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第1篇:第42个世界粮食日主题征文一等奖 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甚至是整个人类;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俭的...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第42个世界粮食日主题征文一等奖(推荐14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1篇:第42个世界粮食日主题征文一等奖
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甚至是整个人类;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俭的本意是:能够不用的资源就尽量不用,能节省的就不要奢侈,但现在的许多人都把这种美德看为吝啬。
在公共场所,我经常看见有些人,洗完手后没关水龙头,我便上前去请他们关掉。可他们却满不在乎,说:“怕什么,反正这水费低,再说了,这水费又不要我出钱。”听了他们的话,我才明白,原来,现在的人看重的是水费,而不是水资源本身。水费贵就节约,水费便宜就浪费,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已渐渐的忘却了勤俭和节约。
古今中外勤俭节约的故事不胜枚举。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着香。小葱豆腐,意味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会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待!毛泽东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肉、水果。还有雷锋、格朗台、严监生等这些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皇帝伟人都如此节约,而我们现在呢?现在,有许多餐馆都非常的浪费。客人们为了扩大排场,只有几个人,却要点一满桌子的菜。客人们吃饱后,却有一大堆菜没吃完,没办法,只好全部倒掉。这样,既浪费了钱财,又浪费了粮食。
大家都知道,巴西是全世界水资源最丰富的地方之一,但当地人民还是很节约,用完水会很自觉的把水龙头关上,也没有人接一盆水,实际只用一半,另一半白白流失的情况,水龙头坏了也会及时的修理。还有,在英国的一些学校新发的课本只准用铅笔写名字,在书上也不能写其他的东西,还要保存完好,如过违反任意一条,都要处罚并买一本新的给学校,这种做发是为了让下一界学生接着用,做到尽量少浪费纸资源。
节约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司空见惯。但是这一点一滴慢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数字也慢慢增加,不久后,这数字一定大得惊人。任何资源,它是有限的,如果我们每人都浪费一点,长年累月之后,可能就不复有存在了!
现在的全球变暖就是体现浪费最好的例子,那我们该怎么做呢?就我而言,我有以下办法:一、用完水龙头、电器以后及时将其关闭。二、打印机的纸最好把两面都用上,用过的纸还可一留下来打草稿。三、送家人的礼物最好不要买包装华丽的,偶尔还可以自己做。四、浇花时,把花盆放在另一个大盆里,以防外漏。五、水用完了还可以二次利用,比如:洗脸水可以冲厕所、淘米水可以浇花。六、出门时,天不黑又是晴天时尽量少开车。七、吃东西是能吃多少要/做多少。八、不与别人攀比物质上的东西,尽量用物美价廉的。
在我们学习语文时都接触到不少关与勤俭节约的词,比如: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和一些名言佳句:由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欲求温饱、勤俭为要。还有一句流传千古的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都体现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把它牢记心头!
第2篇:第42个世界粮食日主题征文一等奖
《我们都是惜“食”人》
李绅曾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是的,正如诗中所言,纵使我们地大物博,物产丰饶。依然会有无数无辜而又可怜的人因饥饿而离开人世。他们的生命尚且还没有开出绚烂花田,便已经因饥寒交迫而错过了盛放的季节。所以,为了让更多的人快乐而自由的生活,为了让更多的人不因饥饿而失去本该拥有的绚烂与烂漫,让我们每一个人“珍食莫鋜”珍惜粮食,用行动驱离饥饿。
珍惜粮食,用行动驱离饥饿,从来都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也不仅仅因粮食日而存在。他是我们每一个衣食足,吃得饱饭,活得下去的人,对那些在如今这个国泰民安的时代依然食不果腹的人,所给予的一种承诺与守护。“珍食莫鋜”是我们每一个活的有尊严的人,为那些忍受饥饿的人救助。让我们每个人一点点的珍惜粮食,使世界上更多的人能够活的有尊严,并且体面。
