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录,一手好文,受用一生

2024年“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小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作者:周楚暮2024-02-04 01:12:36

导读:2024年“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小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一)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通过这几天的西安之行,参加”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课堂小学数学培训学习,我对于数...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2024年“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小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分享20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2024年“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小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一)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通过这几天的西安之行,参加”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课堂小学数学培训学习,我对于数学新课程、新教材有了更深的认识。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引发了课程目标、教材编写、教学行为、学习方式及教育评价的变革等,让我如醍醐灌顶,受益匪浅。真可谓,“一朝入长安,一眼望千年”。

  首先对教师的角色有了新的定位。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理念的确立、新课程标准的推出,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的角色定位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时期、新形式下、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探究的合作者、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个性化教学的创造者。素质教育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提供保障。这就要求老师关心每一位学生、爱护每一位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既要了解他们的个性特长,又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还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知道他们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使他们快乐地、无忧无虑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要一直要以师长的身份、以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指导、帮助学生。

  其次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此,数学课不止让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技能,还包括启迪思维、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等各方面的发展。让学生愿意接近数学、了解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认识自己的生活环境与社会,发展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建立自信心。

  再者数学课程在教学方式上,强调教师要通过情景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

  在活动中要了解学生的想法,针对性进行合作与交流。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结合学生实际学情,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掌握好教材的使用,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转变,提高学生的能力。最后是促进学生发展、素质教育在数学课程体现。新课程标准在编写上就确立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以往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教材以数学活动的形式安排,提供大量的观察、操作、实验等实践活动来丰富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想,我会通过这次的学习,进行实践反思,学以致用,让我的数学教育教学更加得心应手。

  2024年“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小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二)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0月13日至10月15日,我有幸赴西安参加了为期两天半的2023“丝路之秋”小学数学当代名师大讲堂——著名教育专家与陕、甘、晋、蒙、豫、川名师“落实新课标领航教——学——评一体化新课堂”教师培训活动。整个学习过程充实,节奏紧凑,会场内座无虚席,培训内容精彩纷呈。名师的精彩课例,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全新的教学方法以及各位专家幽默风趣、形象生动的专题讲座,都使我受益匪浅。

  一、本次培训,使我的灵魂得到了洗礼。

  近20年的教学生涯,已使我慢慢感到倦怠,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总是爱抱怨现在的学生难教、难管,把教师的职业仅仅当成了一种谋生的手段。所以对待教育教学工作常有厌倦感,心态老是失衡。这次培训,不但五十几岁的老师在课堂上的激情四射,即使77岁高领的老师,仍站在讲台上井然有序的组织教学,让我深受感动;他们深入浅出、又高瞻远瞩的生动讲解,流畅跌宕的课堂,让我自愧不如;他们侃侃而谈,旁征博引,其风采和智慧令我陶醉。这些巨大的精神财富,让我以后能以更宽阔的视野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

  二、本次培训,使我的理念得到了转变。

  付美丽老师给我们分享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老师带着一群孩子过一条河,提前测量了水的深度,给孩子们发放了木头、石头,孩子们顺利地过了河。另一位老师也带孩子们去过这条河,他告诉孩子们,这条河你自己去过,过的时候需要什么来找老师要。在过河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石头就找老师要石头,需要木头就找老师要木头,虽然慢了一点,也过了这条河。后面的孩子如果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就会想办法去解决。但是第一个老师带领的孩子,下次遇到新问题时,仍然在等待着老师的帮助。

  这样一个简单的事例,充分诠释了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课标强调真问题,真情境,要让学生现场感知、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感知知识之间的联系和来龙去脉。所以对于教学目标的确定,我们一定要做到多元、立体、丰满且明朗;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指向学生思维能力的知识放在课堂的C位;要注重学生的发展需求和个人潜力,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感知,让学生对知识可视化、清晰化理解之后进行重构,能基于真实情境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能够有自己的想法,进行质疑、思考,达到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本次培训,使我的认识进一步明晰。

  一是对大单元教学内涵的理解更透彻。

  单元主题教学已经提出好几年了,可在平时做教学设计时,我们也只是从整体上把握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等。偶尔可能会对教学内容做一个整合,但大多数时候依然是按部就班一个课时一个课时地推进。因此,对于如何实施大单元教学,我依然是模糊不清的。可是俞正强老师的一个简单比喻却让我茅塞顿开。他言道:“大单元教学就是不要只顾吃今天的饭,吃今天的饭之前要想着昨天的饭和明天的饭。”

  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我是校长,今天早晨要接待十位客人,在两个小时之内接待完毕。但我绝不能平均每人12分中,时间一到换一个,时间一到换一个。于是,我就对这十位客人做了一个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十个人当中,卢老师是一个贵客,难得从西安首次过来,我得认真地接待,陪他在学校里转一转,这是人之常情,所以我计划用一小时接待卢老师;剩下还有九位客人,我发现有四位客人事情都不怎么重要,而且具有共性,我计划用半小时一起接待他们;接下来的三位客人,我也准备花半个小时进行接待。最后的两位客人我发现是老熟人了,就想你们爱咋地咋地,这样十位客人的接待我就安排好了。按大单元教学来说,集中接待四位客人叫单元整合,集中接待三位客人也叫单元整合,最后没有接待的两位客人叫单元拓展。卢老师不能和其他的整合,这叫“种子课”,一整合就会影响到将来,所以这节课要慢慢地上,整合的课可以快快地上,拓展课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

  他还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年365个日子,就是一个大单元,不能每天都认真的过,有些日子回家来个“葛优躺”就行了,有些日子一回家就要扫地,就要干活,就要认真的过。今天的日子过好了,明天的日子才能过好,今天的日子难过,就是因为昨天的日子没有好好过。

  这两个惟妙惟肖的比喻使我醍醐灌顶,对于大单元教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明白“种子课”的重要性,单元整合的必要性、单元拓展的自主性。

  小学数学在内容上注重数学知识的纵横联系,教材在编排上根据数学知识纵横联系,螺旋式安排教学内容,又根据横向联系单元式安排教学内容,注重数学知识的整体性、逻辑性、迁移性,所以我们要充分掌握教材内容,对它们之间的联系和结构进行深入分析。把握内容的逻辑性、整体性、关联性,合理整合教学内容,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二是对重构知识内容的必要性认识更深入。

