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录,一手好文,受用一生

三年级上册语文授课教案

作者:兮无痕2023-06-27 14:49:02

导读:三年级上册语文授课教案 篇一 《盘古开天地》 教学目标 1.认识“劈、浊、丈”等7个生字,会写“微、劈、缓”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三年级上册语文授课教案(精选4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三年级上册语文授课教案 篇一

  《盘古开天地》

  教学目标

  1.认识“劈、浊、丈”等7个生字,会写“微、劈、缓”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2.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和会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1.(播放音乐)(课件出示2)师:在人类悠远的历史长河里,流传着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你知道吗?(课件出示3:古代神话故事图片)

  指名回答后出示答案。

  师:这些故事之间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是神话故事;都是成语;都写了谁干什么。

  2.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位神话中的人物——盘古,学习他“开天地”的故事。(板书:12盘古开天地)

  二、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音认读生字。然后,同座互读互查。

  2.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劈、浊、丈、隆、肢、躯、液”(课件出示4)

  劈:不要只读一半,不要读成“pì”;

  浊:不要只读一半,不要读成“chónɡ”;

  隆:“隆”和“降”是形近字,不要读成“jiànɡ”;

  躯:“躯”和“区”是形近字,都读“qū”。

  3.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劈、缓、浊、丈、撑、竭、累、血、液、奔、茂、滋、宗”(课件出示5)

  指导书写:“缓、浊、撑、竭、液、滋”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都要左窄右宽。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4.找出多音字,组词识记。

  5.指名接读课文,纠正读音。(二三自然段重点齐读。)

  6.师:同学们读了课文,对课文的题目有了哪些理解?(简单说说)课文的哪句话是直接写“盘古开天地的”,画出句子,读一读。

  反馈“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齐读

  7.师:是啊,在盘古开天地之前,天地是怎样的呢?(混沌一片)你能找到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吗?(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hùn)沌(dùn)一片,像个大鸡蛋。)

  8.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盘古拿起斧子猛劈,将天和地分开,他头顶天,脚踏地,不让天地合拢。盘古用他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课件出示6)

  9.默读课文,划分段落,同学交流,集体订正。

  三、朗读提升

  自由练读,把自己最愿意读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四、布置作业

  找其他神话故事读一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2.体会神话故事充满想象的特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复习生字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传说中的人物盘古,初读了课文。今天,老师要考考大家,咱们来听写几个词语。

  1.听写词语:

  浑浊 劈开 肌肤 血液 茂盛 祖宗

  (课件出示8)

  教师集体订正。

  2.谁能把课文的主要意思说一说:

  盘古将黑暗的天地分开,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3.课文哪一段告诉了我们这个信息?

  (1)先自己读,然后齐读,读出伟大的盘古。

  (2)说说对盘古的印象。

  (3)读最后一段。

  二、研读文本,体会伟大

  (一)出示词语:(课件出示9)

  混沌一片 黑乎乎 轻而清

  重而浊 缓缓上升 慢慢下降

  1.指名读。

  2.找找这些词语在课文的什么地方?是用来写什么的?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指名读句子。

  2.这混沌一片的世界是怎样的呢?指名说,句式:(课件出示10)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

  _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

  3.师:这是多么荒凉寂寞的世界。齐读课文第一段。

  4.出示句子:(课件出示11)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引导学生用成语概括段意。(板书:开天辟地)

  齐读。找出其中的反义词。

  (二)出示词语:(课件出示12)

  拿 起 劈 顶 撑

  1.齐读。

  2.这些词语是表示什么的?它们是用来写谁的?读有关句子,想象盘古顶天立地的样子。出示课件,学生看图想象。(课件出示13)

  引导学生在读懂第3自然段的基础上,也用成语概括段意。(板书:顶天立地)

  过渡:巨人的神力也是有限的,盘古终于累倒了。

  (三)出示词语:(课件出示14)

  飘动的云 隆隆的雷声 辽阔的大地

  奔流不息的江河 茂盛的花草树木 滋润万物的雨露

  1.指名读。

  2.找出这些词语在课文的什么地方出现的,是用来写什么的?

