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小学教育评价改革实践案例分析 篇一 “技术融合作业评价”的实践探索 近日,XX省教育厅公布了第二批83个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XX市上报的5个案例均成功入选。同时,XX市发布了第...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小学教育评价改革实践案例分析(分享10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小学教育评价改革实践案例分析 篇一
“技术融合作业评价”的实践探索
近日,XX省教育厅公布了第二批83个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XX市上报的5个案例均成功入选。同时,XX市发布了第一批12个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推进一年多来,初显成效,8月,XX市在XX省推进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工作集中调研会上介绍了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工作的经验和取得的成效。为扩大改革辐射面和受益面,“XXX教育”推出系列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重点推送“XX省第二批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XX市第一批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供交流学习。
为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好地培育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新人,面对当前教育评价改革发展趋势,XX镇XXX小学坚持素养导向,充分利用点阵笔等新技术优势,积极进行“技术融合作业评价”的实践探索,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观察、记录与分析,发挥作业育人价值,基于证据的评价,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增强评价的适宜性、有效性,发挥其导向性,实现“教-学-评”一致性,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更好地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技术融合作业评价”的实施背景
20XX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学校立足教与学现状,寻找学校教育评价改革的切入点和方式。
早在20XX年,学校数学科组率先结合“任务驱动”探索“学习力”评价体系及评价方式,20XX年,学校先后通过了“XX市教育评价改革实验校”“XX市信息化教学改革实验校”的申报。“双减”政策下,学校不能再采用单元自查等结果性评价方式,决定以作业为评价改革点,引入点阵笔等设备与智慧平台,开展多个试点班,构建课内外常态化作业的过程性、增值性立体评价体系,积极从“量”与“质”相结合的综合维度优化作业设计,改变“作业布置”合理度难以把握、“作业内容”个性化难以满足、“作业收集”时效性难以跟进、“作业评价”精准性难以达成等问题,通过技术赋能,形成分层学习图谱与画像,促进学生自适应学习,提升了因材施教的精准性。
“技术融合作业评价”的主要做法
(一)扎实推进作业评价改革。
1、精选评价点:数据助力优化,分层设计作业。学校通过调研发现,过去作业质量偏低,作业布置主要凭教师经验判断,基本全班统一,少有分层,即使分层也仅用难易度或题量来划分,内容没有顾及不同认知水平学生的发展需求。在批改上,分段散点批改,难以归整过程性数据,导致“识记性”“机械性”作业多、“理解性”“应用性”作业少。基于此,学校以“作业数据”为切入点,利用“点阵笔”等人工智能融合评价,通过数据分析每生每题所需时长、难易度等,针对性匹配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兼顾不同认知水平和学习力的学生,辅助提升教师作业布置的“质量”,增强教学的适切性和有效性。
2、优化融合点:技术融合习惯,兼顾常规书写。为了更好地实施评价,学校坚持传承与创新融合。每班一台终端设备,一人一点阵笔,不改变传统纸笔书写习惯,把课内外作业内容印制在点阵纸上或汇编成册,结合点阵练习本灵活而用,为实现过程评价提供数据来源,同时兼顾学生的视力保护。
3、夯实着力点:智慧推送作业,精准调整教学。实施过程中,学校积极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通过学生端与终端无感连接,自动采集全场景、全过程作业数据,自动生成知识掌握度、作业负担、班级高频错题、学生个体学习画像等数据。一方面,让教师及时掌握学情轨迹,发现教学问题,精准调整教学,提升教学效率;另一方面,根据学习情况智慧推送作业,为个性化学习提供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促进知识点的深度学习。
4、助推生长点:同步立体反馈,增值评价促学。20XX年版新课标强调“教-学-评”一致性。每份作业都是学习情况的反映,学校以此作为评价载体,通过“师评”“互评”“自评”等,实行过程性评价,聚焦学业增值,让不同层次学生均能感受进步的快乐,建立学习自信心,提升学习的内驱力。
(二)评估优化增强改革效度。
为确保教育评价改革行动的有效性、适切性,沿着有效路径向既定目标迈进,学校和项目组及时总结作业评价改革情况,分阶段分层汇编校级、班级、个人每周(月、学期)学习品质报告,邀请专家召开专题解读研讨会,线上线下融合,聚焦问题深入探讨、评估与反思。同时,学校为了提升学生专注力、反思思维、时间管理等学习品质,针对每位学生情况发布相应的提升任务。
“技术融合作业评价”的主要成效
目前,把智能技术引进校园,学校已形成一批成果,如作业资源库、错题库(班级及个人)、学生学习个性画像、分层学科学习品质报告等,教育评价改革成效初显,有力推进“双减”工作落地实施,初步实现减负增质的“双减”目标。
(一)有序建构作业评价的路径。学校有序建构了技术融合作业评价的路径,即“精设评价载体→善建评价主体→优选评价方式→活用评价功能→智导教学改进→妙引素养提升”,创新了作业评价的范式。
(二)有力提升作业评价的品质。一是着力点扎实,纸笔书写保护视力。不改变学生纸笔作答习惯及教师纸笔批改习惯,很大程度上保护师生视力。二是生长点稳定,同步传输即时反馈。全场景全过程的数据收集,自动生成班级高频错题,辅助教师精准备课,课堂解决共性问题,提升教学效率。三是增值点明显,精准评价促个性化学习。准确了解各班学情差异,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分层布置学习任务,实现个性化辅导。
(三)有效促进教与学的改进。学校坚持与时俱进,利用技术赋能作业评价的改革效果明显,“点阵笔智慧课堂”切实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助力学生深度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力,精准驱动教学行为的改进,为因材施教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小学教育评价改革实践案例分析 篇二
探索推新“三值”评价体系
近日,XX省教育厅公布了第二批83个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XX市上报的5个案例均成功入选。同时,XX市发布了第一批12个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推进一年多来,初显成效,8月,XX市在XX省推进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工作集中调研会上介绍了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工作的经验和取得的成效。为扩大改革辐射面和受益面,“XXX教育”推出系列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重点推送“XX省第二批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XX市第一批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供交流学习。
近日,XXXXX中心小学“第四个五年课程评价”启动仪式举行,探索推新评价体系——“三值”评价体系。这意味着学校在探索“评价赋能”之路上再迈新台阶,进入第五代教育评价校本化实践阶段。
“三值”评价体系在该校建校以来不断探索评价改革的基础上,改写了评价的定义,不仅探索多元主体多维度评价,将教师、家长和学生纳入评价体系,还将价值判断、价值促成和价值创生统一起来,通过现代化技术最终实现“以育人为本”的“三值”立体评价体系,即以评价培育智慧引路人,以评价培育“三有接班人”,以评价培育“教育合伙人”。
判断、促成、创生,构成“三值”价值体系
什么是“三值”评价?