  黄爱华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节课例《怎样把画挂正》。黄老师聊了一个话题,解决了几个问题,完成了三节课的任务。屈亚囡老师展示了一节课例《玩转表面积》,这节课是在学生对表面积的认识之后,老师重构知识内容,拓展创新,以找规律为主线,让学生找出露在外面的面,从而教会了学生解决此类问题的所有方法。这两节课都让我对知识重构的必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其实在教学中,我们常常需要对知识进行重构,但是我们总是忽略掉,总是是见一次讲一次,见一次讲一次。就拿五年级数学中的阶梯收费问题来说:小数乘法单元,我们重点学习了阶梯收费问题,以求价格为主;小数除法单元的练习中又出现了阶梯收费,要求的是出行时间。求时间的题目相比价格的题目要难,因为它属于逆向思维,许多学生在理解方面出现了困难。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不能把这个问题只当一个练习题来处理,必须对知识进行重构,以此类问题为一个话题,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总结方法,最后达到触类旁通。

  三是对于上好“种子课”的认识更全面。

  在进行教学的时候,知识的强化正是由最初的一个点慢慢展开的,就好像一粒种子一样,需要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逐渐实现全面的成长。因此,在备课时,我们一定要对单元进行整合,准确的定位“种子课”,不受时间的限制,让“种子课”真正的实现落地生根,为后续的方法、应用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千万不敢只闷头走路,还要懂得学会抬头看路,不要所有的内容都是同一个频率、同一个节奏,忽视了“种子课”的重要性。

  以五年级数学上册的《小数除法单元》来为例,我们可以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和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第一个例题作为“种子课”去上,在扎实的上好“种子课”的基础上,再快速的上后面的内容,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唤醒,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洗礼,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转化。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转变观念,用心浇灌让生命之光闪耀课堂;用心播种,让数学的种子扎根于学生心间;用心播种,让数学的种子开出绚烂之花。

  2024年“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小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三)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2023“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教师培训活动,感悟颇深。

  首先,这次培训解开了我几年来上课中的一大疑惑,“这节课的知识点大多数学生都提前学过应该如何上”,听完郝高峰老师的《几分之一》和徐长青专家的《解决问题》,让我毛塞顿开,原来一节真正的好课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基本知识,让学生学会这个知识点,而且是循序渐进的引导,尊重儿童认知发展,让孩子们把自己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慢慢地接近知识的本质。一个完整知识的获得,其实包含了三个方面:是什么,怎么得到的,有什么用。教师的职责不是把知识塞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感悟。

  其次,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我看到了祖国未来的发展,真正的体会到了教师真的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一节课,一节数学课,但它不仅仅是一节课,一节数学课,在这节课中,有古代知识的迁移,有先进的教学手段,有语言文字的魅力,有思维的可视性呈化。一节课必须有深度,但深度不等于难度。“深度”的本质是联系,也就是这个知识是怎么来的。在教学习题的设置中,难题不等于好题,练习题要向下加深的同时向两侧加宽。一节课的标准是看学生的重难点是否已经掌握,学生素养是否得到提升。

  最后,“丝绸之路”名师大讲堂的培训课让我感悟到了教学要实实在在,没有花拳绣腿,站到学生中间去,懂他们所想,站到学生前面来,引导他们从困境中走出来。点评专家们的话让我对新课程有进一步了解,教育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总之本次“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让我受益匪浅,我期盼下次活动的召开。

  2024年“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小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四)

  听了徐长青老师的《统筹与优化》一课,他的“锅来啦、饼来啦、滋啦”深入人心,他的课堂像带领学生演了一场精彩的节目一样,趣味盎然,让人回味无穷;他的讲座《加强具身认知让思维可视化》告诉我们要让学生的思维让我们看见,同时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让学生明白优化的前提是统筹,优化要为需求服务,让我真正理解了教学活动中让课堂真正地“动”起来。这个“动”不是教师或学生单方面的“动”,而是一种“互动”,既有教师的“动”,更有学生的“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所有教育资源之间的一种互动。这样一来就把整个课堂调动起来了,学生学得也开心,同时,这样的互动学生对优化的认识记忆也更深刻。

  2024年“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小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五)

  金秋十月,橙黄橘绿,好景当头,在这收获的季节,我有幸参加了由陕西省教育学会组织的“2023‘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著名教育专家与陕、甘、晋、蒙、豫、川名师贯彻落实新课标领航教——学——评一体化新课堂”小学数学学科学习交流活动。

  本次培训于2023年10月13日至10月15日在西安体育学院举行,这次学习活动中,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专家和名师,会聚陕西西安,他们既有课堂教学实例,又有理论讲座,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专家们的联袂“演绎”,把本次活动装点得精彩纷呈。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数学课堂,让我对小学数学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下面是我这次培训的一点收获:

  首先,数学课堂迫切需要从冗繁走向凝练,从紧张走向舒缓。著名数学教师徐长青老师的课堂简约,好玩,诙谐幽默,他的教育理论让我豁然开朗。他的课堂像是他的单口相声专场,他的讲课风格很难学会,但是他的理论却值得学习和深思。他提出简约课堂理论让我感触颇深。简约课堂,即以最简单的方式、简练的语言、简明的活动,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简约课堂理论中老师有“三不讲”,即学生会的教师不讲,这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而言的;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这里强调的是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突出的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想想我平时的课堂,恨不得一节课把所有能想到的,学生会的不会的都呈现在课堂中,以保证整堂课的充实性和完整性,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其实整个课堂中学生大多都在被动接受知识,教学效果肯定大打折扣,也让学生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我想我们要做的是不要用我们的方式让学生去接近数学,而是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接近数学,就不会因形式的复杂与繁琐而让学生远离学习;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教学好玩起来,就会有更多的孩子愿意走进数学世界;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会取舍、筛选和提炼,学会有选择地放弃,对数学教学内容和方法最大程度的整合优化,用简洁、明了、易于操作与交流的方式帮助学生于困惑之中生思启智,让数学课堂真正简约起来。

  其次,数学课堂迫切需要从杂乱走向清晰,从肤浅走向深邃。在教育专家俞正强老师种子课教学中,我们看到了深度学习的样子。让我对“种子课”有了清晰的认识。种子课就是把学科结构中具有节点性质的重要内容,通过深度学习的过程,在学生思想和心灵里埋下一颗种子,让它在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生根发芽。俞正强老师用“种子课”这个词,形象的描画了这样一类课的特点、地位、与价值。如何确定种子课,这就需要我们对数学知识体系有总体把握,知道每个知识点在结构中的地位、作用及其蕴含的不同发展价值,以便引导学生发展出以前不曾用理智认真思考,不曾彻底明晰过的活动方式来给学生播下这颗种子,当然如何播下种子是一门高深的无止境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