  师:盘古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件出示15)

  他呼出的气息—— ;

  他发出的声音—— ;

  他的双眼—— ;

  他的四肢—— ;

  他的肌肤—— ;

  他的血液—— ;

  他的汗毛—— ;

  他的汗水—— 。

  同桌对读,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板书:身化万物)

  3.交流发现,反馈:(课件出示16)

  (1)他的____________,变成了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举例)

  (2)句子前后有联系。

  (3)总分段式。

  (4)并列句式。……(读读,体会语调的变化。教师范读)

  4.师:盘古临死了还想着为人类造福,这是多么高尚的品质啊!

  5.师:让我们再来关注一下这段中的“……”。请你想一想,省略了什么?盘古身体的其他部位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请展开合理的想象,仔细思考,写下来。

  6.反馈交流。(四人小组合作展示,学着课文的样子,先说“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师:面对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你想说什么?让我们通过自己的朗读来展示这美丽的画面。(齐读第五自然段)

  指导朗读:排比段读出语调的高低。

  7.师:面对这样一个神奇美丽的世界,我们不得不感谢:“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齐读)

  8.师:同学们,是盘古,使混沌的世界有了光明;是盘古,使万物生灵生存繁衍;是盘古,使我们看到了花开的灿烂、日出的辉煌……这一切,全是因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齐读)

  三、拓展延伸,体会精神

  1.“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这句话非常朴实,却比任何语言都更深情;这句话甚至连感叹号都没有用,却饱含着人类对盘古的无限敬仰与赞叹。(师读)“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齐读)

  2.课件出示盘古身体各部位的变化。(课件出示17)师引读。

  3.指名复述这部分课文。(课件引导)(课件出示18)

  四、总结拓展,布置作业

  1.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课文,认识了盘古。千百年来,盘古已经逐渐积淀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在华夏热土上,盘古文化不断繁衍,传播中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同学们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查找有关盘古的资料。

  三年级上册语文授课教案 篇二

  《鱼游到纸上》

  一 学习目标

  1 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聋哑”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课文。

  3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 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二 学习重难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联系。

  三 学习准备:学生可搜集一些名画,如郑板桥的竹,齐白石的虾等,体会画家技法的娴熟。

  四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境,提炼研读专题

  1 (板题:鱼游到了纸上)大胆推测“游”字的含义。使学生体会到是对作者的赞叹,赞叹其画技高超,把鱼画得栩栩如生。

  2 那么让鱼游到纸上的画家又是谁呢?这句话又是谁说的呢?请带着问题自由读书,并尽量读正确、读流利。

  二 自主读书

  1 学生自主读书、识字和写字。可点拨学生充分自读自识,在读中批注,并做到读而有疑,然后再找伙伴交流互助。

  2 检查认读情况,指导写字。注意笔画较多的字:港 澈 壶 缸 徽 聋

  3 尝试朗读。面向全体,自由选择段落朗读。发现问题,并进行评价和助读。特别注意生字生词和长句子的朗读。

  4 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看鱼、画鱼)

  5 说说对“鱼游到了纸上”的初步理解。

  第二课时

  一 回顾复习

  1 说说课文讲了些什么?

  2 上节课我们有什么问题没解决?

  指名(师板书)

  二 读书讨论,解决疑问

  1 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并勾画。

  2 四人小组交流。

  3 全班交流: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有什么联系?

  三 重点研读

  1 读5------7自然段,说说“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聋哑青年画技高超,画出的鱼活灵活现,如同真的金鱼游到了纸上一般,这是对他的称赞)

  2 反复朗读,说说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描写,使你感受到“鱼游到了纸上”的。

  (1)用小女孩的话直接赞叹。

  (2)细致的动作描写也是在赞叹他。

  (3)写围观人物的赞叹和议论。

  3 学习作者所用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1)观察方法:认真看,仔细听。

  (2)描写方法:语言、动作描写和侧面烘托。

  4 出示插图:作者略写了围观人们的赞叹和议论,如果让你具体描写,来表现青年画技高超,你想怎么写?(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后,从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说一说)

