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录,一手好文,受用一生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

作者:解语花2024-02-14 21:27:36

导读: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1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心愿。为了有效防范各种安全事故的...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分享18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1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心愿。为了有效防范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已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心理健康课堂等多种途径,不断渗透“珍爱生命,善待生命”主题教育活动,同时也希望广大的家长朋友们能够切实担负起监护职责和义务,与学校携手同行,共同筑起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坚固防线。请诸位家长朋友们要配合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

  经常带孩子走近大自然感受生命的美好,走进社区参与公益活动,通过体验让孩子明白:岁月可以重复,季节可以重复,唯有生命一去不复返。有了生命才能有理想与希望;有了生命才会有无限可能与精彩。好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活出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教育孩子勇敢面对人生的挫折。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面对挫折与痛苦。有失意有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此而消磨意志,轻易放弃生命。所以,家长要教育孩子勇敢面对失败和挫折,失败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种体验,要不断引导孩子们学会从挫折中学习与收获。理解孩子的错误,给孩子机会在错误中改进,要多多肯定孩子的每一点改变,鼓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三、给予孩子民主宽松的家庭环境。

  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平等民主宽松的家庭环境。应充分理解和关爱孩子,除了生活上给予照顾,更应该在心理上了解和关心,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多想想我们小时候曾做过的那些“糗”事,并与之分享,做孩子的知音,成为孩子的朋友。让他们时刻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和支持,树立起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勇敢地走出挫折和痛苦的阴影,积极乐观地学习和生活。

  四、理性面对亲子冲突。

  1、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正确掌握批评和表扬的分寸,尽量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与孩子深入沟通,了解孩子心理和行为反应,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2、关注孩子的心理动态,发现孩子情绪不对,要予以安慰与保护,切忌永不停歇的唠叨或指责打骂,学会尊重孩子,不打击孩子的自尊心。许多学生虽然每天都跟父母见面,跟同学相处,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内心已经渐渐成为孤岛。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变得很低很低,觉得自己不被爱,甚至会认为自己只是别人的笑柄和家庭的负担。

  3、要学会欣赏自己的孩子,给予孩子更多的正面管教。不要用极端的言行逼迫孩子承认错误与失败,不用事事追求对错,允许孩子有冷静的时间与空间,要尝试着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共渡难关。

  4、必要时家长应放下身段,平等对话,表达歉意,商讨彼此改进的方向。要多和孩子沟通交流,让家成为孩子永远的避风港。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也是孩子们最强大的依靠;家庭,应该是温暖的、温馨的、时刻流淌着爱的。我们在生活的点滴中,只有给孩子足够的心理营养,他才会拥有强大的心脏。如果孩子对父母有这种信任,犯了错敢告诉父母,即使遇到再多的风雨,也知道家就是自己的港湾,有底气面对一切困难。

  孩子有错可以批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可以及时求助专业机构引导,但是我们必须让孩子知道,这一切都不影响父母对他的爱,他一直是一个值得被欣赏、值得被爱、被珍惜的人。

  五、要和孩子一起热爱生活,做好孩子的榜样。

  很多时候,孩子看待问题的心态,是会被父母传染的。如果孩子每天都听到父母抱怨自己的领导、同事有多烦人、工作有多累、家里有多穷、孩子有多不争气……那么孩子自己对生活的向往,就会被慢慢损耗掉。但如果父母经常在家里谈论些美好的事情,让生活充满仪式感、让家庭充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孩子就会拥有感恩的心,会跟着积极、阳光起来,会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期待。

  生命的诞生是极其神圣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必须珍惜与爱护。家长朋友们,请珍惜假期与孩子相处陪伴的机会,引导孩子珍惜生命的价值,理解生命的意义,保持平和心态,健康快乐成长。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2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在陪伴过程中,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还需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了解孩子的需求

  家长在忙于工作的同时,也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及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

  耐心倾听孩子心声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来对待孩子,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作成人一样给予尊重。

  修正对孩子的期望

  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这样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大人也很痛苦。孩子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

  接纳自己,合理释放情绪

  如果孩子出现了负面情绪,家长不要怪罪孩子软弱、胆小,而要让孩子知道,成长过程中出现各类负面情绪是很正常的,大人们也会有类似的情绪,从而鼓励孩子学习接纳自己的坏情绪

  丰富孩子社会交往

  交往与沟通、分享与合作是孩子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品质。作为家长,要创造条件和机会,鼓励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释放消极的情绪,培养自信心,发展兴趣爱好,提高往能力,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

  健康标准

  1、孩子可以自己按照成人的要求去观察事物,看见东西记得快并且可以记得住。对于看到的事物可以直观的进行概括,肯自己去动脑且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对于周围的世界存在很多的疑问,并且善于提出这些疑问,对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小问题可以自己妥善的解决。

  2、对于身边的父母、老师和朋友,都保持着爱意。对于自己的喜怒哀乐可以准确的表达,并且对于身边的人都会很有礼貌,礼貌用语运用得当,且有适当的害羞心理。

  3、在日常如果摔跤了,会自己爬起来,而不是选择坐在地上哭泣。对于游戏的输赢没有看得很重,黑暗和形状怪异的小动物不会很惧怕,而是充满着好奇心。

  4、对于劳动是非常热爱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帮助家长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对于自己的玩具是很爱护的。对于小动物和花草也是充满爱心的,喜欢听音乐、看图册、唱歌、跳舞、绘画和参加各种智力游戏,并能从中感到快乐。

  5、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具体、简单的评价,能分清自己的和他人的东西。服从约束。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

  6、与大家在一起时比一个人独处时愉快,能遵守游戏规则和顺序,在玩法上服从大家的意见,懂得同伴的感情和需要,不故意找别人的麻烦,肯帮助其他小朋友,能为小朋友取得成绩而高兴。

  绘本推荐

  孩子们在努力长大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阻碍。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受环境、氛围的影响,孩子们可能会从往日的积极进取、敢于挑战,逐渐变得畏缩、恐惧、害怕。这个时候家长不能焦虑,时不时给孩子们一些鼓励,引导他们正确面对困难,相信孩子们会成长得更快!

  面对孩子们的哭闹,家长们是不是会不耐烦呢?公主病、挫折忍受力、情绪控制力是现在孩子们常见的问题,孩子们“任性”、“爱哭”背后往往是害怕、难过、惊慌、闹脾气的心情,如果你的孩子刚好处于爱哭的阶段,家长们不要着急,让我们跟着绘本一起来看看,帮助幼儿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吧。

  绘本《我的情绪小怪兽》有助于幼儿用不同颜色来表达喜悦、愤怒、哀伤、害怕等情绪,了解并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对情绪的敏感度逐渐加强。

  健康成长,从“心”出发。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还会继续不断的探索前进,积累经验,充分做好家园有效互动和沟通,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得更好、更细、更有特色,真正的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在健康温馨的环境中生活,并健康快乐的成长,努力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出“爱”的温度和“心”的色彩。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3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近日气温快速回升,带来无限美好的春光。学校提醒大家:春季是出游赏春的好时节,也是情绪波动最大的时期,更是心理危机的高发期。为进一步确保我校学生健康成长,请各位家长务必配合学校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一、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请各位家长平时通过免登陆访问“__”教育广场首页的“家庭教育服务专区”(网址:),收看相关心理健康教育视频。

  在平时,家长可关注__市中小学生成长指导中心公众号,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更好地理解孩子,与孩子建立积极的关系。

  二、关注春季情绪波动

  春天,人们容易出现情绪低落、身体不适、睡眠不佳、抑郁等情况,有人称之为“春季综合症”。建议家长多观察孩子的情绪,适当开展家庭体育锻炼、家庭户外散步等活动,做好孩子情绪的释放及疏导。

  三、采取“心理开放”的沟通方式

  加强与孩子沟通。家庭成员之间应采取“心理开放”的方式,平和地、直截了当地呈现心理活动,更有益于养成孩子开朗、大度、善解人意的性格。父母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哪怕是错的。只有这样,当孩子遇到困难才会愿意与你述说。

  四、对孩子期待要适度

  步入学年的第二个学期,毕业班面临升学压力,非毕业班面临学习难度增加,这很容易带来心理压力。请家长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客观分析成绩,对孩子提出期望要适度,不过分增加孩子心理压力,启发引导孩子学会分析自己进退的原因,更要看到并肯定孩子过程中的努力和价值。

  五、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长不仅要给孩子创造温馨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更要创造出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要让孩子参与家庭活动,与孩子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利用各种渠道帮助孩子自我调节,如:体育运动、艺术创作、陪伴倾听、亲子活动等。

  六、加强家校沟通

  请家长与孩子的班主任多沟通联系,随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态,积极配合学校、班主任和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帮助孩子平衡学习与玩乐之间的冲突,要教育孩子合理使用手机,避免孩子沉迷于网络和游戏。必要时请家长就学校的生活学习,与孩子进行至少每周一次的分享、勉励和适度关怀。如孩子出现明显的情绪变化情况,请引起重视。

  七、关注异常行为,及时治疗

  本着早发现、早介入、有效干预、防止特殊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则,密切关注孩子异常心理、行为特征,配合学校做好排查工作。如有以下情况的,请家长不要有太多顾虑,而应及时、如实与班主任沟通,以便家校合力,保障学生心理健康。

