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录,一手好文,受用一生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范文

作者:孙嘉遇2023-10-25 02:40:18

导读: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范文 (一) 一、基本情况分析: 六年级共有学生61人,其中六一班30人,六二班31人。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孩子都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上课能...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继续查看以下内容吧!

此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范文(甄选18篇)》由作文录「Zwlu.Com」小编推荐,供大家学习参考!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范文 (一)

  一、基本情况分析:

  六年级共有学生61人,其中六一班30人,六二班31人。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孩子都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上课能专心听讲,认真思考问题,绝大多数孩子能按时完成作业。当然,也存在少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学习能力较差,思维不够灵活。主要表现在: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要求动脑、动手等思维性较强的题目部分学生不知所措,所以应付了事,个别男生作业书写不够整洁;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内容分为四大板快:

  (一)、数与运算:

  1、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

  2、第四单元“百分数”;

  3、第六单元“比的认识”;

  4、“百分数的应用”。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一单元“圆”;

  2、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三)、综合应用:生活中的数。

  (四)、整理与复习。

  三、教学目标(按照单元顺序)

  第一单元“圆”:

  1、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

  3、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4、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5、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结合圆周率发展历史的阅读,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

  1、学生会灵活应用运算方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

  2、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几分之几”或“减少几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利用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1、学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3、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4、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第四单元“百分数”: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学生会结合现实情境解决有关百分数的问题。

  第五单元“数据整理”:

  经历“数据整理”,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某一生活领域的实际问题。教材还安排了“看图找关系”的专题,使学生体会图能直观、清晰、简捷地刻画关系。同时,还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某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活动。学生在从事这些活动中,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第六单元“比的认识”:

  1、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2、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3、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六单元“百分数的应用”: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会应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以及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整理与复习

  教材安排了两个整理与复习。整理与复习改变单纯做题的模式,注重发展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每个整理与复习都分成三部分:对所学内容的整理,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一些练习题目。

  “你学到了什么”这个栏目,目的是鼓励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反思,能运用列表或采用其他的形式对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的整理。

  “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回顾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的体会与进步。

  四、教学措施:

  1、鼓励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五、教学课时安排(按单元顺序)

  第一单元:圆: 11课时。

  第二单元:分数棍和运算: 7课时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4课时

  第四单元:百分数:8课时

  整理与复习(一): 5课时

  第五单元:数据处理 7课时

  第六单元:比的认识: 7课时

  第七单元:百分数的应用:8课时

  整理与复习(二): 5课时

  总复习: 10课时

  机动时间: 3课时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范文 (二)

  一、指导思想:

  学期即将结束,按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已进入复习阶段,期末复习,如果不讲究科学的态度和方法,那么对学生来说,就一定感到很乏味。所以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很重要。为了更好的提高复习效率,,突出尖子生,重视学困生,提高中等生,有的放矢的做好复习,特制定本复习计划。

  二、复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

  二、复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乘、除法,会口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进一步理解认识倒数,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地求比值和化简比。

  2、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提高计算速度。会应用学过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3、使学生能够解答比较容易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能够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用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提高解题能力。

  4、使学生进一步牢固理解并掌握圆周长和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能应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常见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意义,会画对称轴。

  三、复习措施:

  1、全面系统地对整册教材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查漏补缺。

  2、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组织讨论、合作学习等多形式的组织复习活动,让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巩固已学过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3、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复习和整理,重视在学生理解基本概念、法则、性质的基础上注意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获得的概念、法则、性质系统化。对于易混淆的内容要加强比较,(如求比值与化简比)使学生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4、强化应用题的基本训练,常见数量关系的积累和运用,使学生牢固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基本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解题能力。

  5、强化能力培养。在复习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如,复习四则运算,在学生理解运算法则的基础上,经常性地进行训练,不断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培养学生合理、灵活运用计算方法的能力。又如,复习圆的周长和面积时,通过各种直观手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测量和画图的技能。

  6、加强反馈,注意因村施教。复习时要注意抓重点,有针对性,加强反馈,及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节教学过程,使各种程度的学生得到有效发展。

  7、适当补充设计练习题,强化训练,进一步发展他们思维的灵活性,提高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8、做好复习转差工作,尤其要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并成立互帮小组。结对子,一帮一。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帮助下,使后进学生争取在期末达到合格。