珍惜粮食,是让我们以一种节俭的生活态度,为更多的人创造一种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图景。犹记的那“以民为子,爱国如家”的贤主李世民,他以“八子乱朝”的方式,于战争中登上了王位,他这个皇帝当得名不正,言不顺。然而他却被世人称贤君,颂明哲。我想,他这所谓历史上的逆臣,逆袭为史册上的圣明贤哲,都归功于他那节俭的生活态度,爱民的赤子之心。他执政后,力推朝政改革,大兴耕田,让田于民。并且进行余粮征集,进行难民分发,使每一个人都能够吃饱饭,活下去。而他又以身作则,厉行节俭,珍食莫鋜。他不顾自己的君王之威,每日只食糟糠之食。他不剩饭,不留饭。让每一粒粮食都能转化为供给与人的补养。因为他的行为,举国上下,大兴珍食之风。每个人都食之有量,量必称之。每一粒粮食都被最大限度的利用与保护。每个人都能食之有物,粮之有余。正是因为节俭粮食,而提供给每一个人充实而丰盈的物质生活。使那个时代的每个人都活的有尊严。而李世民正因为让每一个人都拥有了像人一样的生活,他才受民爱戴,得民拥护。他也从所谓的逆子成为了历史圣哲。正是因为珍惜粮食,才让唐朝拥有了前进的底气与硬气。正是因为珍惜粮食,唐朝才有了断机绌,练戎兵的实力。正是因为珍惜粮食,唐朝的每个子民才活的有尊严。正是因为珍惜粮食,唐朝才成了盛世王朝。
珍惜粮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珍惜粮食,让更多的人得以生存,让更多的笑脸得以永存。
犹记得,非洲饥饿儿童那因暴瘦而显得有些骇人的脸庞,而在他们眼眸中那蓦然而又凄伤的神色,让人心头颤然。的确,如今的我们生活与温室中,我们吃的饱,穿的暖,我们自己生活在光亮中,便以为全世界都是光亮。殊不知,就在此时此刻,就在地球的另一端,非洲大陆上每一小时就会有一个人因饥饿而昏厥,每四小时就会有一个人,因饥饿而逝去。倘若你、我、我们每个生活的毫不费力的人,懂得珍惜粮食,懂得最高质量的利用粮食,那么就会有更多的粮食被运往非洲,就会有更多即将枯萎的生命重新鲜活。你、我珍惜粮食的一小步,却是拯救生命的一大步。所以,让我们珍惜粮食,用行动挽救生命。
珍惜粮食,从来都不是一句口号,他是我们一次次的光盘行动,他是我们一次次的规律饮食,他是我们一次次的按需摄食。珍惜粮食,他不壮烈,他也没有光环,但每一个行动着的我们,都在为世界谋福音,为那些饥饿的人谋幸福。
第3篇:第42个世界粮食日主题征文一等奖
《馒头历险记》
午饭时,我随手把吃剩的馒头扔进了垃圾桶里,爸爸批评我,“不要浪费粮食啊。”我不以为然,一个小馒头而已啊,干嘛大惊小怪,然后就去睡觉了。
突然馒头突然来到我床前,摇醒了我,调皮地说:“小朋友,你想不想知道我的前身的什么呢?”我好奇地跟着他们来到馒头加工工厂。哦,原来馒头的前身面粉呀!只见面粉和水先后进入大大的搅拌机器,然后一个个面团就跑出来了。他们再在工人的指挥下跳进了暖烘烘的蒸笼,几十分钟后光滑圆润的馒头们就出现啦。
“那面粉的前身又是什么呢?”我好奇地问道。馒头兄弟又带我来到了面粉加工厂,在工人们的认真引导下只见一堆堆的小麦在跟水玩耍后进入了磨面机,接着就出现了白白的干干净净的面粉。馒头又带我将视野慢慢地转向窗外,只见田野上农民伯伯们正在认真地收割小麦。一颗颗金黄的麦粒被装进可靠的麻袋。豆大的汗珠伴随着爽朗的笑声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馒头此时又说,“农民伯伯真的非常辛苦,他们把种子种在田里,然后不断除草、浇水、施肥,就这样工作好几个月后再进行收割,这样才算完成了一次完整过程。粮食真的来之不易,一定要珍惜啊。”
我惭愧地留下了眼泪,想要道歉时,馒头却不见了。啊,原来是一场梦。一个小小的馒头居然需要这么多工序!我不由地吟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以后一定认真吃饭,不浪费粮食。
第4篇:第42个世界粮食日主题征文一等奖
《爱粮节粮,从我做起》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对大家来说应该都不陌生吧!但是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浪费粮食的行为,比如面包、馒头吃两三口就扔进垃圾桶,米饭吃不了两下就倒掉了等等,这得是农民伯伯的多少汗水换来的呀!不知道农民伯伯看到了会多么痛心。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小题大做,不就是几粒米吗?但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我国人口众多。世界上平均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根据今年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人口已达十四亿。而我国的耕地面积呢?仅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百分之七却养活着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成为我国第一个大问题。为我国这一最大的问题你忧虑过吗?