  1、近期发生过重大家庭变故,如夫妻离异、亲人过世等;

  2、孩子本人发生人际交往冲突;

  3、在生活学习中遭受过突然打击的学生,如受到意外刺激或与家长发生过激烈争吵等;

  4、在信件、日记或乱涂乱画的只言片语中流露厌世、自我伤害倾向;

  5、不明原因突然给同学、朋友或家人送礼物、请客、赔礼道歉、述说告别的话等行为明显改变;

  6、情绪突然明显异常者,如特别烦躁,高度焦虑、易感情冲动,或情绪异常低落,或饮食睡眠受到严重影响;

  7、患有抑郁症、癔症、焦虑症、情感性精神病等疾病,患有长期睡眠障碍,或存在强烈自卑感、不安全感、性格孤僻、暴力倾向。

  若孩子疑似出现以上异常情形,家长应及时和班主任沟通,必要时应到权威医疗机构诊断治疗。家长需明确,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而是鲜活的生命和健全的身心。

  特别提示:如果您工作在外地,孩子是留守学生,或者孩子平时由祖父母照看,请您一定要认真履行监护人的职责,再忙也要与孩子多沟通交流。父母的情感关爱,对孩子来说,远远大于对物质的需求。

  亲爱的家长,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学校和每一位家长的共同心愿。为了我们的共同心愿,让我们共同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为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4

  尊敬的家长:

  您好!健康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孩子的快乐与健康,进步与成长,时时牵动着每一位家长的心。青春期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让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长,当下,维护孩子及家长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无论何时,家校共育都是保障孩子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在这一时期为孩子构筑一道有力的防护墙,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是学校和家庭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青春期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主要表现

  1、不同年级均存在着厌学、依赖、困惑等学习心理障碍。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害怕作业多,做作业依赖家长,考试时顾虑重重,致使大脑呈抑制状态。

  2、对人多疑恐惧。表现为心里老是为某些事情焦虑,极度胆小害怕,整天忧心忡忡,情绪不安,似乎总面临什么危险和侵害。遇事很少相信别人,总怕对自己不利,喜欢独处。向往幻想世界,异想天开。

  3、对他人冷漠敌视。表现为常把内心的烦恼、愤恨向他人发泄。殴打、谩骂同学,损坏公物。

  4、逆反心理严重。表现为不听家长和教师的劝导,故意对着干;当得不到教师和集体的重视时,用恶作剧来显示自己,常常表现出自己年龄、身份能力极不相称的幼稚行为,对别人的议论十分敏感,少言寡语,不愿与同学交往。

  给家长的几点建议

  1、倾听孩子的心声,加强家校沟通

  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同时,多与班主任、科任老师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在校动态,并与老师取得一致的努力方向,就学校的生活学习,与孩子进行至少每周一次的分享、勉励和适度关怀。

  2、做好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

  家长们对孩子要有自己的要求,与孩子一起树立为人做事的原则。用自己及家人无声的行动指引和培育孩子良好的品行、教养、习惯、心态,永远相信无声的影响胜过苦口婆心的教育。我们衷心期盼家长们在给孩子提希望定规矩的同时,也尽可能地要求自己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以身作则,不断学习新知识和理论,与孩子一起成长,成为孩子们学习的榜样。

  3、注重高质量的亲子陪伴

  家长可以尽量寻找机会和孩子建立温馨家庭交流时光,例如一起做饭、清洁、锻炼、看一场电影、做一个游戏等。同时要注重提高陪伴质量,拒绝说教和敷衍,要有让彼此身心放松、情感愉悦的双向互动,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亲密感。

  4、成绩永远都不是唯一

  家长要正确看待孩子的考试成绩,与其过度关注成绩,不如耐心陪伴孩子分析原因,寻找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引导孩子追寻梦想、树立目标、制定计划,才是提升学习内在源动力的关键。只要孩子已经尽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父母就应该包容和鼓励。

  5、及时发现孩子异常行为,有需要及时就诊

  本着早期发现、及时介入、有效干预、防止特殊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则,密切关注孩子异常心理、行为特征,配合学校做好排查工作。如发现异常情况的,请家长及时、如实与班主任沟通,以便家校合力、尽早介入,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如果情况严重,一定要到权威医疗机构诊断,积极治疗,争取早日治愈。家长需明确,孩子的生命无比重要,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而是鲜活的生命和健全的身心!

  调节情绪的几种方法

  1、倾诉宣泄法

  青春期学生的倾诉有两种:一是以谈心的形式向闹矛盾的对方谈出自己的看法,通过交换意见,解开疙瘩,消除不良情绪和情感;二是以写日记的形式把内心的不快倾诉出来,还可寻找自己产生消极情绪和情感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以此达到心理平衡。

  2、呼吸放松法

  (1)吸气,缓慢并深深地吸气,约4秒钟使空气充满胸部。呼吸应均匀、舒适而有节奏;

  (2)抑制呼吸,把空气吸入后稍加停顿。

  (3)呼气,要自然而然地,慢慢地把肺底的空气呼出来。注意放松的节拍和速度。

  3、体育运动宣泄法

  孩子遇到些负生活事件,出现些压抑、烦躁情绪时,做些剧烈的体育运动也能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情感的作用。

  4、音乐调节法

  医学表明:多听音乐能调整神经系统的机能,解除肌肉紧张,消除疲劳,改善注意力,增强记忆力、消除抑郁、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

  结语

  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没有什么比孩子的生命健康更为重要,亲爱的家长朋友们,让我们家校携手,共同关爱孩子,呵护孩子身心健康,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5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春回大地,乍暖还寒。春季,是一年当中气候最变化无常的季节,特别是在同学们历经了疫情、居家、网课、病毒感染、考试调整等等一系列事件之后,这个时候心灵容易“感冒”。节气的变化、昼夜的变换、气候的湿热与变化无常、学业任务的变化、学业压力增加等因素,学生容易出现情绪低落、抑郁、波动起伏或自暴自弃等心理“感冒”现象。

  《20__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汇集大量数据表明,全国5成抑郁患者为在校生,41%曾因抑郁休学。再者,近期胡鑫宇事件令人警醒,该生多次异常表现与求助,却“无人问津”。由此,为孩子提供即时的疏导、陪伴与支持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为进一步确保我校学生的健康成长,请家长认真履行监护人的陪伴、教育和监管职责,配合学校做好以下工作:

  Part1重视孩子的心理需求

  这个时代物质越来越丰富,也伴随着心理疾病率的提高。当人的基本物质需求已经被较好地满足时,心理需求的满足就上升到了重要的位置。人们开始寻求被爱、被尊重的感觉,开始思考:我是谁?为什么没有人关注我?当这些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人就体验不到快乐和自我价值,容易体验到焦虑、压力、挫败、无助无望和无意义。

  对于处于自我发展重要时期的学生而言,家长们要充分重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并尽量满足合理的需求。具体来说,家长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这就需要家长加强与孩子的沟通,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知道他们的内心世界,做他们的朋友。

  Part2采用“心理开放”的沟通方式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根基,每个孩子都渴望“被看见”,如果父母常常忽视他们的感受和诉求,那么孩子就会渐渐跟父母关上心门,导致亲子沟通越来越难,亲子关系越来越疏离。家庭成员之间应采取“心理开放”的方式,平静地、直截了当地表现自己的心理活动。心理上的开放有益于养成孩子开朗活泼、豁达大度、善解人意的性格,父母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哪怕是错的。只有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求,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跟孩子建立真正的链接,从而达到有效沟通。

  Part3对孩子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

  当孩子犯错误或者遇到挫折时,他们心里也会难过和担心,很需要家长的洞察和鼓励。家长应该保持耐心和冷静,帮助孩子仔细分析症结所在,然后对症下药,采取措施,给予更多的关心和不失时机的教育引导。并且,在孩子不断努力的过程中,家长要善于发现哪怕是很小很小的成绩和进步,及时地给予不同形式的表扬与肯定,这样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身后有父母的支持,从而获得安全感。

  Part4创造充满关爱,富有亲情的家庭环境

  各种调查研究显示,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父母关系和谐能让孩子产生安全感和幸福感,为孩子的心灵注入成长的力量。家庭夫妻不和,互相指责,经常吵架、赌气,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孩子,不仅“安全”需要得不到满足,还容易产生过分胆小、焦虑、冷漠、悲观、孤独、紧张等特征。

  所以,希望家长们要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当自身情绪波动较大时,学会“积极暂停”,从引起情绪的场景或事件中暂时离开,在舒适的环境中自行调节情绪,尽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等。同时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们学习的榜样,身教重于言传,比如,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机、打游戏、打麻将等。难得的周末休息时间,和孩子一起创造高质量的陪伴,跟孩子谈谈心,这一周,有什么开心的事情?有什么困惑呢?带孩子出去走走,去图书馆或者书店,既能培养阅读习惯,又能适当远离电子产品。和孩子一起运动,双人互动的体育项目有很多,既能锻炼身体,提高协调能力,又能增进亲子关系。

  Part5关注孩子的情绪,识别危机的信号

  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烦恼,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留心观察,识别孩子的心理状态,如果出现以下变化要引起注意,及时进行正面的疏导,如实与学校沟通,必要时候寻找专业医疗机构帮助,以便家校合力,保障孩子身心健康:

  (一)生理变化:发现孩子出现不想吃饭、暴饮暴食、吃完又吐,失眠早醒、内分泌紊乱等情况。

  (二)情绪变化:常常开心不起来,感到生活没有意义,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无力无助,什么都不想做,孤独少语,眼神空洞,回避社交,流泪悲伤等。

  (三)性格变化:孩子突然变得离群索居,沉默寡言,或者无视社会习俗或规范,对人冷漠无情,人际关系紧张,个人卫生糟糕等。

  (四)学业变化:成绩在短时间内突然急速下降,或者拒绝上学、离家出走、沉迷网络等。

  (五)行为异常:如自我伤害,讨论死亡或者自杀的信息,甚至在关注自杀的方式,透漏出对目前处境的不满和绝望,对之前感兴趣的事不再有动力,突然在为自己在乎的人或物或宠物安排后事等等。这些信息都提示自杀风险的增高。

  如果您的孩子具有上述表现,请家长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这是您的孩子发出的求救信号,请不要责骂和批评他们,他们很可能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难,需要你们对他伸出援手。

  Part6当孩子发出求救信号时,我们该如何做?

