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第一篇:初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在湖南省葛敏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的组织下,我观看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龚亚夫教授的讲座《超越学科的站位高度,能做成事的教学设...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初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分享8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一篇:初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在湖南省葛敏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的组织下,我观看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龚亚夫教授的讲座《超越学科的站位高度,能做成事的教学设计》。下面我将结合讲座内容谈谈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几句话。
龚教授首先从教师的困惑开篇,提出四个核心问题:核心素养的构成与特点;核心素养的形成与过程;以什么作为教学的中心以及是否遵循程式化的步骤。其中,印象深刻的第一句话是,“外语在教学当中实际上就是在做人的培养,把课程目标看成是一个相互交融、相互包含、相互影响的整体。”在农村中学,许多孩子对于英语的学习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我学习英语到底有什么用?我又不出国!那么作为英语老师的我,就要反思,我教孩子们英语,又有什么用?今天听了龚教授的讲座,我就能很明确的告诉自己,教英语是教孩子们怎么做一个人,孩子们学习英语可以把自己变成一个大写的人。生活中,有的人讲话特别的委婉动听,你骂他他不觉得,仿佛蜻蜓点水;有的人说话特别直接,开门见山,单刀直入。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这也反应了语言背后的思维品质。
第二句话是“核心素养的形成是在行动当中,不断地做事的过程中形成的。”当下比较火的劳动课程,不同年级有不同的任务群,具体到1-2年级择菜、洗菜,3-4年级加热馒头包子、煮鸡蛋等等。这也就启示我们在英语的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在于你对学生说了多少,而在于让学生做了多少,做了多久。
总之,核心素养的形成在任务活动之中。反思自己平时的教学,在课堂上灌输的比较多,唠叨的比较多,反而让学生们做的比较少,用英语用的很少。这是以后我要改进的地方。
三个小时的讲座,干货满满。终于把高大上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弄明白了一点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再次感谢葛敏名师工作室提供的机会,让我们不断地反思自己,提升自己。我也将把这次所学所思用于教学实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第二篇:初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4月21日,教育部颁布了2022版《义务阶段教育新课程标准》。新课标以坚持目标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创新导向为原则,在义务教育阶段首提核心素养,围绕核心素养确定了新的课程目标和内容,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教材编写和考试改革的重要指导材料,新课标的落地与广大师生息息相关。那么2022版英语课程标准主要有哪些变化呢?
从目录上来看,新课标增加了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删除了分级标准;课程目标中增加了“核心素养内涵”;实施建议改为了课堂实施,其中还增加了“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附录中增加了“核心素养学段特征”,删除了“功能意念项目表”“话题项目表”“评价方法与案例”“技能教学参考建议”“课堂用语”。
具体解读如下:
一、课程性质
新课标着重说明了英语这一重要沟通工具的作用,同时强调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
二、课程理念
新课标的主要设计理念是:发挥核心素养的统领作用;构建基于分级体系的课程结构;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推进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
三、课程目标
(一)核心素养内涵(首提)
英语学科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语言能力是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文化意识体现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思维品质反映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学习能力是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要素。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协同发展。
(二)总目标
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达到以下目标:发展语言能力、培育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能力。
(三)学段目标
2011版课标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学生应达到的综合行为表现对一至五级分级目标进行了描述;2022版课标将之前的分级目标调整为学段目标,各学段目标设有相应的级别,一级建议为3~4年级学段应达到的目标,二级建议为5~6年级学段应达到的目标,三级建议为7~9年级学段应达到的目标,并从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对各学段目标要求进行了描述。
四、课程内容(新增)
新课标指出课程内容由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六个要素构成,这六大要素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核心素养发展的内容基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内容分三级呈现,一、二、三级分别对应3~4年级、5~6年级、7~9年级,三个基本级别对课程内容的六个要素的学习范围和学习要求也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新课标还设置了预备级对1~2年级的学习活动作了明确要求,并在一到三级每一级后面设置了一个“+”级别,“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选择”,鼓励每个学生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一)内容要求
1、主题:包括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范畴;
2、语篇:既包含连续性文本,也包含非连续性文本,语篇类型体现基础性、通用性和适宜性;
3、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篇和语用知识;
4、文化知识:包含物质文化知识、非物质文化知识;
