么形状呢?

  学生回答

  球体(球形)。

  设问过渡

  我们生活在地球的表面,是无法看到地球整体面貌的。那么,古代人是如何逐步认识了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呢?

  多媒体画面2

  图略(课本P2图1.1“天圆地方”)

  读图思考

  我国古代为什么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评价点拨。

  设问引导

  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产生了疑问,很多现象说明大地不是直觉的那么方方的、平平的,大地又变成了个什么样呢?

  多媒体画面3

  图略(课本P2图1.1“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请同学们说说当时人们臆想中的大地是个什么样,并举例说明“大地不是平面的”。

  组织活动

  1.学生描述、举例。教师评价。

  2.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进行以下几项活动:

  列举事例:

  模拟观船

  ①模拟“海边看船”。让学生参照课本P4图1.3,边模拟,边记录体验,如有到过海边亲身体验过的同学,可以交流印证。

  实验行船

  ②实验“桌上行船”。让学生做一个对比小实验:把纸船在桌子上推移,平视纸船,看到船的部位有没有变化?

  观察照片

  ③观察“月食照片”。让学生观察课本P4图1.4,指出地球的影子是哪一部分?(古铜色的部分)说明古铜色影子的边缘呈什么形状?(弧形)弧形就能说明地球是个球体吗?(不能,如果地球是圆的或圆柱形,看到的影子边缘也是弧形)

  引导思考

  ④思考“高站远瞩”。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站在广阔平坦的田野上,瞭望四周,最多能看到约4000米的地方。若站得高一些,就能看得远一些。同理,飞机飞得越高,俯视的范围就越大,这也说明地球不是平面的。

  提出问题

  通过以上实例,证明了大地确实不是平的,是不是就能得出地球是一个球体的结论呢?(不能)这是人们的猜测和推理,还有什么办法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呢?

  多媒体画面4

  图略(课本P2图1.1“麦哲伦环球航行线路图”)

  请同学们沿着当年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路线,结合课本P3阅读材料“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的介绍,进行一次图上旅游,看看证明一个什么事实。

  评价过渡

  学生发言,教师评价后指出:1519年9月至1522年9月,麦哲伦率领船队环球航行,用事实证明了过去人们的猜测和推理,地球确实是一个球体。但是最科学的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依据是什么呢?

  多媒体画面5

  图略(课本P2图1.1“地球卫星照片”)

  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小结过渡

  教师边小结,边点击在多媒体画面6上依次出现的图片和问题。

  多媒体画面6

  同学们,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从一开始人们的直觉感知(点击“天圆地方”)、到后来的猜测推理(点击“天如斗笠,地如覆盘”)、再到用事实论证(点击“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最后的科学证明(点击“地球卫星照片”),从这一认识过程中(点击箭头依次连接以上四图),你感悟到些什么呢(点击讨论问题)?请以学习小组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大家谈的很好,我们应该学习前人认识自然,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破除迷信,抵制邪教,实事求是,崇尚科学的观念和探求自然奥秘的志趣;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认识地理事物的发生、演变和发展。

  提出问题

  人们在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还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想一想,用哪些资料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呢?

  多媒体画面7

  图略(课本P3图书1.2“地球的大小”)

  请大家在笔记本上画出“地球的大小示意图”。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画示意图。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承转过渡

  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相当于飞机飞行30个小时的航程,时速100千米的汽车日夜不停17天的路程。人一刻不停地步行绕赤道一圈,大约要一年多才能走完。这样大的一个地球,人们要认识它,研究它,看到它的全貌太困难了。如何才能便于我们学习、研究呢?(教师出示地球仪,有条件的学校可每个学习小组发一个地球仪,配合学生学习)

  多媒体画面8

  地球仪略图

  同学们请看课本P4中间自然段,观察地球仪,以学习小组共同完成以下各题:

  1.什么是地球仪?

  2.画略图,并指出地轴、北极、南极是怎样确定的?

  3.转动地球仪应向哪个方向转?