该校校长刘庆兵介绍,学校以全人教育实践为基础,通过开展学生各年级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突出体现三种价值,即判断价值、促成价值和创生价值。
判断价值是以评价来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进行判断,实现鉴别、诊断的作用;促成价值是以评价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创生价值则是因育人而评价,以评价明确新的发展方向。
尤为特别的是,“三值”评价赋能对象并非只有学生,而是学生、老师和家长。将家长纳入评价体系,完善教育链条,护航学生成长。
“听课革命”赋能,培育智慧引路人
20XX年10月的一个上午,XXX中心小学四年级开展“深度课堂观察”活动,组织年级数学老师到其中一个班级听该班数学老师如何讲课。看起来很像传统的“听课”,但却有着很大区别。
课堂观察的陈俏婷老师详细地记录了观察笔记。笔记逐条记录了孩子们关于画出三角形这个知识点的学习情况;包括自己画出三角形,看看同桌如何画三角形,对比不同人画的三角形的特点,总结出三角形具备的特点,并通过互相讨论和验证这些特点等。
“可别小看这些观察,老师通过观察课堂上学生的情况,可以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和自主探究的情况、学生之间的协同和交流、学生对知识点的迁移和应用能力等,可以此判断学生学习力。”陈老师说,看起来是在“听课”,但实际上是通过课堂观察学生来评价老师教得如何,“我们老师们将这个探索和改变称为‘听课革命’。”
“这属于评价体系里对教师的评价。”刘庆兵介绍,区别于传统的听课考察教师讲课质量,深度课堂观察是从“看教师”转变为“看学生”,看学生怎样学、学得怎样;从“看场面”转变为“看焦点”,看焦点学生、焦点问题:从学习内容方面,看学生是否把握了本质与变式;从学习过程方面,看学生是否展开了建构与反思;从学习方式方面,看学生是否亲历了探究与协同;从学习结果方面,看学生是否学会了迁移与运用。
“观察焦点课后议”是促优教的重要环节。“听课革命给我们教学带来深远的影响,通过深度观察学生课堂情况,促进了老师们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学质量,这也是XXX中心小学建校至今,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攀新高的原因之一。”陈老师说。
“作业+上课+考试”变脸,改变评价学生方式
小学生酷爱喝饮料,特别是碳酸饮料,但大人却常教育孩子们要少喝饮料,这是为什么呢?为解开这个“疙瘩”,XXX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变身小小探究员,探究饮料的种类、饮料中的色素等等,明白了为什么爸爸妈妈不让自己喝饮料。孩子们甚至还尝试制作不同的果汁饮料。
这既是该校项目式课程内容,也是“寒暑假生活超市”的探究型作业。这一上课和作业模式受到了孩子和家长的喜爱和欢迎。
据悉,为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XXX中心小学不断探索从学习方式、作业设计等多个维度创新:探索优化作业设计的有效途径——以“问题+”教学为导向,开展学生寒假生活项目式学习探究活动,将跨学科知识应用与艺术欣赏、动手实践等有机融合,让作业“起”于生活,“启”迪思维,焕发出灵动之美!而孩子们也在行中学、行中思、行中悟,将学习所得用一幅幅作品、一场场演说、一个个探究报告等等方式来呈现。
不仅如此,学校在多年前便开始探索“游考”,为一二年级的学生推出“游考嘉年华”,通过学科融通让知识点融进生活观察题中,让孩子们在不用面对传统纸张试题的同时,还能释放儿童天性,通过所学知识、团队协作、灵机应变等,在游考中快乐自信地“过关斩将”,并不断成长为有思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人。
“基于深度学习的项目式课程、寒假‘生活超市’、游考等,都是孩子们认识世界、提升思维、自我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我深度学习能力的外显。用它们代替传统的学习、作业和考试方式,孩子们必将向知识的更深层次出发,探索知识的本质,在学习中真正获得成长,进而让学习真正发生;同时也是结果评价调整为‘过程评价’,让评价更为多元和立体。”
“父母课堂”新玩法,找到教育合伙人
“没有想到学校开展亲子教育的方式如此好玩。”参加完学校组织的“爸妈故事会”后,该校一年级学生家长刘玲一连说了三次“太有意思了”。
原来“爸妈故事会”是学校为学生家长特别设计的亲子课堂。家长定期走进课堂当起老师,给孩子讲讲书中、生活中的故事,聊聊自己的成长故事,内容涵盖交通安全、情绪管理、保健知识、科学探究等多个方面,拓展课堂边界,丰富学生视野。看到爸爸妈妈化身为老师,孩子们都特别喜欢!
父母精进,儿童受益。针对一年级家长所处焦虑期、过渡期和稳定期分别开设相应的“父母学堂”课程,课程一改说教的模式,而是将家庭教育的知识层层递进到家长的脑海和意识中,真正建立有效的家校沟通机制,助力儿童共同成长。“父母学堂”这一模式也深受学校家长们的喜欢,几乎每一堂课程都是座无虚席。
同样受到家长欢迎的还有“亲子智慧课堂”“问渠讲坛”等,“通过创新家长课堂模式,真正地让家长参与到了育人的过程,成为教育合伙人。”刘庆兵说,“‘三值’评价体系也大胆将家长纳入评价对象,从家教理念值、家校共育值、亲子陪伴值等多个维度评价家长的同时,也提升了家长和家庭的获得感,而这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
小学教育评价改革实践案例分析 篇三
美育评价改革试点校典型案例
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20XX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继红小学在孙欣校长的带领下,围绕学校“尊重学生个性,实现主动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全面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立足于教会学生艺术基础知识、艺术基本素养和专项艺术特长。让学生们有欣赏美、体验美的机会,让每一名红娃都能掌握1-2项艺术特长为目的,把美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一、以五彩缤纷的美育课程为核心,强化美育育人功能
在开齐开足上好国家美育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主题节日课程、传统文化课程、红色教育课程、社团课程、非遗课程等美育主题性课程、从学科融合、学段衔接、目标整合、教材贯通四个方面,人文、数理、科技、环境、艺术等多个领域,去开阔学生审美视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与品德。
(一)时事节点燃爱国情
作为前身为“烈士子弟小学”的红色学校,把红色教育注入新时代的美育元素,构建“追忆红色,孕XX色,塑造红色,唱响红色,传承红色,践行红色”六个篇章的红色美育体系,打造四大红色展区《红色印记》——建党百年,抗联精神、英模风采、红色传承。开发编写“‘红色’抗联故事”系列教材,结合“英雄节”,组织学生二维码视频推送,把理想教育的美育火种与红色传统的基因传承相结合。建党百年、建团百年、百米长卷等系列绘画活动中多学科融合,渗透爱国情怀《童心向党礼赞百年》以绘画、文明快闪、爱国歌曲大家唱、艺术展演等多种艺术形式歌颂伟大的党唱响新祖国,向祖国送上最真挚的祝福,传递浓浓的爱国情。
(二)传统文化润红娃心
为大力推进“戏曲进校园”工作,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喜爱传统艺术,学校把戏曲引入美育课堂,开设了《生旦净末丑》美育戏曲课堂,让戏曲以一种鲜活生动、意趣盎然的形式走进校园,不仅能锻炼身体,又能传承戏曲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传统艺术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扎根。
(三)艺术社团展特长风
教育是为生活做准备的,美育则是为了拥抱更美的生活。加强学生社团的建设及课后特色课程,成立舞蹈社团、合唱社团、足球社团、国画社团等各种社团活动多达119个。学期末每个社团会展示成果,形成视频影像资料,为学生的成长留下美的痕迹。
评价展示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使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多样化、群体性、艺术性的特点。在民乐团的评价中以平时测评与期末测评两项评价相结合的形式,线上线下排练中记录每一个孩子的练习时间、出勤率、居家练习时间等,期末会为两项表现优秀的学生颁发证书奖励,肯定孩子们的努力,同样也激励了孩子的课堂学习兴趣。
(四)传承非遗开“继”艺篇
“活化历史记忆,赋权非遗新生命”。为了让学生们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更好的开展学校美育工作。继红小学将学校美育与非遗保护传承联系起来,成立“剪纸艺术工作坊”“鱼皮画艺术工作坊”、开设皮影创意课,学校专门邀请到国家级非遗项目黑陶传承人进校指导,同时聘请部分学生家长担任校外辅导员,培养并鼓励更多的学生学习传统钩花技艺。
二、以异彩纷呈的美育评价为路径,专项推动五育融合
为进一步促进学校美育特色课程的实施,构建“美育”特色课程全方位评价体系。通过分析课程目标的恰当、课程内容的适切、实施过程的有效、课程评价的多元,对美育课程进行发展性评价;通过观摩课堂的实施过程并及时反馈教学成效,对美育特色课程的教学进行评价;通过评估美育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情况,对学生进行审美素养评价。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在美育学习上所取得的成绩,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构建一种全面的、完善的、重过程的、重创新的美育评价体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美术学科注重多元化的纵横交错评价
美术学业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分析、反思和改进课堂教学,监控美术教学质量以及完善美术课程体系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利用美育评价体系可以形成特色的美育课程和提高美育教学效率、激活动态生成性资源和优化课程资源结构,能够更好的深化新课标下美育课程的推进。也能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信。
1、个性评价呈现情境乐考