5、语言技能:包含理解性技能(听、读、看)、表达性技能(说、写);
6、学习策略:包含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情感管理策略。
对比2011版课标,新课标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如在阅读这一项,旧课标的要求是7个,而新课标将阅读和听力放在一起,普通要求是13个。同时,增加了三个“+”考察细分项,分别是:
理解语篇中显性或隐性的逻辑关系;
根据重复、解释和停顿,理解话语意思;
理解非文字资源表达的意义。
(二)教学提示
针对以上“内容要求”,新课标提出了从预备级到三级的“教学提示”,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真正做到了好用、管用。
五、学业质量(新增)
新课标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根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了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和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试评价等提供了依据。
六、课程实施
(一)教学建议
优化并完善教学建议,主要建议包括坚持育人为本、加强单元教学的整体性、深入开展语篇研读、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组织和实施教学、引导学生乐学善学、推动“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提升信息技术使用效益;
(二)评价建议
1、教学评价: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的持续发展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对学生课堂、作业、单元及期末进行评价。
2、学业水平考试(新增):学业水平考试依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建议和学业质量标准等命题,遵循导向性、科学性、规范性和适宜性原则;试题基于学业质量标准划分为低、中、高三级水平,对学生作出准确、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
(三)教材编写建议
1、坚持思想性原则,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面向全体学生,保证共同基础;
3、以主题为主线,整体设计教学活动;
4、提高英语教学的真实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5、遵循语言能力发展规律,满足不同学段学生学习需求;
6、确保适度的开放性,为灵活使用教材创造条件;
7、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8、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英语教学的智能化水平。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1、充分利用和有效开发教材资源;
2、突破教材的制约,合理开发教材以外的素材性资源;
3、积极开发和利用学校资源;
4、注重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
5、大力开发和利用数字学习资源;
6、注重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效性。
(五)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新增)
1、凝聚智慧,建立教师学习和研究共同体;
2、更新理念,把握课程标准的内容精髓;
3、研读教材,开展基于学情的精准教学;
4、聚焦课例,开展反映真问题的小课题研究;
5、坚持反思,促进自身专业可持续发展;
6、深入课堂,扎根实践,改进教学;
7、拓宽渠道,创新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机制,提升教师课程育人能力。
七、附录
新课标附录中取消了功能意念项目表、话题项目表、评价方法与案例、技能教学参考建议及课堂用语这些部分的内容,新增了“核心素养学段特征”附录。
(一)附录1核心素养学段特征(新增)
从“综合特征”和“分项特征”两方面分学段(3~4年级、5~6年级、7~9年级)描述核心素养。综合特征体现核心素养的成长性、综合性和整体性,分项特征从不同维度描述各学段核心素养(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的具体表现。
(二)附录2语音项目表
1、基本读音:将原先的元音字母在单词中的基本读音改为字母在单词中的基本读音;将常见的元音字母组合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改为常见的元音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读音,并举例;将成节音的读音改为失去爆破,并举例。
2、意群的读音:删除失去爆破和同化。
(三)附录3词汇表
针对小学阶段,旧课标词汇表列出423词,各地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自行选择其他200~300词;新课标词汇表收录505个单词,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本词汇表的基础上,选择增加100~300个单词。
针对初中阶段,旧课标词汇表列出1500词,各地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自行选择其他100词;新课标词汇表收录1600个单词。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本词汇表的基础上,选择增加100~300个单词。
除了对义务教育阶段词汇量要求的增加,新课标还单独列出了数词、月份、星期词汇表,部分地理及相关信息,部分国家、重要组织机构名称缩写,部分重要节日名称、中国文化专有名词和不规则动词表。
(四)附录4语法项目表
新课标语法项目表从词类、构词法、句法中有“+”的条目(感叹词、缩写和简写、动词的-ing形式、动词的-ed形式、主谓一致)仅作理解要求的三级语法项目。
(五)附录5课堂教学案例
新课标共给出8个适合各年级的教学实例,包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对话语篇教学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及读写结合教学设计,案例内容更加细化。
总之,新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在课程方案方面,完善了培养目标,优化了课程设置,并细化了实施要求;在课程标准方面,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并加强了学段之间的链接,对学校和教师教学的稳步变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三篇:初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01
分级标准改变
在2011版课标中,义务教育阶段分为5个等级。在2022年新课标中,义务阶段的英语改为四个等级。
值得注意的是,以前的课程标准,对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英语能力是没有明确要求的,在2022版新课标对低年龄的学生有了明确要求。
同时,“一、二、三”出现了“+”级别,这个“+”为了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多选择。
对应2022年4月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的通知》一文中“试卷过易难以体现区分度”
