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情况调研报告 (一)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也是社会治理的基本组成部分,又是我国最小的组成单元,它的治理成效,直接影响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情况调研报告(通用3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情况调研报告 (一)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也是社会治理的基本组成部分,又是我国最小的组成单元,它的治理成效,直接影响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设更是对基层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强化。近年来,__县__镇__城村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创新基层党组织功能结构,提出了“党委+功能性党支部+党小组+党员带头服务队”的四级党组织建设网格化管理,着力解决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卫生健康、人居环境、宣传教育、服务保障和乡村管理两张皮的现象,通过资源整合,为群众带来便利,拉近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为全市在乡村基层治理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一、基本情况
__城村位于县城东南沿山约10公里处,南依__,19个自然村,30个村民小组,1691户,7459人。全村共识别确认贫困户121户,贫困人口355人。20__农村综合改革将原__、__、__三村合并组成新__城村,设村级党委,共有7名党委委员,142名党员,下设4个功能型党支部,6个党小组;村党委下辖种植养殖两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一个贫困户产业扶贫合作社,一个扶贫互助资金协会。
整体来看,__城村“功能性”党支部建设较为完备,党组织活动运行较为顺畅,在脱贫攻坚战略实施过程中基层功能性党支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群众满意度较高。但随着基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农村党组织建设也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近年来面对“上面千把锤,下面一颗钉;上面千根线,下面一个针”的经济社会治理疑难问题。
二、主要做法
一是邀请专家学者深入调研指导。__镇镇村两级党委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现状,邀请了__师大专家就__村“功能性”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进行了多次研讨和调研,形成了__县__城村“功能性”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调研报告,并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依据该报告,提出了在__城村设立四级党组织建设网格化管理,新设4个功能性党支部,党支部下设8个功能性党小组,党小组下设10个党员带头服务队。同时,为了将“功能性”党支部设置的更加合理,村党委首先对全村142名党员进行了走访摸底,了解每名党员的基本情况,因人、因事、因需划分支部。
二是根据实际合理设置村党组织。结合__城村党组织现有实际,以村级小微权力事项为指导,依托__城村在乡风文明建设、生产发展以及农村社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发展的实际情况,主要设置生产发展党支部、社会民生党支部、乡风生态党支部以及平安法治党支部4个党支部,每个党支部设1名党支部书记、两名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党支部下设2个党小组,党小组组长由党支部委员兼任;党小组下设服务队,服务队队长由党员兼任,队员可扩大到一般群众,服务队工作内容涵盖村级小微权力事项的8个类别20个指标。同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征求群众意见并把群众中有一技之长的骨干和“热心人”筛选出来编入服务队;对功能性支部、功能性党小组和党员带头服务队进行定岗定责,明确工作规范。
三是信息化提升乡村社会治理。在构建功能性支部的同时,__城村先行先试开展了“智慧乡村”试点建设工作。“智慧乡村”系统由手机APP、大喇叭、智能云监控、视频会议等几个子系统组成。核心系统“智慧乡村手机APP”包含基层党建、网格管理、产业发展、便民服务、平安法制、乡风文明、生态宜居、民情通道、农情数据等九个板块,涵盖了群众日常的衣食住行,通过大数据分析及时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技术指导,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目前,__城村“功能性”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已完成了对全村所有党员的摸排分类,4个“功能性”支部已报请镇党委同意设立,已按照有关程序进行支委人员的配备;8个党小组、10个志愿者服务队已全部组建完成、人员已将到位,智慧乡村APP已经上线运营。
三、存在问题
(一)基层党支部创新意识不足,党员作用发挥不足。