世界上,非洲的大部分国家仍旧很贫穷,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如果说,全世界每人每天节约10粒米,那就会救活多少人啊!
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起,从自己做起每天节约生活中的每一粒米,让我们都成为爱粮节粮的模范小卫士吧!
第5篇:第42个世界粮食日主题征文一等奖
《惜食》
当你不再为吃饱而发愁时,你可曾意识到,中国人对于饥饿的记忆并不遥远?当你看到满屏金黄,粒粒饱满的粮食时,是否会想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第xx个世界粮食日,袁隆平科研团队在青岛、内蒙古研发的海水稻也陆续迎来了丰收。袁隆平在采访中表示,“作为90后,我有一个小目标,耐盐碱水稻计划十年内发展一亿亩,可以多养活1亿人口,我也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我们试验田里的超级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我和我的助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第二个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全世界如果有一半的稻田种上了杂交稻,可以增产一亿五千万吨粮食。”一个小目标和禾下乘凉、全球梦真是太美了。
然而你认为饥饿离你很远,但却是有些人经历的日常。2018年,全球超8亿人没有充足食物。70年来,中国用不到世界1/10的耕地和约占世界1/4的粮食产量,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也为世界粮食事业作出“中国贡献”。浪费、隐性饥饿、膳食不均…我们仍面临不少挑战。
惜食,在我们儿时的记忆里。古人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一直在我耳边回响。顷刻间,如烟的记忆浮现在我的脑海,让我回味,让我珍藏,让我体会出人生的真谛。古时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小农经济,如今的国家富裕,人民安居乐业,但仍忘不了小时候爷爷奶奶讲过的那段吃观音土吃树皮啃草根的日子。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惜食,在我们如今的行动中。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作为在校的师生,我们也许没有增产的农业技术,也不具统计规划粮食的能力,但每个人可以做到的是一件更为重要的事:节约粮食,拒绝浪费,从自己做起。惜食,既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份责任。现在物质丰富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应忆苦思甜珍惜当下节约粮食,爱粮节粮不应只是一句口号,它需要全社会更多人的参与。珍惜粮食,杜绝浪费,靠的不仅是规范,更是自觉。抵制浪费,践行节约的关键在于意识的培养和行为的养成。爱粮节粮,从你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惜食,在我们永恒的主题里。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旨在唤起全世界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呼吁人们采取行动增加粮食生产并进行更合理地粮食分配,以消除饥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今年的10月16日是第39个“世界粮食日”,也是我国第29个“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的首日。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据2018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显示,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当你悄悄将食物倾倒进垃圾桶时,可曾想过此时有多少人正忍受着饥饿带来的痛苦。做不到像袁隆平教授那样以科学造福于民,但我们却能珍惜一粥一饭,感怀农民的辛勤耕耘。无论丰欠,珍惜粮食都是永恒的主题。让我们一起做生活中的“光盘侠”,以节约粮食为荣,以浪费粮食为耻!
惜食,更在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里。如果你看到那些农民的手,你是否也会心里一酸?我们手里倒下的是剩饭,然而流走却是农民伯伯的血汗。俗话说:一粒米,一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你挥霍的,正是别人渴求的。米粒虽小犹不易,莫把辛苦当游戏。饮水要思源,吃饭更当节俭。清风吹过希望的田野,金色成为乡村田间的深厚底色。这抹亮色寄托着我们对仓廪丰盈、生活美好的希望,也指引着耕耘者们不懈努力和奋斗。
日储一勺米,千日一石粮。惜食,我们永远在路上!