  四 研读“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1 默读课文,体会“游到了心里”是什么意思。

  2 快速浏览,找到相关段落,说说聋哑青年是怎样使金鱼游到心里去的。(结合“爱鱼到忘我的境界”,出神地观察,,刻苦地练习,进而体会到聋哑青年的勤奋与执着)

  3 再次研讨作者所用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方法。

  (1)长期仔细观察,并进行笔谈。

  (2)举止和神态描写。

  4 有感情地朗读你认为描写精彩的段落。

  五 讨论“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

  三年级上册语文授课教案 篇三

  《蟋蟀的住宅》

  教学目标

  1.认识“蟋、蟀、宅”等12个生字,会写“宅、临、选”等14个字。正确读写“住宅、隐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4.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

  2.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会写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有关蟋蟀的文字、图片资料和作者资料

  教学设计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昆虫的世界非常奇妙,夏天我们经常听到蝉在窗外高歌。昆虫界中,除了蝉拥有优美的歌声外,还有一种昆虫也常常给我们带来美妙的歌曲。

  2.(播放蟋蟀的叫声)(课件出示2)

  蟋蟀唱歌非常出名,但它还有一样东西非常出名,是什么?(蟋蟀的住宅)(教师板书:蟋蟀的住宅)(课件出示3)

  3.人居住的房子叫住宅,那蟋蟀居住的地方能叫住宅吗?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有什么疑问?

  4.那我们今天就带着这些疑问,跟随法国作家法布尔一起参观“蟋蟀的住宅”。

  二、朗读课文,掌握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朗读(开火车读,齐读,指名读)

  3.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宅、隐、毫、慎、址、良、掘、搜、倾、置、骤、抛”(课件出示4)

  翘舌音:蟀、宅、慎、址、置;平舌音:搜

  4.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宅、临、选、择、址、良、穴、厅、卧、专、寸、卫、钳、较、锯”(课件出示5)

  指导书写:“穴”的最后一笔捺要舒展;“卧、专”的最后一笔都是点;“卫”最后一笔横要长一些。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5.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用工具书解决。(课件出示6)

  隐蔽:借助别的东西遮盖掩藏。

  随遇而安: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慎重:谨慎认真。

  柔弱:常指体弱,易感疲劳的;易得病的。

  搜索:仔细查找。

  隧道: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

  耙扫:打扫。

  三、理清脉络,划分层次

  1.自由朗读课文,小组讨论思考:作者观察了什么?有什么发现?

  2.课文一共9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课件出示7)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蟋蟀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具体介绍住宅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7~9自然段)具体描述蟋蟀修建住宅的经过。

  四、熟读课文,了解住宅特点。

  1.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小组讨论:蟋蟀出名有几个原因?

  2.将第二句话改成“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住宅,还由于它的唱歌”行不行?为什么?

  3.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五、小结课文,课堂练习

  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与感悟呢?你对蟋蟀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吗?下一节课我们再走进课文。

  六、再读课文,布置作业(课件出示8)

  1.带着你的疑问再读课文。

  2.搜集关于描写昆虫的文章读一读,并写读书笔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3.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复习生字

  1.听写生词,同桌互相检查,及时改错,必要时集体订正:(课件出示10)

  住宅 临时 选择 住址 优良 卧室

  大厅 洞穴 专家 卫生 钳子 较大

  2.作者观察了蟋蟀什么?(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

  3.我们向别人介绍自己家的住宅的时候,会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

  学生说说自己的介绍顺序。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现在作者法布尔就向我们介绍他发现的蟋蟀的住宅。自由朗读2—6自然段。(教师板书:住宅特点)

  (1)作者为什么把蟋蟀的洞穴称做是“住宅”呢?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写法?

  (2)“随遇而安”什么意思?(指导学生读第2自然段的前三句话)

  (3)“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这恰好照应了课题“住宅”一词。读着这句话,你还会想些什么?(教师板书:选址慎重、自己挖掘不肯随遇而安)

  (4)指导朗读,体会“不肯随遇而安”所表达的丰富内涵。

  思考:作者发现了什么?他是怎么介绍的?

