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录,一手好文,受用一生

小学预防流行性出血热致家长的一封信

作者:阿斯兰2024-01-26 01:19:25

导读:小学预防流行性出血热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1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每年10月至次年1月是肾综合征出血热高发期。为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减少病例的发生,保障全体学生身...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小学预防流行性出血热致家长的一封信(优选10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小学预防流行性出血热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1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每年10月至次年1月是肾综合征出血热高发期。为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减少病例的发生,保障全体学生身心健康。特发《预防流行性出血热致家长的一封信》给您,希望家校携手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流行性出血热知识:

  流行性出血热早期表现主要是发热,全身中毒症状,毛细血管损伤和肾损害。患者起病急,畏寒,体温常在39——40℃之间,症状表现为全身酸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一般称为“三痛”。多数患者会出现胃肠中毒症状,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或腹痛、腹泻,腹痛剧烈者,腹部有压痛、反跳痛,易误诊为急腹症、腹泻。毛细血管损害主要表现为充血出血和渗出水肿,皮肤充血潮红,主要见于颜面、颈、胸部等地方,重者呈酒醉貌,粘膜充血见于眼结膜、软腭和咽部。

  二、传播途径:

  1由带病毒的老鼠传染给人。

  ①老鼠咬伤人皮肤或老鼠的尿、粪便、唾液污染了人破损的皮肤黏膜。

  ②老鼠的尿、粪便、唾液污染食物。

  ③老鼠的尿、粪便、唾液污染尘土扬起时,吸入人呼吸道。

  2寄生在老鼠身上或洞中的螨虫叮咬人。

  3母婴传播。

  三、预防措施: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可预防的传染病,只要措施到位,就可以避免被病毒感染。防治的关键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1、防鼠灭鼠,这是本病预防的主导措施,防鼠为切断传播途径,灭鼠为消灭传染源。

  2、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出血热的最有效的办法,我国针对流行性出血热实行扩大免疫接种规划措施,流行区人群应接种疫苗。

  3、病人治疗要“三早一就”,可显著降低病死率。

  早发现:发现疑似病例,应尽早就医并及时向疾病控制机构报告。

  早休息:发病后立即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早治疗:早期治疗和预防性治疗对本病预后的决定性因素。

  就近到规范性医疗机松。治疗,避免长途转送加重病情。

  四、学校传染病应急情况处理方法

  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身体状况,如果孩子出现畏寒、发热、呕吐等症状时,不能掉以轻心,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如孩子持续高烧不退或不适症状不得改善,应立刻住院进行治疗。根据上级要求,家长如发现孩子患有传染病或流行病,应立刻实行隔离治疗,同时要如实向孩子班主任反映情况。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让我们家校联手,共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快乐、健康的生活环境!

  祝您生活愉快!

  小学预防流行性出血热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2

  各位家长朋友们:随着冬季到来,气候愈来愈寒冷、干燥,冬季各类高发传染病趁机向人们进行强势攻击。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冬季高发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做到安全防治传染病,防患于未然!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以鼠类为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急,发热。还经常伴有头痛、腰痛、眼眶痛(即三痛)。全身症状有浑身酸痛、极度疲乏的感觉,有的还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身体面部、颈部、上胸部潮红(即三红)。

  出血热传播方式

  近年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证明,黑线姬鼠和褐家鼠是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有:

  1、接触传播:由带病毒动物咬伤或鼠的排泄物直接接触皮肤伤口使病毒感染人。

  2、呼吸道传播: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如尿、粪、唾液等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能通过呼吸道而感染人体。

  3、消化道传播:进食被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可经口腔或胃肠粘膜而感染。此外还有螨媒传播及垂直传播。

  出血热的预防措施

  1、灭鼠:利用捕鼠器械如捕鼠夹、鼠笼、套扣、压板、铁刺、电子捕捉器等物理方法等进行灭鼠,也可以用胃毒剂、熏杀剂、驱避剂和绝育剂等有毒化合物灭鼠。

  2、防鼠:实施环境改造、断绝鼠粮、消除鼠类隐蔽处所等,以改变、破坏适宜害鼠生活的环境条件,造成不利于害鼠生存和繁殖的条件,以降低害鼠密度,是生态防治的重要手段。

  3、预防接种:接种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是最有效的保护手段,不受流行季节和地域限制,安全可靠有效。