  还有其他来自不同地区的优秀教师的课堂也各具特色,精彩异常,让我受益匪浅。其中,来自北京已经77岁的刘德武老师的《认识钟表》这节课最让我印象深刻。虽然他已经满头白发,但他却拥有一颗童心,他幽默的话语、亲切的教态在很短的时间内拉近了学生和老师的距离。最让人惊叹的是课堂中课件制作得精良,设计得新颖,有着很强的趣味性和针对性,可谓匠心独到。在这几天的培训中,这些名师专家引领我们现场进行着思维的碰撞和争鸣,让我们领略了各位专家的风采,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对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

  培训已顺利结束,看一看自己记录的听课笔记,翻一翻自己随手记下的感受。孔子教我明学思之理,外在的知识要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能力,就必须用理性的思维,挑战的眼光去审视、吸收、创新。本次培训通过名师们的“点化”和“引领”,使我对数学教学有了更深的思考和更足的热情,我将带着更多的思考与探索,投入到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2024年“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小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六)

  金秋十月,我怀揣着激动的心有幸观摩了2023“丝绸之路”当代名师大讲堂几位老师的示范课,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

  特别是我在13日上午徐长青老师执教的《优化》一课之后,深受震撼。原来还可以这样上课!本课诠释了简约教学的深刻内涵,为我们呈现了一节充满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的数学课堂。

  《优化》这节课,创设“烙饼”情境生成活动,看似简单、轻松,反复提及“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质疑中带着学生思考,却透出深刻、智慧,把学生和我们引领到一个新的站位高度,引领学生理性的去认知世界。这就是数学所体现的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意识。通过对徐老师现场课的学习,我看到了核心素养在课堂上真正落地,也认识到:教学活动要帮助学生形成经验,也要使思维更灵活,学会举一反三。

  徐老师的课,让思维可视化,使学生能真实的感受到知识的存在,真切的体验到知识的价值。这样有意义的课堂,吸引着每个学生的参与,助推着每个学生的成长。

  徐老师的课结束了,我的头脑中一直是徐老师上课的情景和状态,心里暗想,今天上课的孩子们应该和在场听课的老师们一样,永远会记得“锅来了!”的故事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次“丝路之秋”的数学之旅令人难忘,以上就是我此次学习的一些心得,与大家分享。最后非常感谢学校和领导给我这次珍贵的学习机会,我将好好总结这次学习活动的经验和心得,将优秀教师的经验应用于以后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让自己的教育教学综合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教肓路上不断前行,上一个新台阶!

  2024年“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小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七)

  金秋十月,我怀揣着激动的心有幸观摩了2023“丝绸之路”当代名师大讲堂几位老师的示范课,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

  在本次培训中,我们见到了之前在网络上常见的名师大咖。在现场亲自感受来自名师精彩的师生互动交流、清晰的课堂结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精心构思问题下促进的学生的深度思考,以及由此生成的学生精彩的回答等等,每一个精彩课堂瞬间都绽放着深度思维的光芒。

  郝高峰老师执教的《分数的认识》一课,充分发掘教材内涵,让学生在“画——折——比”的数学实践活动中感受分数的意义。郝老师是“简·美数学课堂”的倡导者,他的课堂重启智,善激趣,追求大融合,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扎实的文学功底,带领我们领略了穿越千年的分数的文化内涵。

  全国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徐长青,在《统筹与优化》这节课中重在引领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学生在徐老师的引领下学生通过自身烙饼,一步一步总结出烙饼的经验和方法。徐老师的风趣幽默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在教学中通过与学生层层递进的互动及学生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思考、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俞正强老师的《认识速度》也让我对数学课堂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俞老师首先激活了学生经验,请学生说说什么是速度,引导孩子总结出速度与时间、距离有关。接着出示两份材料。通过比较猫狗谁跑得快探讨速度的“两个模样”。俞老师注重与学生的沟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77岁高龄的刘德武老师执教的《认识钟表》,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动态的去构建知识,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更加直观、具体,培养了学生基本的学习能力。

  对于我而言,这是一次数学教学的盛会,是一个观摩学习的殿堂,更是一次提升自我的良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踏踏实实、谦虚好学的学习态度,跟随大师不断努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学科育人的价值目标。

  教海无涯,唯热爱不可辜负。我坚信每一种热爱都值得全力以赴。木铎之心,素履之往。博观约取欲振翼,见贤思齐羽欲高飞。心有翼,境无止。我有幸与会学习,被大师之光照亮,也想成为光。沐光而行,教研路漫漫,我已在路上,一直在。

  2024年“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小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八)

  为期两天半的培训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已经结束了,去时的满怀期待和归来时的穰穰满家达到了高度契合,那是一场场数学盛宴的集结,名师的示范作用和专家的导向引领时刻回荡在我的心田。通过本次培训,让我对以下四方面的教学行为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一、教学语言要有艺术性

  长期以来我总觉得一个数学老师的语言只要有高度的概括性、严密的逻辑性就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多的数学知识了,那教学目标就达成了,在本次培训中,聆听了几场示范课后,我体会到了数学语言的艺术性是多么的重要。陕师大附小的郝高峰老师在《认识几分之一》一课中自始至终以“文学”为引子提取数学知识。课前热身环节和孩子们一起唱儿歌《数鸭子》,背诵古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让孩子们不仅体会到数是数出来的,还体会到了数的普遍性和重要性,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四句古诗的吟诵中引出本节知识点的生成助手“月饼”而导入新课;教授新知过程中又在电影的浪漫画卷中让孩子们了解了分数产生的悠久历史,用母子托举的画面形象的表达了分数各部分之间的紧密关系,生动形象地加深了孩子们的认知;最后又以《左传》中“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对本课进行了总结。古诗文的加入不仅让枯燥的数数知识有了灵魂,也让孩子们体会到了学科融合的常见性。来自天津的教材审定委员会专家徐长青老师执教的是《统筹与优化》一课,他那诙谐幽默的语音语言和夸张协调的肢体语言都告诉我:一个有吸引力的老师一定得具有演员的潜质。反复登场的“滋啦!滋啦!”让课堂变成了大厨房,孩子们的一双双小手做饼,老师的一只大手充锅,厨房大会战即刻上演,使得抽象问题具体化,同时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大家一起边实践边记录,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经验生成中渗透规律。在知识生成的过程中打开了孩子们的思维,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激发了学习的动力。老师对本节课知识既没有进行公式化的小结,也没有模式化的总结,在全体同学集体行动“滋啦!滋啦!”的烙饼中结束教学,让孩子们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二、课标把握要有全局性