第6篇:第42个世界粮食日主题征文一等奖
《北上换粮》
爷去世后的很多天里,父亲总是一个人在爷住过的老窑里,一待就是半天,低垂着脑袋,狠劲地抽烟。
每每当我走进窑里,总能在黑暗中第一眼捕捉到他那颗低得不能再低的脑袋。望着这颗沉沉的脑袋,我有很多时候都在端详,这是一颗被生活的重担压沉下去的脑袋,是一颗突然失去了父亲,悲伤难语的脑袋。再看他那稀疏可数的蓬乱白发,多像饱经风霜之后日渐干枯的蒿草,还有那一言不发的长久沉默,那凌乱一地的烟蒂,让我深切体会到了他前几天对小孙女痛哭诉说的那句:爷爷再也没有爸爸咧……
当他又一次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那一刻,他看起来像一支冒雪顶寒过后的老梅。坐在灵堂的我们,听他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很短但会让我在以后人生里永远记住的故事。
那是关于爷在1978年大年三十北上换粮的一件旧事。
眼看着到了年关,家中上上下下十几口人,可过年的粮食还没个踪影。为了让一家老小能在大年三十晚上吃上一顿两搅面的白萝卜馅儿团圆饺子,爷二话不说就跟着村里的几个小伙子,背起婆这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织下的几匹老布,徒步到那远在乾州城外一百多公里的长武县,去换山里人家平日积攒下的荞麦和玉米。
一百多公里,在那个交通尚不发达的年代,靠双脚去走完,那是怎样的一种艰难和不易?于我,无疑是难以想象的。往返路上,翻沟越岭,趟河过水,爷却只用了五天时间。
北上的路远且险不说,他背上还扛着几匹沉甸甸的老布,什么住店什么吃饭,那是决然不会有的事情,见村借宿,遇庙落脚,逢河饮水,干粮下肚。可没了干粮呢?就得挨家挨户地讨呀要呀。没有了河的时候呢?来往官道上牛马的车辙里总还存着些牛马的尿溺吧。等到了山里,布换出去了,肩上又是多半口袋的荞麦,也可能是七八十斤的玉米或者包谷糁子,要背,要扛,要下山,要翻沟,要趟河,那可是西北风如刀子一般呼呼直刮的寒冬腊月啊!
大年三十,天已经黑实了,爷才从长武山中换粮回来。进到老窑,站稳脚跟,竟把两岁的小爸吓哭了。那该是怎样一副落魄和邋遢模样呢?我想象不出,听父亲说,当爷脱下那双露着大拇指又掉了鞋圈的老布鞋时,他看到了一双已经长满了一串串指甲盖儿大水泡的脚,看到了那一双由于长途奔波,踩踏在冰水中泡得发胀且裂了口子还汩汩地往外冒着血水的简直不能称之为脚的脚。那一幕场景在又一次被回忆提及的时候,父亲那双深陷的眼窝里泪珠如豆……
直到二十多年后,父亲从距长武县不远的旬邑县工地坐班车回家的途中,被突然间涌出的泪水淹没。他事后对我们感慨地说,回家,对于在外的人就是一种心焦,一种无论车开得多快也总觉得太慢的急切。
那时的他,坐在长途班车上,一下子就想起了爷当年北上换粮的情景。在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快点!再开快点!我要回家!
他不用再像爷当年换粮那样一路负重走路,他只需要两个多小时就能到家,可爷呢,是用双脚丈量了这一百多公里,来回就是近三百公里。
我理解了父亲的思念,我懂了爷于家于生活的艰辛。这,就是生活,就是作为一个男人对家庭的责任与担当。
这个故事让我们又一次沉浸在了悲伤之中,但这故个事也必将一代一代地传颂下去,成为我们家族中最宝贵的精神食粮。
第7篇:第42个世界粮食日主题征文一等奖
《爱粮节粮,从我做起》
凉爽的秋风,送给我们一个丰收的季节;金黄的稻海,让我们享受一种丰收的喜悦。我不禁想起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提到这些,也许会有人说:“现在我们已经过了食不果腹的年代。”是的,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全面小康社会,已经实现了从长期短缺到丰年有余。但是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粮食就是硬道理。粮食是最重要的社会问题,粮食稳,人心稳,社会稳。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的一日三餐丰富可口,可是种地的农民伯伯们天天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地里辛苦的劳动?当有同学把饭菜倒掉的时候,他们是否想过这些都是农民伯伯辛苦的劳作换来的?