  4.地球仪有什么作用?

  5.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总结地球仪的特点。

  教师点拨

  根据学生讨论、交流的情况,利用地球仪,边演示,边补充点拨,并渗透在地球仪上确定方向的知识:指向北极方向为北,指向南极方向为南。在确定南北方向的基础上,定出东、西方向,提示学生“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因而演示地球仪转动也应自西向东转,并指导学生演示。

  教师要对第5个问题作必要的总结,地球仪与地球实体的不同表现在:①地球仪是地球大大缩小了的模型;②地球仪上的能使之绕着转动的地轴,以及绘制的经纬网和经纬度,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③地球仪上是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地球上不同的地理事物。

  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公开课教案 (篇3)

  教学思路

  新课程改革的特点之一是培养学生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共同探究为基础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改变过去的死记硬背、机械接受的学习方式。因此,本节课程设计特别注意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抓住学生对地球和地球仪的好奇心理,让其在自觉的“动手”和“动口”过程中掌握知识要点,在“发现”中获得地理兴趣从而不断地主动学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及大小;认识地球仪,并能识别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和赤道;了解经线、纬线的特点;掌握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位置的方法。

  2.通过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培养勇于探索、深入钻研的精神,形成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球的形状认识及用数据表示地球的大小;经纬线的意义及特点。

  难点:经纬线的含义;经纬度的概念;运用经纬同确定地理位置。

  教学准备

  教学辅助材料:地球仪、经纬仪、东西半球分布图、南北半球分布图、有关课程课件(自制)等

  教学辅助媒体:投影仪、幻灯机、计算机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讲述: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很多同学曾经或现在都会提到这些问题:地球是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人们怎么认识这个地球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去探索地球。

  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

  学生回答:圆形、椭圆形……

  教师补充说明:我们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怎么知道的呢?我们居住在地球上,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在古代,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一个难解之谜。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学生活动:将学生分为四大组,每一组分别规定不同的时期(由远古到现代),结合课本,先讨论两分钟,然后各组派1~2名代表说出那一时期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教师活动:分好四个组,将课本上四幅图用多媒体或挂图按照顺序展示出来,学生讨论完后,请各组代表上台边指示图片边讲述。

  图1:“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图2:“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图3: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图4:地球卫星照片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

  第一组讲述: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教师补充小结并引导:在古代,人们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天空就像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同学们都非常聪明,不像古代人一样完全凭借直观的认识世界.简单地认识天空是圆的,大地是平的。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逐渐发现大地并不是那样平坦。比如:

  ①海边远方驶过来的航船,先看见船桅,后见船身;②月食时,地球的影子边缘总是弧形的。

  第二组讲述: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教师引导提问:对于这样的说法,同学们能否提出质疑?

  (学生活动)

  教师总结:从海边看帆船到发生月食看到地球影子,人们对地球形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提出了地球可能是球体的假想。为了证实这样的假想,人类需要到地球的另一端去看看,为此,很多探险家进行了多次全球性的航行。你能说出历都有哪些的环球航行?

  (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并引导:最的就是16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进行的环球探险航行。下面请第三组同学讲述麦哲伦航海的故事。

  第三组同学代表回答

  教师总结: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的巨大意义就是充分的证明了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那么现在我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请第四组的代表上来为我们讲述。

  第四组同学代表回答

  教师讲述:现在我们进入了太空可以在空中看到完整的地球并为地球拍了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

  教师提问:刚才,我们四个组的同学把我们人类认识地球探索地球的过程给演示了一遍,从“天圆地方”到“天如斗笠,地如覆盘”,再从麦哲伦环球航行到地球卫星照片,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由简单认识到猜想到实践,由错误的现象到真理的漫长岁月,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中,同学们都有哪些感想?我们从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我们要学习先辈,对待任何事物要科学,要坚持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为探索真理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我们还要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实践,这样才能发现真理,取得成功。

  教师承转:我们认识了地球是球型的,那么她是不是真的是一个标准的球体呢?(可加入学生讨论)我们现在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一般来说,人们往往用表面积、周长、半径等数据来说明球体的大小。大家看到课本第3页图1.2,说明地球究竟有多大?