  课程标准是进行教学活动的标,我也曾经不止一次地独自研读过,也数次通过视频材料进行过学习,但学来的似乎都很理论,没有达到指导教学的效果。本次培训有幸面对面的听了中央民族大学孙晓天教授题为《新课标新在哪里?》的专题讲座,使我瞬间茅塞顿开。孙教授从课标的目标变化、内容变化、教学变化等方面对新课标进行了详实的解读,通过学习让我对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等名词有了新的全面认识。孙教授说新课标要求课一定要从实际情境中出发,让孩子们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新课标中出现了一些新提法,也新增了部分内容,旧知新提肯定是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的,新增内容也是有利于更好地服务于生活的。在以后的教学和学习生活中我一定要以本次培训的解读为契机,更加全面深刻地学习课标,拓宽自己的职业视野,提高业务能力,锤炼执教技能,让课标根植于职业生涯的灵魂深处。

  三、知识重构要有随机性

  课本是知识的载体,教材是老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所以一个优秀的老师一定不是照本宣科的,那么因地制宜的对教材进行重构是老师的看家本领,只有因地制宜的对教材知识进行重构组合才会让孩子们学得又快又好。深圳市特级数学教师黄爱华老师的示范课《怎样把画挂正》,妥妥地让我体验到了南方大都市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的特色。他用课本中的一道习题作为问题,在师生寻求解决问题过程中归纳提取方法,并将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列举,现场生成板书,让孩子自己选择其中喜欢的方法进行具体演示操作,在操作过程中逐一引出知识点。黄老师用一节课的时间完成了三节课的学习内容,通过挂画学习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由线外一点给已知直线画垂线的方法及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等知识。后面还播放了赛跑和跳远的视频,似乎跑远了,但其实这都是生活中的位置关系,顺利地把大家带到了课堂的阵地上来了,让孩子们通过多渠道、多场景体会到位置关系的普遍性。

  四、教学引导要有方向性

  课堂是教学的一体化的活动场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课堂的引领者。聆听了来自北京77岁高龄的刘德武先生带来的《认识钟表》一课,让我深刻地领略到老师有方向的引导真的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刘老师让学生协助自己在黑板上做钟表,一支粉笔+一根绳子成就一个大大的表盘,让12位同学根据自己的经验把表盘上的数字安排在合适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刘老师刻意给第一个同学给了数字12,因为12是表盘的核心,只要12站对位置,其它数字就水到渠成了,孩子在贴数字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自己在制作钟表中的重要作用,学习起来当然兴致高涨。接着他又和孩子们一起联系生活实际找准时针、分针的特点,现场用剪刀将两根一样的针加工成了时针和分针,加深了孩子们的记忆。在认识整时时,先让孩子们拨,老师做记录,在反复的拨中,孩子们发现了整点的规律,并及时精炼板书,生成新知。最后通过播放动画让学生现场明确了时针走一格时,分针走一圈,渗透了时与分的进率关系。我也曾经上过同样的内容,我上课的时候都是让孩子们提前准备好学具,他们的学具大多数都是在文具店购买的成品,所以他们记不清楚数字如何在钟面上排序的,也总是混淆时针和分针的长短,更不能体会时针和分针同时不同频的走势。所以他们的钟面上总是会出现分针一刻不停息的跑动和时针间隙性跳动的滑稽场面,时针和分针张冠李戴的频次更是多的不可理喻,搞得我甚是焦躁。有了刘老师的示范,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曾经的不堪一定会成为历史永久封存的,有方向的引导一定会促进我成长的。

  教师是一种职业,而教学不仅是一种行为,还是一门艺术,一生为师,需要终生学习,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胜任这一职业赋予的使命,才能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浪潮中培养出一代代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2024年“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小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九)

  长安之行,收获满满。2023年10月13日,我参加了“丝路之秋”名师讲堂小学数学培训。

  本次培训,以课堂教学入手,教、学、评一体化的培训方式让我耳目一新。直到现在,我的脑海中还保留着郝高峰老师的“这句话太好了,我要记下来”的以文化人、以史喻理的简美课堂理念;徐长青老师的“锅来了,刺啦……”相声一般以基本活动为经验就是学习内容的可视化教学法;俞正强老师的“会了吗?怎么会的?为什么?”的灵魂三问;一直到黄爱华老师的“解决一个问题的课堂,落实知识的学习”的大问题教学等等,都让我受益匪浅。

  孙晓天老师对《数学新课程标准新在哪里?》的专题讲座,让我再次对《新课程标准》有了全新的认识。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特别是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显得十分重要。俯拾仰取,躬身前行,记录我的心得,以优秀教师的经验指导自己的课堂,不断前行。

  一、创设有意义的生活情境,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在情境中创设悬念,一直都是每一位老师所追求,以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活跃课堂氛围的法宝。可真正能像几位名师这样挖掘真素材,来创设课堂情景,却很难。名师的情境创设,看似简单、轻松,却透着深刻和智慧。明明是一堂《统筹和优化》却被徐长青老师概括为“锅来了”,在风趣幽默中加深了孩子们对这节课的印象,学习效果不言而喻。《垂直、平行》的课程,八节课的内容,被黄爱华老师以“怎么把画挂正”为题,一节课上从学生自己实践挂画的方法着手,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后,一步步探索总结优化方法,从而获得经验,学会知识。却全程没有告诉过同学们,我们要学习画垂线、画平行线。这样的教学,我们没有尝试过,也不敢尝试,却也让我不禁感慨,学生自己的悟,比我们的灌输更加植入孩子的心灵。

  而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增加了生活与数学知识间的联系,而且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同时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形象,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建立师生良好互动关系,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研究表明,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民主的管理方式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而权威或放任自流的方式对学习都有不利的影响。黄爱华老师在讲座中说过:“在课堂中,孩子是有经验的,要给学生明确的任务和方向,让他们独立思考,学会自主阅读理解,进而学会整体思考问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因此,只有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拔者的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我们所提倡的学生主体,其实就是老师在和学生的互动中,引导学生明确任务和目标,以问题引领和思维带动,让学生多说多做,在多做中实现创造。

  培训结束了,可我的脑海中还久久挥之不去几位名师的精彩瞬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次的“丝路”之旅,风景太美,值得久久回味。

  2024年“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小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十)