白居易有诗云:“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可以看出,粮食是多么来之不易。可如今真正爱惜粮食的又有多少人呢?如果我们每人每天都浪费一些食物,那14亿人,每天一共浪费多少食物呢?有时甚至我们浪费的半碗食物,也能让那些印度饿的皮包瘦骨的孩子们维持两三天的生活。《平凡的世界》描述了改革开放前的农村生活。孙少平每天“饿的两眼冒花,天旋地转”。我们现在的生活对他来说多么幸福啊!我国的国徽就是有两穗饱满的麦穗组成的。它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要珍惜粮食。
古人云:“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以俭为先。”妈妈对我说过:“粮食在手,心里不愁。”就像爷爷奶奶那一辈的人他们都很节约粮食,他们知道没有粮食是多么的可怕。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我对爱粮节粮总结了以下几点:
1、如到外面吃自助餐或者其他的餐饮,吃多少拿多少,不够再拿。
2、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3、吃饭时不打闹玩耍,尽量不剩饭剩菜。
4、如有浪费情况请勇敢制止。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凡事要从点滴做起,节约粮食也同样如此,让我们一起做一个爱粮节粮的人吧!
第8篇:第42个世界粮食日主题征文一等奖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节粮是一种美德,先有古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慨,后有老师“不能浪费粮食”的谆谆教诲。从古至今,粮食一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源之一,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我从小接受过很多关于节粮方面的教育,但衣食无忧的我并没有真正在意,直到我在网上看到一串惊人的数字时,我才真正意识到节粮的重要性。据统计,每年全球浪费粮食总数近13亿吨,可以养活约27。7亿人口,约占全球人数的34。6%,但同时,全球还有8。2亿人面临着饥饿,想到曾经被我倒掉剩下的米饭,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回想起在课堂上我们学到“粮食的生产步骤”一文,从种植、浇水、施肥,再到防虫、收割、晾晒,最后存储、加工,才变成了我们吃的粮食。步骤繁多,每道工序都包含着许多人的付出和努力。真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足蒸署土气、青灼炎天光”。如果没有农民们的辛苦付出和加工厂人员的勤劳,就没有我们餐桌上可口的佳肴。我又一次觉得农民伯伯十分伟大。粮食是他们辛勤劳作的结晶,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浪费粮食呢?所以吃饭时我也尽量吃光盛的米饭,因为我不想浪费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
“剥树食其皮,掘草食其根”“一女易斗粟,一儿钱数文”,古时候的流民吃草根,啃树皮,没有粮食的生活那么不易,而我们现在,丰衣足食,根本体会不到那时疾苦,和那时比,浪费粮食的行为,这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啊!
资料显示,我国每年被浪费的粮食约为3500万吨,接近于中国粮食一年总产量的6%,平均每人每餐就会浪费93克,这是一串多么让人震惊的数据!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的“光盘行动”,让我们意识到浪费食物的可耻性,让我们努力把节粮的美德代代相传下去。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此,我向全国中小学生呼吁:节约粮食、从我做起!我们要珍惜每一粒米、每一碗饭,让节约粮食成为我们的习惯,把勤俭节约的美德传遍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第9篇:第42个世界粮食日主题征文一等奖
《粮生》
老人说:世间万事,人心的重量,都可以用粮食来称量。
粮,春之播种,夏之扬苗,秋之丰盛,冬之冷藏,至此宣告粮生结束。而对人类而言,粮生却持续进行。
粮生在民。当今生活富裕,国泰民安,人们对粮食精益求精的要求,为追求物质虚荣,谈粮色颜,唯面子是图,罔顾需求,大宴请客,取之尽奢靡,用之如泥沙,青瓷玉盘,山珍佳肴,浪费诸多。勤劳的劳动人民挥洒汗水而去,却又带有叱咤风云的气势。丰厚的粮食仿佛如取之无尽,用之不竭般在市面上运行。浪费粮食的现象越发严重。
在世界粮食日悄然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强调要更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减少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遏制铺张浪费之风,不仅仅是个人行为层面的问题,还关乎国家整体的布局和国民的生计。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机构发布报告的数据显示:“新冠”导致饥饿人数大量增加,每年面临食粮问题的人口可能会由1。35亿人增至2。65亿人。而反观现实生活:学校学生吃饭浪费诸多,餐馆大量采购至放坏浪费不计其数,甚至家庭中倒掉的剩饭菜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朱门酒肉臭,路有饿死骨的场景会不会重现?粮食是人们生命的源头,对食物的敬意没有了,那拿什么来尊敬生命呢?