美术期末考试的方式转向学生的综合素养测试,整个美术乐考环节,采用一个以“夏日清凉街”为背景,学生通过剪纸、绘画的形式制作“清凉瓶”,将学生的自评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中,并且发挥群体评价的作用,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评价,教师鼓励学生画出代表夏日清凉感的景物,并在组内交流一些自己的评价观,通过自评和群体评价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丰富的点线面变化会使画面更具动感,自评和组际的评价不仅增强了学生评价的准确性,而且扩展了学生审美视野,有助于艺术审美活动向更深层次探究下去。“模块化+主题情景式”的闯关活动,既检测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过程体验、和幸福感体验。
2、期末汇报张扬多元样态
美术期末不同形式的评价,对应平时的美术教学多种表现方法的应用,采取自己喜欢的表现方法进行期末展示,绘画类的优秀小画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小画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多种媒材的展示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还拓展孩子视野,时髦的综合材料的运用展示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3、毕业画展拓宽评价舞台
五年级毕业画展办的有声有色,主要体现了两种形式的展览,第一种是学生们的个人画展,学生们以“感恩五载,此生相忆”为主题的书画展示。学生以个人展板展示,展板内容有学生的个人介绍和孩子在五年来的优秀作品,作品包括了书法、绘画、国画、制作等多种类型的作品,学生分别以个人画展的形式进行展览,布展在XX校区至真楼的各个楼层。第二类是以班级为主体进行的展览。展示了孩子们由一年到五年级的成长作品,体现了孩子们的成长经历,分别展现了黑白画、丙烯画、剪纸、纸兜儿设计作品等。各类展示给五年级毕业的孩子们一个展示的空间,彰显了个性,绘就了艺术梦想!
(二)音乐学科注重试听化的日积月累评价
依托校园艺术节音乐单项比赛的层层选拔,为红娃们提供了绚丽多彩的艺术舞台!
1、“N个一”转动阳光小舞台
面向有声乐基础的学生开展了“清晨一支歌”活动,并授予“金牌小百灵”“银牌小百灵”等荣誉称号,清脆嘹亮的歌声响彻校园每个角落,带来一天的好心情;面向有键盘演奏基础的红娃,开设了“清晨钢琴秀”的展示活动,不仅挖掘了学生的娴熟演奏技巧,还营造了高雅的校园艺术氛围!
2、“小乐器”增强艺术吸引力
小乐器作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这在继红已经坚持了30余年,音乐艺术课程——“乐器进课堂”,每个学年学习一件小乐器,既能丰富音乐课堂教学的内容又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至今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目前共开设三种乐器课程:其中一年级开设竖笛课程;二、五年级开设口风琴课程;三、四年级开设小木琴课程,每周利用音乐课的其中一课时进行校本乐器教学。在平时的教学中,因材施教,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并且在期末时对学生进行校本乐器演奏的评价。通过每个同学的单独展示,对其本学期所学曲目的熟练程度、演奏水平进行评价;通过小型音乐会的形式,为学生搭建表演的舞台,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建立自信心,激励学生完成下一学期的学习。让孩子们在自由和愉快的音乐实践中,自觉、主动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以及通过演奏小乐器激发和培养学习音乐的兴趣、树立自信心。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美育工作,落实美育多元化评价,二校区在冬季开展了趣味雪地节活动,其中地面拼图冰老虎活动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用拼图的方式作画,拼出老虎形象并且浇上水冻成冰,晶莹剔透的冰面下浮现出一只可爱的小老虎,这种形式让孩子们感到新奇有趣,打破了“桌面+纸笔”的活动格局,把拼出的画纸转变为地面的画,他们尽情创作出自己独有的画面,足够大的施展空间让孩子们拼起来相当过瘾,美术能力强的学生绘制较复杂的图案,在拼摆时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而美术能力较弱的学生,也可以得到适合自己的施展空间,继而培养起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
三、以家校协同的美育资源为依托,多元推进美育工作
家庭美育的特点是润物无声,但影响深远持久。家庭美育最根本的指向,引导孩子创造美好的人生。继红小学以美育为突破口,通过小手拉大手,开展《名画模仿》《领着爸爸妈妈去散步》《美食家庭达人秀》《家庭育苗小专家》等多项活动,遵循美育特点做好家庭美育,必须拓展家庭美育的实施途径,从名画模仿到食物制作到走进大自然;从家庭劳动再到日常礼仪,在日常家庭生活塑造孩子审美情趣的基础材料,鼓励孩子在动手劳作中认识美、体味美,强化他们的自信心,萌发进一步创造美的美好愿望。美育的根在家庭,家庭是美育的摇篮。
新时代新征程,呼唤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材,呼唤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当美育的种子播进每名红娃的心田,一朵朵幸福的美育绽放于继红校园。
小学教育评价改革实践案例分析 篇四
构建“五育生态”教育评价体系
近年来,XX镇第三小学在《XX镇第三小学“十四五”办学规划》《XX镇第三小学创建教育评价改革实验校方案》中明确指出:以评价贯彻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以评价发展师生核心素养,以评价融合学科核心素养,以评价构建“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平台,以评价拓展家、校、社共教共育形式,以评价树立“礼慧教育”品牌。力争以评价为主线,把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纲要、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礼慧教育特质的育人精髓贯穿起来,通过开展“五育生态”教育评价,引导、设计、促进、评价教与学的活动,让每一节课、每一次活动都突显“练就一身本领精忠报国,养正一生品行孝亲善友”的育人目标。
组建“四维视角”评价主体
1、优组评价“统帅军”。组建教育评价改革领导小组、评价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承担制定校内政策、构建校内机制、制定评价量规、实施评价过程、发布评价结果、解读评价数据、提出评价建议等评价工作职责,形成一套引领机制。
2、优配评价“正规军”。优化主科师资配备、配齐配优体育、音乐、美术、科学、劳动、综合实践等学科专任教师,通过政策文件学习、国测反馈应用、课程标准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等手段,培育教师设计评价项目、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形式、评价策略的能力,提升以评促教的能力。
3、优选评价“生力军”。选拔学生担任校红领巾监督岗干部、班队干部、小组岗位角色等评价骨干,通过德育处、教导处对各学生骨干干部集约化专题培训,班主任、科任教师对星级评价专题培训,边评价边改进等活动,使学生理解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平台操作和功能,提升以评促学的能力。
4、优化评价“助力军”。家长助力“五育生态”评价,赋予家长多元评价权限,解决家校脱节、观察失位、评价不畅等问题。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活动,破除“五唯”顽瘴痼疾,提升家长的教育评价水平。
构建“五育生态”评价体系
“五育生态”以五育为主线分别设计评价项目、评价内容、评价标准,通过后台数据自动归集,转化为生态树五枝上的花朵、果实,原本零星的考察点经过大数据处理后,显现强大的引导、督导功能。为使评价内涵丰富、标准清晰、操作简洁、激励有效,“五育生态”教育评价体系设置“美德星、智慧星、健体星、艺美星、劳技星”,与学校“精忠报国、孝亲善友”特色育人文化下设置的“忠孝星、奉献星、科创星、善辨星、书香星”相结合,以评价助力学校品牌特色发展,把立德树人贯彻到学校的每一个教育活动中,把五育并举落实到学校的每一节课堂,把全面发展融入到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
1、德育评价:主要包括树立精忠报国壮志、孝亲善友的家庭评价、道德法治和班队活动课堂评价、遵守中小日常行为规范等内容。
2、智育评价:主要包括“课前5分钟展示”、课堂小组探究、学科重要考察点评价、学科期中和期末评价。
3、体育评价:主要包括睡眠、健康饮食、体育课堂、活动素养、日日锻炼、国测达标、体检报告等内容。
4、美育评价:主要包括美化身边环境、言行和衣着美、音乐课堂、美术课堂、活动素养等内容。
5、劳育评价:主要包括珍惜劳动成果、自觉履行岗位职责、每周家务劳动十件事、综合实践与劳动课堂、活动素养等内容。
创建“四点归集”评价范式
创新评价范式,以范式催生教师、学生、家长参与教育评价改革的内动力,借助评价范式的应用推动多循环的教与学活动创新。
1、创建“平台钉钉点”的评价范式。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大评价体系构建,开发基于钉钉群的三小专属的文明班、五星、五项管理等评价接口,应用分点采集、分类对接、分清单诊断、分角色查询、分结果应用等“信息五分法”拓展和深化评价功能,全方位采集评价数据。
2、创建“家校互补评点”的评价范式。教师、学生、家长分担评价职责,把不同角色、不同观察、不同时空的评价信息进行汇集、对比、融合与应用,获得每个学生全时段、全方位的一手评价资源。
3、创建“学科考察点”的评价范式。深度研读学科课程标准、教材、教师参考用书,有计划地分学科、分年级、分单元、分课时确定评价“考察绩点”,针对“考察绩点”制订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转化为多元应用的大数据,将“考察绩点”作为“530”课堂教与学过程中实施评价数据的采集任务。
4、创建“N-2诊断点”的评价范式。采取“N-2”的规则实现诊断性评价:如一个项目有5条评价标准,评价人只能挑选最好的3条评分,没有评分的两条为该生需要提升培育的方面。通过“N-2”评价规则自然诊断出学生优秀方面与不足之处,为因材施教寻到导向突破口。
做好评价报告应用
通过采集“530”课堂评价数据,生成了学生“课堂考察绩点”过程性报告和“正负清单”诊断性报告;通过分析“五育生态”评价体系数据,生成“五星”评价报告,各评价报告的应用,有效促进了学校因材施教,为改革课堂、改革管理、改革学生成长方式提供了科学参考和依据。
“五育生态”教育评价不是单项改革试点,而是综合型改革,既涉及学校运行组织管理,也涉及绩效考核机制;既涉及课程课堂,也涉及课外实践活动;既涉及家风家教养成评价,也涉及校内常规评点;既涉及个人向上向善的努力,也涉及团队协作互助,触动每位教师、学生、家长观念和行为的改变。“五育生态”教育评价改革效能不但对学校影响深远,也促进了XX镇基础教育评价改革进程,镇教育管理中心、茶中教育集团多次组织“XX镇第三小学教育评价改革交流现场会”,以XX镇第三小学改革作为、改革成果为范例,推广应用到茶中集团成员校和镇内其他学校。