  9、以说代做,以听代练,以练代讲,有重点、有系统的进行有效复习检查。

  10、重视测试。通过单元测试和综合测试卷,让学生对本册教材的学习内容达到融会贯通。测试评卷时,注重激发学生竞争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复习进度安排:

  1、第15—16周:将知识点理顺,学生重温整册内容,并同步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平时错误或遗忘的内容。

  2、第17周:

  (1)计算的专项复习,尤其是简便计算和解方程。

  (2)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专项复习,将平时的错题展示,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分析错误点,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计算的专项复习,尤其是简便计算和解方程。

  (3)圆的专项复习,由于圆——这一知识掌握得比较好,所以主要是让学生注意在运用公式计算时的一些特殊性。

  (4)统计、数学广角复习。

  3、第18周:整册教材的模拟测试。

  4、第19周:针对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查缺补漏。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范文 (三)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够正确的读写百分数、运用百分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

  与

  方法 使学生经历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和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使学生感受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结合相关信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教学难点 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及手段 课件

  教 学 流 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2分钟)

  师:同学们,课前教师让大家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收集到了吗?在哪儿收集的?容易找吗?这说明了什么?

  既然百分数这么有用,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百分数好吗?你想学习有关百分数的哪些知识?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20分钟)

  1、百分数的意义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三杯糖水)

  你认为哪杯糖水更甜?

  学生争论后得出不好判断的结论。

  老师给出三杯糖水中糖的含量:7克、13克、9克。问:这下能判断吗?还需要什么条件?

  再给出糖水的重量:20克、50克、25克。问:这下能判断吗?看什么?

  生:看糖占糖水的几分之几?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这样能判断哪个杯更甜吗?怎样就容易看出来了?(通分)

  师:百分数表示的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是一个分率,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所以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板书)

  2、百分数的写法:

  师: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板书)师示范写35%。

  请一位学生板演26%、36%,其他学生在本上写。

  师生交流:百分数怎样写规范、美观?

  ①两个小圆圈要写的小一点。②斜线的倾斜程度。

  3、由刚才的不好判断,到现在的一目了然,是谁帮了我们的忙?大家在课前已经收集了许多生活中的百分数,你现在能说说这些百分数的具体含义吗?好,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四人小组交流,说说你收集的百分数,表示什么意思?

  (全班交流)谁愿意向大家展示你收集的百分数?说说它的意义。

  4、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百分数,想不想看?

  课件出示:读一读

  (1)我国的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面积的7%;

  (2)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

  (3)在北京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共获得51枚金牌,占金牌总数的16.9%;

  (4)我国发射人造卫星的成功率是100%。

  这些百分数都表示什么意义,你知道吗?

  看了这些信息,你想说什么?

  (三)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和联系。(5分钟)

  1、小组讨论: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回答: ①分子 ②分母 ③读法 ④意义等的不同。

  课件出示:

  下面哪个分数可以用百分数来表示?哪个不能?说说为什么?

  一堆煤 吨,运走了它的 。

  百分数是分数吗?分母是100的分数是百分数吗?

  得出结论:分数即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百分数是特殊的分数。

  (四)、拓展应用

  1、百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成语里也有百分数。

  课件出示:请将下列词语用百分数表示出来

  十拿九稳百里挑一百战百胜一举两得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总 结

  1、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用一个百分数表示你的满意程度。

  2、对教师满意吗?也用一个百分数表示。

  3、最后,教师送给同学们一句名言,与大家共勉。

  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

  作业设计 做一做

  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14% 读作:百分之十四

  65.5% 读作:百分之六十五点五

  120% 读作:百分之一百二十

  心得反思

  第2课时

  学期总第 课时

  教学课题 百分数与小数互化

  主备教师 使用教师 授课时间 20__年 月 日

  20__年 月 日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地把小数化成百分数或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在计算、比较,分析、探索百分数小数互化的规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过程

  与

  方法 通过探索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规律,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索意识。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学生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通过合作交流,得出结论,提高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 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进行两者之间的互化。

  教学难点 归纳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准备及手段 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教 学 流 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指生回答。

  生1:带有百分号的数叫百分数。

  生2:表示一个数是另一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

  2、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在哪里?为什么要把百分数单独列一单元?