等太阳落下树梢,等月亮爬进水面,等油菜放了花香,等稻子抽了穗,等到黑发染白丝,背脊弯成了弓犁。田野遍地金黄,粮食入仓丰收,农民苦耕种,脚陷深泥泞,背灼炎天光。遏制铺张浪费之风,应从上级到下级形成全制度的社会风尚,粮食所代表的不仅仅是衣食温饱,还有文化底韵和光辉人性。
《左传》有言:“俭,德之与共;奢,恶之大也。”惜粮节粮不仅仅是社会需求,更是对个人品行的要求。广大青少年应该懂得,勤俭节约良好美德也是敬畏万物,善待生命的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勤俭节粮。
历览前朝贤与国,成由勤俭破由奢。杨帝靡腐奢华的生活被现人发指,慈禧太后隆重的“美颜餐”为现人唾弃。无例外,他们所领导的朝代走向灭亡。
这也让现人有了很多思考。
节俭粮食是财富的源泉,也是传统的美德。从一粒稻米身上,能听见整片田野的呼吸声,所见阳光的作息规律,听见云在飘,风在吹,虾与鱼在石子下窃窃私语。粮食掩映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常态。粮食哺育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见证了中华民族干年来不屈的灵魂,劳动人民用心血与汗水滋养了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粮生在民,民成不匮。粮食是人们对生活的眷恋和心灵的归属。
为了人们齐成长,国家同繁荣,资源共持续,泱泱中华人民应用惜粮节粮的行动造就更美好的未来。
我想,我懂了为何世间万事人心的重量,都可以用粮食来称量。粮食不仅进入了我们的血肉,也筑就了我们的灵魂。
第10篇:第42个世界粮食日主题征文一等奖
《粒米虽小犹不易》
小时候,妈妈教我读唐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年幼的我,懵懂懂懂不明深意,只管读得滚瓜烂熟,倒背如流。长大了,妈妈在餐桌上常常提醒我:不剩饭,不掉饭,要珍惜粮食。那天洗碗的时候,我又看见妈妈正用一把小木铲,仔细地把锅底、锅边上残留的干巴巴的米锅巴都刮下来。我很奇怪,我们家什么都不缺,为何还要那干巴巴的米锅巴呢?而且我不止一次的看到妈妈这样做!我立刻跑上前,不解地问妈妈:“妈妈,这米锅巴又干又硬,很难嚼!不如倒掉,岂不更省事?”妈妈冲我笑了笑,慈爱地说:“孩子,粒米虽小,来之不易呀!”我听后,若有所思……
放假了,妈妈爸爸带我去探望乡下的外公外婆。正值酷暑,道路两边尽是长势旺盛的庄稼,绿意葱茏,风景如画。外婆家有一个小园子,一年四季园子里都生机盎然。外公知道我喜欢吃玉米,便在自家的小园子里种上了好多。
我一踏进小园子,扑面而来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正是那一行行碧绿林立的玉米!我兴奋地大叫:“外婆一一外公一一!”我话音刚落,两张笑盈盈的脸,便从玉米林里探了出来。我立刻跑了过去,外婆和外公脖子上都挂着一条宝蓝色的汗巾,黝黑而布满皱纹的脸上满是汗水,外婆那花白的头发被汗水浸湿了,一缕缕地都贴在额头上。原来,外公和外婆正在给玉米施肥除草呢。外婆放下手中的草,张开双臂拥抱了奔来的我。妈妈心疼地为外婆和外公端来了两杯凉白开。外公说,玉米刚开始结籽,正是除草施肥的最佳时节,不可耽误。我们把外公外婆拉进屋喝水休息,决定把剩下的活干完。爸爸妈妈来除草,我来施肥。施肥很简单,只要捏起一小撮化肥,撒到玉米根旁边就可以了。但是玉米林里密不透风,闷热难耐,不一会儿我便汗流浃背。玉米叶子刮擦着我的脸,像一把把锋利的小刀,让我的脸生生的疼,再被汗水一浸,又痒又疼,难受极了!我看看爸爸妈妈,他们背上的衣服早已湿透,妈妈的头发已经被汗水浸透,贴在脖颈上,可他们仍然没有停下手中的活。此刻,我终于明白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义了……
第11篇:第42个世界粮食日主题征文一等奖
《“掉进”油锅里的窝窝头》
又是一年丰收季,机器隆隆收割忙,田间地头里也一派忙碌景象,年近七旬的牛大爷正忙着捡拾收割机收割时漏下的几粒粮食。
孙子劝道,“别捡了,今年粮食大丰收,不缺那几粒。”
牛大爷有些不高兴地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每粒粮食都是汗珠子换来的,丰年要当歉年过。”
转过身来,牛大爷看到了我,寒暄几句后,对我说,“你这个大作家,有空一定要写篇关于爱惜粮食的文章。现在的年轻人没有经历过缺粮断油的苦日子,要对他们好好宣传宣传我们老一辈农民对粮食的感情。”
接着,牛大爷便给我讲起了他当年吃棒子面窝窝头的故事。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牛大爷刚上小学,半大小子的年龄,对食物的记忆尤为深刻。俗话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这个年龄段是最能吃的时候,可偏偏家里穷,兄弟姐妹又多,白面馒头难得一见,多数时候都是吃棒子面窝头。
那时候的窝窝头可不像现在做的这么精细,口感粗糙还噎嗓子,咬一口都会掉渣。牛大爷说正是因为此,他至今都保持一个习惯,每当吃饭的时候,左手就会下意识放在嘴巴下方,时刻准备接着掉下来的饭渣。这种习惯,往浅了说是怕浪费,往深里说是对粮食的敬畏。
棒子面窝头吃多了,肚子里一点油水都没有,每天上学路过街边的油条摊铺,那股香味馋得他直流哈喇子。当时他每天都在想,要是能美美地吃上一顿油条该多好啊!