小学教育评价改革实践案例分析 篇五
化“尺”为“泵”多元施评——在“智慧校园3。0”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与思考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重要评价方式,是促进个体和谐发展的发展性评价。评价要达到三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实施路径多元化。达拉特旗第十五小学在“人本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以教育信息化为载体,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主要评价内容,以教师、同学、家长以及学生本人的多主体互动评价为主要特点,以建章立制、课题引领为保障,尝试展开“智慧校园3。0”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与探索,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理念——化“尺”为“泵”
(一)传统的评价
传统评价虽然指引着学生的学习方向,但却过度重视知识的传播和基本技能的获取,这样的评价方式是独立于教学和学习过程之外的(如在学习单元或学期结束时进行的测验或考试),且主要以总结性评价为主,以分数、成绩单、毕业证书和资格证书等为主要奖励形式。
传统评价属于较低的学生评价认知阶段,评价形式单一,过程简单,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容易引发学生不当竞争。而且用分数这一把尺子去考量所有的学生,结果非好即坏,非此即彼,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态度得不到及时肯定,学习方法得不到及时反馈,学习积极性也得不到提高,不利于学生行为的矫正,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人翁意识。因此,改革评价学生的方式已成为教育人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认识的升华
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在《多元智能理论》中提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八种智能),而人的认识是一元的。当个体有机会利用他们的智能强项进行学习时,他们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积极变化。应用该理论还可以实现学生强弱项之间的搭桥,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运用动觉和视觉策略来记住核心概念或通过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色彩编码,从而帮助学生实现这种搭桥。我们的评价目标就是让传统评价中“一把尺”的作用发挥出“一个泵”的功能,充分利用学生优势和特长,提供持续不竭的学习动力,以此带动他之所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近年来,信息通信技术在影响和塑造评价方法方面的潜力被越来越多的OECD成员国认可。一些专家总结了在测评中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两项关键策略:“迁移”策略是指通过使用信息通信技术使传统的测评形式更有效、更高效;“变革”策略是指通过使用信息通信技术来改变能力测评的方式,并开发有助于测评传统测评形式难以获取的能力的形式。因此,借助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学校智慧校园3。0下的评价系统亦应运而生。
二、实践——多元施评
(一)评价内容多元化
教育部《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指出学生发展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根据《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学校制定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明确评价目标,确定评价内容,细化评价指标,形成评价体系。
1、思想道德
学校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核心地位,将立德树人作为一切工作的核心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活动中的认知和行为表现对其思想道德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
2、身心健康
加强体育锻炼和卫生保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于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健康中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学生身心健康的评价从体育锻炼与卫生保健、体质健康、自我认识与调控、适应环境的能力等四个方面进行。
3、学业成就
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考察和评价学生的聆听、观察、思维、表达能力以及意志力和专注力;考察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考察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思维品质、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4、审美素养
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音乐、美术课程教育,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充分利用教材和身边的资源,引导感知和识别生活中的美,发现大自然的美,品读作品中的美。利用经典作品、主题研学活动等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和欣赏美、主动发现美的能力。通过音乐美术课堂作业、艺术类主题活动、竞赛,训练和培养学生展示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5、劳动与社会实践
实践育人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劳动实践、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研学旅行和志愿服务等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体评价:一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二是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三是提倡和组织研学旅行;四是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二)评价主体多元化
教育部在《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中指出:评价方式要注重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在引导学生、学校和家长积极开展常态化评价的同时,构建主体多元、统整优化、责任明晰、组织高效的内外评价工作体系。根据文件精神,学校建立了以生评、师评、家长评为评价主体的“家校同心,师生共育”多元主体信息化评价工作体系,利用智慧校园3。0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即时在班牌上呈现,实现了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结合,教学评价与日常评价结合。
1、学生评:学生自评和同学之间的互评。自评是让学生参与确定适用于自己的学习标准或准则,并对自己达到这些标准的程度作出判断;互评是让学生通过反思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意义参与测评彼此的学习。学校每月组织一次学生评价会议:一是对照《达拉特旗第十五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习惯养成目标及文明礼仪培养目标》自行设置评价指标,开展评价;二是设置小学生加油站(即学生目标评价),开展评价。互评主要采用二人结对或小组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均可通过“智慧校园3。0”评价系统进行。
学生自主评价
2、教师评:学校对班级的评价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我们一般认为学校和教师负责确定学生和班级的学习水平、取得哪些进步以及如何帮助学生和班级取得进步,这要通过评价来实现。评价人员由值班领导、值班教师、班主任、科任教师组成。学校对照《达拉特旗第十五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习惯养成目标及文明礼仪培养目标》对学生品德发展、身心发展、学业发展、审美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设置学生评价指标,对照《达拉特旗第十五小学班主任工作考核制度》设置班级评价指标,然后开展对学生和班级的日常评价。评价主要通过“智慧校园3。0”评价系统进行。
3、家长评:家长评价主要通过“智慧校园3。0”评价系统进行。评价指标和分值由学校、班主任、科任老师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学校的近期培养目标是“有梦想、有美德,会读书、会生活”,学校和班主任则围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按时休息按时起床”等方面设置评价指标,科任教师则围绕学科方面设置评价指标,如每日读书、每日指算等等。家长评价的实施主要集中在周一至周五晚上和周六日全天。按照学校、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设置的评价指标,家长对自己孩子的任务完成情况和完成质量进行评价,家长的这些评价需经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审核通过后,方可生效赋分。
4、社区评。社区评价可以为学生长大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和服务社会做准备。重点是与社区联合开展一系列服务群众、方便百姓、奉献爱心、治理人居环境方面的活动。社区根据家长和孩子们的参与次数和参与质量进行评价。