  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比关系,又叫百分比或百分率,不能带计量单位;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比关系,叫分率,也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能带计量单位。

  百分数与分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在生活中广泛的运用到,所以有必要单独为一单元。

  3、我们学过了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板书课题

  二、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1:为什么要转化?

  生2:怎样转化?

  师:对呀,为什么要相互转化呢?引导学生说出转化的意义。一是便于计算,二是便于比较。(板书),那怎么转化呢?这就是我们今天主要研究的内容。不过,百分数怎么转化成小数,小数又怎么转化成百分数,老师想把讲台让给你们,请同学们来当小老师,让讲台成为你们的舞台。

  三、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学生自学课本84页(两分钟)

  2、小组讨论(三分钟)

  3、指生上台汇报,集体交流小数转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1)出示例1:(要求学生讲)

  (2)小老师甲:要把小数化成百分数,要先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再把这个分数改写成百分数。

  3÷5=0.6= =60%

  4÷6≈0.667 = =66.7%

  (3)小老师乙: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个过程先把小数化成了分数,显得麻烦了些。而我可以将小数直接化成百分数的。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就行了。

  (4)教师说明:当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时,原数就扩大100倍,再添上百分号,又使它缩小100倍。所以原数大小是不变的。

  4、师:学到这里也累了,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学完了吗?(没有,还有百分数转化成小数的方法没学),噢,那我们接着学百分数如何转化成小数的。

  (1)出示例2:(要求学生讲)

  (2)小老师丙:要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可以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再用分子除以分母,把分数转化成小数。

  (3)启发学生口述每题的转化过程,板书:

  75020%

  =750÷

  =7500.2

  =150(人)

  75020%

  =750

  =750

  =150(人)

  (4)小老师丁:老师,我的方法更简便,能将百分数很快地直接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5)使学生明白:当把百分数的百分号去掉时,原数就扩大了100倍;然后再把它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又使它缩小100倍,所以原数的大小不变四、拓展应用

  做一做

  五、总 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和大家说点什么?

  作业设计 练习十八6、7题

  板书设计 百分数与小数互化

  例1、3÷5=0.6= =60%

  4÷6≈0.667 = =66.7%

  例2 75020% 75020%

  =750÷ =750

  =7500.2 =750

  =150(人) =150(人)

  心得反思

  第3课时

  学期总第 课时

  教学课题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主备教师 使用教师 授课时间 20__年 月 日

  20__年 月 日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过程

  与

  方法 使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这个问题的具体含义,弄清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及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流 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

  1 解答“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什么方法?

  2 列式计算:4是9的百分之几?

  50是200的百分之几?

  3 解答这类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4 出示课件复习题:

  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5 学生读题,找出题中的单位1,并独立解答。

  6揭示课题:如果把这道题的问题变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应该怎样解答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继续研究的比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

  (二)教学实施

  1 出示例3

  (1)指名读题。

  (2)让学生找出题中的单位1,并画出线段图。

  (3)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板演,并说出自己画图的依据。

  (4)启发学生思考: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长百分之几是哪两个量比较?哪个量是单位1.(板书:增加的÷原计划的)

  (5)学生尝试列式计算。(1名同学板演)

  (6)想一想这道题还有其他的做法吗?

  板书:14÷12≈1.167=116.7%

  116.4%-100%=16.7%

  (7)比较两种算法的相同点是什么?

  2 将例3中的问题改为“原计划比实际少百分之几”?该如何解答呢?

  (1)提问:这道题中是那两个量进行比较?把哪个量看成单位1,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学生列式,老师板书。

  (14-12)÷14

  (3)比较观察

  将例3改变问题后的列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除数发生了变化?三、拓展应用

  (1).分析数量关系。

  (1)求今年产量是去年产量的百分之几,是把( )看作单位“1”,是( )和( )比,所以用( )÷( ).

  ( 2)求今年小麦的产量比去年增产百分之几,是把( )看作单位“1”,是( )和( )比,所以用( )÷( )。

  (3)求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百分之几,是把( )看作单位“1”,是( )和( )比,所以用( )÷( )。

  (2).操场上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百分之几?

  (3).一辆自行车原价是312元,现价比原价降低了168元。降低了百分之几?