这一段话,意味着英语不再有明确的年级限制,国家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扎实学好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做一定的提升,去满足“+”部分的能力需求。
02
词汇量要求增加
老课标中,对于参加中考的学生,词汇量要求是1600个,200-300个短语,而在新课标中,三级“+”的标准变成了1800个单词,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接触并学习相关主题范围内的200个单词以及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
所以,新课标要求2000个词汇量,比原来增加25%,并要求活学活用。
03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提高
原先的老课标对于阅读部分,提了7点要求,而新课标,对于阅读部分一共提供13+3要求。
同时,要求三至四年级课外阅读量达到1500-2000词,五至六年级课外阅读达到4000-5000词,初中课外阅读量达到150000词。
老课标里,只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段落中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而在新课标中变成了“理解语篇中显性或隐性逻辑关系”,同时还要求“理解多模态语篇中非文字资源传达的意义”,这就是为什么高中课标会强调“听说读看写”五项能力并行。新课标甚至还要求分析作者观点,了解作者的态度,去了解整个语篇的结构,从而提高整体的逻辑水平。
很明显,新课标对阅读要求的字数变多,难度变大,突出强调了孩子对英文文章要求更深层的理解。预计中考英语阅读理解的难度会加大,这一模块将成为主要的扣分点。
04
模板化写作不再适用
在写作部分,新课标对于义务阶段的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的综合应用能力要求相比以前,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比如,要求“以书面语篇的形式,描述和介绍身边的任何事物,表达情感、态度和观点”,这些写作要求其实以前是对标高中课标的。同时,还要求学生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能够自我修正,用语得当。
在“+”要求里,更要求“恰当质疑语篇当中的内容、观点,解释不合理之处”。
这要求学生们具备“批判性思维”,也就是核心素养里的criticalthinking,而这些是初中学段很容易被忽略的。
第四篇:初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确立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英语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明确了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英语课程目标、优化了符合英语学习特点的内容组织和教学方式以及分级课程体系设计等。在课程标准的实施中,要改变单纯聚焦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学科本位目标,确立落实核心素养目标;改变以词汇、语法知识为主要课程内容的教学,围绕核心素养综合表现精选学习内容;改变脱离语境的碎片化教学,创新教学方式,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改变以考试为主的单一评价方式,构建素养导向、主体多元、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2022年版义教课标;英语课标解读;核心素养;义务教育课程修订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立足我国社会发展新要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目标。修订组对标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六个下功夫”(即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体系,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相关要求,有机衔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总结、继承和发展《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的理念、规定与要求,并根据新时代新要求对原课标内容进行全面修订。
一、课程标准修订的目标导向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全面体现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不忘育人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德育为先、素养为纲、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基本理念和新时代培根铸魂的育人要求,反映英语教育国际先进经验和发展趋势,彰显中国特色、力争国际一流,凸显英语学科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法的时代性、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征,力求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好用、管用、适用。
本次修订主动回应了新时代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坚持一体化设计,注重小初衔接、初高衔接以及学科间的呼应配合,既体现对2011年版课标相关内容和理念的继承与发展,又依据新时代新理念、新方案和新要求,进行改革和创新。例如,本次修订坚持英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统一,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按能力分级的方式设计具有基础性、进阶性和适切性特点的课程结构,确立课程教学的多元评价体系,体现了对2011年版课标确立的理念和要求的继承与发展。同时,坚持改革创新,明确新时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育人宗旨,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制与英语学科育人本质和英语课程育人功能相吻合、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相衔接的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提出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程目标;优化旨在体现英语学习和能力发展特点的分级课程体系等。
二、课程标准修订的主要变化与突破
(一)确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英语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