  金秋十月,层林尽染。古城长安,物华天宝。10月12日到15日,我们数学组一行人有幸在西安体育学院参加了2023年“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名师的课堂,或风趣幽默,或激情洋溢,或诗意洒脱,或智慧灵动,让人遐想万千,震撼不已。我们徜徉于专家们行云流水的教学环节,驻足于专家们润物无声的教学语言,惊叹于专家们简而不凡的教学策略。这是一场数学的盛宴,在这里我们领略了大咖的风范、名师的风采,我受益颇深。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郝高峰老师致力于构建“简约而有深度,圆美而有温度”的“简·美”数学课堂,他执教的《认识几分之一》一课,郝老师从中华经典文化中挖掘数学的影子,穿越千年的“一半”用时间轴展示出来,让我们不禁赞叹我们的祖先留给后人辉煌的现在,并渴望去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郝老师引导学生感悟分子、分母、分数线和母与子的唯妙关系,把分数与人伦联系起来,分子与分母就好像一位伟大的母亲把孩子高高托举……让我不禁思考,数学课需要留给孩子们什么?我想,不该只是冰冷的数字,孤单的符号,更应该有人性的温度!课后交流环节,郝老师说:把握教材,要遵循而有所立,信奉而不唯是,给我今后的备课指明了方向。

  全国著名小学特级教师徐长青老师执教了《统筹与优化》一课。正如现场主持人点评的那样,他是“老师中的相声演员,相声演员中的数学名师”。徐长青老师是一盏幽默智慧之灯,照亮孩子们快乐学习之路!他主张“简约教学”,声情并茂的诠释了“简单让一切皆有可能”的道理。从唤醒经验、复制经验到积累经验,让学生“经验+经验=新经验”,带领学生经历了由统筹优化、到总结规律的逻辑推理过程。整节课,徐老师才思敏捷、妙语连珠,笑声、掌声此起彼伏。更可贵的是徐老师提出了“合理浪费,充分利用资源”的数学理念,将数学课堂的优化引向了生活,带领我们从数学小课堂走向了生活大课堂!

  全国著名小学特级教师俞正强老师的《认识速度》更是让我耳目一新,俞老师的课堂幽默有趣又不失内涵,听俞老师的课心情是放松的、愉悦的,思维是自然流淌、生动活泼的。俞老师总是在层层递进中把“种子”根植于学生的脑袋里,生根、发芽。听完本节课,我才知道,原来速度有两种模样,而我们只局限在了一种,既可以是“相同时间单位的距离”,也可以是“相同距离单位的时间”,学生的思维和视野一下子开阔了起来。

  感触最深的的是七十七岁刘德武老师执教的《认识钟表》一课,刘老师打破课堂常规思路,从深处出发,构建了一个有现场感的课堂,从钟表的制作到会拨钟表、看钟表再到用时间,珍惜时间,从无到有,从不完整到完整,从不正确到正确,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和学生一起从数学的深处挖掘数学本身,数学结构,课堂上细节处理特别好,带着一年级学生一点一点认识钟表。整节课不是求结果去认识钟表,而是重过程启发理解钟表存在的意义;不是“给”知识,而是“挖”知识。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国内“大问题”教学首创者黄爱华老师执教《怎么把画挂正》,借助挂画这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场景定目标、想思路、找方法,循序渐进,由浅及深,不知不觉间,在一个个问题的引导下,孩子们理解了直线间垂直与平行的位置关系,初步建构了空间观念。

  “丝绸之路”名师大讲堂的培训课让我感悟到了教学要实实在在,没有花拳绣腿,站到学生中间去,懂他们所想,站到学生前面来,引导他们从困境中走出来。点评专家们的话让我对新课程有进一步了解,教育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总之本次“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让我受益匪浅,在名师的引领下,我将继续砥砺前行,以名师为榜样,做一个温暖的教育人。

  2024年“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小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十一)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2023年10月13日至15日我有幸参加了陕西省教育学会举办的“2023‘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小学数学交流研讨活动,来自陕、甘、晋、蒙、豫、川名师,欢聚古城西安——陕西体育学院学术报告厅,共同探讨、教研‘贯彻落实新课标领航教——学——评一体化新课堂’学习交流。

  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我聆听了全国著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徐长青等专家的讲课,认真倾听了专家的点评,让我感触颇深,尤其是老师形象生动的课堂及专家的精彩点评,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让我对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一、重视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在课堂学习中,徐长青老师用生动、幽默的语言,为学生展示了一节丰富多彩的生本课堂,通过“烙饼”情景演示,教师用风趣、形象的动态为学生呈现了小红家的厨房里,妈妈是如何“烙饼”的,让学生说出‘烙饼’的方法。最后用“电饼铛”‘烙饼’,速度又快了许多,教师点拨:选择最佳方案,既节省时间,有提高了效率。这样生动的课堂,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感受到知识重要性的同时,又体验到科技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利用手、眼、脑多重感观体验,使学生在自主探究、自我感悟中轻松地学会了知识。

  二、课堂设计,别出心裁,独具一格

  徐老师在执教《统筹优化》这节课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数学课堂生活化。他没有跟其他老师一样,导入新课后直接搬用课本的例题,而是把课本的例题设置成生活常识,以学生们熟悉厨房入手,以小红的妈妈《烙饼》为例,导入新课,然后逐步引导学生探究小红的妈妈是如何《烙饼》的,让同学们通过猜测、交流、动手实践、验证等环节得出结论,然后教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引入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统筹优化》的基本方法,更进一步让学生探究生活的美好与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三、课的内容生活化,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热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本节课中,徐老师不断与学生互动、交流,探究《烙饼》的过程及方法,举一反三,让学生加深了知识的巩固和应用、内化了生活常识与知识的融合,整节课都是学生熟悉的生活画面,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四、课堂教学精彩纷呈,使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热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正如徐老师讲授的《烙饼》,与学生互动、交流探究烙饼的时间与方法,学生们听得很认真,时不时与学生产生知识的共鸣,整节课都是学生熟悉的生活画面,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令我受益颇多,领悟了全著名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风采,为我的课堂教学增加了大量的宝贵经验。也更加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使我更加感受到自己课堂教学的紧迫感,也更加了解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怎样做到扎实有效。我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努力学习,再学习。以此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更加珍惜每次的学习机会,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争取上好每一节课,不断提升山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2024年“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小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十二)

  带着一份对学习的渴望,对课改工作的执着,我很荣幸地参加了西安体育学院举办的“丝秋之路”——当代名师大讲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这是一次启迪智慧、终生难忘地学习之旅。

  各位名师的课堂和报告,让我受益匪浅,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特级教师徐长青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他独辟蹊径,提倡“简约教学”模式,他说教学中应从简单开始,返璞归真,应从冗繁走向凝练,从紧张走向舒缓,从杂乱走向清晰,从肤浅走向深邃。他用生动而有趣的故事,真实而丰富的例子给我们讲述了简约教学的实施策略、科学性和可行性,在教学实践中,他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索,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化繁为简”,“博观而约取”,“厚积薄发”。通过长期的研究发现,简约教学能有效解决学生在学习上缺乏兴趣和信心,惧怕学习的现象,实现有效的学科教学。简约教学既有理论高度,又没有脱离我们的教学实际,赢得了在场一千多位老师的掌声和喝彩。