  (4).甲校学生人数比 乙校多5%,乙校学生人数比甲校少百分之几?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类怎样的百分数应用题?解答这类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作业设计 做一做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例3、14÷12≈1.167=116.7%

  116.4%-100%=16.7%

  答:(略)

  心得反思

  第4课时

  学期总第 课时

  教学课题 “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

  主备教师 使用教师 授课时间 20__年 月 日

  20__年 月 日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掌握稍复杂的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能进一步理解百分数应用题与相对应的分数应用题之间的联系。

  过程

  与

  方法 增强应用意识,体会百分数在实践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提高学生类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找准单位“1”,掌握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找准单位“1”,掌握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准备及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流 程 二次备课

  一、 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1)、口算 3/44 2/3÷2/3 1+12%

  (2)、20的3/5是多少? 30的70%是多少?

  二、 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自主提问,生成问题。

  1、教师口述信息: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

  2、抽生复述刚才听到的信息。

  3、学生提出相关百分数问题,引入例题。

  预设问题:①、增加了多少册? ②、今年有多少册图书? ③今年的图书册数是原来的百分之几?

  (二)、解决问题,引出例题。

  1、出示例4:

  师述:用刚才的信息加上同学们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例4。

  例4: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现在有多少册图书?

  2、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1)、重点指导分析“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

  引导:思考“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是什么意思?在那见过类似的问题?如果把12%换成一个分数你会解决吗?(我们可以借助解决分数应用题的方法来解决百分数应用题。)等量关系是什么?(今年图书册数=原来图书册数+增加的册数)单位“1”是那个量?我们先求什么?(即问题①)求增加了多少册就是求什么?怎么列式?(140012%)(教师指导一个数乘百分数的计算方法。)

  (2)、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式解答,强调过程的完整性。(抽生板演)

  (3)、抽生说说算式的意义,回顾解题思路,说说解题的关键点是什么?(找单位“1”和等量关系。)

  (三)、一题多解,拓展思维。

  思考:解决这类问题还有什么方法?

  (1)、提示:借助刚才提出的问题③思考。

  (2)、学生独立思考列式。1400(1+12%)

  (3)、抽生说思路。

  (4)、借助线段图分析“今年的图书册数是原来的百分之几?”

  (5)、找准解决问题关键点。

  (6)、列式解答。

  (四)、分析特征,自主归类。

  1、师生一起归类,这类题属于“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2、回顾这类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三、联系实际,对比提升。

  1、改编例4并解答。

  学校图书室现在有图书1568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今年图书有多少册?

  (1)、学生自主思考解答。

  (2)、小组合作解答。

  (3)、全班交流。

  2、分析这道题与例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比较今天学的这类题与分数应用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课件出示例5

  学生试做,师板书:

  1(1-20%)(1+20%)=0.96

  (1-0.96)÷1=0.04=4%

  四、拓展应用

  比30米多60%是( )米。 40千克比( )少20%。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作业设计 课后做一做

  板书设计 “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

  例4 1400(1+12%)

  =1400112%

  =1568(册)

  答:(略)

  例5 1(1-20%)(1+20%)=0.96

  (1-0.96)÷1=0.04=4%

  答:(略)

  心得反思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范文 (四)

  教学内容:

  课本第84--85页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四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使学生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教学难点:

  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探究需求

  谈话引入:学校篮球队组织投篮练习。李星明等三名队员的投篮情况如下:

  姓名

  投篮次数

  投中次数

  李星明

  25

  16

  张小华

  20

  13

  吴力军

  30

  18

  提问:根据这张表,你认为哪位同学投篮练习的成绩好一些?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各种方法,并在讨论中确认最后一种方法是合理的。(在统计表右边增加“投中的比率”一栏)

  二、自主探究,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1、引入百分数。

  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完成统计表。指名说说16/25、13/20、3/5分别表示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几分之几。

  提问: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你能比较出谁投中的比率高一些吗?

  指出: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通常把这些分数用分母是100的分数来表示。

  指名口答改写结果,教师板书。

  2、揭示百分数的意义。

  (1)提问:64/100表示哪两个数量比较?表示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

  (2)指出:像上面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

  3、介绍百分数的读、写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提问:通过阅读这段文字,你知道了什么?教师进一步示范64/100的读、写方法,并要求学生模仿着读一读、写一写。

  指导做练习十四第1题。

  指导做练习十四第2题。

  提问:根据题中的百分数,你对我国的西部地区有了哪些直观的印象?