后来实在馋得厉害,他就搜肠刮肚连夜想出了一个鬼点子。
第二天,他早早起床,挑了一个最大的窝窝头揣进兜里跑了出去。由于出门早,大街上冷冷清清,但油条早点摊铺已经开始营业了,还好人不多,他便装作排队买油条的样子。
负责炸油条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妈,一边收钱、递油条,一边拿着一米多长的大筷子在油锅里来回翻动,忙得不亦乐乎。
趁大妈转身的工夫,他急忙挤到前面,迅速地掏出兜里的窝窝头,故意没拿稳,让窝窝头“掉进”了油锅里。看着翻滚的热油,他着急地大喊道,“我的窝窝头,我的窝窝头”,并做出想要伸手去捞的姿势。
听到喊声,卖油条的大妈转过身来,劈头盖脸就骂:“猴崽子,净瞎捣乱。还拿手捞,烫死你!不知道这是油啊?”
等她骂完了,气顺畅了,才拿起大长筷子把掉进油锅里的窝窝头捞出来,而后放在旁边的竹筐盖子上控控热油,再递给牛大爷。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窝窝头已被油炸得焦脆可口、香气喷鼻了。
那是他至今记忆中吃过最美味的食物了。
“你知道炸油条的大妈,为什么不依不饶的骂我这么长时间吗?”牛大爷讲到这里反问我。
“为什么骂您?您当年这么调皮,生气呗!”我笑着应答。
“不全是。”牛大爷有些意味深长。
“我告诉你,大妈之所以骂我,是故意拖延时间,想让我的窝窝头在油锅里多炸一会。她老人家应该早就猜出我的鬼把戏了,知道各家各户都缺油水,窝窝头多炸会,能让孩子解解馋。”牛大爷说到这里,声音有些哽咽。
“如今收成好了,粮食年年丰收,白面馒头可劲吃,还有鱼有肉。能过上这样的幸福生活,是我们这一代人做梦都没想到的。但咱农民最懂得粮食的金贵,节约粮食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要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要形成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牛大爷的这番话,道出了对粮食的敬畏,对土地的感恩,值得我们深思。
第12篇:第42个世界粮食日主题征文一等奖
《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一天下午,爸爸和我到超市买东西,恰巧遇到他在鲜奶公司当配送员的朋友。当时叔叔正在送货,叔叔将新鲜的牛奶运到超市,又从超市后方,将一堆优酪乳、布丁、鲜奶……放在推车上,要将它们推向冷藏车。
叔叔无奈地告诉爸爸:这些过期商品都要拿回去销毁,经济不景气,不仅生意差,报废商品也愈来愈多。接着,叔叔指着正在冷藏柜旁选购鲜奶的一位小姐姐说:“消费者越来越精了,我才刚上架放在后排的鲜奶,马上就被拿走了,那几瓶放在前排快到期的鲜奶,估计用不了多久就又会成报废品的,哎……”说完,叔叔就走了。
我顿时觉得脸发烫,望着那堆报废品,我觉得我也是产生这堆废品造成的“凶手”之一。
接着,我和爸爸选购了明天早餐要吃的优酷乳,去特地拿起了摆放在第一排的,爸爸和我相视一笑。我检视着保存期限,距离到期日还有五天,以往我肯定会拿后面几排的,可其实,这瓶只剩五天保存期限的优酪乳,在明天一早就会被我们喝得一滴不剩。
最近几年,住在地球的人们开始重视地球暖化的问题,也发现节能减碳的重要性。很多人习惯只要身体力行,每个人都会是环保的尖兵。
就饮食而言,现在我购买商品,已经改变了习惯,虽然还是会看保存期限,但还是尽量往前排的拿。我也不会一次就买一大堆,不但占地方、耗电,还常常放到过期,最后不得不把它们“请”去垃圾桶。
其实要过期的食品,都没坏,只是我们心里这么觉得而已。只要我们每次都拿接近保持期的东西,那些食品就不用拿去销毁了,你看,这样是不是也算帮世界节约了食品呢?