  2.学生汇报:

  外部:(教师板书:外部)

  隧道——排水良好

  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拟人的手法)(课件出示11)

  门——隐蔽

  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比喻的手法)(课件出示12)

  平台——平坦(教师板书:隐蔽平坦)

  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拟人手法)(课件出示13)

  3.齐读第5自然段,教师追问:这些都是从哪一方面介绍蟋蟀的住宅?(外部)

  4.介绍完蟋蟀住宅的外部后,作者又发现了什么?(学习第6自然段)

  内部:简朴、清洁、干燥、卫生(课件出示14)(教师板书:内部: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三、精读课文,加深理解

  1.自由朗读7—9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呢?抓住关键词句,说说你的感受。

  2.学生汇报:

  动工时间:十月,秋天初寒(教师板书:动工时间:十月)

  挖掘过程:

  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铺开。(挖掘工具柔弱)(课件出示15)

  蟋蟀钻到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勤劳,作者观察细心)(课件出示16)

  长时间修整

  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

  即使在冬天,只要天气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抛出泥土来。(勤劳)(课件出示17)(教师板书:挖掘过程:不断整修勤奋)

  3.再次朗读7—9自然段,感受蟋蟀建筑住宅的过程。

  (1)从哪些地方看出来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蟋蟀不肯随遇而安体现在:一是它慎重地选择住址;二是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三是自己一点儿一点儿挖掘洞穴。

  (2)作者是如何把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写清楚的?

  通过“扒”“搬”“踏”“推”“铺”一系列动词,具体生动地描写了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表现了蟋蟀的建筑才能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四、课堂总结,回顾课文

  法布尔先生经过长期、细心地观察,发现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建筑过程,他像介绍朋友的住宅一样,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蟋蟀的住宅,让我们感受到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科学家法布尔以严谨求实、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坚持长期细心观察的敬业精神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平时,我们每一个人也要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身边的每一件事,从小培养耐心细致的观察习惯,积极探索,为科学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2.谈谈你读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感受或启发?

  3.选择学习。(课件出示18)

  (1)课后选一处景物进行观察,练习写一写。

  (2)继续搜集关于昆虫奥秘的相关资料。

  (3)有条件的读一读《昆虫记》这本书。

  三年级上册语文授课教案 篇四

  《纪晓岚吟诗》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8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新词。

  2、正确朗读课文,流利、有感情到朗读1、2自然段。

  3、了解1、2自然段中所描写的景物与老渔翁垂钓的经过。

  4、理解古诗内容。对古诗能熟读成诵。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充分朗读1、2自然段,感受江景的诗意,再来学习古诗,以读促讲,做到水到渠成 。诗文对照,感受诗歌的精炼与绝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诗文对照,想象秋江独钓图的美景,体会纪晓岚的机智。

  教学重点:学习1、2自然段,诗文对照,想象“秋江独钓图” 的情景。

  教学难点:读文品境,体会1、2自然段描写的意境:体会古诗语言凝练的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生词、课文1、2自然段、古诗、音乐《春江花月夜》)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从题入手,解题质疑:

  1、师板书“纪晓岚”:知道纪晓岚吗?

  师介绍人物资料。(清四大才子,乾隆的宠臣,才华横溢……)

  2、师:有关他的故事民间流传了许多,今天学习的内容就是其中之一。

  师补充课题:“吟诗”。

  3、指生读题。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纪晓岚做诗,不是念诗、诵诗)

  4、读出题意。指读、齐读。

  5、读了课题,还想知道什么?

  预设:什么诗?在哪里发生的?什么时候?和谁一起?为什么要吟诗?怎么吟诗?吟得怎么样?

  6、师相机归纳板书: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7、小结:这就是一件事情的六要素。了解清楚了六要素,可以帮我们很好的了解课文内容。翻书,让我们从书本中去寻求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答疑解惑:

  1、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

  生读书。

  2、读词。(课件1)

  纪晓岚 光芒 乾隆皇帝 江畔

  老渔翁 垂钓 重复 一遍

  悠然 一篙一橹 嵌入 沉静

  (注意读音:畔、翁、沉、嵌,反复读)

  3、开火车读课文段落。

  师评:声音洪亮、字音准确、句子通顺……

  4、解疑:这六要素你解决了哪几个?生说,互相补充。

  5、师教方法:把他们连起来说就是主要内容。指生说。

  6、师教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弄清事情的六要素,把它们连起来说一说,就是事情的主要内容。