  三、指导完成“试一试”,加深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1、指导完成第(1)题。

  启发:根据“男生人数是女生的45%,如果把女生人数看作100份,那么男生人数相当于这样的多少份?由此,你知道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分之几吗?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几比几?

  2、指导完成第(2)题。

  3、提问:通过解答上面两题,谁来说说百分数为什么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

  四、巩固应用

  1、做“练一练“第1题。

  2、做“练一练“第2题。

  3、做练习十四第3题。

  告诉学生: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量的倍比关系,不能用来表示具体的数量。这是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五、课堂总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认为自己表现得怎样?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2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第88-89页练习十四第4-1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2、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与比之间的内在联系。

  3、感受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教学难点:

  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的理解。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说一说什么叫做百分数?

  2、出示判断题

  (1)一种商品降价15%,现价是原价的15%。…………( )

  (2)大于45%而小于46%的百分数不存在。……………( )

  (3)有99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率是100%。…………( )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四第4题。

  师:如果把地球总面积看作100份,那么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分别占多少份?

  2、完成练习十四第5题。

  指名说一说比是怎样改写成百分数的?

  3、完成练习十四第6题。

  师问:你是怎样将百分数改写成比的?先读题,说一说题中两个百分数的含义。 独立完成并汇报。

  4、完成练习十四第7题。

  先出示统计表,要求学生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指名口答第(1)题。

  5、完成练习十四第8题。

  指名口答。

  思考:如果将65和35相加,结果是多少?

  6、完成练习十四第9题。

  学生完成后师指出:百分号前面的数可以大于100。

  思考:如果将佳美超市的营业额看作100份的话,至诚超市与大达超市各应看作是这样的多少份?

  7、完成练习十四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三、拓展延伸

  出示练习十四第11题。

  师小结:若两校总人数相同,则女生人数也相同;若两校总人数不同,则女生人数也不同。生分组讨论,充分发表见解

  四、课堂总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在哪些知识上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3课时 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教学内容:

  课本第86-87页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四第12-15题。

  教学目标:

  1、利用已有知识迁移、类推、发现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规律和方法。

  2、理解、掌握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进一步体会数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3、通过合作交流、探索发现等数学学习活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

  探索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知引入

  1、出示例2。

  师问:1.15倍是指什么?110%是什么意思? 讨论:比较两位同学完成仰卧起坐个数多少的方法?

  师再问:求谁完成的个数多?

  2、师明确:要比较两位同学完成仰卧起坐个数的多少,就是要比较1.15和110%这两个数的大小。

  二、讨论比较方法

  1、师:讨论一下,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比较出这两个数的大小?

  2、组织交流讨论结果。

  归纳:(1)可以把1.15改写成百分数,与110%比较。

  (2)也可以把110%改写成小数,与1.15比较。

  3、体会互化方法

  (1)师问:怎样将1.15改写成百分数呢?

  师板书:1.15=115%

  (2)完成比较

  因为115%﹥110%;所以1.15﹥110%。王红完成的多。

  想一想:那怎样将110%改写成小数进行比较呢?

  三、归纳改写方法

  1、完成试一试。

  师呈现去掉中间环节的两个等式:

  0.3=30% 0.248=24.8%

  问:百分号前面的数与原来的小数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师:谁能总结一下小数直接改写成百分数的方法?

  2、师:根据刚才总结出的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想一想,怎样直接将百分数改写成小数呢?

  指名说一说,并相机总结。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师:再说一说小数直接改写成百分数的方法。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师:引导学生根据上述发现进行逆推,并在应用规律解题的基础上,适当总结。

  3、完成练习十四第12题。

  4、完成练习十四第13-15题。

  (1)指名说一说:1.36和3.9改写成百分数的过程和结果。

  (2)师:200%和0.7%是怎样改写成小数的?

  五、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你掌握了什么本领?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4课时 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

  教学内容:

  课本第87页例3,“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四第16-20题。

  教学目标:

  1、利用已有知识迁移、类推、发现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规律和方法。

  2、理解、掌握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进一步体会数学

  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3、通过合作交流、探索发现等数学学习活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分数、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小黑板出示

  1、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百分数。

  0.12 1.8 5 0.07 0.109

  2、把下面的百分数改写成小数。

  106% 0.8% 34% 200%

  3.、把下面的分数改写成小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出示例3。

  (2)引导讨论。

  师问:你会用百分数表示上面的分数吗?