修订后的课程标准阐明英语是“当今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活动中广泛使用的语言,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沟通工具,也是传播人类文明成果的载体之一,对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课程性质作了新的界定,即:“义务教育英语课程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学习和运用英语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文化,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逐步形成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客观、理性看待世界,树立国际视野,涵养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终身学习、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奠定基础。”这一界定既继承了2011年版课标的合理阐释,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在课程理念上,明确英语课程以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核心素养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改进考试评价,指导教材建设,开展教师培训;遵循外语学习规律,借鉴国际经验,立足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育实际,充分考虑学习条件、学习时限和学生学习经验等方面的差异,按照能力发展进阶,建立循序渐进、可持续发展的九年义务教育英语分级体系;遵循“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原则选取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体现时代特征,反映社会新发展、科技新成果,聚焦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范畴。课程内容的组织以主题为引领,以不同类型的语篇为依托,融入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学习要求,以单元的形式呈现;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坚持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学创结合;建立主体多元、方式多样、素养导向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推进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对英语课程教与学的支持与服务功能,鼓励教师合理利用、创新使用数字技术和在线教学平台,丰富课程学习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二)明确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英语课程目标
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提出了英语课程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以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的课程目标,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这四个方面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一定跨文化沟通与交流能力的时代新人。明确核心素养是英语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及之后的英语学习和终身发展,以及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三)优化符合英语学习特点的分级课程体系
修订后的课程标准立足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英语学习与发展现状,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起点、学习时限和学习条件的不同。按照英语能力发展进阶,优化了2011年版课标的分级方式,为“六三”学制设计了3年级起点至9年级的三个基本级别,辅以“预备级”和“级别+”等若干个级差层次的新型分级体系,并为1年级起点的学生设置了以视听说为主的预备级。“五四”学制根据实际需要对接相应级别或“级别+”。分级体系的设立体现学段的特点和要求,满足学生能力循序渐进与持续发展的不同需求,符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特点。
(四)构建有助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英语课程内容和教学体系
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明确课程内容的选取必须遵循“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原则,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体现时代特征,反映社会新发展、科技新成果,聚焦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等主题,符合语言学习规律和各学段学生认知水平。课程内容由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六个要素构成,强调以单元形式组织和呈现内容,以主题为引领,以不同类型的语篇为依托,融入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的学习要求,避免碎片化的知识学习。强调依据核心素养和学段目标,挖掘单元内各语篇蕴含的育人价值,明确预期的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使学生完成单元学习后,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方法策略和思想观念,尝试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有逻辑地表达个人对单元主题的理解,形成结构化认知,并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五)提出推动英语教学方式变革的学习活动观
修订后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以培养核心素养为导向,倡导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力求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融语言、文化、思维和学习能力发展为一体的,相互关联、循序递进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解类活动中获取、梳理语言和文化知识,建立知识间的关联。引导学生在应用实践类活动中内化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加深理解并初步应用。引导学生在迁移创新类活动中联系个人实际,运用所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判断。
(六)推进素养立意的学业质量与学业评价改革
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增加了学业质量描述和学业质量标准。学业质量以核心素养及其学段要求为基础,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英语学习的进阶情况,从学习结果的角度描述各学段学业成就的典型表现。学业评价遵循“教—学—评”一体化的原则,倡导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理念,探索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素养导向的评价体系。终结性评价关注价值引导和命题方式创新,在考查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重视考查学生的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价值取向,确保评价目的与核心素养发展目标一致。通过评价,一方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监控和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及学习进程,激发他们主动、高效地开展学习;另一方面,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提供反馈与帮助,并持续反思和改进教学,推动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七)重视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英语课程建设
