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录,一手好文,受用一生

参观人民大会堂

作者:admin2023-03-09 16:59:01

导读:参观人民大会堂(优选16篇) 参观人民大会堂 篇1 教案 示例 教学 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两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登山、灿烂、宽敞、贵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参观人民大会堂(优选16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参观人民大会堂(优选16篇)

  参观人民大会堂 篇1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两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登山、灿烂、宽敞、贵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3.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4.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责任感。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生字,理解词义。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谁参观过人民大会堂?它座落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介绍有关大会堂的资料。)

  2.老师范读课文,听后简单谈谈你的感受。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读课文,标画出文中生字、词及自然段序号。

  2.学生通过查字典自学生字、词(用填表法完成自学)。

  生字

  读音

  音序

  部首

  剩几画

  组词

  阶

  jiē

  J

  阝

  4

  台阶

  三、检查自学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读音。

  “登、厅、堂”是后鼻韵母;

  “灿、烂、宾”是前鼻韵母;

  “敞、饰”是翘舌音。

  2.分析字形结构,注意书写规范。

  “登”上下结构,左上角是“ ”,不要写成“ ”;右上角是“ ”,不要写成“ ”。

  “厅”半包围结构,外围是个“厂”,不要把第一笔写成撇。

  “席”半包围结构,里下方是“巾”,不要写成“又”。

  “敞”左右结构,左边是上下结构,上边是个变形的“ ”字,不要写成“ ”。

  “内”独体字,注意里边是“丶”,不要写成捺。

  3.难以确定的部首。

  “登”应查“豆”部。

  “内”应查“|”部。

  “堂”应查“小”部。

  4.区别多音字的用法,可采用组词的方式,作巩固练习。

  5.区别形近字,可采用组词方式,作巩固练习。

  席( ) 党( ) 敞( ) 内( )

  度( ) 赏( ) 敝( ) 肉( )

  芒( ) 座( ) 描( ) 具( )

  茫( ) 坐( ) 瞄( ) 且( )

  四、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庄严:庄重而严肃。

  国徽:代表国家的标志。我国的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红底;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宽敞:宽阔、宽大。

  繁星:许许多多的星星。本文比喻电灯很多。

  摆设:把物品(多指艺术品)按审美观点安放。

  晶光闪耀:十分明亮的光芒一闪一闪地耀眼。本文指中央大厅大理石的地板十分明亮。

  眼花缭乱:看到的东西又多又好看,眼睛都看花了。

  情不自禁: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五、自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六、作业:

  生字、词、读书。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学习“按参观的顺序写”这种写作方法。

  2.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责任感。

  教学重点:

  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什么特色以及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按参观顺序把看到,听到的内容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齐读课题,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本文是一篇参观记;题目交代了干什么,也就是本文以内容命题的。)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读了这篇文章,人民大会堂给你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

  板书:雄伟壮丽

  2.默读课文,边读边画。

  (1)作者都参观了大会堂的哪些地方,请你用“ ”把完整的句子画下来。

  (2)自学后,请同学汇报,老师板书

  [正门] [中央大厅] [大礼堂] [宴会厅] [会议厅]

  再把五个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议论议论这些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经过体会议论使学生明白:这些过渡句在文中起到总起或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的好处是:结构清楚,上下文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3.自学课文,体会雄壮。

  设问:作者在参观每一个地方时,都抓住了哪些事物,怎样描写的?这样写你体会出有什么好处?请你用“[ ]”画出事物,用“( )”画出描述性的语句,在边上注上你的体会。

  4.合作学习,交流体会。

  (1)“正门”,作者抓住了[国徽]、[大理石柱子]这两样事物,从“红底镶金”、“闪闪发光”中体会出国徽的庄严。从十二根柱子又高又大看出大会堂的雄伟。

  十二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层楼那么高,要四个人才合抱得过来。

  通过以上两句话的比较,使学生明白使用数字举例、颜色描写等方法,可以使你要表达的意思具体、形象,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亲眼目睹之感。

  (2)“中央大厅”,作者抓住了[吊灯]、[地面]这两样事物,从“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看出大厅的壮丽美观。

  大理石的地面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

  通过以上两句话的比较,使学生进一步的明白:恰当地运用形容词,运用相仿的事物,可以使意思表达得准确、具体、生动、形象。

  换词、句练习:

  如: ①水清澈见底,能映出人的倒影来。

  ②黑板擦得黑又亮,能映出人的倒影来。

  (3)“大礼堂”,作者抓住了[座位]、[灯]这两样事物,从“能坐万人”、“像满天繁星”、“放出灿烂光芒”看出大礼堂格外明亮壮丽。

  (4)“宴会厅”,作者抓住了[彩画]、[桌椅]这些事物,从“眼花缭乱”、“举行五千人的大宴会”看出宴会厅漂亮、宽敞,由此还可以看出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练习:可以模仿前边的内容,把你认为不具体的地方给它生动、具体化。

  如:五千人的宴会厅,相当于我们五所学校那么多人。

  (5)“会议厅”,与前四个地方的描写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会议厅的内容写得简单、概括,这样避免文章太长,重点可突出。)

  (6)从王叔叔的话中体会出:(人民大会堂的建成速度快,联想到我国人民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高度积极性和责任感。)

  三、小结:

  看板书,回顾内容,议一议作者是怎样把大会堂雄伟壮丽这一内容写具体的。

  (①抓事物,运用数字、描写颜色,恰当地使用形容词,运用相仿的事物等手法把看到、听到的内容写清楚、写具体的。②借助比喻、感叹的句式抒发情感。③注意了详略安排。)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如果有时间,可请同学象导游一样向大家介绍大会堂的情况。

  六、作业:

  1.摘抄你喜欢的句子。

  2.把下列句子写具体:

  (1)教室里真干净。

  (2)操场上可真热闹。

  (3)比赛正激烈地进行着。

  3.预习11课。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组织一次参观活动。

  2.写一篇参观记。

  参观人民大会堂 篇2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17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着重理解第7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连起来的。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5、6自然段。

  5.认识祖国的建设成就,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具体词句,认识人民大会堂各部分的特点;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为重点。

  结合插图,启发想象,引导体会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为难点。

  教学思路:

  本课仍按照“三读一练”的程序教学。即初读课文,了解全文大意;细读课文,按自然段学习,然后划分结构段;精读课文,概括全文主要内容,并组织学生谈学习收获;最后按照《思考·练习》的要求安排综合训练。

  由于第3至8自然段写的都是参观人民大会堂各个部分的情况,结构上有相似之处,便采取了精讲第3自然段、教给学习方法,其余各自然段仿照自学的教学方法。但因第7自然段是重点训练连句成段的凭借,故仍作具体指导。

  思维训练是提高理解能力的关键,所以特别注意了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并在议论中加强引导。

  教学资料:

  人民大会堂:建于1959年,建筑面积达171800平方米,比故宫建筑面积还要大。正门朝东,面对天安门广场,顶上悬挂着金光闪闪的国徽,前面有12根25米高的淡青色大理石门柱。进入金黄色的大铜门,穿过宽阔的门厅,就是典雅的中央大厅。厅后是万人大礼堂。

  万人大礼堂:长60米,宽76米,中部高33米,体积8.6万立方米。两层眺台连地面共3层座席。整个礼堂像一座大厦,屋顶是穹窿形,天花板上纵横排列着500个灯孔,灯光齐明时,就像满天星斗。顶部中心挂着红宝石般的五角星大灯,灯的周围是70条瑰丽的光芒线和40瓣镀金的向日葵花瓣,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

  宴会厅:在大礼堂的北翼,面积达7000平方米。从一楼到三楼还有包括台湾省在内的以各省、市、自治区名称命名的会议厅,宽敞明亮,具有地方的特色。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有许多雄伟的建筑,如古老的长城、故宫,现代美丽的首都机场、亚运村等等,它们为古老的北京城增添了丰姿。今天,老师也要带同学们一起到北京城走一趟,参观一处雄伟壮丽的建筑——人民大会堂。

  二、理解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你到过北京吗?见过人民大会堂吗?你见过的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子?

  3.简介:人民大会堂是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会址,是党和国家领导人跟人民代表商量国家大事的地方。另外,中央领导还经常在这里会见外国贵宾。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词读准确,同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指名朗读课文。

  3.回答问题。

  (课文主要写了“我”随王叔叔参观人民大会堂的经过。)

  四、细读课文。

  1.学习第l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2)议:从“我高兴极了”你想到了什么?(从“我高兴极了”一句会使读者想到人民大会堂一定非常美观、雄伟,很值得参观。)

  2.学习第2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议与导。

  ① 这句话的意思是——

  (抓住“真是”引导理解:的确是……)

  ② 跟上文联系,这一句说出了“我高兴极了”的原因;跟下文联系,下文具体讲人民大会堂如何雄伟壮丽的。所以这一自然段是——过渡段。

  3.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讲“我”参观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

  (2)议与导。

  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国徽和12根大理石柱子的?国徽有什么特点?12根大理石柱子又有什么特点?

  (要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结合对有关词语的理解谈感受。)

  (3)默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的大意是什么?