  这时候请您主动跟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内心状态,鼓励孩子表达内心的感受,耐心地听听他们的感受,对于孩子说的不对的地方不要先急着去否定,鼓励孩子讲完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平时生活中对孩子多建议,少命令,学会充分地尊重孩子。父母觉察到孩子的异常并提供积极的关心和关爱、尊重、理解和支持,成为孩子所需要的陪伴者,让孩子知道父母会给予他们无条件的爱,是他们最亲近的人,是他们坚强的后盾,这将会极大地影响孩子情绪变化的走向,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如果家长通过以上交流方式,孩子状态依然未见好转,或者出现严重心理问题时,家长可到学校与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们交流孩子的情况,他们也会协同家长一起对孩子进行辅导以及对孩子进行最大的鼓励与疏导,在学校不少学生经过老师的引导都能够调节到正常的生活状态,当然这也少不了家长的配合。

  但是必要时要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寻求帮助。如果经专业机构诊断,孩子确实出现心理问题,家长要理性地接受:“孩子是真的病了!”它像躯体疾病一样,需要积极治疗,陪同孩子一起去见医生,一起了解孩子的病情进展、药物以及心理治疗的效果,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关注孩子的动态,做明察型父母。本着早期发现、及时介入、有效干预、防止特殊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则,密切关注孩子异常心理、行为特征,配合学校做好排查工作。如发现异常情况的,请家长及时、如实与班主任沟通,以便家校合力、尽早介入,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家长需明确,孩子的生命无比重要,决定孩子一生的,不只是学习,更重要的是健康的身心!

  因此,重视且关注孩子的“不良情绪和异常行为”,当家长无法解决问题时,及时求助专业儿童青少年心理医生,千万不要讳疾忌医!

  让我们共同守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愿每个孩子都能被看见、被理解、被关爱,让他们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6

  尊敬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你们在各行各业忙碌着,为了生活,为了家庭,承担着孩子们还不太能理解的压力和辛酸,你们辛苦了!

  青少年心理问题关系到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生活,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迫在眉睫。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兰县教育和科技局呼吁全体学生家长和我们一起努力,积极开展家校协作,关注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学习生活环境,共同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创设良好家庭氛围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影响至深。良好的家庭氛围能让孩子感受到安全和温暖,家庭成员之间亲密、和谐的相处,有助于培养孩子健康的情绪状态,这是形成良好心理素质、个性品质的基础,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建立融洽人际关系,特别是建立亲密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想要孩子一生幸福,请先给他们一个有爱的家。

  二、做好生命教育

  首先,家长需要做好榜样,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积极的人生态度,进而帮助孩子建立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其次,帮助孩子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并随时留心观察孩子细微变化和情绪状态,及时给予回应,在情感上给予关心理解,行动上提供适当帮助和建议,必要时鼓励和带领孩子寻求专业心理帮助;还要引导孩子体验自我价值、感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做到悦纳自我、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启发他们思考生命的意义,畅想未来,实现人生价值。

  三、构建和谐亲子关系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最好的教育。在亲子共处中,作为家长,首先要做到尊重,尊重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权利,尊重孩子的想法与合理需求,给予应有的理解与接纳,做到宽容与约束并重。其次,要理解孩子在特殊时期因身心发展不平衡带来的一些特有表现,在沟通中学会倾听,留给孩子真实表达的空间,让孩子感受到家人的爱与支持。

  四、掌握亲子沟通技巧

  沟通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沟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避免带着情绪与孩子进行沟通。其次,在和孩子沟通时,要尽量陈述客观事实,少一些指责,这样的沟通更容易被孩子接受。最后,要善于倾听,有同理心地倾听,真正站在孩子立场上去理解他们的感受。

  五、引导孩子合理归因,对孩子期待适度

  每位家长都要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无论孩子的学业成绩是否理想,都应适度、理性看待,并对学习成绩合理归因。这不仅能够让孩子正确看待学习中取得的成功和遭遇的失败,更有助于他们今后的长足进步。同时,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关注孩子的努力程度,对成绩有科学的认识,和孩子一起分析现状、找到问题、探寻方法才是关键,而不是唯结果论、唯分数论。

  六、做好家校协同

  要重视学校开展的线上线下家庭教育活动,信任学校,信任教师,及时与学校沟通孩子身心情绪的变化,并合理指导孩子科学安排作息,引导孩子积极参加家务劳动、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若孩子疑似出现异常情形,家长应及时与班主任沟通,并到权威医疗机构诊断,积极治疗,争取早日治愈。家长要认识到孩子的生命无比重要,决定孩子一生的,不仅仅是学习,更重要的是孩子的生命和身心健康发展!

  家长朋友们,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您的指导和教育,请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给他们多一份关爱、多一些鼓励,让我们家校携手,共同关爱孩子,呵护孩子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祝您和孩子平安、健康、快乐!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7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拥有健康和快乐的基础。小学阶段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期,这个阶段过渡得好,孩子能形成勤奋和自信的品格,为进入青春期打下良好的基础,降低将来出现重大心理问题的概率。为了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建议您从以下几个方面让孩子真切感受到您对他们的关心和爱。

  一、创造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

  孩子从婴幼儿期到青春期,家庭的情感支持是最重要的。多项调查研究显示,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父母关系和谐能让孩子产生安全感和幸福感,为孩子的心灵注入成长的力量。

  我们家长要做的一是多陪伴。例如,周末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饭用餐,和孩子共享温馨家庭交流时光。二是提高陪伴质量。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尽量放下手机,尽量抽时间陪伴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亲人间的亲密感。

  二、倾听孩子的心声,尊重孩子的情感需求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首先要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倾听的重点是对孩子的想法抱有开放的心态,允许孩子有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不去评价和指责。尊重孩子的情感需求,例如他们需要和同龄的伙伴玩耍,希望得到家长的关怀、肯定和鼓励等。同时,请家长与班主任、科任教师多沟通,了解孩子的在校动态,并就学校的生活学习,与孩子进行至少每周一次的分享、勉励和适度关怀。

  三、多鼓励,少表扬

  表扬是站在大人的立场,居高临下地评价孩子,关注的是孩子行为的结果。鼓励是平等地对待孩子,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重的是孩子努力的过程,让孩子知道取得的成果是他自己的功劳。

  表扬培养的是“他信”,鼓励培养的是“自信”。

  推荐8句可以经常用来表达鼓励的语言:

  “你付出努力了,你该得到它。”

  “你一定会为自己而感到骄傲!”

  “你对此感觉如何?”

  “你自己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相信你的判断。”

  “你能决定什么对你来说是最好的。”

  “我相信你可以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不管怎样我都爱你。”

  四、锻炼和游戏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体育运动与4—18岁儿童青少年认知发展正相关,体育活动能显著提升成绩,除了能显著促进学生身体健康,还有助于学生发展社会交往技能,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在小学阶段,游戏活动对孩子的发展非常重要,通过游戏活动与他人或自己建立情感连接,获得情感支持,建立社会支持系统,除了能交流分享、寻求必要帮助、改善情绪外,在学习如何加入他人游戏中也能促进孩子认知技能的发展。

  五、给孩子适当的娱乐放松时间

  很多家长以为孩子的问题始于游戏,但事实上,游戏只是承载了其他未解决的问题。当家长们看到孩子抱着手机不放的时候,可以思考下面几道问题:

  孩子有依偎在父母身旁的美好时光吗?

  孩子有和同伴嬉闹逗乐的时刻吗?

  孩子能从学习中获得快乐、成就感吗?

  孩子有一、两项发自内心喜欢的兴趣吗?

  孩子热爱运动吗?

  孩子能够肯定自己吗?

  这种肯定是来自对自己的信任,还是只来自外在的参考点?