__城村所有党员均划归4个党支部下,但是实际参与到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部分党员尚未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部分党支部在如何围绕脱贫攻坚开展生产经营工作的方法与思路较为单一,党支部工作视野较为狭隘,创新不足。主要表现在党支部书记的履职能力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党员作用存在群众化倾向,未能发挥引领作用;基层党建工作未能与农业发展、生产经营、社会管理、平安建设、文化生活工作协同发展。
(二)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处于起步阶段,带动作用尚未发挥。
__城村具有较好的林地、山地以及村集体土地等村级集体资产,在村领导班子的共同努力下,将村级集体资产进行捆绑注册,成立了天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作为集体经济其运行及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在短时间内未能实现质的发展。究其原因,基层党组织缺乏创新能力,未能实现集体经济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导致集体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市场风险。
(三)党支部建设尚不系统,功能性呈现不足,缺乏系统性。
虽然__城村设立了完整的基层党组织,但是依然存在功能性呈现不足,缺乏系统性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未能依托农村社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组织、农民工聚居地等设立功能型党组织;另一方面是工作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对策建议
(一)实施党建引领基层自治提升工程。
一是党建引领干部下沉,开展干部“进村赶考”专项行动。通过镇干部驻村连心,机关干部“返乡走亲”,党员干部结对联户交心,用脚步丈量民情,零距离服务群众;党建引领村级选举,高质量完成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从严打击贿选,选优配强村级班子队伍,为提升村级自治能力提供良好人力资源;党建引领队伍建设,强化基层党员监督管理,加强党员干部的管理与培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党员干事热情。
二是支持多方主动参与,推动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积极发挥乡贤反哺桑梓、凝心聚力、教化村民作用,引导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充分调动__城村在外务工党员、创新创业先进个人等人士在经验、资金、人脉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引导乡贤参与制订村里的产业经济规划,建言献策村级重大事务;成立乡贤联合会,充分发挥乡贤联合会在信访矛盾化解、公益慈善、扶贫结对等作用。
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构建村级道德体系。积极总结经验,使“道德__城”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大力弘扬“革命精神”,成立“军人荣誉室”,陈列村内老兵先进事迹,建立红色教育基地、建立公益书吧,提升__城村人的文明素养和弘扬革命精神;弘扬爱说理、好讼争的法理文化,开辟法治文化公园和长廊,村村举办法治大讲堂;弘扬孝义文化,传承良好家训家风和村风民俗,评选表彰“最美__城人”,开展孝德村落、文明单位、文明村创建活动,不断扩大整体示范效应,激励__城人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关爱他人,培育现代公民精神。
(二)实施依法治村平安创建工程。
一是提升基层干部依法办事能力。制定《__城村干部管理办法》,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增强法律意识和现代法治观念,提高依法办事的本领;要求村居干部做规矩型干部,做到“三资”管理零违规、“四不”承诺零违背、“四违”零容忍、村工程零投诉和村公务零招待等村级五件事;加强村干部法治培训,严格按照农村法律顾问审备制度的要求,对村级工程建设、集体资产运作、农村私人建房等村级重大事项进行合法性审查备案。
二是健全村民依法维权机制。强化法律在维护村民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引导和支持村民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加强依法信访的普法宣传,引导村民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
三是加强村规民约“软法”之治。逐步修订和完善村规民约,提高村级自治制度化水平和村民文明素养;建立健全《家庭关系公约》、《纠纷预防与调解公约》等“软法”村规民约,让无形的社会公德成为有形的行为规范,推进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条文化、规范化;实行村规民约积分制管理,运用“红黑榜”等方式,对农村中普遍存在的不讲规矩但够不上违法处罚的行为进行制约。同时发挥爱心超市的作用,对村中的正面事迹和行为进行奖励。
四是完善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以平安法治党支部为基础,为群众提供及时、精准、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确保法律服务不出镇、不出村;成立“律师工作室”,设立24小时服务热线,每周定期为群众提供专业法律咨询、专业调解等法律服务工作。有效借鉴枫桥经验,建立农村法律顾问“六个一”管理机制,夯实农村法律服务职责。
(三)实施互联网+智能化工程。