  议论后概括:这一自然段写了人民大会堂正门的国徽和柱子,总的特点是雄伟壮丽。

  4.自学第4至6自然段。

  (1)逐段自学课文。要求:根据学习第3自然段的方法,按照“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找出答案;同时记下不懂的问题。(自学提示:①“我”参观的什么地方?②“我”看到或听王叔叔说了什么?③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④各处有什么特点?)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要求学生逐段回答问题,同时引导理解有关词语句子,并解答学生的疑难。

  ① 学习第4自然段。

  水晶玻璃: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名贵矿石。水晶玻璃指一种优质的玻璃,它的透明光亮很像水晶。

  晶光闪耀:十分光亮的光芒一闪一闪地很耀眼。概括:

  这一自然段写了中央大厅的天花板和地面,特点是美丽壮观。

  ② 学习5至6自然段。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结合对词语、句子的理解谈感受。

  第5自然段写大礼堂又高又大。

  第6自然段写大礼堂又高又美观以及它的用处。

  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概括:

  这两个自然段写了大礼堂的雄伟壮丽。

  五、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前6自然段课文。

  2.熟读并背诵第5至6自然段。

  3.指导写生字(前9个生字)。

  指导重点:耀、繁。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复习。

  在学过的几个自然段中,课文从“我们”参观的哪几个地方写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二、细读课文。

  1.第7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写参观哪里?(宴会厅。)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议与导。

  第1句写宴会厅的位置(或“我们”来到宴会厅);第2句写看到的金花彩画多而美;第3句写看到的桌椅多;第4句写通过王叔叔的介绍进一步说明宴会厅宽敞。

  眼花缭乱:眼睛看复杂的色彩而感到迷乱。

  “我”为什么会看得眼花缭乱?(因为柱子上,天花板上金花彩画又多又美,所以使“我”眼花缭乱。)这一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连起来的?(先讲参观的地点是宴会厅,再讲进去之后看到金花彩画的感觉,接着讲所看到的大圆桌和皮椅子,最后用王叔叔介绍的具体数字讲宴会厅之大。)

  概括:

  这一自然段写了宴会厅的宽敞和壮丽。

  2.第8自然段。

  (1)自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

  (2)议与导。

  装饰: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之美观(应举例说明)。

  命名:给予名称。

  贵宾:尊贵的客人。

  概括:

  这一自然段写了会议厅多而宽敞、各有特点。

  3.默读第2至8自然段,再看看板书,想想课文从哪几个地方写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4.第9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

  (2)议与导。

  ① 王叔叔的话是什么意思?(人民大会堂建筑时间短,速度快。说明人民群众建设祖国的伟大力量。)

  ②“我”的话是什么意思?(对祖国建设成就发自内心的赞美。)

  情不自禁:抑制不了自己的感情。

  三、精读课文。

  1.默读全文。思考: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篇课文写了参观人民大会堂的过程,介绍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四、综合训练。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思考·练习》第2题。

  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展开议论。

  (每组中的前一个句子给人的认识比较模糊;后一个句子不但能给人具体、准确的认识,而且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导思考: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具体?(首先要仔细观察,其次是积累词语。)

  3.指导写字(后8个)。

  指导重点:敞、饰、具。

  4.完成《思考·练习》第4题。

  附:板书

  1时间

  (山东 姜素萍)

  参观人民大会堂 篇3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积极性。

  2.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句与句的联系,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按参观顺序把看到,听到的内容写清楚的方法。

  3.学会本课17个生字及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6自然段。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按参观顺序把看到的,听到的内容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难点

  懂得自然段中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挂图、训练用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激趣

  同学们,你们都去过人民大会堂吗?

  谁给大家说一说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的?是做什么用的?

  板书课题:参观人民大会堂。

  今天我们学习参观人民大会堂一课。

  二、按学过的预习方法,检查预习情况,继续指导预习,培养自学能力

  (一)检查读课文,要读得正确、通顺。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分段朗读,正音。

  3.同桌互相读一读。

  (二)质疑,提出不认识和不理解的字、词,进行讨论、解疑。

  1.读生字词卡,继续正音。

  2.运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词语。

  大理石:一种带有白色或带有黑、灰、褐色花纹的岩石,有光泽,许多做装饰品或雕刻材料。我国云南大理产的最有名,所以叫大理石。

  水晶玻璃: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名贵矿石。水晶玻璃指一种优质的玻璃,它的透明光亮很像水晶。

  晶光闪耀:十分明亮的光芒一闪一闪地耀眼。

  情不自禁: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装饰: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其更加美观。

  摆设:本课的意思是把物品按照一定的位置安放。

  人民大会堂:建于1959年,建筑面积有171800平方米,比故宫全部建筑面积还要大。正门朝东面对天安门广场,顶上镶嵌着金光闪闪的国徽,前面有12根25米高的淡青色大理石门柱。进入金黄色的大铜门,穿过宽阔的门厅,就是典雅的中央大厅。厅后是万人大会堂。

  (三)通读课文,理清段落层次。

  1.标画出文章的自然段。

  2.从文题入手,把文章划分为三段。

  (1)自己分自然段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意思。

  (2)讨论:哪些自然段是写参观人民大会堂经过的?(第2到第8自然段)。

  第1自然段写了什么?

  (概括地讲王叔叔带“我”去参观人民大会堂和“我”的心情。)

  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讲人民大会堂建设速度之快和“我”的感受。)

  (3)教师小结:

  全文可以分为3段,先概括地讲了王叔叔带“我”去参观人民大会堂,“我”很高兴。然后重点介绍了参观人民大会堂的经过。最后写人民大会堂建成的速度之快和“我的感受”。

  三、作业: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默读课文,理清参观顺序

  (一)用笔标出作者参观的地方。

  (二)按照参观顺序说说王叔叔带“我”参观了人民大会堂的哪几个地方?

  (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

  (三)再读读课文,看看哪些句子引出了这些参观的地方,初步认识过渡句。

  1.自己读课文,划出这些句子。

  2.汇报你找的句子。

  (“登上台阶,一抬头就望见正门上那个庄严的国徽,红底镶金,闪闪发光。”)

  (“进了大门,就是中央大厅。”)

  (“穿过大厅,走进了大礼堂。”)

  (“从大礼堂出来,我们又上楼去参观北面的宴会厅。”)

  (“我们又参观了几个会议厅”。)

  3.读读这些句子,看看这几个句子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

  (每句都在段首。每句都引出了参观的地方。)

  4.运用这些句子有什么好处?

  (能够使段与段之间连接自然,参观地点明了,文章层次清楚。)

  (四)作者按参观的先后顺序写了五个地方,即: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每个参观的地方都是由段首句引出的。这样层次清楚,衔接紧密,过渡自然。这些句子叫做过渡句。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一)齐读课文第2自然段:

  “人民大会堂真是雄伟壮丽!”

  理解“雄伟壮丽”一词。(雄壮、伟大而美丽。)

  (二)看文章是怎样具体写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的。

  (以第3自然段为例指导学生阅读,通过教给学法,使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以后,运用学法再指导他们去读懂其它各段。)

  1.自己读第3自然段。

  2.讨论:

  (1)这段讲参观了什么地方?(正门。)

  (2)都看到了什么?(国徽,大理石柱子。)

  (3)这些东西怎么样?(庄严的国徽,红底镶金,闪闪发光。12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6、7层楼那么高,要4个人才合抱得过来。)

  (4)理解重点词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庄严”①查字典,选字义,分别理解“庄”和“严”的意思。庄,严肃,端重。严,郑重,庄重。②理解“庄严”一词的意思:庄重而严肃。③出示投影片,指导观察投影片上的国徽,体会“庄严”的含义。

  比较句子,出示训练题板。

  12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

  12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6、7层楼那么高,要4个人才合抱得过来。

  ①讨论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②为什么说第2句写得好?

  [这两个句子都是写12根大理石柱子的,第一句只写了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很空洞。第二句写得很具体。除写了柱子的数量(12根)、质地(大理石)之外,还具体写了颜色,(淡青色)、高(6、7层楼高)粗(4个人才合抱得过来)。]

  (5)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通过对国徽和大理石柱子颜色、数量,及高、粗的具体描写。)

  3.归纳学习第3自然段的方法:

  回顾这段我们是怎样学习的,用小黑板出示学习方法:

  (1)参观了什么地方。

  (2)看到(或王叔叔向我介绍)了什么。

  (3)这些东西是什么样的。

  (4)理解重点词语。

  (5)体会“雄伟壮丽”意思。

  4.运用以上的学习方法,在老师指导下,继续学习其它段落。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中央大厅。)

  (2)尝试以上总结的学习方法。

  ①按步骤进行学习。

  ②重点讨论,比较句子,出示训练题板,大理石的地面很亮。

  大理石的地面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

  按照分析描写大理石柱子一句的方法进行讨论理解:

  首先讨论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说第二句比第一句写得好?引导学生分析:

  第一句只写了大理石地面很亮,第二句具体写了亮的程度: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说一说:“能映出人的倒影来”。)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学习5、6自然段。

  (1)重点讨论大礼堂“大”的写法。

  (2)作者是运用哪些数字突出“大”的?

  (3)读这一段,找出哪些是我看到的,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绍的?

  (4)出示投影片,引导学生观察大礼堂的天花板。体会理解“满天繁星”,“灿烂光芒”等词语。

  (5)讨论:文中怎样写天花板上的电灯?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文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无数盏电灯比作满天的繁星,具体形象地描绘出大礼堂天花板的美丽,壮观。)

  6.自读“宴会厅”和“会议厅”两个自然段,独立运用学法。

  (1)学生运用学法按步骤自读课文,进行讨论。

  (2)教师检查学习效果。

  什么是眼花缭乱?

  什么使“我”眼花缭乱?

  出示训练题板、比较句子。放手让学生独立讨论比较分析句子:

  在这大厅里放着大圆桌和皮椅子。

  在这宽敞的大厅里,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排排的大圆桌和皮椅子。

  (3)写宴会厅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句话;第一句写来到宴会厅;第二句写宴会厅的富丽;第三句宴会厅的宽敞;第四句进一步具体写宴会厅的宽大。每句话衔接紧密,是根据参观宴会厅时的观察顺序写的。)

  (4)你能从“会议厅”一段中知道有多少个会议厅吗?

  会议厅是干什么用的?