  随后赵莹老师为我们带来了《认识分数》、俞正强老师的《认识速度》、何飞倩老师执教的《小数的初步认识》、刘德武老师执教的《认识钟表》等11节优质课,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我深感自己的差距与不足,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一定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博览群书,不断刷新。同时研究新教材新理念,并把这些新理念用到课堂中。

  在学习中感悟,在反思中成长。听名师之课,随名师之步,行名师之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带领我的团队以名师为榜样,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实践,不断提升和丰富自己,做到学而思,思而行,行而进。

  2024年“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小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十三)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金秋十月,与工作室伙伴共赴长安,参加2023“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教师培训活动。俞正强、徐长青、刘德武、管小冬、黄爱华等10名专家大咖登台献课,为大家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的课堂盛宴。让我们近距离感受来自名师精彩的师生互动交流、清晰的课堂结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精心构思问题下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每个精彩课堂瞬间都绽放着深度思维的光芒。仰高笃行,知新致远,各位专家名师的引领示范、精准指导,深入浅出,拨云见日,让我们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课堂教学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学习是短暂的,但带给我们的思考却是深远的。追寻名师脚步,聆听名师指点,我们将积极践行,终身学习,努力成为一名心中有书、眼里有人的小数教育人。

  2024年“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小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十四)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名师是大树,能改善一方水土,且在枝繁叶茂间闪动精彩。”于是我渴望能有机会与名师面对面,希望能聆听他们的教育思想,目睹他们的教学风采。

  2023年10月13日,我们踏着秋风来到了古都长安,参加了2023年“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培训活动。这次培训,留在心底的是深深的震撼,也真正感受到了课程改革新理念、新思路所带来的新变化。同时也感受到了名师们身上所闪现的无穷的教学智慧,感受到他们对学生发展及教育改革了解之精,钻研之深。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要有丰富的教学方法,更要有一颗仁爱之心。经过学习和观摩,让我深受感触的是两堂“不一样”的数学课。

  一、数学课原来可以这样生动有趣。

  全国名师徐长青老师的四年级《统筹和优化》一课,老师带领学生以手为饼,以桌为锅,在风趣幽默的情景表演中,让学生经历优化中的烙饼问题,探究了优化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一句“锅来了!”,让学生情绪高涨,兴趣盎然,在欢乐中学习知识,在欢乐中提升思维。原来数学课可以上得这么有趣,这么轻松,这是我从未想过的。在我的印象中,数学课应该是严肃的,也应该是严谨的,更应该是整齐划一的,但这样的数学课真的是学生喜欢的吗?在自己的课堂,学生参与意识不强,课堂效率低下,难道真的全是学生的问题吗?徐老师的这节课也许给我们指明了一条不一样的路。

  二、数学课原来还可以真正交给学生。

  全国著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刘德武的一年级《认识钟表》一课,面对一年级的小学生,刘老师把观察情境、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活动大胆地交给学生。在认识钟表环节,刘老师并没有像我们一样拿出完整的钟表让学生来观察认识,而是让学生用老师提供的材料自己创造一个钟表,并观察手里的材料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在创造、制作钟表的过程中,学生对钟表的结构和指针的走法自然了然于胸。回顾我自己的课堂,出于对学生的“不信任”,也出于尽快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在教学中经常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轻视过程与方法的探究,以演示替代探究,以结论替代过程,以背诵记忆替代归纳和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观摩,我意识到把课堂交给学生不是一句口号,而要真正落实到课堂上。即使像一年级的学生,我们也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去研究去探索,学生也一定会还你一个不一样的课堂。

  总之,通过参加这次培训,使我深受启发的同时,也有新的反思。在新的课改理念下,如何使数学教学工作焕发新的光彩,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感悟的问题。教育是我们一生的事业,讲台是我们的舞台,学习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老师要想拥有今天、把握明天,就必须勤奋而有智慧地吮吸知识的甘露,走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2024年“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小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十五)

  在丰收喜庆的十月,“丝路之秋”小学数学研讨活动犹如一盏明灯指引我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勇敢向前。两天的学习,专家们那丰富的案例、精深的理论使我叹服,他们在自我专业成长路上所付出的努力和达到的境界,更是深深地感染了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对于教育我也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郝高峰老师的《认识几分之一》使我明白渗入生活中的知识是充满温度的,是容易被孩子接受和运用的;特级教师徐长青老师的《统筹与优化》用生活常识生动地阐述了合理规划和安排个人的时间、精力与资源,才会使效益达到最优;河南省骨干教师赵莹老师的《认识分数》和特级教师俞正强老师的《认识速度》,情景化、模拟化、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形式将理论与实践深入融合,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身临其境地体会,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尤其是徐长青老师的课,我感触颇多。

  首先:徐老师的课教学过程生活化。他说:“不要带着知识走进学生,而要带着学生走进知识。”教学中,徐老师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支点,精彩地制造了几次“学习冲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交流中体会“资源数”的重要,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指导数学的乐趣”。另一方面,徐老师“就地取材”利用自身资源“锅”与“饼”,带领学生研究“烙大于1的偶数张饼”所用的时间,同学们在动手操作中提升了思维活动,将行为的感知升华为理性的思维认知,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理解抽象的统筹思想。他的数学课,同样传授数学知识,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积累数学的学习经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课堂活泼生动有趣,但他又不仅仅是数学课,他传播着数学思想、数学文化。他对优化的解读,不仅仅是改变烙饼的策略,当烙一张饼时,没有办法改变饼,则从锅的角度进行优化!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思想在,就必须想方设法进行优化,所以有了更多的发明创造!这是又一种创新意识的培养!

  其次,徐老师非常尊重学生。尊重在课堂上“会等待”。在他的报告中提出: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等待足够长的时间,不能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学生回答,学生还在思考。还有课堂出现混乱的时候,要有足够的时间等待。这个时候,千万不要一味的制止,而要用心观察,看孩子们都在干什么,说什么,也只有这个时候才最容易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再次,徐老师的课堂语言诙谐、幽默、充满智慧。

  课堂教学中,徐老师结合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以小手为饼,以胳膊为锅,促进学生烙饼的活动体验。每次烙饼时,那种像在游戏又像是学习的活动氛围,使学生兴趣盎然,深入探究。这种烙饼活动所获得的数学经验,会深刻地印记在学生的脑中,强化在学生的心里。应该说,学生被所学内容深深地吸引着,并给学生幼小的心灵埋下了智慧的种子,这颗智慧的种子还会不断生根、发芽……

  2024年“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小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十六)

  陕西省教学名师郝高峰老师执教的《认识几分之一》,引领学生从已知到未知、从初识到应用,不断攀升一个又一个高度,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思考探究、实践操作中进行深度学习,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课堂上最闪亮的星。同时郝老师从中华经典文化中挖掘数学的影子,穿越千年的“一半”用时间轴展示出来,让我们不禁赞叹我们的祖先留给后人辉煌的现在,并渴望去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课堂上引导学生感悟分子、分母、分数线和母与子的唯妙关系,把分数与人伦联系起来,分子与分母就好像一位伟大的母亲把孩子高高托举……我想,对于数学的学习不该只是冰冷的数字,孤单的符号,更应该有人性的温度!