  4、灭螨、防螨:可用杀虫剂进行灭螨。

  5、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提倡吃熟食,剩余食品应加热后食用。

  6、灾后,要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理垃圾、治理环境卫生,彻底消除鼠的孳生地。搞好室内外的环境卫生,堵塞鼠洞,避免鼠及排泄物污染环境。

  7、做好个人防护,对破损伤口及时进行卫生学处理。

  流行性出血热的的预防与治疗

  接种疫苗可提高人群特异性免疫力,是预防该病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是经过灭活处理的、含有I型和Ⅱ型汉坦病毒(双价)蛋白质疫苗。由于是灭活疫苗(死病毒疫苗),所以接种该疫苗不会因感染活病毒而发病。

  1、接种人群:高发地区16-60岁的适龄人群,尤其是接近60岁的农民和刚满16岁的学生,应尽早前往所在区县疾病控制中心、乡镇卫生院或村医处,积极接种出血热疫苗;外出务工人员应借返乡探亲等时机接种疫苗。

  2、接种程序:该疫苗共接种3针次,前两针间隔14天,第三针间隔一年。前两针为基础免疫,至关重要,任何原因导致的第二针没有及时、按期接种,都应当重新开始免疫。

  小学预防流行性出血热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3

  寒冬季节,正是流行性出血热高发的季节,该病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但它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因此关于预防流行性出血热,请广大家长阅读此信。

  尊敬的家长:

  您好!冬春季是流行性出血热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预防流行性出血热在校园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特提醒家长熟悉掌握以下基本常识和预防措施。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病起病急、进展迅速,如果救治不及时可引起死亡。发病呈现春季和秋冬季两个发病高峰,秋冬季高峰10月份到下一年1月份远高于春季高峰(4-6月份)。

  传播途径

  主要传播为动物源性,病毒能通过宿主动物的血及唾液、尿、便排出,鼠向人的直接传播是人类感染的重要途径。未见直接人-人传播报道。

  传播途径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可预防的传染病,只要措施到位,就可以避免被病毒感染。防治的关键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1、防鼠灭鼠,这是本病预防的主导措施,防鼠为切断传播途径,灭鼠为消灭传染源。

  2、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出血热的最有效的办法,我国针对流行性出血热实行扩大免疫接种规划措施,流行区人群应接种疫苗。

  3、病人治疗要“三早一就”,可显著降低病死率。

  早发现:发现疑似病例,应尽早就医并及时向疾病控制机构报告。

  早休息:发病后立即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早治疗:早期治疗和预防性治疗对本病预后的决定性因素。

  就近到规范性医疗机构治疗,避免长途转送加重病情。

  如何识别早期流行性出血热?

  如果患者突然发病,畏寒或寒战,继之高热;可伴或不伴头痛、腰痛、眼眶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困倦无力,恶心、呕吐、腰痛及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面部、颈部和胸部潮红(三红),淤点和结膜充血等症状中之一或多项者;发病前1个月内有鼠类接触史或看见过老鼠、鼠排泄物;或所处地区为流行性出血热高发区等,可高度怀疑流行性出血热,应及时就医,并告之医生。

  流行性出血热“可防、可控、可治”,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好日常预防,积极应对,就可以有效阻断它的流行与传播,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

  温馨提示

  冬季是传染病高发期,希望各位家长朋友也多加注意,让孩子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尽量不要带孩子去人群密集场所,如孩子出现发热、头痛、腰痛、眼眶痛、流涕、恶心、出疹等症状,请您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及时告知班级老师,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小学预防流行性出血热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4

  尊敬的各位学生家长:

  您好!