(三)实施路径多元化
学校以“制度保障,课题引领”为路径,为实施多元评价工作保驾护航。
一是建章立制,保障学生综合评价工作有序进行。学校建立《达拉特旗第十五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纳入对教师的年度考核、评优晋级之中。
二是激励为主,确保学生综合评价工作落地生根。学校制定了《达拉特旗第十五小学儿童行为银行评价方案》,遴选出学生最喜爱的奖品,陈列在一楼大厅的醒目位置,供学生随时选择。这样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评价激励的客观存在,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落地。
三是健全机构,确保学生综合评价工作人人有责。学校整合各部门工作,建立学生综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统筹协调,把综合素质评价与学校中心工作相结合,形成综合素质评价的工作体系,做到评价工作各部门协同,专职工作人员与全员相结合。
四是课题引领,确保学生综合评价工作扎实高效。
第一阶段:明确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背景、意义。
第二阶段:详细梳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等文件,认真分析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现状,根据实际制定了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指导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开展。
第三阶段: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学校综评方案,研发教育信息化3。0下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
第四阶段:课题研究点面结合。以个案研究的方法详细分析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意义,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积累经验。
第五阶段:阶段性总结。总结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亮点,并对发现的亮点总结出带有普适性的评价策略和体系。
第六阶段:形成研究与探索的报告,开始新一轮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校初步计划两年为一个周期。
三、载体——智慧校园
教育部在《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中指出:要建立县域、学校、学生常态化评价网络信息平台及数据库,完整地记录评价过程,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智慧校园3。0”评价系统就是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等重要文件为指导,量身定制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综合评价系统。
智慧校园的基本框架
智慧校园的基本框架包括五个部分,以实现生评、师评、家长评为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为目标,评价内容涵盖了学校日常管理、教育教学研究与活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多个方面。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校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实现了教育信息化、决策科学化和管理规范化。
1、教师手机操作端。首先,教师手机操作端用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通过对学生评价指标的设置,可以对学生进行日常评价;同时也有作业布置和统计评价结果的功能,还能及时查阅学校对学生、教师、班级的评价结果,也可用于学校制度和考核结果的公示。其次,用于值班领导、值班教师对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评价,对教师候课、上课情况和课堂常规方面的评价,对各功能室、办公室负责人管理情况的评价等。教师手机操作端共五个板块:基本功能、学生评价、电子班牌、日常办公、教务管理。
2、电子班牌。电子班牌主要用来呈现对班级和学生日常考核的过程性评价、学生及班级的特色展示、班级日常事务安排、学校教学工作安排等。包括班级文化、班级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班级考核周排行和学期排行、班级一周考核积分统计、学生综合评价周排行和学期排行、优秀作品、作业布置、学生考勤、值日表和课外活动表等。
3、触控一体机。触控一体机用于教师对学生进行随堂评价。包括与学生座位相对应的学生名单、个人与小组评价、评价科目与评价指标的集中呈现、评价过程的完美展示、学生综合评价的周排行与学期排行、学生的增值评价统计等。
4、计算机后台程序设计。计算机后台程序设计主要用于对评价项目的修改,对班级、库室等评价指标的设置,各类数据的统计、整理与下载等。
5、家长手机操作端。家长手机操作端主要用于对学生进行日常评价、查看学生综合评价统计和评价报告、查看学校发送的喜报、申请奖品兑换、留存兑换记录、每日作业公示、给学生请假、配合学校进行疫情防控等。
四、成效——和谐育人
学生综合评价工作实施以来,学校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了学生综合评价方案和评价系统,举办了鼓励老师、家长和学生积极参与的学生评价系统使用培训和交流会。在实施综评工作后,明显看到一些可喜的、令人欣慰的变化,充分说明这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
一自我评估,让学生成为积极的自我反思者
如果说基础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自主的终身学习者的话,那么学生就需要机会来评价和反思自己的学习和取得的成就。当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评价的机会时,学生就可以评价自己的优势和弱项,对自己已经学习的内容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思,同时记录下自己所使用的适当的思维方法和学习过程。这些信息显示在学生的日记中、和同伴的评价会议上、小学生加油站(学生目标评价表)上、展示会上、师生讨论中、电子档案袋(即评价系统)上。李希贵校长说:评价,最重要的目的是促进评价对象的进步,而非甄别。学校自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实施以来,多数学生都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学习,绝大多数学生的行为变好了,学习更加主动了。
(二)以强带弱,促进了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通过分析学生电子档案中的评价数据,学校可以准确快速地判断出学生的优势和强项。每当发现学生的强项,学校就根据学生的强项组建兴趣小组,开展多种多样的社团活动、大课间活动等,鼓励学生深入发展强项,利用这些天赋来改善弱项。当学生的弱项改善了,孩子们就自信阳光了,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学习行为也随即发生改变,学困生变得更容易转化,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下得以健康成长。所以科学合理的评价确实起到了“一个泵”的功效。
(三)教学相长,促进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发展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鼓励孩子的努力、正确的行为、良好品质的表现等等。学生综合评价工作确实起到了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作用。自从教师们积极使用评价系统以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了,教师的教学态度转变了,指责和训斥学生的行为减少了,学生对教师们的满意度提高了,师生关系也和谐融洽了。此外,学生评价可以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教师可以利用对学生的评价反馈,及时了解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进度。因此,少部分开始对综评工作持观望和抵触情绪的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
(四)家校携手,提升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的热情
家长可以通过学生综合评价系统相关数据,进一步了解学校的管理制度,全面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思想状态、学习态度、身心发展等等。家长积极参与学生评价工作,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上和学校及老师达成共识,形成合力,齐抓共管,真正达到家校携手共同培养孩子的目标。从实施学生综合评价工作以来,家长举报学校的现象基本没有了,家长参与学校的活动变得更多更积极了,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了。
(五)方向引导,辐射带动友邻学校共同成长
学校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以来,得到旗教育体育局的大力支持。如推荐北京博雅思创科技有限公司为学校开发学生综合评价系统,投资三十多万元为学校购置了电子班牌等。旗教育体育局肯定了达拉特旗第十五小学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在全旗教育系统会议上推广典型经验,计划在达拉特旗第十五小学安排全旗德育现场会。周边盟市友好学校也闻讯而来,对达拉特旗第十五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考察调研,学习经验。如准格尔旗薛家湾镇第九小学、准格尔旗薛家湾镇第十小学、包头九原区沙河第三小学、包头东河区康复路小学、东胜区第五小学等。
小学教育评价改革实践案例分析 篇六
XXX市XX小学校是一所以民族英雄李XX将军名字命名的学校。多年来,学校秉承传统,不断创新,树立了“以人的发展为本,为学生的一生打好底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XX人,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