  三、以读促讲,感受诗意:

  (一)第一自然段:

  1、乾隆皇帝看到了怎样的情景觉得有诗意呢?(师板:诗意)

  2、练读第一自然段,看看秋日的江畔有哪些景物?想象这些景物构成的画面。哪些景物给你印象深刻?把喜欢的句子多读一读。

  3、生说江畔的景物。

  (师板:落日、波浪、芦花、水鸭、钟声)

  4、把你喜欢的句子会说的说一说,想读的读一读。

  5、指生读。

  师引导:

  问:“红红的落日,洒下金色的光芒。”为什么重读“红红”、“金色”?

  评:抓重点词语想象画面,再把感受读出来。真是好方法。

  评:从你的朗读中听出了亮丽的色彩;从你的朗读中听感受到了活泼的动态;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了芦花翻滚的壮观;从你的朗读中看到一群水鸭在夕阳的余晖下慢慢地游不见了……

  6、师小结:亮丽的色彩,活泼的动态,在古庙的钟声里构成了一幅江畔落日图。难怪乾隆皇帝会觉得有诗意。指读,齐读。(课件2:第一自然段)

  (二)第2自然段。

  1、一位老渔翁正独览这一江美景,静静地垂钓呢!(师板:老渔翁垂钓)

  把描写老渔翁的句子勾画下来,再读一读, 边读边想象画面。

  2、生练读,指读。看谁脑海中想象的画面更生动更丰富。

  3、指两生分读老渔翁钓到鱼前的部分和钓到鱼时的部分。

  要求:要读出老渔翁的变化。(课件3:第二自然段)

  听出了什么变化?(老渔翁动作的变化,老渔翁心情的变化)

  4、师评:通过轻重、快慢、高低的不同,把老渔翁由静到动,由平静到愉悦的变化读了出来。

  5、指生富于变化的读一读。男女生分读。

  6、可这江景中的主人翁不是老渔翁吗?为什么最后要写水鸟呢?

  7、小结:老渔翁置身于夕阳的金色光芒之中,心情愉快地钓鱼,这情景真是富有诗意呀!让我们一起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感受这优美的意境吧!配乐朗读1、2自然段。

  四、诗文对照,体会精妙:

  1、过渡:看了这样的情景,难怪乾隆皇帝想听纪晓岚吟诗,也难怪纪晓岚会吟出这么美妙的诗句。(课件4:古诗《秋江独钓》)

  2、指生读古诗。

  3、这首诗有什么特点?(七言绝句,嵌入十个一)

  4、你能把它读准确吗?指读,要求:能读出诗意来吗?能读出老渔翁的变化来吗?

  5、将景色与诗句联系起来想一想,1、2自然段哪些景象正是诗中所写的呀?与同座交流。

  6、生交流。

  7、反馈:文中哪些景象被聪明的纪晓岚写入诗中的呢?生说。(分别读句子,或是说出第二自然段都可以。)

  8、“一人独占一江秋”理解。

  “一人”指谁?(老渔翁)

  “占”呢?(占领、占据……)再点拨:联系1、2自然段,他独览一江美景心情愉快地钓鱼,这可真是一种——“享受”啊!

  9、 理解第四行诗。对应了哪部分内容?(1、2两个自然段)

  10、小结:纪晓岚仅仅用了28个字,可谓字字精妙,字字都是他渊博学识的沉淀与迸发。让我们在音乐声中,用优美的朗读把诗中的意境表现出来吧!

  11、配乐齐读。(课件5:音乐《春江花月夜》)

  五、小结所学,铺垫下文:

  纪晓岚不愧为一代文学泰斗,真是才华横溢,机智过人啊!乾隆皇帝对他和他的诗作出了怎样的评价呢?下节课接着学习。

  六、自设练习,巩固拓展:

  又到了“我的练习我设计”的时间:

  你打算针对这首古诗和1、2两个自然段设计哪些精彩的作业呢?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三年级上册语文授课教案(精选4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教师教学效果的个人评价2024初中英语公开课教学反思高中体育教学反思随笔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反思初中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