  7.有感情地读课文参观经过部分。

  归纳小结:

  (1)记叙顺序:按参观人民大会堂的顺序。

  (2)具体描写了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等五个地方。

  (3)记叙时抓住了各部分的特点来写。

  (4)通过对三组句子的比较,引导学生归纳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

  可以运用数字,描写颜色,形状,恰当地运用形容词语,运用相仿的事物等。(告诉学生具体运用什么方法要根据内容来决定。)

  (三)集体读第9自然段。

  讨论:王叔叔向“我”介绍的话说明了什么?(建筑的雄伟、建设速度之快,说明建设者的勤劳和智慧,歌颂了工人阶级的伟大。)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总结提高:

  读了这篇课文就好像和“我”一起参观了人民大会堂,也听了王叔叔的介绍,那么你对人民大会堂的总印象是什么?(启发学生把能表现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的语句联系起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六自然段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一、有感情地练习读课文

  (一)自己读。

  (二)指名读。

  二、指导背诵五、六自然段

  同座位互相练习背诵。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一)出示本课生字词。

  (二)重点指导:

  1.正音:灿、敞、饰

  里面是三横。

  3.记忆字形,指导查字典。

  点指导“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独体字”各一个:

  “耀”,左右结构。查字典时在“小部、羽部,隹部”均可查到。字典中无“光部”。

  “繁”上下结构,查字典“系”部。

  “具”独体字。写时注意第三、四、五笔是短横。查字典“八字部。”

  4.其它剩余生字,自己思考,识记,练习查字典。

  (三)反馈练习。

  1.写出下面字的偏旁部首:

  厅( ) 繁( ) 具( ) 夫( )

  2.运用下列生字组词:

  宴( ) 抬( ) 灿( )

  宾( ) 括( ) 烂( )

  3.按课文内容填空:

  王叔叔带我参观了人民大会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人民大会堂真是____。给我留下了____的印象。

  4.练习把句子写具体。

  (1)花园里的花真美丽。

  (2)操场上真热闹。

  (3)教室里真干净。

  板书设计

  

  注:生字的偏旁部首用红笔标出。

  需要注意的笔画用黄笔标出。

  (张继华)

  参观人民大会堂 篇4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17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着重理解第7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连起来的。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5、6自然段。

  5、认识祖国的建设成就,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具体词句,认识人民大会堂各部分的特点;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为重点。

  结合插图,启发想象,引导体会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为难点。

  教学思路:

  本课仍按照“三读一练”的程序教学。即初读课文,了解全文大意;细读课文,按自然段学习,然后划分结构段;精读课文,概括全文主要内容,并组织学生谈学习收获;最后按照《思考·练习》的要求安排综合训练。

  由于第3至8自然段写的都是参观人民大会堂各个部分的情况,结构上有相似之处,便采取了精讲第3自然段、教给学习方法,其余各自然段仿照自学的教学方法。但因第7自然段是重点训练连句成段的凭借,故仍作具体指导。

  思维训练是提高理解能力的关键,所以特别注意了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并在议论中加强引导。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有许多雄伟的建筑,如古老的长城、故宫,现代美丽的首都机场、亚运村等等,它们为古老的北京城增添了丰姿。今天,老师也要带同学们一起到北京城走一趟,参观一处雄伟壮丽的建筑——人民大会堂。二、理解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你到过北京吗?见过人民大会堂吗?你见过的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子?

  3、简介:人民大会堂是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会址,是党和国家领导人跟人民代表商量国家大事的地方。另外,中央领导还经常在这里会见外国贵宾。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词读准确,同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指名朗读课文。

  3、回答问题。

  (课文主要写了“我”随王叔叔参观人民大会堂的经过。)四、细读课文。

  1、学习第l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2)议:从“我高兴极了”你想到了什么?(从“我高兴极了”一句会使读者想到人民大会堂一定非常美观、雄伟,很值得参观。)

  2、学习第2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议与导。

  ①这句话的意思是——

  (抓住“真是”引导理解:的确是……)

  ②跟上文联系,这一句说出了“我高兴极了”的原因;跟下文联系,下文具体讲人民大会堂如何雄伟壮丽的。所以这一自然段是——过渡段。

  3、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讲“我”参观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

  (2)议与导。

  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国徽和12根大理石柱子的?国徽有什么特点?12根大理石柱子又有什么特点?

  (要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结合对有关词语的理解谈感受。)

  (3)默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的大意是什么?

  议论后概括:这一自然段写了人民大会堂正门的国徽和柱子,总的特点是雄伟壮丽。

  4、自学第4至6自然段。

  (1)逐段自学课文。要求:根据学习第3自然段的方法,按照“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找出答案;同时记下不懂的问题。(自学提示:①“我”参观的什么地方?②“我”看到或听王叔叔说了什么?③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④各处有什么特点?)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要求学生逐段回答问题,同时引导理解有关词语句子,并解答学生的疑难。

  ①学习第4自然段。

  水晶玻璃: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名贵矿石。水晶玻璃指一种优质的玻璃,它的透明光亮很像水晶。晶光闪耀:十分光亮的光芒一闪一闪地很耀眼。概括:

  这一自然段写了中央大厅的天花板和地面,特点是美丽壮观。

  ②学习5至6自然段。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结合对词语、句子的理解谈感受。

  第5自然段写大礼堂又高又大。

  第6自然段写大礼堂又高又美观以及它的用处。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概括:

  这两个自然段写了大礼堂的雄伟壮丽。

  五、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前6自然段课文。

  2、熟读并背诵第5至6自然段。

  3、指导写生字(前9个生字)。

  指导重点:耀、繁。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复习。

  在学过的几个自然段中,课文从“我们”参观的哪几个地方写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二、细读课文。

  1、第7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写参观哪里?(宴会厅。)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议与导。

  第1句写宴会厅的位置(或“我们”来到宴会厅);第2句写看到的金花彩画多而美;第3句写看到的桌椅多;第4句写通过王叔叔的介绍进一步说明宴会厅宽敞。

  眼花缭乱:眼睛看复杂的色彩而感到迷乱。

  “我”为什么会看得眼花缭乱?(因为柱子上,天花板上金花彩画又多又美,所以使“我”眼花缭乱。)这一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连起来的?(先讲参观的地点是宴会厅,再讲进去之后看到金花彩画的感觉,接着讲所看到的大圆桌和皮椅子,最后用王叔叔介绍的具体数字讲宴会厅之大。)

  概括:

  这一自然段写了宴会厅的宽敞和壮丽。

  2、第8自然段。

  (1)自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

  (2)议与导。

  装饰: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之美观(应举例说明)。

  命名:给予名称。

  贵宾:尊贵的客人。

  概括:

  这一自然段写了会议厅多而宽敞、各有特点。

  3、默读第2至8自然段,再看看板书,想想课文从哪几个地方写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4、第9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

  (2)议与导。

  ①王叔叔的话是什么意思?(人民大会堂建筑时间短,速度快。说明人民群众建设祖国的伟大力量。)

  ②“我”的话是什么意思?(对祖国建设成就发自内心的赞美。)

  情不自禁:抑制不了自己的感情。

  三、精读课文。

  1、默读全文。思考: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篇课文写了参观人民大会堂的过程,介绍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四、综合训练。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思考·练习》第2题。

  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展开议论。

  (每组中的前一个句子给人的认识比较模糊;后一个句子不但能给人具体、准确的认识,而且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导思考: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具体?(首先要仔细观察,其次是积累词语。)

  3、指导写字(后8个)。

  指导重点:敞、饰、具。

  4、完成《思考·练习》第4题。

  参观人民大会堂 篇5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两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登山、灿烂、宽敞、贵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3.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4.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责任感。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生字,理解词义。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谁参观过人民大会堂?它座落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介绍有关大会堂的资料。)

  2.老师范读课文,听后简单谈谈你的感受。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读课文,标画出文中生字、词及自然段序号。

  2.学生通过查字典自学生字、词(用填表法完成自学)。

  生字

  读音

  音序

  部首

  剩几画

  组词

  阶

  jiē

  J

  阝

  4

  台阶

  三、检查自学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读音。

  “登、厅、堂”是后鼻韵母;

  “灿、烂、宾”是前鼻韵母;

  “敞、饰”是翘舌音。

  2.分析字形结构,注意书写规范。

  “登”上下结构,左上角是“ ”,不要写成“ ”;右上角是“ ”,不要写成“ ”。

  “厅”半包围结构,外围是个“厂”,不要把第一笔写成撇。

  “席”半包围结构,里下方是“巾”,不要写成“又”。

  “敞”左右结构,左边是上下结构,上边是个变形的“ ”字,不要写成“ ”。

  “内”独体字,注意里边是“丶”,不要写成捺。

  3.难以确定的部首。

  “登”应查“豆”部。

  “内”应查“|”部。

  “堂”应查“小”部。

  4.区别多音字的用法,可采用组词的方式,作巩固练习。

  5.区别形近字,可采用组词方式,作巩固练习。

  席( ) 党( ) 敞( ) 内( )

  度( ) 赏( ) 敝( ) 肉( )

  芒( ) 座( ) 描( ) 具( )

  茫( ) 坐( ) 瞄( ) 且( )

  四、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庄严:庄重而严肃。

  国徽:代表国家的标志。我国的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红底;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宽敞:宽阔、宽大。

  繁星:许许多多的星星。本文比喻电灯很多。

  摆设:把物品(多指艺术品)按审美观点安放。

  晶光闪耀:十分明亮的光芒一闪一闪地耀眼。本文指中央大厅大理石的地板十分明亮。

  眼花缭乱:看到的东西又多又好看,眼睛都看花了。

  情不自禁: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五、自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六、作业:

  生字、词、读书。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学习“按参观的顺序写”这种写作方法。

  2.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责任感。

  教学重点

  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什么特色以及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按参观顺序把看到,听到的内容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齐读课题,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本文是一篇参观记;题目交代了干什么,也就是本文以内容命题的。)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读了这篇文章,人民大会堂给你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

  板书:雄伟壮丽

  2.默读课文,边读边画。

  (1)作者都参观了大会堂的哪些地方,请你用“ ”把完整的句子画下来。

  (2)自学后,请同学汇报,老师板书:

  [正门] [中央大厅] [大礼堂] [宴会厅] [会议厅]

  再把五个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议论议论这些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经过体会议论使学生明白:这些过渡句在文中起到总起或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的好处是:结构清楚,上下文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3.自学课文,体会雄壮。

  设问:作者在参观每一个地方时,都抓住了哪些事物,怎样描写的?这样写你体会出有什么好处?请你用“[ ]”画出事物,用“( )”画出描述性的语句,在边上注上你的体会。

  4.合作学习,交流体会。

  (1)“正门”,作者抓住了[国徽]、[大理石柱子]这两样事物,从“红底镶金”、“闪闪发光”中体会出国徽的庄严。从十二根柱子又高又大看出大会堂的雄伟。

  十二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层楼那么高,要四个人才合抱得过来。

  通过以上两句话的比较,使学生明白使用数字举例、颜色描写等方法,可以使你要表达的意思具体、形象,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亲眼目睹之感。

  (2)“中央大厅”,作者抓住了[吊灯]、[地面]这两样事物,从“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看出大厅的壮丽美观。

  大理石的地面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

  通过以上两句话的比较,使学生进一步的明白:恰当地运用形容词,运用相仿的事物,可以使意思表达得准确、具体、生动、形象。

  换词、句练习:

  如: ①水清澈见底,能映出人的倒影来。

  ②黑板擦得黑又亮,能映出人的倒影来。

  (3)“大礼堂”,作者抓住了[座位]、[灯]这两样事物,从“能坐万人”、“像满天繁星”、“放出灿烂光芒”看出大礼堂格外明亮壮丽。

  (4)“宴会厅”,作者抓住了[彩画]、[桌椅]这些事物,从“眼花缭乱”、“举行五千人的大宴会”看出宴会厅漂亮、宽敞,由此还可以看出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练习:可以模仿前边的内容,把你认为不具体的地方给它生动、具体化。

  如:五千人的宴会厅,相当于我们五所学校那么多人。

  (5)“会议厅”,与前四个地方的描写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会议厅的内容写得简单、概括,这样避免文章太长,重点可突出。)

  (6)从王叔叔的话中体会出:(人民大会堂的建成速度快,联想到我国人民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高度积极性和责任感。)

  三、小结:

  看板书,回顾内容,议一议作者是怎样把大会堂雄伟壮丽这一内容写具体的。

  (①抓事物,运用数字、描写颜色,恰当地使用形容词,运用相仿的事物等手法把看到、听到的内容写清楚、写具体的。②借助比喻、感叹的句式抒发情感。③注意了详略安排。)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如果有时间,可请同学象导游一样向大家介绍大会堂的情况。

  六、作业:

  1.摘抄你喜欢的句子。

  2.把下列句子写具体:

  (1)教室里真干净。

  (2)操场上可真热闹。

  (3)比赛正激烈地进行着。

  3.预习11课。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组织一次参观活动。

  2.写一篇参观记。

  参观人民大会堂 篇6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

  2、弄清课文的叙述顺序,练习归纳段意。

  3、学会本课12个生字。练习用“宽敞”“情不自禁”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六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人民大会堂伟壮丽,弄清各段人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幻灯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布置预习。

  1、你去过北京吗?在天安门广场西侧有一座雄伟壮丽的建筑物,那就是人民大会堂。

  2、出示幻灯。

  3、提出预习要求:轻声读课文几遍,做到读正确、流利。

  4、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二、检查预习。

  三、再次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的是谁去参观了人民大会堂?参观了哪些地方?

  四、讨论交流。

  1、谁去参观了人民大会堂?

  2、参观了哪些地方?

  五、讨论分段。

  这篇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三段,一1,二2-8,三9)

  六、深入理解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把这一段中描写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的句子画出来。

  2、讨论,交流。

  (1)指名读画出的句子。

  (2)哪些是“我”看到的,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绍的?

  (3)用自己的话说说大礼堂的特点。

  七、深入理解第三段。

  1、齐读第9自然段。

  2、“情不自禁”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会“情不自禁”?

  八、归纳段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归纳段意。

  2、指名回答讨论。

  九、完成思考练习3。

  1、指名读词语。

  2、练习用带点词造句。

  3、抄写词语两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听写词语。

  2、背诵五、六自然段。

  二、完成练笔。

  1、指名读题目,明确要求。

  2、同桌讨论要写什么,按什么顺序写,如何写具体。

  3、指名谈谈自己准备写什么,怎么写,其它同学可做补充。

  4、写完后请同学朗读自己的练笔作文,并说说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三、鼓励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板书设计:

  26参观人民大会堂

  礼堂宴会厅

  大齐

  雄伟

  壮丽

  亮异

  大厅高会议厅

  正门

  参观人民大会堂 篇7

  目的要求:

  1.学会12个生字及新词。

  2.能按表格要求填写,说出课文的表达顺序。

  3.联系上下文体会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

  4.了解人民大会堂是各族人民代表商量国家大事和中央领导同志会见外国朋友的地方。感受他的雄伟壮丽,体会建设者的伟大创造力。

  5.能写一处景物或一件展品。

  教学重点:

  感受人民大会堂的雄伟,体会建设者的伟大创造力。

  教学难点:

  了解参观的顺序,体会过渡句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要求:

  学习课文1—5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大会堂的雄伟,体会建设者的伟大创造力。了解参观的顺序。

  教学重点:

  感受人民大会堂的雄伟,体会建设者的伟大创造力。

  教学难点:

  了解参观的顺序,体会过渡句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有许多雄伟的建筑,如古老的长城、故宫,现代美丽的首都机场、亚运村等等,它们为古老的北京城增添了丰姿。今天,老师也要带同学们一起到北京城走一趟,参观一处雄伟壮丽的建筑——人民大会堂。

  二、理解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你到过北京吗?见过人民大会堂吗?你见过的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子?

  3.简介:人民大会堂是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会址,是党和国家领导人跟人民代表商量国家大事的地方。另外,中央领导还经常在这里会见外国贵宾。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词读准确,同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指名朗读课文。

  3.回答问题。

  (课文主要写了“我”随王叔叔参观人民大会堂的经过。)

  四、细读课文。

  1.学习第l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2)议:从“我高兴极了”你想到了什么?(从“我高兴极了”一句会使读者想到人民大会堂一定非常美观、雄伟,很值得参观。)

  2.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讲“我”参观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困

  (2)小组讨论。

  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国徽和12根大理石柱子的?国徽有什么特点?12根大理石柱子又有什么特点?

  (要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结合对有关词语的理解谈感受。)

  (3)默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的大意是什么?

  议论后概括:这一自然段写了人民大会堂正门的国徽和柱子,总的特点是雄伟壮丽。

  4.自学第3至5自然段。

  (1)逐段自学课文。要求:根据学习第3自然段的方法,按照“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找出答案;同时记下不懂的问题。(自学提示:①“我”参观的什么地方?②“我”看到或听王叔叔说了什么?③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④各处有什么特点?)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要求学生逐段回答问题,同时引导理解有关词语句子,并解答学生的疑难。

  ① 学习第3自然段。

  水晶玻璃: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名贵矿石。水晶玻璃指一种优质的玻璃,它的透明光亮很像水晶。

  晶光闪耀:十分光亮的光芒一闪一闪地很耀眼。概括:

  这一自然段写了中央大厅的天花板和地面,特点是美丽壮观。

  ② 学习4至5自然段。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结合对词语、句子的理解谈感受。

  第4自然段写大礼堂又高又大。

  第5自然段写大礼堂又高又美观以及它的用处。

  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概括:

  这两个自然段写了大礼堂的雄伟壮丽。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前5自然段课文。

  2.熟读并背诵第4至5自然段。

  3.指导写生字(前5个生字)。

  指导重点:徽、盏、繁。

  课后反思:

  读写结合的小练笔,动笔前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感到新奇、有趣、印象深的地方写出来,教给学生多角度观察,还要有一定的顺序,语句通顺,意思清楚明白。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学习课文6—8段,继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大会堂的雄伟,体会建设者的伟大创造力。了解参观的顺序。

  教学重点:

  感受人民大会堂的雄伟,体会建设者的伟大创造力。

  教学难点:

  了解参观的顺序,体会过渡句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在学过的几个自然段中,课文从“我们”参观的哪几个地方写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困

  二、细读课文。

  1.第7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写参观哪里?(宴会厅。)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小组讨论。

  第1句写宴会厅的位置(或“我们”来到宴会厅);第2句写看到的金花彩画多而美;第3句写看到的桌椅多;第4句写通过王叔叔的介绍进一步说明宴会厅宽敞。

  眼花缭乱:眼睛看复杂的色彩而感到迷乱。

  “我”为什么会看得眼花缭乱?(因为柱子上,天花板上金花彩画又多又美,所以使“我”眼花缭乱。)这一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连起来的?(先讲参观的地点是宴会厅,再讲进去之后看到金花彩画的感觉,接着讲所看到的大圆桌和皮椅子,最后用王叔叔介绍的具体数字讲宴会厅之大。)

  概括:

  这一自然段写了宴会厅的宽敞和壮丽。

  2.第7自然段。

  (1)自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

  装饰: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之美观(应举例说明)。

  命名:给予名称。

  贵宾:尊贵的客人。

  概括:

  这一自然段写了会议厅多而宽敞、各有特点。

  3.默读第2至7自然段,再看看板书,想想课文从哪几个地方写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4.第8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

  (2)议与导。

  ① 王叔叔的话是什么意思?

  (人民大会堂建筑时间短,速度快。说明人民群众建设祖国的伟大力量。)

  ②“我”的话是什么意思?