并以“弘扬XX精神”为基础,开展了一系列教育评价的尝试。20XX年9月,在XXX校长的带领下,XX小学按照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要求,本着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本着对XX精神的传承,本着学生的未来综合发展的需要,再次对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了新的改革尝试。从顶层设计到实施过程,客观上积极促进了学生“五育”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显著提高。
一、顶层设计,明确新目标、新起点
在XX小学红色教育办学体系中,涵盖了三个主体内容:红色课程、红色活动、红色评价。红色评价暨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三个主体内容联系紧密,互动互促。
红色评价主要从学生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品质与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劳动技能与实践五大方面设计评价标准。通过不断激励、塑造等方式,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挖掘学生特长和潜能,建立全面、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引发教师教育行为上的变革,不断提升XX学子的整体思想道德水平。
同时,为了增强评价的及时性、实效性、激励性,学校研发了《红娃成长迹》评价操作手册。手册按着五育分成五个板块,德:明礼法、讲美德;智:自主学、善发现;体:勤锻炼、身体棒;美:发现美、创造美;劳:爱劳动、增技能。学校设计团队研发了一系列红娃卡通形象,充分采用孩子们喜欢的事物设计“我的种子”、“缤纷小花”、“甜甜的果实”、“星级红娃”等环节,视觉上的冲击,让学生格外喜欢这本手册,格外珍惜。
评价设定了兑换的游戏规则。全校老师人手一个“种子”印章,无论课上还是课下,可以随时奖励表现优秀的学生,鼓励有进步的学生,奖励“种子”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充分体现了评价的及时性、灵活性。每个版块的种子集齐20个,可以兑换相应的小花(贴纸),集齐3朵小花,可以兑换相应的果实,集齐五个版块的果实,就可以兑换星级红娃。各版块之间也可以进行兑换。这种兑换游戏的评价形式,不仅充满了乐趣,更让学生具有前进的动力。
二、依托课题,展望新发展、新转变
学校“弘扬XX精神,做最好的红娃”学生综合素质激励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和研究,20XX年7月在XXX市教育学会课题立项。同年10月,学校召开了线上开题论证会。开题论证会中,从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的内容与实施办法、研究的方法和预期目标、预期研究阶段成果几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阐述,为今后课题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课题组成员结合自己的课题分工,表态发言,言辞恳切,志愿为评价改革贡献力量。XXX市教育学会专家对课题实施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进行评议,并对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指导。
三、实施评价,实现新收获、新成果
学校红色评价通过两年多的阶段性的推进与实施,大量收集数据,进行总结与个案分析,使得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不断优化、不断完善。
从校领导到老师,从课上到课下,从校内到家庭、社会,全方位推动本次评价改革,突出了评价的广泛性、实效性。“五育”角度的立体评价,不仅放大了学生的优点,还帮助学生找到促使自己进步的基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习的积极性和全面发展的成长意识,让学生的优秀品质得到强化,更具有稳定性。同时,提升了全校教师的教育工作能力和水平,推动学校“红色教育办学体系”的全方位构建。
近两年,学校培养了大批优秀学子,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赞誉。20XX年,课题组部分成员在XXX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XXX市教育学会联合举办的第四届“育人杯”科研成果评审中获奖。
四、推动改革,蓄力新梦想、新征程
在评价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只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才能让改革之路走的更远。学校结合教育实际,充分研究这些问题发生的因素,不断改进、创新,让红色评价更具有操作性、及时性、激励性,更符合小学生成长规律,符合小学教育。
学校评价改革是项意义深远的工作,全体XX人将秉承优良传统,开拓创新,恪职尽守,求真务实。向着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的目标奋进,积极推动评价改革,与同仁们共同描绘基础教育发展的宏伟蓝图。
小学教育评价改革实践案例分析 篇七
播种季,在新翻的泥土地种下嫩绿菜苗;种植季,埋头除草、用心捉虫;收获季,采瓜摘果,嗅新鲜的香气;分享季,把鲜蔬做成一道道佳肴……因为丰富多彩的学农实践,XX县XX农场中学的“智慧田园”劳动教育基地成为了学生们心中最爱的乐园。
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XX县教育系统全面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多点发力,推动素质教育往实处、往深处发展。
补上短板摁“五育”“快进键”
学校场地有限,“五育”实践哪里开展?专业教师缺乏,“五育”课程如何开设?场地和师资两大短板一度是XX全面推进“五育”并举最难啃的硬骨头。XX县教体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如何攻坚克难,重塑把学校教育简化为“智育”的教育生态,考验着XX县全体教育人的智慧。
XX县教体局把教育评价改革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成立了以局长和各校校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在局机关、教研员、试点学校遴选有创新、有想法且业务能力强的同志组建一支专业评价团队。
各校成立教育评价专业组织机构,配备教育评价专业管理人员。教育领导小组召开专项会议集思广益,广开言路,广泛征求专业团队意见,制定《XX县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和《XX县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任务,并将教育评价改革工作纳入年度学校综合实绩考核指标,压紧压实领导干部责任推动此项工作落地见效。
“学科自尊”打造优质课程群
在XX县第三小学,校长金星灿介绍到,学校的艺体美劳的课从不随便占,占了课也会尽快归还;“五育”课程必须布置作业,期末都要组织检测。向家长告知各科的成绩,不能少一门……学校公示的‘五育’课表,里面的音体美劳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开齐开足,绝不能用另一张课表上课。”
XX县各个校以学生终生发展为前提,着眼于优质导向,学校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构实施“五育并举”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体系、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等方面选择项目主题。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和规模,探索适合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实践途径。允计小规模学校探索“五育”中的单项评价教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及可复制推广工作经验。
改革评价引领全面发展
每到学期末,XX县所有学校各科教师就为给学生写评价而忙得热火朝天,可不只是简单评分数,而是得让学生看到进步,让家长看到成长。
XX县始终坚持“五育”引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从五个维度评价学生的发展,倡导记录学生“五育”评价方面的发展,各校在“五育”评价的引领下衍生了“金、银、铜”奖牌评价、“五色教育”等学生评价体系,各类特色艺术社团脱颖而出,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知识、技能、思维、创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的核心素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党培养热爱祖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XX县第二小学校长徐海涛表示,一份好的评价是要严格遵循学校的学科质量评价标准,结合日常评价和期末评价,反映出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同时,我们围绕以“为孩子终生幸福奠基”办学理念,加强“艺体强校”特色办学细节推进。努力创建“文化品位深厚,办学特色鲜明,社会声誉良好”的规范化的XX县第二小学。
各学校还根据“艺体增智、艺体强身”办学特色思想指引,建立健全学生“艺体2+1”档案,促进学生艺体能力全面发展。让“增智和强身”带给学生“唯美、力量、气质、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办精品社团,引入外部力量充实艺体社团课程内容。逐步建构“校内+校外”较全的社团教育体系。
目前,XX县各学校将“艺体强校”办学特色进行融汇贯通。开发阅读、科学、劳技、体艺、围棋、乐高等社团项目,建立相应的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纳入课程管理,初步取得教育效益。
增强本领传承铸就美德