  2024年“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小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十七)

  带着对学习的渴望,对数学名家的崇拜,对优质课堂的追求,我们__县__小学4名数学教师代表在西安体育学院参加了2023年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教师培训。

  本次小学数学培训专场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致力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宗旨,以优化策略多元融合,提升素养最有发展为主题!

  首先带给我们分享的是陕西省学科带头人、西安教学名师郝高峰老师,郝老师授课的内容是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一》。郝老师不仅有数学老师理性与严谨优势,更是将数学这门课人文素养充分体现出来,让大家感受好老师以文化人、以史育人的特别之处!

  郝老师充分发掘教材内涵,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面带微笑和同学们亲切交流,让学生在“画——折——比”的数学实践活动中感受分数的意义,在突践中积累数学经验,发展思维能力,落实“四基”!郝老师是“简·美数学课堂”的倡导者,他从大单元背景下着眼,以身边小事为切口让学生理解了分数的必要性和适用性,给学生一个不一样的数学体验!

  第二节示范课来自全国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徐长青,他所受的四年级数学《统筹与优化》,整节课让全场一千多师生沉浸其中,孩子们“嗞啦嗞啦”的体验让人印象深刻!数学老师不仅是严谨理性还可以是优雅与温润,总孩子们的反馈中,我们感受到数学课的理性之光!我们基础教育就是要为孩子做必要的储备,要教会孩子高观点和高阶思维!虽然是一节数学课,但决不能仅仅停留在数学上,我们经常强调新课标中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是什么,就是我们的教学内容!

  徐老师强调,经验是在活动中产生的,我们要一起让每位孩子都全感官参与,行成对知识的具象性认识,让他的思维可视化呈现,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数据结果并不重要,而过程才有思维的价值!这一切不正是核心素养的核心吗?

  徐老师给参会老师普及了具身性认知理论,提出思维可视化的观点,让参会老师受益匪浅!反思我们平时的课堂,始终是把孩子放在自己设计好的框架里,并没有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完全跟随老师的设计来展开,使学生丧失了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的能力,也许失去了一你是在用数学语言表达的机会,而且某种程度上扼杀了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的冲动。

  赵莹老师的《认识分数》让我们认识到:没有基础理论知识支撑的教学是飘忽不定的,教师想要站稳三尺讲台,需要有政治理论修养、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丰富得实践性知识。更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也要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

  接着俞正强老师的《认识速度》也让我们对数学课堂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俞老师首先激活了学生经验,请学生说说什么是速度,引导孩子总结出速度与时间、距离有关。接着出示两份材料。通过比较猫狗谁跑得快探讨速度的“两个模样”。最后再联系生活,统一认识。课后俞老师对这堂课进行了解构:老师要做的是激活学生经验,帮学生整理整理,知识得让学生想明白,规则得让学生接受。俞老师的这节种子课就是一节可供迁移、可供生长的关键课。其特点是需要深耕细作,不怕花时间,有了这节“种子课”的深刻,才能有后续课的简约。

  平时在数学备课时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上这节课?学生学习这节课有什么帮助?该怎样去备课?

  直到学习完刘德武老师的《认识钟表》,我们的心里有答案,感触较深的就是刘老师打破课堂常规思路,从深处出发,构建了一个有现场感的课堂,从钟表的制作到会拨钟表、看钟表再到用时间,珍惜时间,从无到有,从不完整到完整,从不正确到正确,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和学生一起从数学的深处挖掘数学本身,数学结构,课堂上细节处理特别好,带着一年级学生一点一点认识钟表。整节课不是求结果去认识钟表,而是重过程启发理解钟表存在的意义;不是“给”知识,而是“挖”知识。

  何飞倩老师《认识小数》,以猜价格的游戏活动进行创设情境,和学生进行互动,在探究新知部分,设计三个环节:填一填,说一说;认一认,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三个环节,课堂设计思路明晰,层层递进,接着利用套圈游戏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一门有意思的学科。听完何老师的课,让我们感触较深的就是怎样将教-学-评一体化运用在每一节课中。我们的课堂基本只是单纯的教与学,学生单纯的学习知识本身,而忽视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听了何老师的课,在以后的备课时我会时时思考三个问题,即教什么,怎样教;学什么,怎样学;评什么,怎样评。希望在我们的课堂中能将目标融合在课堂的每分每秒之中。

  管小冬校长执教了《你真的懂除法吗?》,他的课以“你真的懂除法吗?为题引领我们再次思考,并走进数学,让我们反思在整数除法的教学中,我们缺失了什么?”同时也使我们的学生反思自己——“我们真的懂除法吗?”从而在课堂中对原有的除法教学进行追问,在课堂中重新审视、深度剖析除法的算理与算法,感受除法竖式的简约特性,体会除法竖式中所蕴含的算理,并明白方法。他这种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和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值得我们学习和实践。

  这次培训形式丰富,学术水平高,充溢着对教育教学的深刻阐释充满了教育智慧,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学习是短暂的,但带给我们的思考却是常年的。追寻名师脚步,聆听名师指点,我们将满怀教育梦,今后付出更多时间努力学习,勇于在课堂中去实践,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

  2024年“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小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十八)

  带着对学习的渴望,对数学名家的崇拜,对优质课堂的追求,我们__市__小学一行12名教师代表在西安体育学院参加2023年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教师培训。

  本次数学培训专场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致力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宗旨,以优化策略多元融合,提升素养最有发展为主题!

  10月13日早上八时整,活动正式开始,首先带给我们分享的是陕西省学科带头人、西安教学名师郝高峰老师,郝老师授课的内容是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一》。郝老师不仅有数学老师理性与严谨优势,更是将数学这门课人文素养充分体现出来,让大家感受好老师以文化人、以史育人的特别之处!

  郝老师充分发掘教材内涵,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面带微笑和同学们亲切交流,让学生在“画——折——比”的数学实践活动中感受分数的意义,在突践中积累数学经验,发展思维能力,落实“四基”!郝老师是“简·美数学课堂”的倡导者,他从大单元背景下着眼,以身边小事为切口让学生理解了分数的必要性和适用性,给学生一个不一样的数学体验!