  目前正值流行性出血热的高发季节,学校人口密集,是传染病的高发场所,一旦爆发,危害性极大。因此,为预防和控制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生与传播,保护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现就流行性出血热防控知识告知如下:

  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症出血热,是一种经鼠传播、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临床上以发热、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严重的急性传染病。

  这种病起病急,进展快,若救治不及时可引起死亡,尤其是姬鼠所携带的汉坦病毒感染,住院病人病死率可高达10%以上。但如果病毒感染后,能够早发现、早诊断、及时治疗,那么重症率和病死率可显著降低。

  发病呈现春季和秋冬季两个发病高峰,秋冬季高峰10月份到下一年1月份远高于春季高峰(4-6月份)。

  流行性出血热主要传播途径

  流行性出血热主的要传染源是老鼠。传播途径都有:

  1、呼吸道。含出血热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颗粒经呼吸道感染。

  2、消化道。进食含出血热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水,经口腔粘膜及胃肠粘膜感染。

  3、接触传播。被鼠咬伤、鼠类排泄物、分泌物直接与破损的皮肤、粘膜接触。

  4、母婴传播。孕妇患病后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5、虫媒传播。一般认为人群普遍易感,一般青壮年发病率高。

  流行性出血热主要症状

  1、发热期:大多突然畏寒发热,体温在1-2日内可达39-40℃,一般持续3-7日。出现全身中毒症状,高度乏力,全身酸痛,头痛和剧烈腰痛、眼眶痛,称为“三痛”。肾区扣击痛。主要表现为感染性病毒血症和全身毛细血管损害引起的症状。眼结合膜充血、水肿,眼睑、面部浮肿,软腭黏膜网状充血、腋下皮肤有出血点。

  2、低血压期:主要为失血浆性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一般在发热4-6日,体温开始下降时或退热后不久,患者出现低血压,重者发生休克。

  3、少尿期:少尿期与低血压期常无明显界限。

  4、多尿期:肾脏组织损害逐渐修复,但由于肾小管回吸收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以致尿量显著增多。

  5、恢复期:随着肾功能的逐渐恢复,尿量减至3000ml以下时,即进入恢复期。尿液稀释与浓缩功能逐渐恢复,精神及食欲逐渐好转,体力逐渐恢复。

  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

  1、防鼠灭鼠:是本病预防的主导措施,防鼠为切断传播途径,灭鼠为消灭传染源。

  2、疫苗接种可有效预防流行性出血热,是个人预防病毒性出血热的最有效的办法。流行区16岁至60岁人群应接种疫苗。该疫苗共接种3针次,前两针间隔14天,第三针间隔一年。前两针为基础免疫,至关重要,任何原因导致的第二针没有及时、按期接种,都应当重新开始免疫。

  3、病人治疗要“三早一就”,可显著降低病死率。

  早发现:发现疑似病例,应尽早就医并及时向疾病控制机构报告。

  早休息:发病后立即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早治疗:早期治疗和预防性治疗对本病预后的决定性因素。

  就近治疗:避免长途转送加重病情。

  如何防鼠、灭鼠

  预防流行性出血热?

  01

  确保室内活动场所无老鼠

  妥善保管粮食、食物,可放在有密封盖厚塑料、玻璃或金属的容器内。及时清洗洗餐具和炊具,清除溢出的食物。宠物食品及时收拾不过夜。妥善保管生活垃圾,放在有密封盖的容器内。经常检查房间内可能存在的孔隙,密封所有的可能成为鼠类出入的孔隙。在可能存在老鼠的地方安放捕鼠夹或投放毒鼠饵。

  02

  防止老鼠进入室内

  使用有盖的垃圾桶,及时清理家周围的垃圾,灌木和杂草。检查房子外面的孔、洞,及时封堵。使用后宠物食品及时清理。妥善保管粮食和动物饲料,及时清理旧车、旧轮胎等鼠类可能居住物体。房子周围不要堆放柴草,木材堆放时要与地面至少有1尺的距离。在老鼠可能出现的地方布放捕鼠夹或毒鼠饵。

  03

  清扫鼠类污染的地方时要适当防护

  要戴橡胶或塑料手套,戴口罩,先用消毒剂喷洒,浸泡5分钟后,用纸巾擦拭,把纸巾扔到垃圾桶,再用消毒剂或漂白剂擦拭污染区域表面,脱下手套前,用肥皂水或喷雾消毒剂洗手,脱手套后清洗双手。其中消毒剂可用家用消毒剂或0。05%的含氯消毒剂。不要用掃把或吸尘器清扫啮齿类动物的尿液和粪便,这样容易使病毒颗粒进入空气中,通过呼吸道感染人。如果在床上用品和衣物上看到鼠尿或粪的痕迹,应用洗衣粉、热水清洗。