为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机能、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的方式和体育锻炼的习惯,及日常体育活动方面的表现,各学校深入开展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注重艺术素养的培养。学生在学校书法、篆刻、绘画、声乐、舞蹈等兴趣班,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1-2门自己喜欢的课程。学生们通过不同的特色课程感受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习课本之外的知识,开阔视野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在艺术的熏陶下,学生的审美素养得到提高,独立完成每个学期的艺术展示。由校评审小组评定等级,记录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单中。
深化美育教学改革,各学校严格落实学校美育课程刚性要求,逐步增加课时。明确学校美育课程目标,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推广面向全体学生的声乐、器乐、舞蹈、戏剧、书法、绘画等艺术教育。结合学校资源制定校本劳动课程实施方案,动员全校师生人人参与,个个动脑动手,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鼓励孩子每天有针对性地做1至2项生活技能。
开展万千雷锋在成长“情系雷锋日爱洒三月天”激发全体学生关爱他人,关心集体,奉献社会的热情,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加强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增强主人翁意识,学会尊重他人、保护环境、尊重自我。
在开展的全县“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社会劳动实践系列活动,培养了学生们热爱劳动,热爱家乡,创建文明,爱护环境,团结合作的意志品质。净化城市环境的同时,为广大市民的出行营造了良好的文化、卫生、交通、人居环境,保障了城市的平安健康。
如今,在XX县的中小学,德育入心化行、智育稳步提升、体育活力释放、美育成效卓著、劳育实效增强。XX县教体局局长张海军表示,XX县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和全面发展,蹚出了一条“五育”奋进路,让教育回归到立德树人的初心。
小学教育评价改革实践案例分析 篇八
劳动教育评价改革实践探索
近日,XX省教育厅公布了第二批83个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XX市上报的5个案例均成功入选。同时,XX市发布了第一批12个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推进一年多来,初显成效,8月,XX市在XX省推进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工作集中调研会上介绍了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工作的经验和取得的成效。为扩大改革辐射面和受益面,“XXX教育”推出系列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重点推送“XX省第二批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XX市第一批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供交流学习。
近两年,XX市XXX镇实验小学认真贯彻“全面深化劳动教育评价改革”的要求,结合XX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之“小学劳动教育评价试点项目”、XX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攻坚揭榜项目之“创新中小学劳动教育评价机制”、XX省红领巾基金项目之“家校合作共建红领巾劳动实践基地”等项目,打造“1234610”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学校劳动教育专职教师以评促教、以评提质、以评促升,实现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的深入融合,达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育美、以劳健体”的教育目标,通过评价引领劳动教育发展,让学生在劳动体验中转变观念、形成习惯、培育责任。
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学校全面深化劳动教育评价改革,根据学生的年龄层级特点,采取多维度、多手段的动态评价,设计了“1234610”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分别为1个核心(理念)、2个基地(校内+校外)、3个评价主体(教师、家长和学生)、4个评价维度(劳动兴趣、劳动合作、劳动成果、劳动展示)、6个评价阶段(六个年级)和10个特色课程。通过评价指引,让学生树立热爱劳动的意识和责任,提升劳动技能和劳动品质,实现在劳动体验中转变观念、在劳动参与中形成习惯、在劳动展示中培育责任。
劳动教育评价实施
(一)围绕一个核心。学校遵从“适性”劳育理念为核心,探索开发了人人锤炼参与的必修劳动教育课程资源、水乡特色的劳动教学课程资源和社区劳动教育课程资源等,学校规定了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时间,每周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不能少于1课时,每学年设立劳动周。
(二)用好两个基地。学校地处村镇交界处,具有浓郁的农村地域特色,校内少先队“趣耕园”劳动基地,以“我与蔬菜是朋友”课程为依托,可种植豆角、西红柿、茄子等15多种蔬菜。学校积极与赤滘村委会和周边文明社区联系,拓展校外劳动服务场所,定期组织同学参加社区服务,每周六早上会在“茂春里”校外劳动基地开展少年儿童综艺研学“亲子经典诵读班”活动,在研学过程中开展劳动服务,并在特定节日组织研学汇报展演,全部由学生自导自演。
(三)设置三个评价主体。学校在评价实施过程中,调动多元主体参与,构建了教师、家长和学生的“三位一体”互动评价方式,评价过程中有重点、讲过程、看落实、重提升,旨在全面客观评价学生的劳动素养。其中,“学生自评”采取学生自我发现、自我评估等方法,通过自我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伙伴互评”则发挥了同伴互助互补的作用,促进共同成长;“教师点评”则通过教师层面全面反馈学生劳动课堂表现、校内公益服务型劳动表现、劳动实践活动参与等情况;“家长参评”则充分发挥了家校共育在劳动教育的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家庭劳动。
(四)构建四个评价维度。在学校适性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构建了“劳动兴趣、劳动合作、劳动成果、劳动展示”四个评价维度,劳动兴趣主要评价学生参加劳动实践的意愿,劳动合作主要评价学生劳动实践时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劳动成果主要评价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后的技能达成度及效果,劳动展示主要评价学生劳动实践后的价值感和获得感。
五发展六个层级评价。因每个年级学生的特点不同,学校根据不同年级段学生,开设不一样的劳动课程内容,做到劳动教学内容层级化,并针对六个年级的劳动课程设置不同的评价指标,主要从“必修项目、特色课程和自选项目”三个方面评价,并设置“晋级评价”机制,例如:六年级学生必须完成3门必修课程和2门选修科目,才可实现年级劳动晋级,并授予“劳动小标兵”。
(六)依托十个特色课程。劳动课程的核心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XXX镇当地风土人情,为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发展,学校开设非遗七夕贡案、驿路梨花、指尖上的“泥”、社区小主人、蔬菜朋友、小鬼当家、我是学校小主人、舌尖上的美食、劳动研学实践、劳动融合1+N课程共十个劳动特色课程,依据学校适性教育办学理念设置十个特色课程评价体系,十个特色课程之间的评价既独立又相互依存,课程评价体系纵向设置家务劳动服务评价、自我服务评价、他人服务劳动评价,横向设置劳动兴趣评价、劳动合作评价、劳动成果评价、劳动展示评价,由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通过课堂充分激发学生探究与创新意识。
劳动教育评价结果
(一)以评促学。通过“1234610”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充分发挥了劳动教育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让劳动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植入学生内心,学校规定每个学年的10个劳动特色课程评价指标,只要达到6个B级以上即可晋级到下一个阶段任务,同时,还有“劳动小达人”“劳动小能手”“老师小帮手”“家中小主人”“实践积极分子”等多项个性化评价,充分调动学生开展劳动的热情和兴趣。
(二)以评促教。在劳动教育评价的推动下,学校的劳动教育不断提质增效,教师作为劳动实践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通过评价结果反思教育教学,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调节作用,持续优化劳动教育课堂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
(三)以评联家。学校在构建新型劳动评价体系过程中,设置家长评价,强化家庭作为劳动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提升了家长开展劳动教育的意识,充分调动了家长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为劳动教育搭建了家校合作新平台。
劳动评价项目开展以来,劳动教育成为学校的一项特色工作,教师们对于劳动育人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思考,劳动评价不仅提升了劳动教育的质量,更推动了学生的学习、品德、意志等素养的提升。每个学期,低年级期中、期末“田野课程”游考项目、“体育艺术节”劳动特色课程展示项目、“劳动开放周”“向日葵朵朵开”打卡项目成为了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纷纷获得了师生们的认可和喜爱。
小学教育评价改革实践案例分析 篇九