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提出了信息技术和英语教与学深度融合的要求,推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鼓励教师根据信息化环境下英语学习的特点,合理利用并创新使用数字技术和在线教学平台,提供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优质数字资源;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对英语课程教与学的支持与服务功能,探索依托信息技术开展因材施教和精准施教的路径。
(八)增加“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内容
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增加了“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方面的内容,着力引导教师准确领会课程理念、育人目标和评价要求,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建立教师学习和研究共同体,正确、全面认识英语课程的育人价值和育人途径,把握课程内容精髓,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从英语课程的育人价值层面重新审视和定位课堂教学的功能,将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落实到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中。帮助教师在全面、准确、透彻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重组或取舍,实施精准教学。要求教师深入课堂,扎根实践,坚持反思,改进教学,提升自身课程育人能力和成效。
三、课程标准实施的重点与难点
(一)改变单纯聚焦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学科本位目标,确立落实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育人价值集中体现在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本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使他们能够逐步形成语言意识,积累语言经验,开展有意义的沟通与交流。培育学生的文化意识,使他们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树立国际视野,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思维品质,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发展思维,在思维发展中推进语言学习;学会从多角度观察和认识世界、看待事物,有理有据、有条理地表达观点;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目标,保持学习兴趣,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学会反思和评价学习进展,学会自我管理,提高学习效率,做到乐学善学。这四个方面分别体现了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价值取向、心智特征和发展条件,它们相互渗透、融合互动、协同发展。
(二)改变以词汇、语法知识为主要课程内容的教学,围绕核心素养综合表现精选学习内容,整体设计教学单元,规划单元育人蓝图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内容体现时代特征及社会发展进步,聚焦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等主题范畴,具体包括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六个要素。教学设计应以单元的形式呈现,以主题为引领,以不同类型的语篇为依托,融入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的学习要求,强调内容六要素整合式教学,而非碎片化的知识点学习。教师依据核心素养和学段目标挖掘单元学习内容蕴含的育人价值,突出单元整体教学的综合育人功能,帮助学生通过单元学习,以所形成的思想观念和结构化认知对人和事物做出正确价值判断,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策略,尝试应对和解决基于真实情境的任务和问题。
(三)改变脱离语境的碎片化知识教学,创新教学方式,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要求以素养发展立意,改变传统的知识点传授和吸纳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素养发展为目标,知行合一、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活动观立足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要求教师组织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活动中。学生通过学习理解类活动,获取并梳理语言和文化知识,实现知识间的关联和串联;通过应用实践类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内化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在加深理解的同时学以致用,促进学中用、用中学;通过迁移创新类活动,尝试在新的情境、新的任务中运用所学所知,解决真实生活中的新问题,达到学创结合、乐学善用、主动迁移的目的,促进核心素养的逐步形成和有效提升。
(四)改变以考试为主的单一评价方式,构建素养导向、主体多元、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实施“教—学—评”一体化,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教—学—评”一体化本质上是一种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观,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性。“教”主要体现为基于核心素养目标和内容载体而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决定育人方向和基本方式,直接影响育人效果;“学”主要体现为基于教师指导、学生作为主体参与的系列语言实践活动,决定育人效果;“评”主要发挥监控教与学过程和效果的作用,为促教、促学提供参考和依据。要注重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发挥协同育人功能。“教—学—评”一体化要求在考查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重视考查学生的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价值取向,确保评价目的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目标一致。