  如果我们能把现实世界这些通道都为孩子打开,让他们重新体验安全的依恋、人际关系的温暖,重拾玩耍、学习的自然乐趣,他们也会重新欣赏这个现实的世界和真实的自己。

  娱乐方式中听音乐、画画就是不错的与自己内心连接的个人活动方式,可以调动积极情绪,缓解发泄消极情绪,调查发现,喜欢音乐、画画的孩子更热爱生活,有兴趣爱好的孩子一般不会出现社会适应不良的症状。建议家长注重培养孩子的课余兴趣特长,让孩子在学习之余能放松心情。

  六、如果发现孩子有异常行为,及时与班主任联系

  本着“早期发现,及时介入,有效干预,防止特殊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则,家长们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表现,配合学校做好排查工作。如发现异常动向的,请及时、如实与班主任沟通,以便家校合力,尽早介入,保障学生心理健康。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让我们家校携手,共同关爱孩子,呵护孩子,让他们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祝福每一个南湖家庭幸福安康!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8

  尊敬的家长:

  您好!

  开新幼儿园非常重视幼儿的身心健康教育,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当孩子们遇到困惑时,幼儿园和老师们会尽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获得健康成长。但是教育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需要家庭和幼儿园的合力,所以,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请您多给孩子爱和关心……

  01、家长积极为孩子提供一个温暖有爱的家庭环境

  最好的爱是陪伴。

  家长可以尽量寻找机会和孩子建立温馨的家庭交流时光,例如一起做饭、清洁、锻炼等,同时要注重提高陪伴质量,拒绝说教和敷衍,要有让彼此身心放松、情感愉悦的双向互动。在陪伴的过程中,最好做到心无旁骛、全心全意地关注对方,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亲人间的亲密感。

  02、倾听孩子的心声,加强家园直通

  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知道他们的内心世界,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同时,请家长与老师多沟通,了解孩子在园动态,并就幼儿园的学习与生活,与孩子进行至少每周一次的分享、勉励和适度关怀。

  03、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尊重和理解孩子

  孩子也像成年人一样有着自己独立的人格,他们渴望被尊重;他们也有着喜怒哀乐等情绪变化,更希望被理解。当妈妈用自己的观点来批评孩子的言行的时候,他就会感到很生气。孩子会伤心,也会心情郁闷,作为家长不要忽视孩子的情绪,当孩子的情绪被忽视的时候,孩子很难调整他的行为,进而出现长久的僵持。

  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平等民主的家庭环境,应充分理解和关爱孩子,除了生活上给予照顾,更应该在心理上了解和关心,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做孩子的知音,成为孩子的朋友。让他们时刻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04、产生亲子冲突时,学会使用“缓冲带”

  与孩子出现矛盾甚至爆发冲突时,父母要主动创造适度的心理距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缓冲带”,让双方冷静下来,以便思考。此时,保持适当的身体距离也是必要的。

  05、如果发现孩子有异常行为,及时与班主任联系

  本着早期发现、及时介入、有效干预、防止特殊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则,家长们要密切关注孩子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表现,配合幼儿园做好排查工作。如发现异常动向的,请及时、如实与班主任沟通,以便家园合力、尽早介入,保障幼儿心理健康。家长需明确,孩子的生命是最重要的,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而是鲜活的生命和健康的身心!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也是最强大的依靠。我们在生活的点滴中,给孩子足够的心理营养,他才会拥有强大的心脏。如果孩子对父母有这种信任,犯了错敢告诉父母,他钻牛角尖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即使遇到再多的风雨,也知道家就是自己的港湾,有底气面对一切困难。

  亲爱的家长,让我们家园携手,共同关爱孩子,积极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为使孩子拥有幸福的人生而共同努力。愿您与孩子心心相连,孩子因您关爱而健康成长!顺祝各位家长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重要性!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掌握科学合理的幼儿心理保健知识有助于帮助幼儿化解不良情绪和态度,形成有利于心理健康的行为习惯,保证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作为家长,怎样在幼儿时期做好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心理健康

  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是一种在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完满状态及良好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积极的心理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发展自我、充分体现生命的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2、幼儿心理健康的表现

  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常见心理

  1、好动

  主要表现在幼儿的注意力不能集中、情绪起伏大、自我控制的能力差等等的几个方面。具体的来说则表现为喜欢跑动、爬上爬下、或是离位走动、叫喊和讲话,引逗旁人的注意。

  2、焦虑

  焦虑具体表现在幼儿缺乏自信、无端哭闹、食欲低落、过于敏感。具有这一状态的儿童对于陌生的环境表现为反应敏感,有担心害怕,甚至是惶恐不安的现象。常常表现为哭闹不停,担心被人嘲笑,对于尚未发生的事情有过分的关注,同时伴随有无根据的烦恼,对于日常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表现得过分的焦躁。

  3、攻击

  这类幼儿表现为整日都在东奔西跑,喜欢恶作剧、讽刺挖苦他人,对于美好的物品则表现得毫不爱惜、摔打成癖,常常表现出具有攻击性。

  怎么做?

  面对幼儿多种多样的复杂情绪,家长们不必过于敏感或紧张,我们要理解幼儿的情绪,给予充分的安慰后还要给予幼儿合理的疏导。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心理防护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心理疏导指南吧!

  1、多多了解孩子,同孩子做协商

  家长在忙于工作的同时,也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班级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

  2、耐心倾听孩子,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来对待孩子,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做成人一样给予尊重。

  3、修正对孩子的期望

  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这样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当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

  4、引导孩子学会接纳自己,教会孩子合理释放情绪

  如果孩子出现了负面情绪,家长不要怪罪孩子软弱、胆小,而要让孩子知道,成长过程中出现各类负面情绪是很正常的,大人们也会有类似的情绪,从而鼓励孩子学习接纳自己的坏情绪。

  5、丰富孩子社会交往

  交往与沟通、分享与合作是孩子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品质。作为家长,要创造条件和机会,鼓励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释放消极的情绪,培养自信心,发展兴趣爱好,提升交往能力,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塑造健全的人格。

  注意点?

  1、不过分地关心孩子:过分关心容易使孩子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人都应该尊重他,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2、不要贿赂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

  3、不要太亲近孩子:应该鼓励孩子与同年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

  4、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来,强迫他们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

  5、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打骂会使孩子养成、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甚至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等异常行为。

  6、不要欺骗和无谓地恐吓孩子:吓唬孩子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以后的一切告诫,孩子就不会服人了。

  7、不当众批评孩子:不要在小伙伴面前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这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8、不要过分夸奖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奖会使孩子沾染沽名钓誉的不良心理。

  9、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这样会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

  10、要帮助孩子去分析他所处的环境:帮助孩子解决困难,而不是代替他们解决困难,应教会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育方法

  1、鼓励法

  幼儿有一种需要承认、需要鼓励的心理,他们喜欢成功,喜欢得到大人的认同和赞扬。因此要经常鼓励孩子,孩子通过不断的被鼓励和赞扬,自身的行为才能得到肯定,由此产生心理升华。

  2、反问法

  语言是沟通幼儿心灵的工具。因此,和孩子谈话时要试探、反问、发问,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儿童自身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3、讲故事法

  幼儿都爱听故事,应该抽出时间给孩子讲一些健康向上的故事,一个好故事能使孩子进行一次心理上的调试,还能鼓舞孩子上进。

  4、兴趣引导法

  要根据孩子的气质和性格去发展其兴趣和爱好。

  5、宽严结合法

  对孩子过宽过严都是不正确的,要培养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较强的心理素质,既需要严教又需要宽容。既有组织纪律又有个人的爱好。

  用心教育,从“心”出发。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任重而道远,开新幼儿园会不断探索前进,积累经验,充分做好家园有效互动和沟通,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得更好、更细,真正让每一个宝贝都能在健康温馨的环境中生活,并健康快乐地成长,

  努力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出“爱”的温度和“心”的色彩。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9

  尊敬的家长:

  您好!

  关爱孩子,呵护孩子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心愿。春季,是一年当中气候最变化无常的季节,这个时候心灵容易“感冒”。节气的变化、昼夜的变换、气候的湿热与变化无常、学业任务的变化、学业压力增加等因素,学生容易出现情绪低落、抑郁、波动起伏或自暴自弃等心理“感冒”现象。由此,为孩子提供即时的疏导、陪伴与支持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学校工作的安排,本学期我校将更加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缓解孩子的焦虑不适情绪。在此,请您收下这份心理健康教育指南,守护孩子心灵,助力孩子成长。

  01、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家长不仅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更要创造出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据调查数据表明,家庭夫妻不和,互相指责,经常吵架、赌气,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孩子,不仅“安全”需要得不到满足,还容易产生过分胆小、焦虑、冷漠、悲观、孤独、紧张等特征。可见,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夫妻关系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是孩子能够安心学习、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02、抽空陪伴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是最长情的告白。家长表达爱的最好方式就是多陪伴孩子。一是尽量抽时间陪伴。可以和孩子一起做饭、用餐、看影视、阅读等等。二是提高陪伴质量。在陪伴过程中,全心全意关注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亲人间的亲密感,获得让彼此身心放松、情感愉悦的双向互动。