一是深化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以村级党组织为引领,在各个村建立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整合公安、民政、残联、社保等部门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配备专职代办员,通过代办员“帮着办”“跑着办”,解决老百姓办事过程中程序难懂、人员难寻、事情难办的问题,让老百姓不出家门就能办好各类民生事项。
二是打造基层治理“四个平台”。依托信息化手段,建立健全以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信息渠道,统一集中到__镇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四个平台”处理;建成综合信息指挥室,专职负责上报、分析、流转、指派、考核等环节,使网格、村(社区)、乡镇之间无缝对接,实现信息来源多元化、上报流转信息化、指挥调度扁平化、管理服务精细化、事件处理专业化、绩效考核制度化,确保第一时间处置问题、最大限度解决问题。
三是打造__城“千里眼”。实现重要部位、复杂场所和农村薄弱地区公共视频监控全覆盖,推动“天眼工程”,实现重要部位、复杂场所和农村薄弱地区公共视频监控全覆盖,有效提升防控体系;建成集镇位置的“三维建模”,实景呈现全镇立体面貌,对重点时段、重点位置利用无人机进行信息巡查和及时反馈,提升应急指挥能力;依托视联网技术,推动县镇村三级网络的互联互通,实现镇村24小时视频连线沟通,做到重要事项应急联动和快速反应。
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情况调研报告 (二)
城市社区作为城市治理体系的基础单元,是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__市以六级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以乡镇街道机构体制改革为抓手,突出加强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积极探索构建党建引领下城市管理各要素高效协同、群众广泛深度参与的城市社区治理新格局,为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障。有关经验成功入选__省城市领域基层党建“领航”计划示范库。
一、优化顶层设计,全领域强化党的领导
一是党旗领航。坚持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在全市构建以“市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党员楼道长—党员干部联户”为核心的六级组织治理体系,通过建立健全各级党的组织、完善工作制度,使党的组织力量延伸至每个小区、每座楼栋、每户居民。全市共成立3个街道“大工委”、14个社区“大党委”、223个小区党支部,选配4115名楼道长和125名路段长,组织4079名干部联系8。2万户居民。实现了在城市社区党的组织一贯到底,基层事务中党组织有领导地位和话语权,有效增强了城市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二是党建引领。将城市基层党建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全市整体工作部署和党的建设总体规划,市委主要负责人定期部署调度,各级“一把手”年度述职评议。分街道交办试点城市基层党建重点课题,各街道党工委书记领衔承办探索,形成创新基层治理“头雁效应”。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十条措施》《建立六级组织治理体系全面提升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实施意见(试行)》《小区党支部建设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10余个,健全完善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政策体系。
三是党政共抓。将城市基层党建重点工作分解为10项措施和36项具体工作任务,根据市直单位工作职能,突出“清单化”推进,形成组织部门牵头,各单位齐抓共管的责任机制。深化基层机构改革,聚焦优化资源配置,实行街道“大部门制”。通过合并“同类项”,统筹设置“六部两中心”,打破行政、事业编制使用限制,各街道平均精简二级机构15个,增加编制10%以上。出台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准入制度,明确6个方面71项社区承担的公共事务事项,从源头为社区减负。通过一系列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垂直高效,管理资源进一步向基层倾斜。
二、突出问题导向,全要素破解治理难题
一是以网格化管理消除“治理盲区”。将社区网格作为城市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按照“便于管理、便于组织、便于服务”的原则,将全市划分为223个住宅小区网格和125个路段网格并分别建立党的基层组织,系统建立健全网格职责清单、巡查发现、力量协同、日常考核等各项工作机制,形成问题解决的闭环流程。大力推进社区工作者下沉网格,“两委”正职担任网格长,其他人员担任网格员。通过完善社区干部队伍激励保障制度,实现社区工作者定职数、定职责、定岗位、定目标、定考核、定待遇的“六定”全链条管理,优配齐183名网格员。
二是以执法力量下沉破解“九龙治水”。针对城市基层治理中治理主体碎片化,责权不清晰经常缺位问题,按照1个社区安排9-12名执法人员,每名执法人员联系5-6个网格的要求,全面推进公安、城管、市场监管等执法力量下沉到网格,累计下沉执法力量147人。细化出台执法进社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网格内执法职责和清单。赋予街道对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派驻人员考核评价、征得同意等5项权力,做到“市属街管街用”。通过执法沉到网格、责任落到网格,群众反映强烈的小区停车、飞线充电、牛皮癣等老大难问题得到根本解决。20__年我市群众安全感测评居全省第一,执法机关满意度测评居全省前列。