  (3)师根据学生发言评点两种方法。

  方法一:将分数先改写成小数,再改写成百分数。

  方法二:将分数先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改写成百分数。

  2、教学方法一。

  师问:分数可以怎样改写成小数?

  指出:在除不尽的情况下,一般保留三位小数,也就是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3、教学方法二。

  (1)师:有时候,也可以将分数先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改写成百分数。

  例如:3/5=60/100=60%

  (2)像这样很容易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还有哪些?

  (3)这种方法有没有局限性呢?引导学生思考。

  (4)引导归纳:将分数先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改写成百分数这种方法有它的好处和局限性,同学们要合理善用。

  4、完成“练一练”。

  先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再归纳。

  师:根据以上学习,说一说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方法。哪些地方要特别注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师:分数化成百分数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

  (1)能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先将分数化成父母是100的分数,再改写成百分数;

  (2)不能的,用除法先将分数改写成小数,再化成百分数;

  (3)除不尽时,要保留三位小数;

  (4)百分数化成小数,要注意运用约分和通分。

  2、完成练习十四第16题。

  独立完成、评价。说一说“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思考过程。

  3.完成练习十四第17题。

  先分别说一说:4/7和9/11改写成百分数的过程,125%和0.6%改写成分数的过程。

  4、完成练习十四第18题。

  提醒学生:能化简的要先化简。

  5、完成练习十四第19、20题。

  指名分别说一说每组中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意义。

  四、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掌握了什么知识?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5课时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教学内容:

  课本第91页例4,“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类推、迁移旧知,掌握“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教学重点:

  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方法。

  教学难点:

  解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知引入

  出示例4及统计图。

  1、让学生看图说说已知的条件,以及根据这些条件所能解决的问题。

  2、在学生讨论中相机提出教材中的问题

  3、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4。

  (1)探索列式。

  师问:如果要求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百分之几,怎样列式?

  追问:为什么这样列式?

  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方法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方法是一样的

  (2)探索计算。

  师:你会计算出结果吗?

  师:这两种方法都是可以的,具体计算时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完成“试一试”。

  师:要求王红跑的路程是林小刚的百分之几?怎样列式,你是怎样计算的?

  指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通常直接用一个数去除以另一个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第1题。

  生独立完成,汇报结果。

  2、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

  指名回答列式及结果,进一步明确方法。

  生完成后汇报交流。

  3、完成练习十五第2题。

  提醒学生:单位“1”是什么?这两题在列式时要注意什么?

  4、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在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6课时 百分率

  教学内容:

  课本第92页例5和“练一练”,练习十五第4-8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百分率的意义,完善统计的初步知识,了解百分率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习兴趣。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率的意义。

  教学难点:

  有关百分率的计算。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新知引入

  出示例5及统计图。

  1、让学生看图说说已知的条件,以及根据这些条件所能解决的问题。

  2、在学生讨论中相机提出教材中的问题。

  3、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5。

  (1)出示例5及统计表。

  师:什么叫做出勤率?

  师指出:出勤率就是实际出勤人数占应出勤人数的百分之几

  师:你会求出周一田径队的出勤率吗?

  指名回答,适时板书。

  39÷40=0.975=97.5%

  (2)总结出勤率的计算方法。

  师:任意选择两天的数据,分别算出相应的出勤率。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第2题。

  先说一说成活率的含义,再列式计算。

  2、完成“练一练” 第3题。

  要引导学生充分交流,以进一步体会百分率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独立完成、评价

  3、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

  直接写出得数,完成集体核对。

  生完成后汇报交流

  4、完成练习十五第5题。

  提醒学生:单位“1”是什么?在列式时要注意什么?

  5、完成练习十五第6题。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在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五第7、8题。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7课时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教学内容:

  课本第93页例6和“练一练”,练习十五第9-1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

  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

  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引

  1、说出数量关系式。

  红花比黄花多1/3。

  ( ) =( ) ( )÷( )=

  2、口答,只列式不计算。

  ①5是4的百分之几?4是5的百分之几?