  03、倾听孩子的倾诉,关注内心的感受

  我们的孩子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挫折。当孩子犯错误或遇到挫折时,他们心里会难过和伤心,也会焦虑和恐慌,更需要家长的关心和鼓励。此时家长要引导孩子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及时给予孩子安慰和鼓励,给孩子创设宽松的倾诉环境,引导孩子说出内心的感受,在孩子倾诉时做到不打断、耐心倾听;与孩子交流时,请注意沟通的艺术,要用平和的心态、温柔的语言,做孩子信任的知音,让家真正成为孩子的心灵港湾。

  04、关注努力而不是失败

  步入学年的第二个学期,毕业班面临升学压力,非毕业班面临学习难度增加、自我学习预期提升等情况,容易产生心理压力。请家长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质量观和人生价值观,不“唯分数论”,合理看待成绩,正确对待考试成败;对孩子提出期望要适度,不过分增加孩子心理压力,毕竟健康的身心和人格才让生命更有意义。

  对于孩子的失败和过错,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冷静,失败总有其原因,家长应该用启发式提问引导孩子学会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从失败中获得成长的动力,并且,即使失败了,也要看到并肯定努力的勇气和价值。

  05、加强家校沟通,共筑教育心桥

  要加强家校沟通,和老师多交流孩子在家的表现,帮助老师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整体情况。若是因为客观环境的变化,孩子在生活中容易出现一些异常情绪。本着早发现、早介入、早干预,防止特殊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则,家长一定要做好孩子的监护工作,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一旦发现孩子出现情绪、言语、行为的异常,请第一时间和班主任取得联系,以便家校合力、尽早介入,共同开展心理疏导,保障学生心理健康。

  06、合理利用资源,学会寻求专业支持

  如果孩子表现出明显的抗拒、焦虑、惊恐等反应,或者产生严重睡眠障碍、厌食暴食等反常行为,家长感到难以独自应对处理时,要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可以求助心理老师、专家,进行心理疏导,并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__区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____-________;

  __镇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辅导站:____-________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决定孩子未来幸福的不仅仅是学业成绩,还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就是在关注孩子未来。让我们家校携手,做好心理防护,共同呵护孩子的心灵,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10

  家长朋友们: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相信是每一位家长最殷切的期待。近年来,心理健康这个话题广受关注,维护心理健康对孩子及整个家庭都非常重要。那么接下来的一个周是我校的心理健康活动周,本次心理活动周的主题是“关注心理健康遇见美好自己”。我们将要开展各色各样的活动,表现出我们自信、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

  希望每一位十七中学的家长都能积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积极参与到我们的心理活动中来。在此,呼吁各位家长平时一定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重视以下几点建议:

  一、关注并接纳孩子的情绪

  孩子的情绪如生气、害怕、伤心等都是孩子当下自然而真实的反应,作为父母应该接纳孩子:生气的时候大声说话,害怕的时候躲避,伤心的时候哭泣。如果压抑孩子的情绪,比如:不许哭,这点痛算什么,要学会忍耐!不要当胆小鬼,这样别人会瞧不起你的等等,这些压抑孩子自然情绪的斥责,会让孩子的情绪系统混淆扭曲,失去真实的情绪感受。

  二、加强家校沟通

  请家长与孩子的班主任和授课老师多沟通联系,随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态,积极配合学校、班主任和授课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帮助孩子平衡学习与玩乐之间的冲突,要教育孩子合理使用手机,未经允许,严禁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避免孩子沉迷于网络和游戏。

  三、创造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心智和才能的发挥至关重要。父母的教养态度如果比较热情、民主而非冷漠、独裁,孩子的智能就比较高。在温暖而充满爱的家庭中,父母能尊重和接纳孩子的问题,鼓励和赞美孩子的优良表现不但可以帮助孩子发展健全的人格,还能激发其创意而使其变得更聪明。为了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家长们要做到:要有理智,要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要相亲相爱;要与孩子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要尊重老人,关心老人;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要表示热情的欢迎;家里要有笑声、歌声;要与邻里和睦相处。

  四、关注异常行为

  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烦恼,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许多学生产生了好动、焦虑、冷漠、恐惧、猜疑、抑郁、自卑、嫉妒等心理障碍。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地给予调适,这些心理困惑或心理问题就会给孩子的学习、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必须注意孩子心理的变化,及时进行正面疏导。要本着早期发现、及时介入、有效干预、防止特殊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则,密切关注孩子异常心理、行为特征,配合学校做好排查工作。如发现异常情况的,请家长及时、如实与班主任沟通,以便家校合力、尽早介入,保障学生心理健康。

  感谢家长朋友们对学校的信任和支持,让我们共同携手,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为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11

  尊敬的家长:

  您好!返校复学,学生由宽松的假期环境快速转换到紧张有序的学校学习生活,孩子容易产生情绪波动,为防范学生突发事件,构筑起一道维护学生生命安全的防护墙,结合我校实际情况,需要家校合力,共同为“您的孩子、我们的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希望家长们做到以下几点:

  一、做好亲子沟通与家校沟通。返校复学,学生易发生开学适应性心理问题。需要家长协助孩子平衡学习与玩乐之间的冲突,多与孩子进行尊重、平和的沟通,少采用指责批评的教育方式解决。引导孩子说出内心的感受,倾听孩子的倾诉,缓解孩子不良情绪,做孩子坚强的后盾,让家真正成为孩子的心灵港湾;必要时请家长与班主任多沟通,了解孩子在校动态,并就学校的生活学习,每周与孩子进行至少一次的分享、勉励和适度关怀。

  二、对孩子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当孩子犯错误或者遇到挫折时,也产生难过、担心的情绪,需要家长用心洞察和鼓励。家长们要引导孩子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及时给孩子安慰和鼓励。同时家长也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微小进步,及时给予孩子不同形式的表扬与肯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支持与关爱。

  三、对孩子的期待要适度。步入学年的第二个学期,孩子面临学习难度增加、自我学习预期提升等情况,容易产生心理压力。请家长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质量观和人生价值观,合理看待成绩,正确对待考试成败;对孩子提出期望要适度,不过分增加孩子心理压力,毕竟健康的身心和人格才让生命更有意义。

  四、对待孩子要耐心。青春期的孩子既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但又不太愿意多表露自己,他们自尊心增强,情绪起伏不定,不会再像小时候那样敞开心扉什么都说,也不一定所有情绪都会表现出来。这时候需要父母用心洞察孩子一言一行,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需要倾注更多的耐心,也要转变沟通方式,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并适时的给予回应与关怀。

  五、管理自身情绪,理智与冷静是关键。家长情绪的稳定是孩子最好的定心丸,波动的情绪容易引发亲子冲突,特别是看到孩子出现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生活不规律、沉溺电子产品、做作业拖拉等现象时,内心的焦虑容易让我们在督促孩子时语气不佳,甚至容易从对当前事件的批评上升到对孩子人格的批评,孩子感觉自尊心受到伤害,继而容易产生强烈的亲子冲突。这时候您的理智与冷静是非常关键的,请您不防先冷处理,停止猛烈的指责,让大家平缓一下强烈的情绪,给冲突按下“暂停键”。冷静过后您可以请教一下老师或心理咨询师,以更科学的方法帮助孩子往正向方向改变,正确的处理亲子冲突。

  六、重要实践形式:家庭会议。家庭会议是利用专门的时间由父母与孩子共同参与的比较正式的活动,每个成员都可以平等、公开、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家庭会议中,要有比较明确的内容和程序,比如倾听孩子的感受和想法,交流父母的观点和态度,进行总结与反馈,表扬孩子做得好的地方,提出改进的建议,讨论规则与要求,形成共同的意见或做法等。家庭会议可以隔一段时间召开一次,及时进行总结与反馈,间隔时间长短视情况而定,会议长短也非常灵活,达到引导成长,解决问题的目的即可。

  七、及时发现孩子异常行为。成长期的孩子有着情绪起伏不定的特点,可能会出现性格无故变化、学习节奏不适应、人际关系不和谐等问题。当他没有找到合适的发泄方式时,就用伤害自己来释放。当你发现自己的孩子突然变得不爱笑、不爱说话、存在交际困难时,请你一定要和孩子多谈心。聊聊未来,让他重拾信心!当你发现自己孩子手臂或身体莫名其妙出现伤疤,请你一定要随时关注孩子身边是否有尖锐的物品等;要本着早期发现、及时介入、有效干预、防止特殊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则,密切关注孩子异常心理、行为特征,配合学校做好排查工作。如发现异常情况的,请家长及时并如实与班主任沟通,以便家校合力尽早介入,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如情况严重请及时到权威医疗机构诊断并治疗。

  八、获取更多心理支持资源

  如您在亲子沟通中有困惑需要及时求助,可拨打心理援助热线:

  __市心理援助热线:

  ____-________

  ____自治区心理援助热线:____-________(24小时)

  __公益服务平台热线:______(24小时)

  全国心理援助热线:

  ____-________

  学校是“诗与远方”,家是“爱的港湾”,希望我们“爱的港湾”能给予孩子们更多的能量,让他们更加有勇气和信心追求他们的梦想,家校合力为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12

  尊敬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

  当您问一位中学生“你健康吗?”他也许会说:“我当然健康,瞧,我壮得像头小牛犊。”可是现在健康的意义不应只指体格健壮与否,还应包括心理健康。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过一个响亮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并解释:健康不仅是指一个人没有疾病,而且是指一个人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以及社会的适应状态。