“教—学—评”一体化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性,要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监控和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学习进程和学习成效。同时,促进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提供反馈与帮助,持续反思和改进教学,服务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推动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因此,教学评价应贯穿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教与学的全过程,包括课堂评价、作业评价、单元评价和期末评价等。教师要充分认识评价的作用,明确评价应遵循的原则,基于评价目标选择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将评价结果应用到进一步改进教学和提高学生学习成效上。“教—学—评”一体化应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和手段,体现多渠道、多视角、多层次、多方式等特点。学业评价遵循导向性、科学性、规范性和适宜性等原则,遵循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标准,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学习经验,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重点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和成就表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出正确的价值观、跨文化意识和不同的思维层次。
总之,此次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遵循党和国家关于立德树人的一系列要求,努力做到把好方向,体现课程的育人价值、功能和方法;找准定位,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和英语教育教学的特殊规律;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引导教学改革,使英语课程与其他课程形成育人合力,实现减负增效的目的;强化指导,增强课程的可操作性,确保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各项指标要求在课堂教学、学业评价、教材建设、教师发展等方面真正得到落实。
第五篇:初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期待已久的学习如约而至,早早地就在电脑面前守候了。今天学习了龚亚夫老师的讲座——《超越学科的站位高度能做成事的教学设计》。
龚老师结合教师的困惑和我们分析了有关核心素养的观点。讲座分为四大部分:核心素养的构成与特点;核心素养的形成与过程;以什么作为教学中心;是否遵循程式化的步骤。龚教授整合了各个专家的观点,向我们详细阐述了核心素养的构成: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价值观念。这三者之间的内涵是交叉的。思维品质不仅包括逻辑思维能力,也包含品格因素。龚教授强调了核心素养是一个整体。他充分解读了核心素养的内涵、特点、过程以及评价。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任务为教学的核心。龚教授特别提到了崔允漷教授的观点:倡导大观念、大项目、大任务与大问题,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点来设计主题、项目及任务等。
关于是否遵循程序化的步骤,龚教授结合梅德明教授的观点进行了分析,大家千万不要把活动观分成三个孤立的阶段,它们之间不是线性关系,而是交互的、融合的、循环的。因为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并非刻板的先学后做,而是在学中做,做中学。
龚教授还结合一线教师们的疑惑为老师们答疑解惑。在任务型教学的困惑上,提出了没有“唯一的”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英语(作为外语)课程的价值取向,教学生品格,教学生思维发展比教语言本身更重要。
第六篇:初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5月7日,在湖南省葛敏初中英语网络名师工作室的组织下,我观看了龚亚夫教授的讲座《超越学科的站位高度,能做成事的教学设计》。下面我将结合讲座内容谈谈我的几点收获。
龚教授以教师的四个困惑作为开端引入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随后他详细地阐述了核心素养的构成与特点。龚教授指出,核心素养不仅牵涉到“知晓什么”,而且关乎现实的情境中“能做什么”的问题。的确,我们在授课时,不能只讲解书本上的知识,应该更多地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语言就是应该被使用的,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之后,龚老师就如何确定教学目标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他指出,确定教学目标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我的学生应该发展哪些核心素养;2。学生能做什么才算体现核心素养;3。在什么情景下完成何种任务活动。这对于教师进行教学目标的选择有着极高的指导意义。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精心设计每一个课堂环节,巧设情景,以任务驱动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整堂讲座干货满满,聆听之后,我对于如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再一次感谢葛敏名师工作室提供的宝贵机会。我也会将本次所学用于教学实践,在实践中让自己不断成长与进步。
第七篇:初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2022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与2011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比分析
1、从目录框架上看:相同的表述有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开发与利用(建议);附录中相同的表述有:语音项目表、词汇表、语法项目表。不同的是:2022版义务教育课标增加了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目标中增加了“核心素养内涵”,课程实施(实施建议)中增加了“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附录中增加了“核心素养学段特征”,2011版则有“分级标准”项目,附录中有功能项目表、话题项目表、评价方法与案例、技能教学参考建议、课堂用语。从以上目录与附录表述变化可以看出,2022版新课标突出了核心素养目标也是育人目标的具体化,增加学业质量突出了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