三是以精细化服务赋能社区管理。突出“对上精准衔接,对下全科服务”,结合社区实际,设置党建工作岗等22个岗位,推行全岗通制度,设置“全能窗口”,实现“一窗办结”。推动各方治理资源力量融合进网、下沉到底,明确下沉网格的执法力量服从网格党支部调配指挥,切实实现“六定明责、多网合一、一网通办”。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和参与社区治理工作机制,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在社区开展双向认领、双向服务。组建环境整治、群防群治、纠纷调解、文化宣传等660余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20__年以来累计服务辖区居民5万余人次。
四是以党组织引领推动群众自治。大力推行党员干部“双联系双报到”制度,组织4079名在职党员干部到联系社区和居住社区报到,带头参加基层治理。建立兼职委员、社区治理直通车、“红色物业”等17项六级组织治理体系工作机制,动员发动群众广泛参与自治。建立小区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抽调党员干部担任无物管小区、开放式小区、党组织力量薄弱小区党建工作指导员。建立小区党支部牵头,业委会、物业公司参与的三方议事协商制度,实施“145”工程提升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在各级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广大居民自觉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被充分调动起来,700余个困扰居民生活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16个老旧小区完成了改造工作,硬化新增机动车停车位800余个,补绿近1万平方米。
三、聚焦数字赋能,全流程打造智治动力
一是抓好“建”的工作。聚焦提升为民办事效率质量,按照“横向并联、纵向串联”的要求,依托手机微信程序,创新开发六级组织为民办事云上平台。目前已建立469个居(村)民群,将41858户业主家庭约12万人纳入平台管理。数字化信息手段的充分运用,全面打破了物理空间、时间、部门、层级的壁垒限制,“上情快达、下情直达”的“云上社区”已初步形成。
二是下好“用”的功夫。以“一核三块五功能”为主线,以社情民意为导向,围绕“实用、管用、好用、爱用”原则,实行“问题收集-自动交办-矛盾化解-处理反馈”闭环管理,群众发现问题随时随地在微信群内上报,工作人员8小时内完成接单处理。对反映集中、情况复杂、办理难度大的问题进行梳理,组建专班统筹推进。截至目前,共接到居民上报问题1912件,受理率达99。8%,办结率达99。5%。
三是做足“治”的文章。依托“传统+现代”相结合的宣传方式,创新设置“居民通知”功能,实现一键发送3万个家庭可同时接收有效信息,后台实时掌握居民信息查看情况,有效提升了宣传工作的广度精度。平台上线运行后,第一时间发布疫苗接种、反诈宣传、气象灾害等通知100余条,有效提高了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知晓率,积极宣传引导了正面舆论,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
四、几点启示
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长期重大课题。__市在探索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领域中破解了一些难题,取得了一定成效。从具体实践看,主要有以下启示:
一是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解决困扰基层的各种问题矛盾,首先必须建强基层党的组织,强化基层党的领导,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发挥党员干部作用,做好服务群众工作。要继续坚持党建引领社会参与基层治理的路径,持续完善六级组织治理体系建设、深化作用发挥,更好地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构筑好家门口的“红色堡垒”。
二是坚定走好群众路线找准基层治理落脚点。基层的矛盾问题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必须从回应群众关切出发,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妥善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的身边事、烦心事。要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广泛深入地开展基层协商,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激发群众积极参与治理,在自治共享中增加获得感。
三是紧紧围绕依法而治夯实基层治理强根基。解决基层治理的难点热点问题,必须牢固树立法治思维,保障法治化取向。要继续完善执法力量下沉机制,确保困扰基层治理的私搭乱建、乱种乱养、乱停车、噪音扰民等老大难问题依法得到妥善解决。要提升群众的法治素养,引导群众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社会事务,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四是自觉推动共建共享打造基层治理新格局。通过推动重心下移、权力下放、资源下划,实现组织下沉、活动下沉、服务下沉,改变政府处理基层事务大包大揽习惯,还权赋能于基层。以强“社区”作为强基层的有力支撑,筑牢社会善治的基石。要切实为基层减负,实现基层组织角色归位,使基层组织能够集中精力聚焦主责主业,真正深入一线动员发动群众、服务凝聚群众。