  04

  捕鼠时要注意个人防护

  用消毒剂喷洒死老鼠或鼠窝及其周边区域,浸泡5-10分钟。将鼠窝的材料或带有死老鼠捕鼠夹放到塑料袋里。如需重复使用捕鼠夹,取下老鼠放在袋里,深埋;捕鼠夹放到袋子或水桶内,加消毒剂浸泡消毒后再次使用。用肥皂和水或喷雾消毒剂或漂白粉溶液洗手套,然后脱下手套。用肥皂和清水或其他洗手液洗手。需要注意的是布放捕鼠夹、投放毒鼠饵时要防止儿童接触。

  冬季是传染病高发时期,为了让全校师生拥有一个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也请家长朋友们配合做好以下几点:

  1、家长朋友认真阅读《告家长书》内容,遵循科学的方法,及时预防,减少生病的机率;

  2、如果孩子有相关症状,一定及时到正规医院治疗,并如实向学校汇报病情。做好居家卫生消毒工作,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与其他人员接触。

  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全校师生的健康平安而努力!

  小学预防流行性出血热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5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近期流行出血热高发,为做好预防工作,学校特进行此次流行性出血热疾病预防知识宣传。

  一、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属于国家乙类传染病。我国高发,鼠类为主要传染源,人群均易感。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病程长、病死率高、流行范围广的特点。潜伏期一般为2-3周,早期与普通感冒相似,易发生误诊造成严重后果。

  1、传染源:鼠为主要传染源。野鼠主要是黑线姬鼠,家鼠主要为褐家鼠。

  2、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三大症状。具体表现为:起病急,高热达38度以上,全身酸痛、乏力、衰竭状;头痛、腰痛、眼眶痛,称“三痛”;面红、颈红、前胸红,称“三红”呈醉酒貌;眼睑浮肿,结膜充血水肿。眼结膜、上腭结膜和腋下皮肤等部位出现点状或片状出血点。

  二、流行性出血热是如何传染给人的?

  1、带病毒的老鼠传染:

  老鼠咬伤皮肤或老鼠的尿、粪、唾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粘膜;老鼠的尿、粪、唾液等分泌物污染食物被人食用;吸入携带有汉坦病毒老鼠的尿、粪、唾液等污染的尘埃。

  2、螨虫传播:寄生在老鼠身上或洞中的螨虫叮咬健康人,可使人患病。

  3、母婴传播:妊娠期间感染汉坦病毒的母亲传染给胎儿。

  三、如何预防流行性出血热?

  1、灭鼠、防鼠:

  为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措施。灭鼠方法为在老鼠经常出入的地方投放灭鼠药、捕鼠夹和粘鼠板等多种方法;防鼠方法主要有保护老鼠的天敌,及时堵塞鼠洞,门窗和缝,排水口加铁栅栏,米面等粮食应放在密闭不易咬破的容器里等措施。

  2、预防接种:

  接种对象为流行性出血热疫区的居民及进入该区的人员,主要对象为符合接种条件的16到60岁的高危人群。

  3、注意饮食卫生:

  不吃生冷实物,特别是暴露在外的食物和水;剩饭菜必须加热或蒸煮后食用;残羹剩饭不要乱倒;食物放在老鼠接触不到的地方;餐具用前应煮沸。

  4、搞好环境卫生:

  不到草地上嬉戏玩耍,避免接触老鼠的粪便、尿;时常曝晒被褥,防止滋生螨虫;室内外垃圾及时清理,杂物堆放定期整理,减少鼠类隐藏地及孳生地;清理脏乱杂物和废弃物时,要带口罩、帽子和手套,先洒水后扫地,防止携带病毒的尘埃飞扬。

  流行性出血热“可防、可控、可治”,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积极应对,就可以阻断疾病的传播。家长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呵护好孩子们的身体健康。

  小学预防流行性出血热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6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秋冬季到来,天气寒冷、干燥,传染病进入了高发期。尤其近期流行性出血热也进入了高峰期,为做好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工作,为了您和孩子的身体健康,学校特进行此次流行性出血热疾病预防知识宣传。

  一、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热?