第13篇:第42个世界粮食日主题征文一等奖
《节约粮食,反对浪费》
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国,农业自然是我国的支柱产业,谈到农业,多数人会想到我国粮食问题。随着我国人口急速增加,粮食产量逐年下降的趋势来看,粮食问题早已不是个新话题了,“节约粮食”更是我们从小便熟知的字眼,从古人“锄禾日当午”,直到现在人们统计的精确数字,无一不表明粮食的来之不易。从播种至收割多少道程序,多少辛苦汗水,多少双饥饿的眼睛在渴望……
自古以来,提倡节约、倡导节俭的名言和故事不胜枚举。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墨子提出“节用”,主张厉行节约,去掉不必要的开支,国家才能强大。三国时期的名相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开篇就提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告诫儿子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一生粗茶淡饭,掉在桌上的一粒米、一根菜,他都要捡起来吃掉,饭碗里从没剩下过一粒米。一件睡衣竟然穿了20年,补了73个补丁。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人民做出了表率。
当我们漫不经心的倒掉剩菜剩饭时是否有那么一刻迟疑脑海里猛然闪过那些渴望的眼神挣扎的身影。你是否还记得当年那个饥饿无助地蜷缩在肮脏地面上的非洲小女孩,她的不远处就是一只秃鹫在悄无声息的等待着画面。我感受到死神悄悄逼近的气息,这就是“饥饿”。我们出生于和平的年代,成长在富强的中国,从未品尝“饥荒”的苦楚。但这不代表我们不是警醒着的无数的故事和文字可以让我们感同身受,让我们保持清醒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说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费得起就可以浪费粮食了。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即使在发达国家,节俭也被视为一种美德。这是对劳动的尊重,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更何况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有那么多人的温饱和贫穷没被解决,还有那么多孩子因贫困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并不难,在日常生活中不过都是举手之劳。只要存有节约意识,其实做起来是很简单的: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而不应该阔气,乱点一气;吃不完的打包带回家。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新时尚,成为新时代人应具备的一种品质。
在我们享受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美好生活同时,能够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分钱……也是对社会的一份贡献。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引导身边人做起,厉行节约、杜绝浪费。让节约成为我们自觉的意识、自觉的行为,让节约成为我们共同倡导和践行的社会风尚。
第14篇:第42个世界粮食日主题征文一等奖
《爱粮节粮,从我做起》
从古至今,节约粮食、珍惜粮食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新时代接班人的我们,更应将节约粮食的信条烙印在生活点滴中,守住“粮心”,不负“食光”。
“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近年来,我国也在大力宣传节约粮食,广传“光盘才光荣”的理念,让人们深刻意识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打我记事起,外婆便常把“勤俭节约”四个字挂在嘴边,并努力践行着。小时候,曾去外婆家吃饭,她每次都亲手烹制莱肴,虽简单却美味。有次,她亲手给我夹个鸡腿,我吃不下,随手丢在一旁,外婆一看,慈祥的笑容立马严肃起来,历声喝斥“小孩子不懂事,这样浪费食物,以后不许再这样了!”然后,又把鸡腿夹回去了。
在这样环境下我耳濡目染,使我知道了勤俭节约亦如清茶野菜,朴实无华,却细水长流,滋润着中华儿女的心田。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第42个世界粮食日主题征文一等奖(推荐14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助人为乐事迹材料,清廉家庭事迹材料,优秀班集体事迹材料,2025年给朋友的惊蛰祝福语,2025年给朋友的中秋节QQ祝福语,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