五是灵活运用数字智能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共治局面是未来提升治理能力的发力点。我市六级组织为民办事云上平台在基层治理的智能化上做了有益探索。“云上平台”在实际操作应用中展现出来的覆盖面、响应速度、宣传效率和政民实时互动水平,使传统手段望尘莫及。可以预见,未来基层治理的数字化智能化,将对党的群众工作方式、社区服务形式甚至政府决策机制等带来一系列变革。我们要继续深入探索运用,依托数字化,跑出基层治理“加速度”。
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情况调研报告 (三)
为摸清基层治理现状,找准影响基层治理效率的痛点堵点问题,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的有效途径,__市__区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由区委组织部牵头,区委政法委、区民政局、区城市治理推进委员会、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抽调12名业务骨干组成4个小组,到不同类型、不同情况的社区和网格开展为期两周的“解剖麻雀”式蹲点调研;同时采取市场化形式,委托第三方到14个街道70余个社区发放调查问卷1500余份。根据了解的情况,结合贯彻落实__届__全会关于加强社会治理的有关要求和部署,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__区基层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__区在加强基层治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将基层党建工作网格化和城市治理网格化同步推进,构建起“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各街道坚持问题导向,从各自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涌现出许多行之有效的载体和模式,比如,“格中有我、党员帮办”,“一网四化”模式、党建项目认领、“红色管家”、“红色物业”等等,这些做法在破解基层治理热点难点问题上,取得了一些点上的成效。但基层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党委、政府、社会组织、居民群众等多类主体,从全区面上看,仍没有全面破题,存在一些问题和堵点,具体表现在:
一是党组织引领作用发挥不到位。街道社区的原有定位职能、权利资源与日益繁重的社会治理任务反差日益明显,基层治理单纯依靠行政命令,党组织政治功能发挥不充分,组织力贯通不够,在很多社会生活领域存在感不强。尤其是社区承担的行政事务性工作任务较重,联系服务群众、组织发动群众的功能弱化。通过蹲点两周了解到,1个社区就承接了29个部门的73项事务性工作,工作量占比80%以上。
二是网格不统一、资源配备不足。作为基层治理的基本服务单元,全区统一规范的网格管理服务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各职能部门独立划分网格、单独建立网格员队伍,网格划分存在重复交叉设置、多头管理现象,且横向间沟通不足、缺乏资源整合。目前,网格员大都以社区工作者、楼组长、居民代表等兼任,精力有限,仅仅起到发现问题、信息搜集的作用,没有解决问题、拓展服务的能力。网格党组织力量不足,网格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71岁,无工作补贴,缺乏激励机制,选优配强支部书记面临较大难度,党建引领缺乏力量支撑。
三是问题收集处置机制存在梗阻。由于存在考核和监管空隙,网格员在主动收集上报问题时,有完成任务、重数轻量等心理,会刻意避免一些群众真正关心、需要解决,但触及矛盾、难度较大的事项,难以发挥作用、甚至形同虚设。即使将问题收集上来,有时个别部门又会以属地化管理等理由,将本该部门处置的事件重新压给街道处理,导致案件回流、程序空转。
四是群众满意度不高。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群众诉求的内容日趋多元多样,解决诉求的期待也日趋强烈,但由于群众直接参与管理基层事务的空间不大、渠道不畅,政府没有精准的决策依据,在民生实事上虽然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财力,群众却不买账,政府作为和群众诉求不在一个“频道”上。部分群众的正常呼声得不到倾听、正常诉求得不到回应、正当利益得不到保障,一些小矛盾由于长期得不到回应解决被“拖大、拖炸”,甚至被迫借助信访等极端方式反映,影响社会长期稳定。
五是信息化水平不高。虽然全区有城市综合治理指挥平台,但各职能部门之间仍存在“数据烟囱”,没有统一的数据管理系统,数据无法联动共享、关联比对。社区反映,自部门条线延伸至街道社区“块”的信息系统就多达30余个,工作微信群20余个,经常出现不同部门要求街道重复上报信息的情况,导致重复劳动,浪费有限人力资源。
二、有关对策建议
党建是引领社会治理的主阵地,是基层治理的核心和龙头,其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必须从基层治理的视角看待党建工作,主要是“两个用好”:一是发挥好党的独特组织优势,用好遍布基层各个领域的基层党组织。基层治理的核心是群众工作,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联系群众的优势。二是发挥党组织的整合社会功能,用好各类社会资源。要善于用党的资源撬动社会资源,发挥好政府、社会、市民等各方力量,体现治理的本意和党建引领治理的要求。
在这个思路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就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出发点,以提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重点,以体制创新为抓手,以信息化为支撑,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培养锻造“三化一型”干部和创新城市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有效衔接,打通影响治理效率的痛点堵点,探索形成全域覆盖、上下联动、精准到位、运行高效的基层治理运行机制,实现服务精准投送、治理精准落地,有效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形成良好的基层治理生态。