2、从课程性质的具体描述看:两个课标均提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但是2011版课标表述为工具和人文的双重性,2022版课标则强调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2011版提到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2022版课标英语课程为学生终身学习也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奠定基础。此外,2022版课标增加一段下面的描述: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是当今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活动中广泛使用的语言,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沟通工具,也是传播人类文明成果的载体之一,对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作用。
3、所附词汇表:针对小学阶段的词汇2011版列出423个词,2022版列出505个词,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增加的词汇量分别为200-300词和100-300词;针对初中阶段的词汇2011版列出1500词,2022版列出1600词,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增加的词汇量分别为100词和100-300词。整体上看词汇量要求有一定增加。除此之外,2022版词汇表增加了数词表,月份、星期词汇表,部分地理名称及相关信息(后缀词性),部分国家、重要组织机构名称缩写,部分重要节日名称、中国文化专有名词。不规则动词表分别列出来100和106个词。
4、所附语法项目表:2011版分为14项罗列,2022版分为词类、构词法、句法三大类别。2022版比2011版增加的条目为:感叹词,缩写和简写,动词的-ing形式和动词的-ed形式,主谓一致,但是以上增加的条目仅作理解要求。其它有变化的地方是,2022版形容词和副词分别增加了形容词的基本形式和副词的基本形式,构词法把前缀、后缀改为派生法,简单句的基本句型分别加了例句及英文缩写,没有出现及物、不及物动词或系动词,描述以“主谓……”为主,第六种基本句型分别表述为therebe句型和存现句,可能是因为therebe句型也可能是倒装句,例如,Thereisourcar。2022版增加定语从句的另外一个名称:关系从句。
5、分级标准:2011版跟小学、初中、高中一体为九级标准,小学、初中、高中毕业分别为2、5、8级标准,2022版课标则是义务教育阶段设计一、二、三级标准分别对应九年义务教育的3-4年级、5-6年级、7-9年级。
第八篇:初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一)分级标准的分类方式
按照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要求,本标准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级别要求。其中,对语言技能中的听、说、读、写等技能提出了五个级别的不同目标要求,对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提出了二级和五级的目标要求。
“分级标准”中对总目标的五个方面的描述请参照下面的表格。
(二)对分级标准修订的出发点:
1、适当降低难度,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2、修改文字表述,增强语言表述的准确性;
3、调整标准要求,更好地体现外语学习的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以及发展需求。
(三)调整后的分级标准
1、对语言技能标准的调整
对语言技能标准的调整主要体现在小学阶段,初中阶段基本没有变化。调整的原因:一是为了降低难度,减轻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二是希望通过调整,更好地体现语言学习的规律。例如:在一级技能标准中,删除了做手工,因为做手工涉及到材料的必要的条件,但因各地教育资源不平衡,使得一些地区、特别是在边远山区和农村地区,这一要求不具可操作性。再有,减少了对歌曲和歌谣学习数量的要求,以减轻一定的学习负担。删除了表演歌曲和童话剧,改为简单的角色表演。在写的技能方面,补充了模仿范例写句子的要求。在二级技能标准中,对口语表达中的语调要求有所降低,增加了对日常生活话题作简短叙述的要求,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语言学习的规律。在写的方面要求小学生能正确地使用大小写字母和常用的标点符号;能写出简单的问候语和祝福语;并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语句。降低了对歌曲和歌谣的数量要求。
《标准》分级语言技能目标各个级别虽按照听、说、读、写等分项进行具体描述,但它们相互之间是密切相连、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比如二级目标中围绕“故事”设置的目标在听、说、读、写、玩演视听等部分都有涉及,且相互照应。
《标准》分级语言技能目标各个级别的具体描述体现了语言技能目标的一致性和整体性。比如第二、四、五级中关于读的技能具体描述:
(1)第二级: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
(2)第四级:能连贯、流畅地朗读课文;能理解简易读物中的事件发生顺序和人物行为;能从简单的文章中找出有关信息,理解大意;能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意思;能理解并解释图表提供的信息;能读懂简单的个人信件、说明文等应用文体材料;能使用英汉词典等工具书帮助阅读理解。
(3)第五级: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能利用词典等工具书进行阅读。
从上可见,学生阅读技能从“简单的阅读à朗读à获取直接信息的阅读à归纳分析式的深层阅读”的发展过程。同时,各个级别的具体描述也保持与“分级目标”的一致性,体现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整体性。
2、语言知识分级标准的调整
1)语音知识标准(黑体部分为调整部分)
二级
1、正确读出26个英文字母;
2、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
3、了解单词有重音,句子有重读;
4、了解英语语音包括连读、节奏、停顿、语调等现象。
(删除:知道字母名称的读音;语音清楚,语调自然)
五级
1、了解语音在语言学习中的意义;
2、在日常生活会话中做到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自然、流畅;
3、根据重音和语调的变化,理解和表达不同的意图和态度;
4、根据读音规则和音标拼读单词。
(删除:了解英语语音包括发音、重音、连读、语调、节奏等内容;)
需要指出的是,修订后的《标准》对语音知识的标准的调整强调了解语音知识的意义,而未强调对语音规则的掌握;同时还强调了语音知识在交际中的作用(如表达不同的意图和态度),而不是语音知识本身(如有多少个元音、多少个辅音等);音标只是用来拼读单词的工具,音标本身不是目标要求。
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语音教学应注重语义与语境、语调与语流相结合,不应单纯追求单音的准确性。因此,在英语教学起始阶段,语音教学主要应通过模仿来进行,为学生提供大量听音、反复模仿和实践的机会,以利于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应为学生提供根据重音和语调变化理解和表达意义的机会。英语有不同的口音,如英国口音、美国口音等。应让学生在基本掌握一种口音的基础上,适当接触不同的口音,为他们发展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2)词汇知识标准
词汇知识的标准主要调整了二级的要求,五级没有变化。因此,下面只列出对二级词汇的调整内容。
二级
1、知道单词是由字母构成的;
2、知道要根据单词的音、义、形来学习词汇;
3、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并能初步运用400个左右的单词表达二级规定的相应话题。