  出血热(hemorrhagicfever)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即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

  二、传播途径

  1、接触传播:被携带有出血热病毒的老鼠咬伤,或者是皮肤粘膜接触了老鼠的排泄物、分泌物等均可被感染。

  2、呼吸道传播:鼠类携带有病毒的排泄物,如尿液、粪便污染等也可通过污染空气、尘埃形成气溶胶后被健康人吸入呼吸道而感染。

  3、消化道传播:食用了被出血热病毒污染的食物,可进口腔或者胃肠道黏膜而被感染。

  4、直接传播:如鼠类携带有汉坦病毒,人类被鼠咬伤后,人体会直接被感染。

  5、母婴传播:母亲可通过胎盘将汉坦病毒传给婴儿,从而导致流行性出血热。

  人与人之间是不传染的

  要注意并不是只要接触到鼠类排泄物或者被老鼠咬后就一定会发病,这与老鼠的种类和是否带毒有关,xx市的宿主动物和传染源主要为黑线姬鼠,属于野鼠,鼠背有条很明显的黑线,个头不大,一般出没在郊县水源附近的田间、野地,带毒率较高;城区出没的老鼠也就是我们一般在家里看到的老鼠为小家鼠、褐家鼠,带毒率较低。

  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起病有畏寒、发热、体温39—40℃之间,表现为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潜伏期一般为4—46天,大多是7—14天,特别是以2周最多见。

  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三大症状,起病急,高热达38℃以上;患者全身酸痛、乏力、呈衰竭状;可出现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痛),以及面红、颈红、前胸红(三红),呈酒醉貌;患者眼睑浮肿、结膜充血水肿,眼结膜、上腭粘膜和腋下皮肤等部位出现点状或片状出血点,且伴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在不同的发病阶段,依次会出现少尿、多尿、血压降低等现象。根据病情程度不同,分为5型:轻型;中型;重型;危重型;非典型。

  三、如何预防流行性出血热?

  1、积极接种疫苗

  接种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是预防出血热有效措施,目前国家对16到60岁人群实施免费接种出血热疫苗,全程接种三针次,分别于0天,14天各接种一次为基础免疫,一年后加强接种一次。

  2、注意防鼠灭鼠

  ①及时清理垃圾杂物,保持干净的环境卫生,消除鼠类栖息、活动的场所。

  ②餐具应放在橱柜、碗柜,防止被鼠类排泄物污染,如果无专用橱柜、碗柜,则要在使用前充分清洗消毒。

  ③要注意食物、饮水及食品保存,饮水要煮沸,剩菜和剩饭要加盖。

  3、做好个人防护

  ①在野外或田间活动,不要直接用手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不要在草地或草堆上坐卧,如果手上,脚上有皮肤破损,要及时消毒包扎。

  ②在清理脏乱杂物要戴口罩帽子和手套。

  ③一旦出现发热、肌肉酸痛、皮肤出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预防大于治疗,有效的预防可以阻断疾病的流行与传播,让我们家校携手,做好预防措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小学预防流行性出血热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7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目前,是肾综合征出血热高发期。一季度,我区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明显高于去年同期。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为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减少病例的发生,保障师生身心健康。所以家长们更应该注意家居环境卫生,防止出血热等其他类传染病的发生。

  什么是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一种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鼠类宿主动物或其排泄的尿、粪或唾液,经气溶胶吸入、破损皮肤侵入、进食被鼠类污染的食物或寄生虫叮咬等途径而感染,发病人群主要是青壮年,一旦发病,症状严重,并发症多,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临床表现有哪些?