一是理顺条块关系强化街道主体责任。按照精简、统一、高效原则,着力推进街道内设机构职能整合和功能优化。对直接面向基层和群众、由基层管理更方便有效的事项,尽可能下放给街道社区,推动资源依法规范、精准有效下沉。研究具体有效的操作规范,赋予街道党工委对区直部门(单位)派驻机构日常管理和负责人的人事考核权和征得同意权,对区域内事关群众利益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建议权。打破职能部门数据分割,有序推动基础信息向街道开放,逐步实现职能部门业务数据在街道层面的有效整合和分类共享。
二是规范社区工作运行。实行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不得将社区作为行政执法、拆迁拆违、环境整治、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等事项的责任主体。探索建立社区发展基金,上级支持社区的政策项目、资金资源,以社区党组织为主渠道落实到位。探索建立以居民满意度为主的服务评价制度,推行全科社工、全程代办等制度。按照“开放式楼院平均每300户配1人、物管小区较多的平均每500户配1人”的配备标准,对社区专职工作者进行总量控制。统一基层队伍人员招聘管理,规范用工机制,完善薪酬体系。全面实行社区党委书记区级备案管理制度,把社区党委书记纳入全区干部人才队伍总体规划,每个社区至少储备2名社区党委书记后备人才,加大定向招录公务员和招聘事业单位人员的力度,形成正向激励效应。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强化岗位目标责任考核,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机制,激发内在动力。
三是做实网格党建促进网格治理。按照构建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的要求,推动党建工作网格与综治、应急、城管等网格实现“多网合一”;合理确定网格规模,保证网格利于管理、方便操作,各网格任务量大体相当、相对平衡。选优配强网格党支部书记,落实网格治理专项经费,为网格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经费支持,给网格党支部书记发放日常工作补贴,街道综合网格工作量和考核情况给予适当奖励。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腾退用房、小区物业管理用房,驻区单位闲置房源等,在每个网格或相邻多个网格因地制宜规划建设网格党群服务站,统一规范建设标准,统一外观标识,突出党建元素。以网格党支部为依托,对各方网格力量进行再整合、再组织,将各类人员分类别分层级编入网格,实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
四是搭建治理一线赛马平台。把网格治理一线作为锻造“三化一型”干部的“赛马场”,按照“街道确定一批、区委选派一批、干部自荐一批”的思路,有计划选派有发展潜力的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社区担任网格党建指导员,配合支持网格党支部书记做好网格党组织建设、共驻共建、资源整合等工作,强化网格党支部统筹领导能力。探索建立新录用公务员、选调生到网格挂职锻炼制度,让年轻干部在基层一线经受历练、增长才干。依托信息平台,延伸考核触角,通过对网格内具体事的精准考核,引入第三方开展居民满意度调查,形成基于基层治理大数据的考核分析体系,考核评价结果与网格党建指导员的提拔使用、评先选优挂钩,对表现优秀的,在提拔重用或晋升职级时重点考虑,真正实现由相马变赛马。
五是以群众需求倒逼流程再造。建立“群众吹哨、街居响应、部门报到”机制,实时梳理分析网格内动态信息,对群众反映的需求,由网格党支部书记牵头及时回应处置居民需求。网格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吹哨”给街道,街道综合治理中心牵头协调内设机构和社区处理;对历史遗留问题、重大项目推进等涉及多个部门、街道层级无法解决的问题,街道“吹哨”,城市治理指挥平台统筹调度有关部门处置,重大事项“一事一议”,由区领导顶格协调调度。对拟“吹哨”的重要事项,街道要认真研究,列出问题清单和需求清单,切实把哨子吹准吹实。区直部门要构建扁平化快速响应机制,打破常规议事流程,由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直接负责,做到快接收、快办理、快落实。
六是加大信息支撑实现党群融合互动。推动“互联网+党建”“智慧党建”与城市治理大数据运用深度融合,把党的建设渗透到“智慧城区”建设的各方面。开发信息化平台,与城市综合治理指挥中心数据共享、叠加融合,打造党组织主导下的全区域覆盖、全天候即时响应、全流程数据分析的智能化治理系统,让群众随时随地“看得见、找得到、叫得应”。坚持“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定”,拓宽居民参事议事渠道,打造党群议事平台。对于居民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问题或重要事项,党员线上亮身份发声引导,党组织线下入户调研摸情况,形成“提出议题、把关筛选、线上讨论、形成项目、推动实施、效果评估”的议事协商完整闭环,实现居民群众议事协商的全程参与和党组织的全程把控,引导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情况调研报告(通用3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生产实习报告范文,关于贫困助学金的申请报告,国际业务部门负责人述职报告,纪律整顿自查报告,包装设计开题报告,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