  第二节示范课来自全国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徐长青,他所受的四年级数学《统筹与优化》,整节课让全场一千多师生沉浸其中,孩子们“嗞啦嗞啦”的体验让人印象深刻!数学老师不仅是严谨理性还可以是优雅与温润,总孩子们的反馈中,我们感受到数学课的理性之光!我们基础教育就是要为孩子做必要的储备,要教会孩子高观点和高阶思维!虽然是一节数学课,但决不能仅仅停留在数学上,我们经常将调新课标中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是什么,就是我的教学内容!

  徐老师强调,经验是在活动中产生的,我们要一起让每位孩子都全感官参与,行成对知识的具象性认识,让他的思维可视化呈现,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数据结果并不重要,而过程才有思维的价值!这一切不正是核心素养的核心吗?

  徐老师给参会老师普及了具身性认知理论,提出思维可视化的观点,让参会老师受益匪浅!反思我们平时的课堂,始终是把孩子放在自己设计好的框架里,并没有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完全跟随老师的设计来展开,使学生丧失了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的能力,也许失去了一你是在用数学语言表达的机会,而且某种程度上扼杀了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的冲动。

  这次培训形式丰富,学术水平高,充溢着对教育教学的深刻阐释充满了教育智慧,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学习是短暂的,但带给我们的思考却是常年的。追寻名师脚步,聆听名师指点,我们将满怀教育梦,今后付出更多时间努力学习,勇于在课堂中去实践,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

  2024年“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小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十九)

  2023年10月12日,我们一行八人,跨越千里共赴长安参加2023年“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培训活动。在这里我见到了“活”专家俞正强、徐长青、刘德武、孙晓天、管小冬、黄爱华,还见到了各省优秀的数学老师,他们的课我从来没有没有听过,这次让我大饱眼福。在这两天的学习培训中,既有理论的提升,也有实践听课,同时也反思了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一些体会:

  陕西省优秀教师郝高峰为我们带来的《认识几分之一》,郝老师的课像涓涓细流,慢慢浸入孩子们的心田。又和蔼可亲,不断的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不断的鼓励孩子,激发孩子们进行深入思考。课堂上深入浅出,对重难点的把握恰如其分。整堂课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发散思维,自己主动探究发现结论。郝老师的教学致力于“简约而有深度,圆美而有温度”的简美数学课堂。这也是我以后努力的方向。

  聆听了徐长青老师的《统筹与优化》中的烙饼子,这一节课全程掌声不断,笑声不断,可想而知这一节课的精彩程度,老师课堂上幽默诙谐,引导孩子们自己思考,自己得出答案。课后,老师们都称他为数学老师中的相声演员,最后他结合自己的这一节课给我们作了精彩的报告,题目是《加强具身认识让思维可视化》,报告中强调我们老师不仅要教知识,更要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真学习,也就是说让学习真的发生。最后,徐老师留给我们一个成为优秀数学老师的三个秘诀:生活中寻找数学原型,用理性之光照亮课堂,向深处思向简处行。

  77岁的刘德武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一年级的《认识钟表》,刘老师的课极具亲和力,善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他的引入不是拿出一个大钟表让学生自己观察都有什么,而是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制作一个钟表,他把12个数字分给学生让贴到表盘里,学生都做到了,又拿出两根一模一样的针,学生说不行,一样了分辨不开哪个是分针哪个是时针,老师问那怎么办,学生说剪掉一点,最后把两个针也贴上去,这样钟表就做成了,整个过程非常自然,感觉好像是学生指挥着老师完成的,接下来就是拨钟表,认钟表。这一节课学生既学到了新知识,又开心不已,并落实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巧妙地、自然地突破了重难点,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作为引导者,充分发挥课堂的主体作用,更大程度的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主动接受知识。这次培训的容量很大,我会慢慢整合,吸收,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

  2024年“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小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二十)

  《学记》有云“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10月12日至15日,我们一行数人从__出发,走进古都长安——西安体育学院,参加2023年“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小学数学培训活动。本次数学培训专场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致力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宗旨,以优化策略多远融合,提升素养发展为主题。在这次培训中,我欣赏了来自全国各地名师专家的数学盛宴,领略了名师们各具风格的教学魅力,收获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专业知识,也结识了许多优秀的教师同仁。

  全国著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刘德武老师,虽年过七旬,但却用饱满的激情为我们展示了一节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的示范课——《认识钟表》。这一节课我们找不到刻意雕饰的痕迹,大师的风范却随处可寻。刘老师的课看似很随意,但随意中却彰显出一种几近完美的教学艺术。他的每个教学细节都值得我们细细推敲,推敲后有豁然开朗的彻悟:原来课还可以上的如此轻松惬意。

  刘老师抓住了一年级小朋友的认知特点,巧妙的设计激发了孩子们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动态的构建知识,让小朋友们制作钟表,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们认识了表盘的各个部分及意义。让学生区分并描述时针和分针,现场剪时针、分针,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更加直观、具体,培养了学生基本的学习能力。学生通过视频观察爸爸开车从上海到杭州,再返回到上海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在动态情境中认识时间的能力,其中也包含培养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的能力。最后提问“钟表会变成小松树吗?”“我们为什么要上这节课?”对计算、图形与钟表进行了整合,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美妙与神奇。课堂最后出示古诗:“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唐)”,让学生知道认识钟表、认识时间、用好时间、珍惜时间——“时”的重要性。

  课后,刘老师以诙谐幽默的语言与大家分享《例谈深度教学》,在报告中刘老师指出深度教学是指带有思维性的教学,他以《再看百数表》一年级练习课、《连加、连减》一年级新授课、《千以内数的认识》二年级新授课、《轴对称图形》四年级新授课为例,讲述如何在课堂上做到深度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进而深度学习。同时,刘老师也指出深度教学中要把握好“度”:1。重点是思维的深度。2。深度与宽度是好朋友。3。深度不等于难度。4。兼顾知识深度与文化厚度。5。既要深度也要适度与温度。

  通过对“深度学习”特征的剖析,提出了只有将学生引向“深度学习”的“深度教学”,才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观点,并指出“深度教学”应该是基于价值引领的教学、基于真实情境的教学、基于高质量问题的教学、基于学科内和学科间的整合性教学、基于思辨的教学、基于微探究和微课题的研究性教学。从“深度学习”走向“深度教学”,使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从理念走向行动。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2024年“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小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分享20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关于2024新员工入职心得体会初中关于奋斗的心得体会2024年志愿服务心得体会2024张桂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期中考试心得体会,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