  典型表现有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三类主要症状。早期有发热、“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面红、颈红、上胸红)症状。腋下和胸背部皮肤有出血点。

  出血热有哪些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播: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排泄物,如尿、粪、唾液等污染尘埃后形成气溶胶颗粒,经过呼吸道感染人体。

  2、消化道传播:进食含出血热病毒的鼠类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水,及口腔粘膜及胃肠粘膜被感染。

  3、接触传播:被鼠类咬伤或鼠类排泄物、分泌物直接与人破损皮肤、黏膜接触,可感染人体。

  4、虫媒传播:鼠类体表寄生的螨类叮咬人亦可引起传播感染。

  预防控制措施有哪些?

  1、防控出血热的最有效措施是接种双价灭活的出血热疫苗。出血热疫苗是经过灭活处理的、含有I型和II型汉坦病毒(双价)蛋白质疫苗,属于灭活疫苗(死病毒疫苗),所以接种该疫苗不会因感染活病毒而发生出血热。该疫苗共接种3针次,前两针间隔14天,第三针间隔一年以上。前两针为基础免疫,至关重要,任何原因导致的第二针没有及时、按期接种,都会使该人的本轮出血热免疫全程失效,除浪费第一针疫苗外,还需要重新开始免疫。

  2、搞好环境卫生,消除卫生死角,消灭鼠类滋生环境。及时清除校内家里堆放的垃圾及杂物(特别是厨余垃圾),妥善保存食物,断绝鼠粮;无死角巡查,封洞加网,消除鼠类隐蔽场所,破坏鼠类生存和繁殖的条件,切断鼠类入室入校途径,是生态灭鼠的重要手段。

  3、居家要时常清洗、晾晒被褥,防止滋生螨虫,清除室内外草堆、柴堆,保持居室干燥、通风、整洁,以减少螨类孳生场所和叮咬机会;杜绝病从口入,做好食品卫生、食具消毒、食物保藏等工作,严防鼠类污染食物餐具,食物应加盖或放置在老鼠不能接触到的地方,饮用水应煮沸,剩饭菜必须加热或蒸煮后方可食用。

  4、避免与鼠类直接接触或与其排泄物、分泌物接触,食物或粮食要采取防鼠设施,尽量不吃生冷食物或被鼠类排泄物污染的食物,尽量不在野外住宿或坐草地。

  5、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防治知识,增强大家的自我防护意识,降低人群感染率。进入高发季节,若出现发烧或感冒症状时,不要自行用药,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以防延误病情。

  xx区辖区内满16周岁的学生主动到各自居住地所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院完成该人群的接种。为了孩子的健康,让我们共同努力,加强沟通与合作,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小学预防流行性出血热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8

  亲爱的家长:

  您好!冬春季是流行性出血热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预防流行性出血热在校园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特提醒家长了解以下疾病知识和预防措施。

  可怕的出血热到底是什么?

  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主要由鼠类(黑线姬鼠、褐家鼠、大白鼠)等啮齿类动物携带和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情重、病死率高,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症状。

  潜伏期最短4天、最长60天,一般为7—14天。全年均可发病,小高峰为每年4-6月(或5-7月),大高峰为每年10月至次年1月,现在正值出血热发病的高峰期,因此加强冬季的防范工作不容忽视。

  流行性出血热有什么临床表现?

  有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皮肤黏膜三红(面红、颈红、前胸红),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

  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途径

  1、呼吸道:带病毒鼠排泄物污染的灰尘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经呼吸道吸入而感染。

  2、接触传播:被鼠咬伤,或接触带病毒鼠的排泄物、分泌物,通过损伤的皮肤粘膜而感染。

  3、消化道:食用被带毒鼠的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食物和水而感染。

  4、母婴传播:孕妇患病后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5、虫媒传播:鼠体表螨类吸了带病毒鼠的血后又吸人血引起感染。

  如何预防流行性出血热?