  (对祖国建设成就发自内心的赞美。)

  情不自禁:抑制不了自己的感情。

  三、精读课文。

  1.默读全文。思考: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篇课文写了参观人民大会堂的过程,介绍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四、综合训练。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思考·练习》第2题。

  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展开议论。

  (每组中的前一个句子给人的认识比较模糊;后一个句子不但能给人具体、准确的认识,而且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导思考: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具体?(首先要仔细观察,其次是积累词语。)

  3.指导写字(后8个)。

  指导重点:敞、饰、具。

  五、作业。

  完成《思考·练习》第4题。

  板书设计:

  人 正门 _____ _____ 雄

  民 中央大厅 _____ _____ 伟

  大 大礼堂 _____ _____

  会 宴会厅 _____ _____ 壮

  堂 会议厅 _____ _____ 丽

  (横线上的词语根据学生的汇报随机填写,也可有所增减)

  课后反思:

  对于课文中遇到的问题,我引导学生再次读书,学生在自学与交流中,会迎刃而解。

  参观人民大会堂 篇8

  ●重点生字

  登:dēng

  上,升:登山。登车。登门。登天。登台。登场(ch僴g )。登高。登攀。登临。登科。登程。登堂入室。踩,践踏,脚向下用力:登踏。踢登。记载:登记。登报。登载。谷物成熟:登岁(丰年)。五谷丰登。立刻:登时。“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进:登崇(进用推崇)。方言,穿:登上靴子。

  笔画数:12;部首:癶;

  笔顺编号:543341251431

  造句:登上长城的一霎那,父亲心中充满了感动。

  阶:(階)jiē

  为了便于上下,用砖石砌成的或就山势凿成的梯形的道:阶除(台阶)。阶墀(台阶)。阶级。阶下囚。台阶。等级,层次:阶层。官阶。军阶。音阶。凭借:阶缘(凭借,依附)。由来:阶祸。途径:阶段。

  笔画数:6;部首:阝;

  笔顺编号:523432

  造句:学校修建了新的大理石台阶。

  厅:(廳)tīng

  聚会或招待客人用的大房间:厅堂。客厅。政府机关办事部门:办公厅。教育厅。

  笔画数:4;部首:厂;

  笔顺编号:1312

  造句:礼堂大厅内灯火辉煌。

  礼:(禮)lǐ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婚礼。丧(s乶g )礼。典礼。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礼教(ji刼)。礼治。克己复礼。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礼让。礼遇。礼赞。礼尚往来。先礼后兵。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礼物。礼金。献礼。古书名,《礼记》的简称。姓。

  笔画数:5;部首:礻;

  笔顺编号:45245

  席:xí

  用草或苇子编成的成片的东西,古人用以坐、卧,现通常用来铺床或炕等:席子。草席。苇席。竹席。凉席。席地而坐。席卷(ju僴)。座位:席位。席次。出席。列席。酒筵,成桌的饭菜:筵席。宴席。酒席。特指议会中当选的人数:四席。职位:主席。西席(塾师)。量词:一席酒。姓。

  笔画数:10;部首:巾;

  笔顺编号:4131221252

  造句:爸爸的一席话让我终生受益。

  灿:(燦)càn

  〔灿烂〕光彩,耀眼,如“阳光灿灿”。亦简称“灿”,如“灿若晨星”。(燦)

  笔画数:7;部首:火;

  笔顺编号:4334252

  造句:老师的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

  烂:(爛)làn

  因过熟而变得松软:烂糊。煮烂。程度极深:台词背得烂熟。东西腐坏:腐烂。灼伤:焦头烂额。崩溃,败坏:敌人一天天烂下去。破碎:破烂。烂纸。头绪杂乱:烂摊子。明,有光彩:烂银枪。烂漫。

  笔画数:9;部首:火;

  笔顺编号:433443111

  造句:这段文章他早背的滚瓜烂熟了。

  党:(黨)

  dǎng 为了政治目的结合起来的团体:党派。党团。党委。党员。党章。党阀。党风。党纪。意见相合的人或由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团体:党羽。朋党。死党。指亲族:父党。母党。妻党。古代地方组织,以五百家为一党。姓。

  笔画数:10;部首:儿;

  笔顺编号:2434525135

  造句:7月1日,我加入了光荣的中国共产党。

  描:miáo

  依照原样摹画或重复地画:描写。描叙。描述。描红。描画。描状。描摹。

  笔画数:11;部首:扌;

  笔顺编号:12112225121

  造句:这篇课文对哈雷慧星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敞:chǎng

  (房屋、庭院等)没有遮蔽:敞亮。宽敞。张开,打开:敞着大门。敞篷马车。敞开供应。古同“畅”,畅快。

  笔画数:12;部首:攵;

  笔顺编号:243252513134

  造句:现在,学生们已经搬到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

  椅:yǐ

  有*背的坐具:椅子。坐椅。木椅。躺椅。椅yī 落叶乔木,木材可以制器物。亦称“山桐子”。

  笔画数:12;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13412512

  造句:夏天的时候爷爷喜欢*在躺椅上晒太阳。

  议:(議)yì

  意见,言论:议论。提议。建议。讨论,商量:商议。会议。协议。议案。议决。议价。评论是非,多指责备:非议。恐招物议。旧时文体的一种,用以论事说理或陈述意见:奏议。驳议。

  笔画数:5;部首:讠;

  笔顺编号:45434

  造句:这次会议持续了5个小时。

  内:nèi

  里面,与“外”相对:内部。内外。内定。内地。内阁。内行(h俷g )。内涵。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内人。内亲。内弟。亲近:内君子而外小人。外内nà 古同“纳”,收入;接受。外

  笔画数:4;部首:冂;

  笔顺编号:2534

  造句:他丑陋的外貌不能遮掩他善良的内心。

  宾:(賓)bīn

  客人:宾客。来宾。宾馆。宾主。贵宾。宾至如归。古同“傧”,傧相。服从,归顺:宾服。宾附。姓。主

  笔画数:10;部首:宀;

  笔顺编号:4453212134

  造句:大厅里聚集了四面八方的宾客。

  ●重点词语

  装饰: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之美观。

  命名:给予名称。

  贵宾:尊贵的客人。

  眼花缭乱:因为事务多而繁杂,以至于看不清晰。

  参观:观赏,观看。

  灿烂:光彩耀眼。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7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着重理解第7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连起来的。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5、6自然段。

  5、认识祖国的建设成就,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课文重点

  结合具体词句,认识人民大会堂各部分的特点;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为重点。结合插图,启发想象,引导体会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为难点。

  ㈠重点: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什么特点。

  ㈡难点:弄清写宴会厅自然段的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㈢1 弄清作者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从而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的特点。

  2 让学生弄清写宴会厅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什么意思。

  参观人民大会堂 篇9

  教学设计示例

  10、参观人民大会堂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两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登山、灿烂、宽敞、贵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3.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4.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责任感。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生字,理解词义。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谁参观过人民大会堂?它座落在什么地方?介绍有关大会堂的资料。见“扩展资料”。

  2.老师范读课文,听后简单谈谈你的感受。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读课文,标画出文中生字、词及自然段序号。

  2.学生通过查字典自学生字、词(用填表法完成自学)。

  生字

  读音

  音序

  部首

  剩几画

  组词

  阶

  jiē

  J

  阝

  4

  台阶

  三、检查自学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读音。

  “登、厅、党”是后鼻韵母;

  “灿、烂、宾”是前鼻韵母;

  “敞、饰”是翘舌音。

  2.分析字形结构,注意书写规范。

  “登”上下结构,左上角是“”,不要写成“”;右上角是“”,不要写成“”。

  “厅”半包围结构,外围是个“厂”,不要把第一笔写成撇。

  “席”半包围结构,里下方是“巾”,不要写成“又”。

  “敞”左右结构,左边是上下结构,上边是个变形的“”字,不要写成“” 。

  “内”独体字,注意里边是“丶”,不要写成捺。

  3.难以确定的部首。

  “登”应查“豆”部。

  “内”应查“|”部。

  “党”应查“小”部。

  4.区别多音字的用法,可采用组词的方式,作巩固练习。

  5.区别形近字,可采用组词方式,作巩固练习。

  席()党()敞()内()

  度()赏()敝()肉()

  芒()座()描()具()

  茫()坐()瞄()且()

  四、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庄严:庄重而严肃。

  国徽:代表国家的标志。我国的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红底;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宽敞:宽阔、宽大。

  繁星:许许多多的星星。本文比喻电灯很多。

  摆设:把物品(多指艺术品)按审美观点安放。

  晶光闪耀:十分明亮的光芒一闪一闪地耀眼。本文指中央大厅大理石的地板十分明亮。

  眼花缭乱:看到的东西又多又好看,眼睛都看花了。

  情不自禁: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五、自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六、作业:

  生字、词、读书。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学习“按参观的顺序写”这种写作方法。

  2.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责任感。

  教学重点:

  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什么特色以及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按参观顺序把看到,听到的内容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齐读课题,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本文是一篇参观记;题目交代了干什么,也就是本文以内容命题的。)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读了这篇文章,人民大会堂给你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

  板书:雄伟壮丽

  2.默读课文,边读边画。

  (1)作者都参观了大会堂的哪些地方,请你用“”把完整的句子画下来。

  (2)自学后,请同学汇报,老师板书:

  [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

  再把五个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议论议论这些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经过体会议论使学生明白:这些过渡句在文中起到总起或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的好处是:结构清楚,上下文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3.自学课文,体会雄壮。

  投影:作者在参观每一个地方时,都抓住了哪些事物,怎样描写的?这样写你体会出有什么好处?请你用“[]”画出事物,用“()”画出描述性的语句,在边上注上你的体会。

  4.合作学习,交流体会。

  (1)“正门”,作者抓住了[国徽]、[大理石柱子]这两样事物,从“红底镶金”、“闪闪发光”中体会出国徽的庄严。从十二根柱子又高又大看出大会堂的雄伟。

  投影: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

  十二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层楼那么高,要四个人才合抱得过来。

  通过以上两句话的比较,使学生明白使用数字举例、颜色描写等方法,可以使你要表达的意思具体、形象,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亲眼目睹之感。