  中学阶段是人生重要的成长阶段,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处在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说的“勤奋对自卑的冲突”阶段,这个阶段过渡得好,孩子能形成勤奋和自信的品格,降低将来出现重大心理问题的概率。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是学校和家庭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狭隘:即斤斤计较,心胸太狭窄,不能容忍也不理解别人,对小事也耿耿于怀,爱钻牛角尖。

  (二)嫉妒:当别人比自己好时,表现出不自然、不舒服甚至怀有敌意,更有甚者竟用打击、中伤手段来发泄内心的嫉妒。

  (三)敏感:即神经过敏,多疑,常常把别人无意中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作对自己的轻视或嘲笑,为此而喜怒无常,情绪变化很大。

  (四)失落:中小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失败感。

  (五)自卑:对自己缺乏信心,以为在各方面都不如别人,无论是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总把自己看得比别人低一等,这种自卑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情绪。

  (六)叛逆: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过渡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大人的监护。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易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

  二、建议您从这几个方面让孩子真切感受到您对他们的关心和爱。

  (一)倾听心声

  请家长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知道他们的内心世界,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同时,请家长主动与班主任、科任老师多沟通,了解孩子在校动态,并就学校的学习生活,与孩子进行至少每月一次的深度分享、勉励和关怀。

  (二)以身作则

  家长们对孩子有自己的要求,愿孩子能养成良好习惯,努力奋斗,将来有所成就。我们衷心期盼家长们在给孩子提希望定规矩的同时,也尽可能的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不断学习新知识和理论,成为孩子们学习的榜样。

  (三)注重陪伴

  家长可以尽量寻找机会和孩子建立温馨家庭交流时光,例如一起做饭、清洁、锻炼等。同时要注重提高陪伴质量,拒绝说教和敷衍,要有让彼此身心放松、情感愉悦的双向互动。在陪伴的过程中,最好要做到心无旁骛,全心全意地关注对方,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亲人间的亲密感。

  (四)鼓励肯定

  当孩子遇到挫折或者犯错误时,他们心里也会担心和难过,需要家长的洞察与鼓励。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进步与闪光点,及时予以不同形式的鼓励与肯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和家庭的温暖。

  (五)和谐家庭

  和谐家庭中的孩子,受家庭亲情氛围的影响,更易于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完备的人格。为了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我们要做到:要有理智,要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要相亲相爱;要与孩子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要尊重老人,关心老人;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要表示热情的欢迎;家里要有笑声、歌声;要与邻里和睦相处。

  (六)及时关注

  本着早期发现、及时介入、有效干预、防止特殊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则,密切关注孩子异常心理、行为特征,配合学校做好排查工作。如发现异常情况的,请家长及时、如实与班主任或学校心理老师沟通,以便家校合力、尽早介入,保障学生心理健康。若孩子疑似出现异常情形,家长应及时与班主任沟通,并到权威医疗机构诊断,积极治疗,争取早日治愈。家长需明确,孩子的生命无比重要,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而是鲜活的生命和健全的身心!

  三、调节情绪的小妙招

  (一)呼吸放松法

  1、吸气,缓慢并深深地吸气,约4秒钟使空气充满胸部。呼吸应均匀、舒适而有节奏。

  2、抑制呼吸,把空气吸入后稍加停顿。

  3、呼气,要自然而然地,慢慢地把肺底的空气呼出来。注意放松的节拍和速度。

  (二)思维转换法

  没有最糟糕的事情,只有最糟糕的看法,只要改变糟糕的看法,就能改变糟糕的应对方式,从而取得乐观的结果。在面对压力出现焦虑时,要学会时刻提醒自己,把注意力从消极方面转化到积极有意义的方面来。心情自然会豁然开朗。

  (三)能量发泄法

  不良情绪是一种负能量,不能适当地输泄容易影响身心健康。所以,在不良情绪困扰我们的时候,在适当的时机,该哭时应该大哭一场,心烦时可以找好朋友倾诉和吐槽;情绪低落时,可以唱唱欢快的歌。

  (四)音乐调节法

  医学表明:多听音乐能调整神经系统的机能,解除肌肉紧张,消除疲劳,改善注意力,增强记忆力、消除抑郁、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

  亲爱的家长,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引导孩子们播种好习惯,收获好性格,享受好人生!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13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健康的心理是人生成功进步的阶梯。我校高度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建设,开放了心理健康室,孩子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如有什么不良情绪和心事,都会到健康室来和老师倾吐心声。我们在和孩子的交流中,发现了一些学生的心理问题,当然,请家长朋友们放心,心理老师会严格保护孩子的隐私,尽力帮助他们摆脱困惑。但是关于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我们需要您的配合,现在,我们就学生家庭教育中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大家做如下沟通。

  希望孩子的知心朋友中有你

  孩子们上中学后,家长们总说他们变了,不听话了。其实“反抗”是孩子们走向成熟的表现,是青春期青少年的一个心理特点。请家长们要理解孩子,放下架子和孩子做朋友,耐心地听孩子倾诉,不要总是命令他们。作为家长必须了解自己的孩子,走进其内心世界。而了解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希望最关心孩子的是你

  很多孩子的问题反映出来,家长们不会关心孩子。关心有很多种,我们不能只在物质方面关心他们,精神上的关怀更重要。很多家长以为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要就可以了,其实,孩子成长中,精神关爱至关重要。

  希望引导孩子劳逸结合的有你

  学生反映,家长们普遍不让孩子们看电视,玩手机。其实大家都知道适当地接触电视、手机有利于学习生活,便于扩充知识,调节学生因学习紧张而带来的烦躁情绪。这里我们建议家长要把握好度,而且方式要适当,不要过于强硬。还有一个问题在这里需要强调一下,家长们和孩子冲突时,不要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孩子们是错的。

  希望保护孩子隐私的有你

  在父母眼里,孩子们永远没有长大的一天,于是一些父母十分“关心”孩子的日记、手机里的朋友圈、微信群、QQ群,你们是想知道孩子们不想让你们知道的东西。对长辈的封闭性和对朋友的开放性是青春期青少年的另一个心理特点,所以希望爸爸妈妈们也能用对待大人的方式来对待你们的孩子,不去探究他们的“隐私”。

  希望正确看待孩子学习的有你

  一些父母对子女的学习管得太紧,一味强调读书。我们也知道那是为孩子们好,但这种无形的压力,有时会成为子女前进的阻碍。特别是在双休日,孩子们想留点个人空间,干些自己的事,如画画,体育锻炼等,家长们不要总是从成绩出发,让孩子们参加各种学习辅导班。我们承认您的初衷是为孩子好,但是我们一定要考虑青春期孩子的特点,因势利导地教育孩子,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希望和孩子讲诚信的有你

  我们的家长朋友经常对孩子允诺,说过了自己还不放在心上。久而久之,孩子就不会再信任你。信任是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

  希望为孩子做榜样示范的有你

  爸爸妈妈们对孩子们的要求很严,也定了不少家规,这样的做法,我们能理解父母们的良苦用心。但是请家长们给孩子定规矩的同时,也尽可能地严格要求自己,不要让自己沉湎于一些无聊的事,譬如整天沉迷赌博、手机等,又怎么去要求孩子?我们衷心希望父母能在孩子们成长路上。

  希望守护孩子健康心灵的有你

  如孩子疑似出现异常情况,家长应该及时与班主任沟通,并到权威机构诊断,积极治疗,争取早日治愈。家长一定要明确,心理异常是一种心理疾病,不是孩子故意“作”。孩子的健康心灵无比重要,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而是健康的心理和健康的身体。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让我们家校携手,共同关爱孩子,呵护孩子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祝各位家长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14

  尊敬的家长:您好!向阳草木青,明媚阳光暖,5月11日——25日,我们迎来了心理健康周活动,本次活动以“润心育人助力成长”为主题,面向全校学生家长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最好的课堂,不在学校,而是来自生活”。孩子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教育,学校生活只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一部分,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为了进一步形成家校合力,用心用爱共同助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父亲做榜样母亲有温度

  经常有人说,孩子什么样,父母什么样。其实反过来也是成立的,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品德、修养、习惯、素质、原则、三观,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育。“童话大王”郑渊洁认为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身教,要看父母当着孩子的面做了什么。父亲做榜样,家才有方向。而最好的母亲,则应该是暖暖的,像个太阳,走到哪里,哪里就亮堂堂的。

  二、心与心沟通倾听很重要

  大多数人都习惯侃侃而谈,不习惯角色切换做一个安静的听众,尤其是父母面对孩子,更是滔滔不绝。不去细听孩子的话,怎么知道他心中想什么?不去细听孩子的话,又怎么能了解他、引导他?所以,爸爸、妈妈要想有个懂事的孩子,必须先要学会“听”孩子说话。要养成倾听孩子说话的习惯,并不是很困难,只要告诉自己“少开尊口”,心态平和地耐心倾听。