  灭鼠和防鼠

  防鼠、灭鼠是防止感染该病的关键。住宅区周围定期用药物等灭鼠,农作物粮食储存应防止被老鼠污染,灭鼠时机应选择在本病流行高峰期前进行。春季应着重灭家鼠,初冬应着重灭野鼠。野外活动时注意不要被老鼠咬伤,野外作业的住地要做好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减少鼠、螨栖息和接触感染。

  接种出血热疫苗(16-60岁

  接种疫苗是最主要的预防措施。在流行季节前,接种出血热疫苗。接种程序是每人全程接种3针次,即接种第1针后14天接种第2针,半年至一年加强接种第3针。西安市辖区16-60岁人群遵循知情、同意、自愿的原则接种出血热疫苗。

  饮食卫生

  管理好食品。剩饭菜必须加热或蒸煮后食用;残羹剩饭不要乱倒;食物放在老鼠接触不到的地方;食具用前应煮沸消毒等。

  环境卫生

  搞好环境卫生。室内外垃圾及时清理,杂物堆放定期整理,以减少鼠的食物、隐藏场所及鼠滋生地;先洒水后扫地,防止吸入带病毒尘埃;清除草丛等。

  个人卫生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物、勤晒床被、不要共用毛巾、口杯等日常用品,不吃生冷食物,不喝生水,特别是怀疑有老鼠爬过的水果、蔬菜等。

  有症状早就医

  有不明原因发热、接触过老鼠、吃过被鼠咬过的食物、被老鼠咬伤,破损皮肤接触过鼠污染的器物等,应及时到综合医院就诊,就地治疗,避免误诊。

  特别注意

  并不是只要接触到鼠类排泄物或者被老鼠咬后就一定会发病,这与老鼠的种类和是否带毒有关,西安市的主要带毒老鼠是黑线姬鼠,属于野鼠,鼠背有条很明显的黑线,个头不大,一般出没在郊县水源附近的田间、野地,带毒率较高;城区出没的老鼠也就是我们一般在家里看到的老鼠为小家鼠、褐家鼠,带毒率较低。

  冬季正值出血热多发期,希望各位家长朋友们多加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头痛、腰痛、眼眶痛、流涕、恶心、出疹等症状,请您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并第一时间告知班主任,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小学预防流行性出血热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9

  尊敬的家长朋友:

  我省关中地区属于流行性出血热重点区域,秋冬季每年10月至次年1月是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流行高峰期,加之今年夏秋季多雨水天气,部分地区发生水涝,破坏了鼠类野外生存环境,导致鼠类向人类居住区迁徙,造成人鼠接触机会增加,出血热发病隐患增加。根据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xx年10月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报告,全省流行性出血热现已进入发病高峰。为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健康,现向全体师生再次普及出血热防控知识,请您认真阅读。

  流行性出血热预防知识宣传

  什么是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症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由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病程长,病死率高、流行范围广的特点。典型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三类主要症状,全身酸痛乏力,伴头痛、眼眶痛、腰痛(三痛),面部、颈部、上胸部充血潮红(三红),呈酒醉貌,腋下和胸背部皮肤有出血点。五期临床过程为发热、低血压休克、少尿、多尿与恢复期。病情严重者因肾功能衰竭导致死亡。潜伏期为5-46天,一般为12天。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易发生误诊造成严重后果。

  出血热的症状

  典型表现为起病急,有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皮肤粘膜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有肾脏损害。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

  出血热的主要传播途径

  出血热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染给人:

  1、由带病毒的老鼠传染给人

  老鼠咬伤人皮肤或老鼠的尿、粪便、唾液污染了破伤的皮肤或粘膜。人食用了被老鼠的尿、粪便、唾液污染的食物。老鼠的尿、粪便、唾液污染的尘土扬起时,被人吸入呼吸道。

  2、寄生在老鼠身上或洞中的螨虫叮咬人。

  3、母婴垂直传播。人群对出血热普遍易感,发病主要为青壮年农民,其次为青年学生。出血热流行的小高峰为每年的5—7月,大高峰为10月至次年1月。

  出血热的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是最主要的预防措施。在流行季节前,接种出血热疫苗。接种程序是每人全程接种3针次,即接种第1针后14天接种第2针,半年至一年加强接种第3针。

  2、防鼠、灭鼠是防止感染该病的关键。住宅区周围定期用药物等灭鼠,农作物粮食储存应防止被老鼠污染。野外活动时注意不要被老鼠咬伤,野外作业的住地要做好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减少鼠、螨栖息和接触感染。