  (2)“中央大厅”,作者抓住了[吊灯]、[地面]这两样事物,从“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看出大厅的壮丽美观。

  投影:大理石的地面很亮。

  大理石的地面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

  通过以上两句话的比较,使学生进一步的明白:恰当地运用形容词,运用相仿的事物,可以使意思表达得准确、具体、生动、形象。

  换词、句练习:

  如:①水清澈见底,能映出人的倒影来。

  ②黑板擦得黑又亮,能映出人的倒影来。

  (3)“大礼堂”,作者抓住了[座位]、[灯]这两样事物,从“能坐万人”、“像满天繁星”、“放出灿烂光芒”看出大礼堂格外明亮壮丽。

  (4)“宴会厅”,作者抓住了[彩画]、[桌椅]这些事物,从“眼花缭乱”、“举行五千人的大宴会”看出宴会厅漂亮、宽敞,由此还可以看出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练习:可以模仿前边的内容,把你认为不具体的地方给它生动、具体化。

  如:五千人的宴会厅,相当于我们五所学校那么多人。

  (5)“会议厅”,与前四个地方的描写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会议厅的内容写得简单、概括,这样避免文章太长,重点可突出。)

  (6)从王叔叔的话中体会出:(人民大会堂的建成速度快,联想到我国人民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高度积极性和责任感。)

  三、小结:

  看板书,回顾内容,议一议作者是怎样把大会堂雄伟壮丽这一内容写具体的。

  (①抓事物,运用数字、描写颜色,恰当地使用形容词,运用相仿的事物等手法把看到、听到的内容写清楚、写具体的。②借助比喻、感叹的句式抒发情感。③注意了详略安排。)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如果有时间,可请同学象导游一样向大家介绍大会堂的情况。

  六、作业:

  1.摘抄你喜欢的句子。

  2.把下列句子写具体:

  (1)教室里真干净。

  (2)操场上可真热闹。

  (3)比赛正激烈地进行着。

  3.预习11课。

  板书设计

  学习方法:

  读—感知画—重点说—感受想—联系

  参观人民大会堂 篇10

  【课课练】

  a组

  一、选择加粗字的正确读音。

  眼花乱 liǎo ()观cān()

  liáo ()chān ()

  烂 càn()光wáng ()

  chàn ()máng ()

  二、查字典,填空。

  加粗的字部首再查几画读音字义组新词灯闪耀有三、看拼音写汉字。

  zhuāng yón cànlàn jīng guāng shǎn yào

  ( )()( )

  kuān chángzhuāng shì mǎn tiān fán xīng

  ( ) ( ) ( )

  四、多音字组词。

  五、区别组词。

  六、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宽敞——摆设——情不自禁——

  七、根据解释写出本课词语。

  1.庄重而严肃。()

  2.光彩鲜明耀眼。()

  3.把物品按照一定的位置安放。()

  4.十分明亮的光芒一闪一闪地耀眼。()

  5.看到的东西又多又好看,眼睛都看花了。()

  6.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b组

  一、选择正确的汉字,把词语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宽敞——明亮——

  三、选词填空。

  1.宽敞宽阔

  ①人民大会堂()的宴会厅,可以举行五千人的宴会。

  ②()的操场上空无一人。

  2.庄严庄重

  ①我远远望见人民大会堂正门上方那枚()的国徽。

  ②今天会场上的气氛显得十分()。

  参观人民大会堂 篇11

  一、素质教育目标

  ㈠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2、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句与句的联系。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庄严”、“晶光闪耀”、“灿烂”、“摆设”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6自然段。

  ㈡能力训练点

  1、以第三自然段为例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2、说话作文时,能连贯地表达要说、要写的意思,培养写作能力。

  ㈢德育渗透点

  1、使学生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建设祖国。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㈠重点

  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什么特点。

  ㈡难点

  弄清写宴会厅自然段的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㈢解决办法

  1、重点解决办法

  让学生弄清作者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从而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的特点。

  2、难点的解决办法

  让学生弄清写宴会厅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什么意思。

  三、课时安排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㈠自学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㈡结合预习与课后思考问题找出不懂的问题做记号。

  ㈢在读议中弄清人民大会堂各处建筑的特点和描写宴会厅一段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㈣背诵5、6自然段

  五、教具准备

  人民大会堂投影片;思考·练习2比较句子的投影片;生字新词卡片。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谁到过北京?到北京的人一定回去看人民大会堂的。谁给大家说说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的?

  2、没有去过的同学也不要遗憾,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学习《参观人民大会堂》饱览它雄伟壮丽的风采。

  (二)板书课题。

  28参观人民大会堂

  (三)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1)、把本课的生字词在课文中勾画出来,借助拼音读几遍。

  (2)、再读课文,在不懂的句子或字词下面画上横线,再打个“?”(老师巡视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交流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看学生是否读通了课文)

  (2)、出示写有生字新词的活动卡片。

  (四)再读全文,整体感知。

  (作者参观过的地方,用笔标出来。)

  (五)逐段理解课文内容。

  (提示:注意每个自然段开头的第一句话。)

  1、默读第1自然段。读后引导概括段意:王叔叔带“我”去参观人民大会堂和“我”的心情。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齐读。

  (2)、出示句子。

  人民大会堂真是雄伟壮丽!

  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

  比较异同,第一句话加上“真是”;把“。”改成“!”,读时强调“真是”,突出感叹,热情赞美的语气。

  (指名朗读,体会感情)

  (3)、带感情齐读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指名7人各读一个自然段(2——8自然段)思考。

  “我”参观了人民大会堂的哪些地方,是按怎样的顺序参观的?

  板书:正门:

  中央大厅:

  大礼堂:

  宴会厅:

  会议厅:

  追问:参观完这些地方,人民大会堂给作者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雄伟壮丽)为什么?

  1、带着思考题自读第3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时讲参观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板书:国徽大理石柱子

  指导观察投影片上的国徽,体会“庄严”的含义,讲读中比较句子:

  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

  十二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层楼那么高。

  要四个人才合抱过来。

  (讨论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第二个句子写得好。教师点播:这两个句子都是写十二根大理石柱子的。第一句只写了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第二句不仅写了大理石有多少根,是什么颜色的,而且用人们熟悉的可以想象出来的相仿的事物来说明大理石柱子多么高多么粗。这样写得更具体。)

  2、指名读第4自然段,读前提出思考:这一段讲参观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出示投影“中央大厅”)

  3、教师范读5、6自然段,学生思考,勾画:

  ⑴哪些是“我”看到的?

  ⑵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绍的?

  ⑶文中怎样写天花板的电灯?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天花板上有无数盏电灯,像满天繁星。”这个比喻句把无数盏电灯比作满天繁星,形象地说灯很多。)

  ⑷通过“我”看到的和王叔叔告诉“我”的,这两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座位——能坐一万人

  大礼堂电灯——像满天繁星

  用途——人民代表大会

  ⑸学生自由朗读5、6自然段,看板书练习背诵,指导学生按“大礼堂在哪儿,有多大,灯又多又亮,大礼堂的用场”的顺序加以背诵。

  4、自由朗读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逐句朗读,说句意,体会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句话:第一句写出宴会厅的位置;第二句是说宴会厅的富丽;第三、四句分别从大厅里的摆设和能容纳的人数,说明宴会听的宽敞。每句话衔接紧密,是根据参观宴会厅的观察顺序写的。)

  在读议中板书:金花彩画五千人宴会

  讲读中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句子:

  在这大厅里放着大圆桌和皮椅子。

  在这宽敞的大厅里,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排一排的大圆桌和大皮椅子。

  5、自学8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纲:这一段讲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读议板书:宽敞装设摆设各不同

  6、教师小结归纳:以上2至8自然段是按参观的顺序记叙人民大会堂的。具体地描写了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等五个地方。通过作者地描写,人民大会堂给你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再次有感情的朗读2自然段。

  (二)齐读9自然段。

  概括:这么雄伟壮丽的大会堂不到一年工夫就建成了,歌颂了建设者的创造力和高度的积极性。

  (三)对照板书总结性提问。布置作业

  作者和王叔叔到人民大会堂先后参观了哪些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

  第三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读生字新词卡片。

  2、指名朗读课文。

  3、指导背诵5、6自然段,同位互相背诵。

  (二) 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耀”左右结构,写时注意小结构部分笔画变化。

  “饰”的右半边不要写成“市”或“布”。

  “具”容易丢掉一小横,提醒学生注意。

  其他生字自己思考,识记。

  (三) 指导读全文,说说本课按参观顺序主要写了什么?