  三、培养责任感做家务开始

  李玫瑾教授曾经说过“教育孩子从做家务开始,要让孩子懂得承担责任。”一个人如果不爱自己的父母,怎么可能去爱祖国爱人民?爱父母不是挂在嘴边,而是用行动去疼爱父母,抢着做家务,承担家庭的责任,因为家务活每一位家庭成员都有份,它不是父母的专利。让孩子承担责任的同时,也要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选择权,不过多的干预孩子的选择,相信孩子能独立做好这件事,以此培养孩子有自己的主见与责任感。

  四、高质量陪伴全身心关注

  孩子的成长过程需要家长更多的心灵陪伴,请家长们拿出时间和孩子进行定时入心的交流和陪伴,例如一起做饭、清洁、锻炼等。同时,要注重提高陪伴的质量,拒绝说教和敷衍,要有让彼此身心放松、情感愉悦的双向互动。在陪伴的过程中,最好做到心无旁骛,全心全意地关注对方。

  五、鼓励和赞美成长助推剂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类本性上最深的企图之一是期望得到称赞,渴望赞美是深藏在人们心中的一种基本需要。孩子更需要的是关怀、激励和必不可少的赞美。通过鼓励和赞美的方式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其实就是帮助孩子逐步达成一些学习和生活中的目标,从而使得他们获得成就感,最终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阳光的个性。鼓励和赞美时,要具体说出哪些地方,描述事件,而不是给评价,夸你真棒,真聪明等。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向性。

  一个家庭中

  妈妈学会放手,不越位

  爸爸悉心陪伴,不缺位

  孩子顺应规律,不错位

  一家人各就其位教育才会事半功倍!

  一个家庭中每个人都是修行者

  妈妈修的是“退位”

  爸爸修的是“归位”

  孩子修的是“独立”

  每个人修的都是一路成长的自己

  教育是一场修行育儿亦育己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15

  尊敬的各位家长:

  众所周知,身心健康是儿童发展的前提条件。除了身体健康外,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而对于心理健康的关注,切不可只停留在对于心理问题的事后干预。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家长们更应该在心理问题发生和发展之前先行培养孩子自身的积极力量,使其能更好地适应多变的环境并可降低心理疾病的发生几率,也可以改善孩子的学习表现。在此,幼儿园呼吁家长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到:

  1、成为孩子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最重要的导师,一言一行都将成为孩子的镜子。因此,父母要尽量避免和减少高高在上的说教,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要知道,孩子未必会按照父母所说的去做,但一定会学习父母是如何做的。

  2、学会尊重孩子,平等地与孩子交流

  教育孩子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切忌对孩子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要去观察孩子,理解孩子,发现他们行为背后的逻辑和道理,然后我们才能做到正确地引领孩子。

  3、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要理解孩子,最好能放下架子和孩子做朋友,耐心地听孩子倾诉,不要总是命令他们。作为家长必须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他们的内心世界。而了解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做一个会关心孩子的好家长。关心有很多种,我们不能只在物质方面关心他们,精神上的关怀更重要。很多家长以为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要就可以了,其实,孩子成长中,精神关爱至关重要。

  4、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关注孩子的心理动态

  作为家长应多关心孩子的心情,而非只是关注在幼儿园都学到了什么;有时候,哪怕不提供任何建议,仅仅是认真倾听孩子想说的话,就能起到非常大的帮助。父母要努力成为能被孩子信任以及愿意敞开心扉的人。

  5、多挖掘孩子们的闪光点

  若孩子犯错,也多采用鼓励的方式来教育,而不是批评惩罚。教育引导孩子始终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坦然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6、对孩子讲诚信,说到做到

  我们的家长朋友经常在一些时候,对孩子允诺,说过了自己还不放在心上。久而久之,孩子就不会再信任你。信任是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

  孩子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让您的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祝您和您的家人身体健康,平安幸福!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16

  亲爱的家长:

  您好!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学校工作的支持、理解和协助。

  您孩子入学后,我们一直给予积极的爱。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我们努力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品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为孩子全面营造健康快乐校园氛围。通过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心理有困难的孩子。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有了良好的心态,不仅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有益于终身的发展。如果离开良好心理的培养,就培养不出具有先进文化知识的合格大学生。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要求,而且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四有”人才的重要保证和基础。更好的实现家园共育。

  为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以下事项也需要家长们提前了解,希望家长能够尽力配合学校做好以下工作:

  一、采用“心理开放”的沟通模式

  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家庭成员应采取“心理开放”的方式,以直截了当、温和的方式呈现心理活动,这更有利于培养孩子开放、慷慨和体贴的性格。父母应该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们。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在遇到困难时愿意告诉你,不会突然出现“孩子怎么会对我们这么陌生”的情况。

  二、以身作则、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养

  由于年轻、个性和浅薄的经验,大学生往往忽视安全风险。许多令人震惊的大学生安全事故案例都是由于缺乏防范责任和安全意识薄弱。亲爱的父母,请记住,“管理”进入大学的孩子有时很困难,但我们更需要走完这条路。要巧用头脑,注重学习,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特别是安全教育要坚持“及时教育、经常教育、遵循良好指导、以身作则”。

  三、加强家校沟通

  请家长与孩子的辅导员和任课老师加强联系和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态,积极配合学校、辅导员和其他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互通情况,共同探讨教育良策。

  四、关注孩子的异常行为,并及时治疗

  本着早期发现、及时介入、有效干预、防止特殊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则,密切关注孩子异常的心理和行为特征,配合学校做好排查工作。请家长不要碍于颜面的因素,羞于启齿,而应及时、如实与班主任沟通,以便家校合力、尽早介入,保障学生心理健康。

  “家校共育,同心同行”。您孩子的幸福成长是你我的共同愿望,也是你我的共同责任,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您的孩子一定能够成为您和学校共同的骄傲!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好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培养工作,共同为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同时,希望您对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17

  尊敬的家长:

  您好!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间20__年悄然而至,同学们再次踏上全新的旅程。新旅程意味着新挑战,学生难免存在身心上的变化,家长朋友面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可以做好以下几点共同支持学生的成长。

  一、加强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并不仅仅指躯体没有疾病,更多的强调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以及社会适应上的一种完好状态的状态。当学生出现情绪和心理问题时,需要首先解决心理问题,才能更好地学习、生活。

  二、及时觉察学生的心理状态

  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在法律上虽然已经成年,但是其心理成熟度还处于由波动到稳定逐步过渡时期。在这个阶段,大学生较容易体验到更多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感等,从而产生较多的心理冲突。此时父母恰当的关心、敏锐的觉察和及时的支持和爱护是大学生成功度过这一阶段的重要力量。当学生出现以下表现时,需要家长特别注意和警觉。

  1、情绪方面突然发生改变,明显不同于以往,出现超过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悲观失望、焦虑不安、自制力减弱、无缘无故发脾气等情况并无法自行好转。

  2、认知方面出现难以集中注意力,极为敏感多疑,甚至丧失对人的基本信任;偏听、偏信,难以区分事物的异同,体验到的事物关系含糊不清;做决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影响,有时害怕自己发狂等。

  3、行为方面出现不能专心学习和劳动;回避他人,与社会联系断裂,拒绝帮助;言语和思维情感不一致;饮食、睡眠出现反常,个人卫生习惯变坏等。

  4、躯体方面出现失眠、头晕、食欲不振、胃部不适等情况,但检查发现并无生理疾病情况发生。

  开学在即,很多学生出现一些“身心症状”,如情绪低落、心慌意乱、无故发脾气、注意力不集中;和被窝难舍难分,和电脑藕断丝连,和电视依依不舍,和手机形影不离等“开学综合症”表现,家长需要及时关注、了解学生。以乐观的态度、正确的方法、鼓励的话语,正面引导学生收心,让学生从心理上对新学期充满期待和信心。

  三、善于运用心理调适策略

  根据生物—心理—社会模型,任何问题的产生都不是单一因素影响的,心理问题不仅仅与个人自身的心理素质有关,还和生理、社会环境以及三者的互动有关。家庭环境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对于家长来说,营造温馨、有支持感的家庭氛围,掌握帮助学生调适心理冲突的策略,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天然保护伞。

  1、提供有爱和谐的家庭环境。家长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减少家庭矛盾,在温暖的家庭中长大的学生,心中有光,热爱生活,有面对挫折的勇气。拒绝家庭暴力,包括语言暴力和冷暴力。在暴力中长大的学生,要么暴力,要么极端,要么懦弱。父母要以乐观积极的态度看待问题,近朱者赤,乐观的父母更容易养出乐观的学生。

  攻略一

  家长们要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攻略二

  家长的吵闹尽量回避孩子,不让孩子担心。

  攻略三

  与孩子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要表示热情的欢迎。

  攻略四

  家里常有笑语欢声,邻里间和睦相处。

  2、积极有效沟通,多陪伴学生。有不少大学生会说:“我和我爸妈相看两不厌只有两天——我回家那天和我回学校的那天”。这其中的原因不乏有亲子沟通不顺的原因存在。良好的沟通是良好亲子关系的前提,在与学生沟通的时候,家长要学会恰当的“示弱”和倾听,接纳学生表达的内容,也许内容有一些是负面的,父母都要接受并且以包容的态度回应学生。无论语气还是内容,都要真诚的去感受学生的情绪。