传承经典培“根”铸“魂”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是树立正确办学导向的指挥棒。作为“传统文化进校园”试点校,XXX小学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经典诵读”为校本课程,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为途径,以培育“国学少年、美德少年”为目的,变革育人方式,创新评价形式,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民族精神的根本,铸造校园文化的灵魂。
浸润经典,涵养育人文化
XXX小学校园文化墙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一楼是“礼、义、诚、善””四个文化礼柱,其他楼层分别向学生展示了四书五经、美德名言及具有中国特色的发明创造、名胜古迹等等。围绕传统文化这一中心理念精心设计的楼廊文化,让每个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和洗礼,使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传统文化愉悦的践行者,真正做一个有德之人。
20XX年3月学校筹建了国学体验馆,古色古香的装修风格,为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国学体验馆上课,学生们耳濡目染,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甄选经典,构建课程体系
1、经典育“德”
晨诵诗赋,午读典章,入暮思省,一天回望,XXX小学的师生或朗读、或对话、或沉思、最后将所诵所思沉淀成文字,渗透到精神成长之中。
“晨诵诗赋”是学校的晨诵课程,以小学必背古诗词为内容;“午读典章”是学校语文课程推荐的必读书目,让学生通过扫读与经典对话。在诵读经典中学生们享受经典诗赋的浸润和滋养,领略唐诗、宋词、汉赋的经典魅力,让每个孩子以各自喜爱的方式读书,培养他们从容不迫、谦和礼让的品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流淌在生命的血液里,化为高雅的审美情趣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2、开笔启“智”
每年9月份,是一年级新生入学季,学校会如期举行一年级新生入学的“开笔礼”仪式,孩子们身着汉服,在主持人的引导下,正衣冠、朱砂启智,击鼓明志,一同抒写大大的“人”字,从用一撇一捺开始,学文化,学做人。
从入学开始,把国学经典融入课堂,是XXX小学将国学浸润于课程的写照。为了使国学校本课程更具规范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学校购置了由北师大出版的小学国学经典教材、教参和教学软件,涵盖《弟子规》《论语》《中庸》《大学》《道德经》、《史记》等众多优秀的经典诗文。课堂上,学生反复诵读中,感悟经典的内涵,并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3、强身健“体”
XXX小不学一贯主张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学生,自主创编了国学体操,学生们一边“做操”一边大声朗诵经典诗词,成为XXX小学每天既定的“课间操”活动。在XXX小学做国学操成为校园“新潮流”,学生在趣味中感悟传统礼仪文化。
为了进一步强健学生体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展示学生和班级文明、健康、快乐、阳光的精神风貌,巩固国学操的教育成果,每学期学校举行国学操比赛,学生不仅在体育锻炼中增强体质、健全人格,还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了学生的意志,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活传承,比赛也成为国学与体育有机融合的一次“盛宴”。
4、诗画溢“美”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强调要全面提升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音美课上,老师们巧妙的把诗词歌赋引入课堂,让学生放飞自我,得到美的熏陶。
美术课上,老师让学生通过对古诗范本的解读与欣赏,培养学生为古诗配画的绘画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及艺术情感,让学生了解经典诗词与绘画之间的联系。“古诗配画展”、“看画背古诗”等竞赛,让学生在初步掌握传统造型方法的同时体会诗的意境。
另一方面把国学经典引入音乐课,让学生在吟诵传唱诗词中,感受诗词的节奏美,在诗词手势舞中感受意境美。音、形、舞的结合,使学生充分领略到了古人兴起而诗,诗情言志的情感抒发。诗词手势舞激发了学生们的创作热情,学校组织了古诗手势舞创作大赛,征集了小学阶段大部分必背古诗的手势舞作品,培养了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认知与感情、了解了华夏优秀音乐,沉浸于诗词歌赋带给人的美好体验当中。
5、节俭勤“劳”
勤劳节俭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在教书育人中的独特作用,XXX小学营造了勤劳智慧的校园氛围。
为使学生真正养成劳动习惯,学校根据各年级学生特点制定了劳动菜单,学生通过抖音、微信等平台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劳动课上,老师们向学生教授传统美食的做法,包饺子、蒸馒头、包粽子……每一节课都让学生在品味自己劳动成果的同时,享受了劳动的乐趣。在学校组织的各项劳动竞赛中,学生们不仅将自己的劳动技能展示出来,还在劳动中养成了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践行经典,培育德行典范
为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里“走”起来,学校通过活动展示和多元评价,促进每一个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全面提高。
1、特色月展示,凸显过程评价
为保证学生的素养发展落到实处,学校把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系列校园文化活动中。每年两次的“拥抱悦读·悦享经典”读书月、“以劳益美,以劳树德”劳动月、“诗词雅韵润童心”国学少年月、“传统文化年度展演”月等,每一项活动依据课程标准设计测评内容,制定明确的测评指向表,明确各年级各项目的测评能力点,以竞技的方式,进行评价激励。
2、美少年评选,跟进多元评价
学校每学期为了表彰在践行传统美德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会定期举行“XXX小学美德少年”评比活动,并为获奖学生举行颁奖典礼。颁奖仪式上校领导为获得“尊敬师长星”、“友爱同学星”、“孝敬父母星”、“热爱劳动星”“勤俭节约星”等荣誉的同学颁发奖章和荣誉证书。这些道德典范的树立,在孩子们中传扬着美德的力量,也体现了传统文化的育人主旨。
XXX小学传承经典,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模式是全面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有效举措,为提高办学水平,提升教育质量强势助力。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学校内涵发展、创办特色学校的进程中,XXX小学将奋力扬帆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潮之中,勇往直前地踏上“实现教育梦想”的新征程。
小学教育评价改革实践案例分析 篇十
以学生综合评价改革推动学校育人方式变革
20XX年三月份,XX市实验小学制定了《XX市实验小学学生综合评价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设,开始了以综合素质评价撬动学校育人方式变革的探索之路。
首先,组建XX市实验小学教育评价改革领导小组和评价委员会,优化主科师资配备、配齐配优各科专任教师,选拔学生组成评价新生力量,诚邀家长助力“五育”评价,赋予家长多元评价权限。
其次,构建“五星五育”评价体系。依据“五育”并举目标分别确立了:“美德星、智慧星、健体星、艺美星、劳技星”,与学校“立德、立志、立行、求真、求善、求美”育人文化下设置的“爱国星、仁爱星、创新星、活动星、书香星”相结合,把五育并举落实到学校的每一节课堂,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教育质量的倾向,把全面发展融入到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学校遵从“适性”劳育、美育理念为核心,探索开发了人人锤炼参与的必修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和艺体课程资源。
学校创建“三维一体”评价方式。借助评价方式的应用推动多循环的教与学活动创新。教师、学生、家长分担评价职责,把不同角色、不同观察、不同时空的评价信息进行汇集、对比、融合与应用,获得每个学生全时段、全方位的一手评价资源,最后进行数据整合,在一阶段内对学生作出一个最佳评价方案。
如学校在构建新成长——劳动型评价体系过程中,设置家长评价,强化家庭作为劳动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提升了家长开展劳动教育的意识,充分调动了家长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为劳动教育搭建了家校合作新平台。
创建“教学内容多元化评价”式。深度研读学科课程标准、教材、教师参考用书,有计划地分学科、分年级、分单元、分课时、分教学内容、分作业内容等确定评价内容,有针对性制订评价标准。在评价中把握好课程标准对每个学段学生发展的评价标准,做到不拔高,不降格,既因人而异,又面向全体,对各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创建“过程性评价”暨成长型评价。完善学习过程评价与考试结果评价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与成长中的过程表现、素质发展、经历成果、关键事件的写实记录,客观反映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兴趣特长发展、实践性学习与综合能力等方面的成长与进步,全面、综合地掌握学生相关课程学习的整体状况,以过程性评价促进课程的规范实施。
XX市实验小学将进一步完善教育评价改革机制,推进五育并举,努力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评价范式,以学生综合评价改革推动学校育人方式变革,助力我市教育评价改革工作再上新台阶!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小学教育评价改革实践案例分析(分享10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助人为乐事迹材料,清廉家庭事迹材料,优秀班集体事迹材料,2025年给朋友的惊蛰祝福语,2025年给朋友的中秋节QQ祝福语,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