  教师可用多媒体展示有关地球大小数据的图或挂图,然后让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精确的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因此,准确地说,地球应该是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球体。当然,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还是微不足道的。例如:赤道半径只比北极半径长21千米,如果把地球缩小成地球仪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板书: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启下;下面我们一起形象地看看地球

  板书: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教师活动:出示地球仪并展示给同学们看。

  学生活动:仔细观察地球仪并动脑筋思考,地球仪与真实的地球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说明:

  1.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2.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不存在的,比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3.地球仪是有地轴的,而现实中并没有地轴。

  教师提问:根据自己对地球仪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试着给地球仪下个定义。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地球仪是人们按照地球的形状,并且以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而制成的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大小和名称。地球仪可以让我们更直观的了解整个地球的全貌,还能帮助我们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情况。今后,我们经常要借助地球仪来学习地理知识,所以,同学们应当学习有关地球仪的知识。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地球和地球仪的基本知识,了解了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初步地认识了地球仪。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地球仪的一个重要图示--纬线和经线。

  作业设计:参照课本的活动,回家制作一个小地球仪,下节课带来,并比比看谁做的。

  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公开课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道“天气”的含义,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能用事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天气的含义;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够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难点:

  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情景

  教师活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家都非常关心天气的变化状况,也经常用到反映天气或者反映天气变化的术语。那么,请大家思考:

  1、你见过那些天气的现象?

  2、知道哪些反映天气状况的术语?

  3、这些天气现象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样的关系?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自由回答。

  活动2【讲授】二、理解天气的含义及其特点

  1、请学生看这窗外,用自己的语言将此时的天气状况描述出来。(板书:一、天气及其影响——理解天气的含义及其特点)

  2、讲述:除了我们刚才描述的教室外的天气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经常从电视、广播、网络、旅游中看到或听到其他地方的天气状况。

  (1)、请一位同学将头一天听到的天气预报中的成都、北京、上海、广州的天气向全班同学做一个预报。(学生活动:预报四地昨天的天气)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

  (2)、其他同学做好记录,并思考:他是从那些方面描述天气状况的?(学生活动:是从阴晴、风雨、冷热、湿度等方面描述的。)

  (3)、从我们刚才对天气的描述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天气发生的时间长短怎么样?(学生活动:时间短)

  (4)、在同一时间,成都、北京、上海、广州的天气状况是否相同?从中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学生活动:不相同。得出结论,同一时刻,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3、引导学生回想昨天的天气是什么样的,看看今天的天气是什么样,猜猜明天的天气又会是什么样。从中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学生活动:自由发言,得出结论:同一地点,不同时刻的天气不同。)

  4、讲述:由以上两个方面,我们可以认识到:天气到多变的。(学生活动:明确天气是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是多变.)

  活动3【讲授】三、天气对人类的生活、生产的影响

  1、引导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喜欢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讨厌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板书:天气对人类的生活、生产的影响)

  2、请几位同学上台分角色扮演不同职业人员对天气的感受。(学生活动:几位同学上台扮演,其他同学作评)

  3、讲述:由此可见,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不同职业人员的生产和生活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请大家结合课本活动题总结一下:天气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会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从实际出发,举例说出天气从哪些方面影响我们的生产和生活。(1)天气与交通。(2)天气与农业。(3)天气与战争。(4)天气与日常生活。)

  4、引导学生结合这项活动,结这项活动拟定一个名称。写一篇小短文,或以此为素材画一副画。

  活动4【活动】四、课堂活动:

  地理填充图完成。

  活动5【导入】板书设计

  板书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天气及其影响

  1、理解天气的含义及其特点

  2、天气对人类的生活、生产影响

  3、阅读天气预报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公开课教案(精选4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教师教学效果的个人评价2024初中英语公开课教学反思高中体育教学反思随笔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反思初中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