  如果和学生发生冲突、误解时,家长自身需要先冷静下来,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共同讨论,了解学生的观点,彼此求同存异。当父母在接纳、共情以及尊重的基础上承认学生的感受时,学生就更能够反省他与父母的互动沟通方式,并与父母一起找出改善问题的各种可能的方法,从而达成有效沟通。

  非暴力沟通具体可遵循以下四步:

  (1)观察。保持客观的观察,而不做任何评价。

  (2)感受。体会自己和他人此刻内心的感受,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3)需要。通过感受找到双方需要的根源,也就是沟通的目的。

  (4)请求。找到问题的根源后,明确具体地提出请求。

  3、接纳学生的独特性,客观评价学生。

  (1)对学生的期望应适度。过去,家长常常认为子女必须无条件服从家长,对学生有不合理期待。如果父母对学生期望过高,支配过多,会让学生变得很脆弱,常常为了避免错误而放弃自己的创造性,放弃通过失败来学习的机会。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失去创造力和想象力。另一方面,强烈的压抑会使学生产生人格上的扭曲。因此,家长对学生应持一种适度的期望。

  (2)对学生的评价应以鼓励为主。生活和学习中,既有令人兴奋的成功,也有使人困惑的失败。对于学生的成败,有些家长缺乏应有的耐心和冷静,随便地将“笨蛋”、“没出息”之类的帽子强戴在学生头上,这样会极大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家长应帮助学生细细分析症结所在,对症下药,给予更多的关心和不失时机的引导。在学生不断努力的过程中,善于发现闪光点,及时地给予表扬与肯定,使学生从“失败”走向成功。

  4、注重健康的家庭教育方式。打骂式教育容易降低学生的自我价值感,让他们变得自卑和消沉,会导致亲子关系疏远。家长要积极引导、正面鼓励,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小进步,多给予鼓励与肯定。少否定、少批评,不要采取威胁性、讽刺挖苦的语言教育学生,切忌对学生严厉责骂。

  5、尊重平等的态度。

  尊重:许多家长常常犯这样的错误,以为学生“人微言轻”,忽视他们的喜怒哀乐,觉得他们什么都不懂。其实,学生虽小,但也和大人一样有着很强的自尊心,父母应像对待大人一样尊重他们。在发现学生有了缺点或错误时,父母不能采取粗暴的态度给学生施加压力或说一些伤他们心的话,更不能在众人面前训斥学生,让其难堪,从而产生反感情绪或叛逆心理。

  平等:有些家庭以家长为核心,认为家长就是权威,这类家庭笼罩着紧张的气氛。在这种缺少平等精神的家庭中,学生容易形成怯懦、自私、自卑、任性等不健康心理。所以当父母自己心情不佳时,应尽量克制不向子女发泄,对学生做错事时,也要真诚地向学生道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平等地位。

  5、帮助学生科学管理时间。家长可以和学生一起安排一些规律的作息、学习、运动,让学生在更有规律的生活中,适应开学的学习生活。家长需要减少娱乐活动,按时准备一日三餐,作息微调适,循序渐进,逐渐改变学生在假期的不良生活作息习惯,让学生的作息时间尽量和开学后同步,适应开学后的“时差”变化。

  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人的心理是在社会文化交往、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健康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丰富假期生活、知识和情感体验,增长和发展智能,提高实践能力和心理素质,而且有利于大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自觉进行自主探索和自我发展,在参与活动中获得亲身体验和感悟,从而促进自身心理健康发展。

  五、加强家校沟通

  好的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是学生成长的强大保障。建议家长在教育方面达成共识,积极配合老师对学生的学校教育,做好家庭教育;正确看待老师对学生和家长的合理诉求并用适当的方式和老师沟通,做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润滑剂,为学生建立对老师的信任和在学校的归属感打好基础。此外,如果假期间家里发生重大生活事件,也可以跟辅导员积极沟通,共同留意学生返校后的情绪状态。

  六、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支持

  作为监护人,要本着早期发现、及时介入、有效干预、防止特殊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则,密切关注学生异常心理。如发现异常情况的,请及时与辅导员沟通,以便家校合力、尽早介入,保障学生心理健康。

  对有抑郁、焦虑倾向的学生,一定要多陪伴,多沟通。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联系专业心理咨询老师,对学生开展疏导。根据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到专业精神卫生治疗机构诊治。学生的生命无比重要,决定学生一生的不是学习,而是健全的身心!

  亲爱的家长,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是学校和每一位家长的共同心愿。让我们并肩携手,为学生撑起一片心灵的绿荫!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18

  冬去雪入泥,春来万物始。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又将共同陪伴孩子踏入新的成长之旅。在这段旅程中,我们诚挚地邀请您一起守护孩子的心灵健康。以下是我们的心灵守护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如果说孩子是成长中的小苗,那么家庭就犹如成长所需的空气和养分。一个温馨有爱的家庭氛围,会让孩子更有被爱感和安全感,从而相信这个世界是充满爱的,能好好爱自己、爱他人,能自在舒展地朝着阳光、有力量的方向成长,这是让孩子受益终身的礼物。作为孩子家庭中的主要养育者,我们在营造心理相容的家庭氛围时,可以对孩子多一些爱的表达,可以是简单的一个拥抱、一个微笑、一句肯定的话语,可以是孩子做错时的接纳、失败时的鼓励、难过时的倾听,可以是一次欢乐的家庭活动、一次“蹲下来”的对话、一个情绪稳定的我们自己……让孩子之所以磕磕绊绊却永葆少年意气,征帆归来而“家”期可待,是因我们将最温馨的灯光洒在了孩子回家的路上。

  二、协助孩子整合左右脑

  经历了假期轻松闲散的生活,加上受疫情影响的原因,部分孩子可能会对开学后的独立生活忧心忡忡、无所适从。一方面可能会担心自己的网课效果不够好、学习成绩无法跟上,而新学期学业紧张、节奏较快,另一方面担忧学校同学、师生人际交往困难等,内心难免产生焦虑、紧张、沮丧、失落等情绪和压力。心理学家认为,右脑主管情绪,左脑主管逻辑和分析,整合左右脑可以有效改善孩子的情绪。

  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首先启用的就是“右脑模式”,这时他们容易淹没在右脑情绪的洪流中,而此刻逻辑分析往往不起作用,这也就是为什么你在孩子情绪来临时对其说教讲理却不奏效的原因了。整合左右脑的方法则是,首先看见孩子的感受,与其先进行情感上的联结,让他“感到被理解”,再去尝试理智地解决问题,如“我感觉到你对开学的生活有点担忧,我们一起来看看可以做些什么”。通过这种方法,孩子会开始调用他的左脑进行思考并将其转化为语言,可以帮助孩子抚平激烈的情绪。

  三、采用“开放式”沟通模式

  开学初的这段时间,孩子内心可能经历比较多的情绪和想法,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很有必要,而良好的沟通则可以轻松开启孩子的心扉,鼓励孩子交流更多。这里,我们建议采用“开放式提问”的沟通方式,给孩子说话和表达自己思想的空间。开放式提问不是仅仅以“是”或“不是”等非此即彼的回应,而是常常使用“是什么”怎么样”等词继续话题,引导孩子说下去,如“开学第一周你感觉怎么样”“最近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吗”等等。在使用“开放式提问”这把金钥匙时,我们还要注意平等交流、态度诚恳、多鼓励少指责、重感受轻评价,这样才能让我们了解到孩子更多的信息,助力良好的亲子沟通。

  四、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

  作为孩子最亲密的重要他人,我们熟知孩子的一言一行,要及时关注孩子言行的变化,因为这些变化可能隐藏着孩子的心灵信号。在开学初,孩子的心理状态会有所波动,产生“开学综合征”或人际、学习等方面不适应的问题。如果孩子长时间受其困扰,会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当我们观察到孩子的情绪状态、兴趣、在校表现、社交行为与以往有所不同,发现孩子的身体状况在变差,了解孩子的饮食有所变化、睡眠不稳定、难以入睡、认知功能在下降、对自我的评价较为负面和低下等,要早日警觉,及时主动处理和积极应对,对孩子多加鼓励和引导,增强亲子联结感。

  五、给予孩子必要的陪伴和支持

  任何人都有暂时自行无法解决的困难,何况是我们心智发育正在发展中的孩子。当孩子遇到心理困扰时,我们首先要有把孩子和问题分开的意识,明白孩子不是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才是问题。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你会在他们身边,陪伴并爱着他们,随时会给予他们需要的帮助和支持,与他们一起解决问题。如果遇到自行无法纾解的情绪或心理困境,如焦虑、抑郁等,可以告诉孩子主动求助学校心理老师,引导其明白积极的求助是一种可贵的勇气,并提供相应的求助资源。

  亲爱的家长们,东风洒雨露,又是一年春好处。在这阳春二月里,让我们把看待孩子的“放大镜”转换为“望远镜”,一起把幸福和希望带给孩子们,共同护航孩子的心灵健康成长。愿孩子们拥有一个灿烂的春天和未来!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分享18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大学贫困申请书1000字家庭贫困户申请书个人股权转让合同协议书范本下载个人卖车简单协议书范本2024年低保申请书,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