  3、管理好食品。剩饭菜必须加热或蒸煮后食用;残羹剩饭不要乱倒;食物放在老鼠接触不到的地方;食具用前应煮沸消毒等。

  4、搞好环境卫生。室内外垃圾及时清理,杂物堆放定期整理,以减少鼠的食物、隐藏场所及鼠滋生地;先洒水后扫地,防止吸入带病毒尘埃;清除草丛等。

  5、及时就诊。不明原因发热(39-40度)、曾接触过老鼠、吃过被鼠咬伤的食物、被老鼠咬伤,破损皮肤接触过鼠污染的器物等,应及时到综合医院就诊,就地治疗,要避免误诊。

  小学预防流行性出血热致家长的一封信 篇10

  家长朋友们大家好:

  冬季是出血热的高发季节,为了学生及家人安全,现特对出血热的症状、传播途径、预防等方面知识进行普及,希望我们能一起关注我们的生命健康。

  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一种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又称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病例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该病病情重、病程长、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国家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

  临床表现有哪些?

  典型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三大症状,起病急,高热达38℃以上;全身酸痛、乏力、呈衰竭状;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痛);面红、颈红、前胸红(三红),呈酒醉貌;眼睑浮肿、结膜充血水肿。眼结膜、上腭粘膜和腋下皮肤等部位出现点状或片状出血点,且伴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依次会出现少尿、多尿、血压降低等现象。

  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

  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染给人:

  (1)由带病毒的老鼠传染给人;

  ①老鼠咬伤人皮肤或老鼠的尿、粪便、唾液污染了人破损的皮肤黏膜。

  ②老鼠的尿、粪便、唾液污染食物。

  ③老鼠的尿、粪便、唾液污染尘土扬起时,吸入人呼吸道。

  (2)寄生在老鼠身上或洞中的螨虫叮咬人。

  (3)母婴垂直传播。

  防流行性出血热应该注意什么?

  (1)接种出血热疫苗是预防出血热最安全、最经济的办法。

  (2)灭鼠和防鼠是防止本病流行的关键,在流行地区要大力组织群众,在规定时间内同时进行灭鼠,灭鼠时机应选择在本病流行高峰(5月~7月和11月~次年的元月)前进行。春季应着重灭家鼠,初冬应着重灭野鼠。

  (3)灭螨、防螨,要保持屋内清洁、通风和干燥、经常用有机磷杀虫剂喷洒灭螨。清除室内外草堆。

  (4)加强食品卫生。做好食具消毒、食物保藏等工作,要防止鼠类排泄物污染食品和食具。剩饭菜必须加热或蒸煮后方可食用。

  (5)做好消毒工作。对发热病人的血、尿和宿主动物尸体及其排泄物等,均应进行消毒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6)注意个人防护。在疫区不直接用于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不坐卧草堆,劳动时防止皮肤破损,破损后要消毒包扎。在野外工作时,要穿袜子,扎紧裤腿、袖口,以防螨类叮咬。

  日常生活中应怎样避免感染出血热?

  根据《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要求,应采取“预防接种,灭鼠防鼠”等综合防治措施,预防流行性出血热。

  接种出血热疫苗是预防出血热最有效、最安全、最经济的办法。

  积极开展灭鼠防鼠,结合爱国卫生运动,铲除鼠类隐蔽、栖息繁殖场所,采取有针对性的灭鼠措施,大力控制鼠害。

  搞好厨房的清洁卫生,餐具要正确存放,生熟食品要严格分开,剩饭等食用前要再加热处理。

  减少在尘埃大的区域活动,不进入杂草丛生的草地,不在草地踢球、打球。在清扫环境卫生时,应先用水洒湿,再清扫。不要再野外和草坪上随地坐卧或露宿。

  在此呼吁各位家长在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到疫区或没有卫生保证的公共场所去,为了预防出血热,可到当地社区或医疗机构注射出血热疫苗进行预防,平时要注意锻炼身体,注意休息,以提高身体抵抗力。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小学预防流行性出血热致家长的一封信(优选10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大学贫困申请书1000字家庭贫困户申请书个人股权转让合同协议书范本下载个人卖车简单协议书范本2024年低保申请书,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