  (四) 完成课后练习·练习4。

  七、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5、6自然段。

  八、板书设计

  28、参观人民大会堂

  正门:国徽大理石柱子

  中央大厅:玻璃大吊灯大理石地面

  座位——能坐一万人

  大礼堂:电灯——像满天繁星雄伟壮丽

  用途——人民代表开会

  宴会厅:金花彩画五千人宴会

  会议厅:宽敞装饰摆设各不相同

  参观人民大会堂 篇1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两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登山、灿烂、宽敞、贵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3、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4、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责任感。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生字,理解词义。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谁参观过人民大会堂?它座落在什么地方?介绍有关大会堂的资料。见“扩展资料”。

  2、老师范读课文,听后简单谈谈你的感受。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读课文,标画出文中生字、词及自然段序号。

  2、学生通过查字典自学生字、词(用填表法完成自学)。

  三、检查自学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读音。

  “登、厅、党”是后鼻韵母;

  “灿、烂、宾”是前鼻韵母;

  “敞、饰”是翘舌音。

  2、分析字形结构,注意书写规范。

  “登”上下结构,左上角是“ ”,不要写成“ ”;右上角是“ ”,不要写成“ ”。

  “厅”半包围结构,外围是个“厂”,不要把第一笔写成撇。

  “席”半包围结构,里下方是“巾”,不要写成“又”。

  “敞”左右结构,左边是上下结构,上边是个变形的“ ”字,不要写成“ ”。

  “内”独体字,注意里边是“丶”,不要写成捺。

  3、难以确定的部首。

  “登”应查“豆”部。

  “内”应查“|”部。

  “党”应查“小”部。

  4、区别多音字的用法,可采用组词的方式,作巩固练习。

  5、区别形近字,可采用组词方式,作巩固练习。

  席( ) 党( ) 敞( ) 内( )

  度( ) 赏( ) 敝( ) 肉( )

  芒( ) 座( ) 描( ) 具( )

  茫( ) 坐( ) 瞄( ) 且( )

  四、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庄严:庄重而严肃。

  国徽:代表国家的标志。我国的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红底;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宽敞:宽阔、宽大。

  繁星:许许多多的星星。本文比喻电灯很多。

  摆设:把物品(多指艺术品)按审美观点安放。

  晶光闪耀:十分明亮的光芒一闪一闪地耀眼。本文指中央大厅大理石的地板十分明亮。

  眼花缭乱:看到的东西又多又好看,眼睛都看花了。

  情不自禁: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五、自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六、作业

  生字、词、读书。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学习“按参观的顺序写”这种写作方法。

  2、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责任感。

  教学重点:

  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什么特色以及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按参观顺序把看到,听到的内容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齐读课题,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本文是一篇参观记;题目交代了干什么,也就是本文以内容命题的。)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读了这篇文章,人民大会堂给你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

  板书:雄伟壮丽

  2、默读课文,边读边画。

  (1)作者都参观了大会堂的哪些地方,请你用“ ”把完整的句子画下来。

  (2)自学后,请同学汇报,老师板书

  [正门] [中央大厅] [大礼堂] [宴会厅] [会议厅]

  再把五个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议论议论这些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经过体会议论使学生明白:这些过渡句在文中起到总起或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的好处是:结构清楚,上下文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3、自学课文,体会雄壮。

  投影:作者在参观每一个地方时,都抓住了哪些事物,怎样描写的?这样写你体会出有什么好处?请你用“[ ]”画出事物,用“( )”画出描述性的语句,在边上注上你的体会。

  4、合作学习,交流体会。

  (1)“正门”,作者抓住了[国徽]、[大理石柱子]这两样事物,从“红底镶金”、“闪闪发光”中体会出国徽的庄严。从十二根柱子又高又大看出大会堂的雄伟。

  投影: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

  十二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层楼那么高,要四个人才合抱得过来。

  通过以上两句话的比较,使学生明白使用数字举例、颜色描写等方法,可以使你要表达的意思具体、形象,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亲眼目睹之感。

  (2)“中央大厅”,作者抓住了[吊灯]、[地面]这两样事物,从“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看出大厅的壮丽美观。

  投影:大理石的地面很亮。

  大理石的地面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

  通过以上两句话的比较,使学生进一步的明白:恰当地运用形容词,运用相仿的事物,可以使意思表达得准确、具体、生动、形象。

  换词、句练习

  如:

  ①水清澈见底,能映出人的倒影来。

  ②黑板擦得黑又亮,能映出人的倒影来。

  (3)“大礼堂”,作者抓住了[座位]、[灯]这两样事物,从“能坐万人”、“像满天繁星”、“放出灿烂光芒”看出大礼堂格外明亮壮丽。

  (4)“宴会厅”,作者抓住了[彩画]、[桌椅]这些事物,从“眼花缭乱”、“举行五千人的大宴会”看出宴会厅漂亮、宽敞,由此还可以看出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练习:可以模仿前边的内容,把你认为不具体的地方给它生动、具体化。

  如:五千人的宴会厅,相当于我们五所学校那么多人。

  (5)“会议厅”,与前四个地方的描写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会议厅的内容写得简单、概括,这样避免文章太长,重点可突出。)

  (6)从王叔叔的话中体会出:(人民大会堂的建成速度快,联想到我国人民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高度积极性和责任感。)

  三、小结

  看板书,回顾内容,议一议作者是怎样把大会堂雄伟壮丽这一内容写具体的。

  ①抓事物,运用数字、描写颜色,恰当地使用形容词,运用相仿的事物等手法把看到、听到的内容写清楚、写具体的。

  ②借助比喻、感叹的句式抒发情感。

  ③注意了详略安排。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如果有时间,可请同学象导游一样向大家介绍大会堂的情况。

  六、作业

  1、摘抄你喜欢的句子。

  2、把下列句子写具体。

  (1)教室里真干净。

  (2)操场上可真热闹。

  (3)比赛正激烈地进行着。

  3、预习下一课。

  参观人民大会堂 篇13

  一、素质教育目标

  ㈠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2、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句与句的联系。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庄严”、“晶光闪耀”、“灿烂”、“摆设”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6自然段。

  ㈡能力训练点

  1、以第三自然段为例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2、说话作文时,能连贯地表达要说、要写的意思,培养写作能力。

  ㈢德育渗透点

  1、使学生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建设祖国。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㈠重点

  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什么特点。

  ㈡难点

  弄清写宴会厅自然段的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㈢解决办法

  1、重点解决办法

  让学生弄清作者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从而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的特点。

  2、难点的解决办法

  让学生弄清写宴会厅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什么意思。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㈠自学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㈡结合预习与课后思考问题找出不懂的问题做记号。

  ㈢在读议中弄清人民大会堂各处建筑的特点和描写宴会厅一段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㈣背诵5、6自然段

  五、教具准备

  人民大会堂投影片;思考·练习2比较句子的投影片;生字新词卡片。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谁到过北京?到北京的人一定回去看人民大会堂的。谁给大家说说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的?

  2、没有去过的同学也不要遗憾,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学习《参观人民大会堂》饱览它雄伟壮丽的风采。

  (二)板书课题。

  28参观人民大会堂

  (三)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1)、把本课的生字词在课文中勾画出来,借助拼音读几遍。

  (2)、再读课文,在不懂的句子或字词下面画上横线,再打个“?”(老师巡视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交流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看学生是否读通了课文)

  (2)、出示写有生字新词的活动卡片。

  (四)再读全文,整体感知。

  (作者参观过的地方,用笔标出来。)

  (五)逐段理解课文内容。

  (提示:注意每个自然段开头的第一句话。)

  1、默读第1自然段。读后引导概括段意:王叔叔带“我”去参观人民大会堂和“我”的心情。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齐读。

  (2)、出示句子。

  人民大会堂真是雄伟壮丽!

  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

  比较异同,第一句话加上“真是”;把“。”改成“!”,读时强调“真是”,突出感叹,热情赞美的语气。

  (指名朗读,体会感情)

  (3)、带感情齐读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指名7人各读一个自然段(2——8自然段)思考。

  “我”参观了人民大会堂的哪些地方,是按怎样的顺序参观的?

  板书:正门:

  中央大厅:

  大礼堂:

  宴会厅:

  会议厅:

  追问:参观完这些地方,人民大会堂给作者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雄伟壮丽)为什么?

  1、带着思考题自读第3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时讲参观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板书:国徽大理石柱子

  指导观察投影片上的国徽,体会“庄严”的含义,讲读中比较句子:

  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

  十二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层楼那么高。

  要四个人才合抱过来。

  (讨论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第二个句子写得好。教师点播:这两个句子都是写十二根大理石柱子的。第一句只写了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第二句不仅写了大理石有多少根,是什么颜色的,而且用人们熟悉的可以想象出来的相仿的事物来说明大理石柱子多么高多么粗。这样写得更具体。)

  2、指名读第4自然段,读前提出思考:这一段讲参观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出示投影“中央大厅”)

  3、教师范读5、6自然段,学生思考,勾画:

  ⑴哪些是“我”看到的?

  ⑵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绍的?

  ⑶文中怎样写天花板的电灯?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天花板上有无数盏电灯,像满天繁星。”这个比喻句把无数盏电灯比作满天繁星,形象地说灯很多。)

  ⑷通过“我”看到的和王叔叔告诉“我”的,这两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座位——能坐一万人

  大礼堂电灯——像满天繁星

  用途——人民代表大会

  ⑸学生自由朗读5、6自然段,看板书练习背诵,指导学生按“大礼堂在哪儿,有多大,灯又多又亮,大礼堂的用场”的顺序加以背诵。

  4、自由朗读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逐句朗读,说句意,体会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句话:第一句写出宴会厅的位置;第二句是说宴会厅的富丽;第三、四句分别从大厅里的摆设和能容纳的人数,说明宴会听的宽敞。每句话衔接紧密,是根据参观宴会厅的观察顺序写的。)

  在读议中板书:金花彩画五千人宴会

  讲读中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句子:

  在这大厅里放着大圆桌和皮椅子。

  在这宽敞的大厅里,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排一排的大圆桌和大皮椅子。

  5、自学8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纲:这一段讲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读议板书:宽敞装设摆设各不同

  6、教师小结归纳:以上2至8自然段是按参观的顺序记叙人民大会堂的。具体地描写了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等五个地方。通过作者地描写,人民大会堂给你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再次有感情的朗读2自然段。

  (二)齐读9自然段。

  概括:这么雄伟壮丽的大会堂不到一年工夫就建成了,歌颂了建设者的创造力和高度的积极性。

  (三)对照板书总结性提问。布置作业

  作者和王叔叔到人民大会堂先后参观了哪些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

  第三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读生字新词卡片。

  2、指名朗读课文。

  3、指导背诵5、6自然段,同位互相背诵。

  (二) 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耀”左右结构,写时注意小结构部分笔画变化。

  “饰”的右半边不要写成“市”或“布”。

  “具”容易丢掉一小横,提醒学生注意。

  其他生字自己思考,识记。

  (三) 指导读全文,说说本课按参观顺序主要写了什么?