修订后的《标准》提供了小学二级应学会的423个词汇的核心词汇表,但是没有提供单词的词性和中文释义。这是因为:(1)英语单词的词性和词义是在具体语境中体现出来的,许多英语单词具有多种词性和中文释义,列出单词的哪些词性和中文释义缺乏可靠的依据,且中文释义与英语单词并不完全对等。单纯、机械、脱离语境地简单罗列词义和词性不利于学生学习词汇的意义和用法,不利于语感的形成和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2)标出单词的词性和中文词义有可能导致部分教师脱离语境地教授词汇,学生脱离语境地学习单词的词性,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形成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造成学习效率低下;(3)不列单词的词性和中文词义符合在具体语境中学习和使用单词的理念,有利于教材编写的灵活性;(4)单词的词性和词义可由教材编写者根据选材的具体语境和语义表达需要标出。
3)语法知识标准
对于语法知识的调整重点是明确规定了小学二级的语法学习内容,并进一步强调:
(1)要在语言实践中运用语法知识;(2)要关注语法的语用功能,而不是语法形式本身。(3)要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在实际运用中体会语法项目的表意功能。
二级规定的语法项目包括:
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和名词所有格;
人称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
表示时间、地点和位置的常用介词;
简单句的基本形式。
五级语法知识标准
理解附录“语法项目表”中所列语法项目并能在特定语境中使用;
了解常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和常用表意功能;
在实际运用中体会和领悟语言形式的表意功能;
理解并运用恰当的语言形式描述人和物;描述具体事件和具体行为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时间、地点及方位;比较人、物体及事物等。
4)语言功能知识标准
二级:理解和运用有关下列功能的语言表达形式:问候、介绍、告别、请求、
邀请、致谢、道歉、情感、喜好、建议、祝愿等。(黑体为新增加功能项目)
五级:包括更加广泛的内容(见《标准》附录4)
5)话题知识标准
二级:理解和运用有关下列话题的语言表达形式:个人情况、家庭与朋友、身体与健康、学校与日常生活、文体活动、节假日、饮食、服装、季节与天气、颜色、动物等。
五级:话题更加丰富(见附录5)。
3、情感态度分级标准的调整
1)为什么要把情感态度列为英语课程目标之一?
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之中。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与其他学科领域相比,语言与情感态度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英语课程在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还应发挥特殊的作用。
2)对情感态度分级标准的调整
修订后的《标准》细化和丰富了二级的情感态度的标准,如:
英语学习的乐趣;
敢于开口,表达中不怕出错误;
乐于感知并积极尝试使用英语;
积极参与各种课堂学习活动;
在小组活动中能与其他同学积极配合和合作;
遇到困难时能大胆求助;
乐于接触外国文化,增强祖国意识。
五级标准中补充了两项内容:即:勇于克服困难;具有初步的国际理解意识。
4、学习策略分级标准的调整
为什么要把学习策略列为英语课程目标之一?
使用学习策略能够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策略,英语学习也不例外。使用有效的外语学习策略,不仅可以大面积地改进外语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还可以减轻学习负担。
发展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现代社会倡导终身学习的思想。自主学习能力是终身学习的前提,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必经之路。因此,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学会如何学习,以便他们走入社会之后能够真正实现自主的终身学习。
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相互促进
教师研究学习策略可以促进教学。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策略,可以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于学习策略标准的调整主要有:
在二级标准中补充了“对所学内容能主动复习和归纳”;(原为“练习和实践”)。还补充了“在课堂交流中,注意倾听,积极思考”以及“能够初步借助工具书学习英语”。
五级:在认知策略中补充了“在学习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调控策略中补充了“制定切合实际的英语学习计划”和“把握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原为“学习的主要内容”)。
5、对文化意识分级标准的调整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学习中有许多跨文化交际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英语的学习和使用;对目标语(英语)文化的了解与理解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提高人文素养;传授文化知识、培养文化意识和世界意识,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对二级文化意识标准的调整主要是增加了: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能初步注意到中外文化异同。
对五级文化意识标准的调整既有删除,也有增加和修改。如下所示:
删除:
了解英语国家正式和非正式场合服饰和穿戴习俗;
了解常见动物在英语国家中的文化涵义;
了解自然现象在英语中可能具有的文化涵义;
增加
能初步用英语介绍祖国的传统节日和典型的文化习俗。
修改:
“了解英语国家中的个人隐私习俗”修改为“了解英语国家中的人际交往习俗”;
结语: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课程价值、课程理念、课程性质的阐述,反映了对英语课程认识的一个新的高度,对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意义重大。在总结十年课改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标准》对课程目标和要求上也做了重要调整,为深化课程改革、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新的任务和目标。广大教师要在实践中认真学习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为实施好新的《标准》做好准备。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初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分享8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大学工程训练心得体会,高一开学心得体会,人性的弱点心得体会,四步教学法的心得体会范文,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的心得体会,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