  (四) 完成课后练习·练习4。

  七、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5、6自然段。

  八、板书设计

  28、参观人民大会堂

  正门:国徽 大理石 柱子

  中央大厅:玻璃大吊灯 大理石地面

  座位——能坐一万人

  大礼堂:电灯——像满天繁星 雄伟壮丽

  用途——人民代表开会

  宴会厅:金花彩画 五千人宴会

  会议厅:宽敞 装饰摆设各不相同

  参观人民大会堂 篇14

  佚名

  一、素质教育目标

  ㈠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2、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句与句的联系。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庄严”、“晶光闪耀”、“灿烂”、“摆设”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6自然段。

  ㈡能力训练点

  1、以第三自然段为例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2、说话作文时,能连贯地表达要说、要写的意思,培养写作能力。

  ㈢德育渗透点

  1、使学生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建设祖国。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㈠重点

  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什么特点。

  ㈡难点

  弄清写宴会厅自然段的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㈢解决办法

  1、重点解决办法

  让学生弄清作者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从而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的特点。

  2、难点的解决办法

  让学生弄清写宴会厅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什么意思。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㈠自学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㈡结合预习与课后思考问题找出不懂的问题做记号。

  ㈢在读议中弄清人民大会堂各处建筑的特点和描写宴会厅一段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㈣背诵5、6自然段

  五、教具准备

  人民大会堂投影片;思考·练习2比较句子的投影片;生字新词卡片。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谁到过北京?到北京的人一定回去看人民大会堂的。谁给大家说说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的?

  2、没有去过的同学也不要遗憾,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学习《参观人民大会堂》饱览它雄伟壮丽的风采。

  (二)板书课题。

  28参观人民大会堂

  (三)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1)、把本课的生字词在课文中勾画出来,借助拼音读几遍。

  (2)、再读课文,在不懂的句子或字词下面画上横线,再打个“?”(老师巡视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交流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看学生是否读通了课文)

  (2)、出示写有生字新词的活动卡片。

  (四)再读全文,整体感知。

  (作者参观过的地方,用笔标出来。)

  (五)逐段理解课文内容。

  (提示:注意每个自然段开头的第一句话。)

  1、默读第1自然段。读后引导概括段意:王叔叔带“我”去参观人民大会堂和“我”的心情。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齐读。

  (2)、出示句子。

  人民大会堂真是雄伟壮丽!

  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

  比较异同,第一句话加上“真是”;把“。”改成“!”,读时强调“真是”,突出感叹,热情赞美的语气。

  (指名朗读,体会感情)

  (3)、带感情齐读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指名7人各读一个自然段(2——8自然段)思考。

  “我”参观了人民大会堂的哪些地方,是按怎样的顺序参观的?

  板书:正门:

  中央大厅:

  大礼堂:

  宴会厅:

  会议厅:

  追问:参观完这些地方,人民大会堂给作者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雄伟壮丽)为什么?

  1、带着思考题自读第3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时讲参观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板书:国徽大理石柱子

  指导观察投影片上的国徽,体会“庄严”的含义,讲读中比较句子:

  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

  十二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层楼那么高。

  要四个人才合抱过来。

  (讨论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第二个句子写得好。教师点播:这两个句子都是写十二根大理石柱子的。第一句只写了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第二句不仅写了大理石有多少根,是什么颜色的,而且用人们熟悉的可以想象出来的相仿的事物来说明大理石柱子多么高多么粗。这样写得更具体。)

  2、指名读第4自然段,读前提出思考:这一段讲参观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出示投影“中央大厅”)

  3、教师范读5、6自然段,学生思考,勾画:

  ⑴哪些是“我”看到的?

  ⑵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绍的?

  ⑶文中怎样写天花板的电灯?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天花板上有无数盏电灯,像满天繁星。”这个比喻句把无数盏电灯比作满天繁星,形象地说灯很多。)

  ⑷通过“我”看到的和王叔叔告诉“我”的,这两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座位——能坐一万人

  大礼堂电灯——像满天繁星

  用途——人民代表大会

  ⑸学生自由朗读5、6自然段,看板书练习背诵,指导学生按“大礼堂在哪儿,有多大,灯又多又亮,大礼堂的用场”的顺序加以背诵。

  4、自由朗读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逐句朗读,说句意,体会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句话:第一句写出宴会厅的位置;第二句是说宴会厅的富丽;第三、四句分别从大厅里的摆设和能容纳的人数,说明宴会听的宽敞。每句话衔接紧密,是根据参观宴会厅的观察顺序写的。)

  在读议中板书:金花彩画五千人宴会

  讲读中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句子:

  在这大厅里放着大圆桌和皮椅子。

  在这宽敞的大厅里,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排一排的大圆桌和大皮椅子。

  5、自学8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纲:这一段讲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读议板书:宽敞装设摆设各不同

  6、教师小结归纳:以上2至8自然段是按参观的顺序记叙人民大会堂的。具体地描写了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等五个地方。通过作者地描写,人民大会堂给你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再次有感情的朗读2自然段。

  (二)齐读9自然段。

  概括:这么雄伟壮丽的大会堂不到一年工夫就建成了,歌颂了建设者的创造力和高度的积极性。

  (三)对照板书总结性提问。布置作业

  作者和王叔叔到人民大会堂先后参观了哪些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

  第三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读生字新词卡片。

  2、指名朗读课文。

  3、指导背诵5、6自然段,同位互相背诵。

  (二) 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耀”左右结构,写时注意小结构部分笔画变化。

  “饰”的右半边不要写成“市”或“布”。

  “具”容易丢掉一小横,提醒学生注意。

  其他生字自己思考,识记。

  (三) 指导读全文,说说本课按参观顺序主要写了什么?

  (四) 完成课后练习·练习4。

  七、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5、6自然段。

  八、板书设计

  28、参观人民大会堂

  正门:国徽 大理石 柱子

  中央大厅:玻璃大吊灯 大理石地面

  座位——能坐一万人

  大礼堂:电灯——像满天繁星 雄伟壮丽

  用途——人民代表开会

  宴会厅:金花彩画 五千人宴会

  会议厅:宽敞 装饰摆设各不相同

  参观人民大会堂 篇15

  佚名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

  2、弄清课文的叙述顺序,练习归纳段意。

  3、学会本课12个生字。练习用“宽敞”“情不自禁”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六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人民大会堂伟壮丽,弄清各段人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幻灯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布置预习。

  1、你去过北京吗?在天安门广场西侧有一座雄伟壮丽的建筑物,那就是人民大会堂。

  2、出示幻灯。

  3、提出预习要求:轻声读课文几遍,做到读正确、流利。

  4、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二、检查预习。

  三、再次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的是谁去参观了人民大会堂?参观了哪些地方?

  四、讨论交流。

  1、谁去参观了人民大会堂?

  2、参观了哪些地方?

  五、讨论分段。

  这篇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三段,一1,二2-8,三9)

  六、深入理解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把这一段中描写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的句子画出来。

  2、讨论,交流。

  (1)指名读画出的句子。

  (2)哪些是“我”看到的,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绍的?

  (3)用自己的话说说大礼堂的特点。

  七、深入理解第三段。

  1、齐读第9自然段。

  2、“情不自禁”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会“情不自禁”?

  八、归纳段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归纳段意。

  2、指名回答讨论。

  九、完成思考练习3。

  1、指名读词语。

  2、练习用带点词造句。

  3、抄写词语两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听写词语。

  2、背诵五、六自然段。

  二、完成练笔。

  1、指名读题目,明确要求。

  2、同桌讨论要写什么,按什么顺序写,如何写具体。

  3、指名谈谈自己准备写什么,怎么写,其它同学可做补充。

  4、写完后请同学朗读自己的练笔作文,并说说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三、鼓励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板书设计:

  26参观人民大会堂

  礼堂 宴会厅

  大 齐

  雄伟

  壮丽

  亮 异

  大厅 高 会议厅

  正门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参观人民大会堂 篇16

  《参观人民大会堂 》

  知识目标: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能力目标:提高阅读能力。

  思想目标: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

  重 点:弄清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什么特色。

  难 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课 时:第2课时

  教 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言:同学们,你们去过人民大会堂吗?你了解的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的?(生答)

  师言:(出示课件)人民大会堂建于1959年,是北京标志性的建筑,面积达171800平方米,正门朝东面对天安门广场。党和国家的一些重要会议都在这里举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参观人民大会堂》。

  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参观的顺序,现在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作者的参观顺序。(生答同时板书)

  二、新课

  师言:请同学自读你喜欢的部分。(生读)

  师言:你想要学习哪部分?喜欢同一部分的同学到一起共同学习。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几种学习方法,请同学们选择适合你的方法来学习。(出示课件)

  1、小组学习

  2、小组汇报。

  师言:小组汇报,开始我们大会堂之行。哪个小组愿意先来汇报。

  学生汇报。

  生言:“有六七层楼那么高,要四个人才合抱得过来。”形象地说明了柱子又高又粗。

  生言:“三层一共有九千六百多个座位,加上主席台上的三百多个,全场能坐一万人。”用具体数字说明大礼堂的雄伟。

  师言:作者叙述了这么多地方,那他的参观顺序是什么?在文中每一部分有一句标志性的句子谁能找到读一读。

  师言:我们掌握了参观顺序,你一定也到过很多地方,请你按参观顺序介绍一处景物。

  学生思考后发言。

  三、总结

  今天我们跟随作者参观了人民大会堂,体会了大会堂的雄伟壮丽,这样的大会堂不到一年工夫就建成了,我们的建筑工人真是了不起。如果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到北京身临其境去体会一下。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参观人民大会堂(优选16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2024年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托班关于主题活动教案下载音乐教案模板幼儿安全教育教案春季开学安全教育教案,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