  ②甲数是50,乙数是40,甲数比乙数多多少?甲数比乙数多的是乙数的百分之几?

  ③甲数是48,乙数是64,甲数比乙数少多少?甲数比乙数少的是甲数的百分之几?

  3、应用题。

  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提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怎么思考?

  二、探究

  1、出示例6。

  指名读题后让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

  分析题目提供的信息、师生共同画线段图。

  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1)单位“1"的量是什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谁和单位"1"的量进行比较?

  (3)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能否转化成谁是谁的百分之几?

  (4)有几种解法?

  学生独立尝试解决这道题。

  全班交流解决方法。

  指名说说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追问: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是怎样计算的?要求4公顷相当于16公顷的百分之几,又是怎样算的?综合算式应该怎样列?

  进一步引导:还有其他不同的想法吗?

  “根据两个已知条件,可以求出实际造林面积相当于计划的百分之几”,你会列式解答这个问题吗?

  学生列式计算后追问:这里得到的125%与刚才得到的25%这两个百分数有什么关系?

  联系学生的讨论明确:从125%中去掉与单位1相同的部分,就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百分数。

  2、出示问题: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

  启发:根据例题中问题的答案猜一猜,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学生作出猜想后,暂不作评价。

  提问:这个问题又是把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

  比较时以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

  要求“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就是求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

  你打算怎样列式解答?还能列出不同的算式吗?

  学生列式计算后讨论:这个答案与你此前的猜想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

  3、和例6比较。

  小结:与例题中的问题都是把实际造林面积与原计划造林面积进行比较,但由于比较时单位1的数量不同,所以得到的百分数也就不同。

  三、完成“练一练”

  1、要求学生自由读题。

  2、学生讨论后,要求他们各自列式解答。

  3、根据学生在解答过程中的表现,相机提问:计算中有没有遇到什么新的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后,组织适当的交流。

  四、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五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如果有学生感到困难,可启发他们先画出相应的线段图,再根据线段图进行思考。

  2、做练习十五第10题。

  先让学生说说对问题的理解,再让学生列式解答。可提醒学生把计算的商保留三位小数。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时,通常可以怎样思考?计算过程中还要注意些什么?

  六、布置作业:

  练习十五第11题。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8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第96页练习十五第12-17题.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巩固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

  百分之几”问题的思考方法。

  2、进一步明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这两类问题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的思考。

  教学重难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能够分析不同的情况,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如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二、练习:

  (一)根据下列问题你能想到怎样的数量关系。

  1、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百分之几?

  2、实际超产百分之几?

  3、一种服装售价降低百分之几?

  4、用水量九月份比八月份节约百分之几?

  (二)口答。

  1、100千克比80千克多百分之几?

  2、35人比40人少百分之几?

  (三)完成练习十五的第13题。

  学生自己读题后独立解决。

  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解答第(2)题时还有别的方法吗?

  比较这两题有什么不同?

  (四)完成练习十五的第15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组织交流和比较。

  重点把第(2)、(3)题与第(1)题比较。

  (五)只列式,不计算。

  1、学校开展节电活动,十月份用电由计划的200度降低到120度,降低了百分之几?

  2、同学们参加达标活动,达到优的原有50人,现在增加了15人,增加了百分之几?

  3、十月份计划生产1000台机器,实际超额200台,超产了百分之几?

  (六)完成练习十五第16题。

  学生读题,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明确:“巧克力的价钱比奶糖贵百分之几”,就是“巧克力的价钱比奶糖多百分之几。”

  学生解答后交流思考过程。

  (七)完成练习十五第17题。

  学生独立解答。可以用计算器计算。完成后交流。

  (八)根据所给信息,选取条件和问题,编写题目并解答。

  ①今年造林40公顷

  ②去年造林32公顷

  ③今年比去年多造林8公顷

  ④去年比今年少造林8公顷

  ⑤今年比去年多造林百分之几?

  ⑥去年比今年少造林百分之几?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练习十五第12、14题。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9课时 纳税

  教学内容:

  课本第97页例7,“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纳税和税率,理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继续感知数学就在身边,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3、培养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渗透生活即数学的教学思想。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了解纳税

  教师介绍: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用于发展经济、国防、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以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保卫国家安全。因此,任何集体和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税收的种类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种。

  提问:你知道生活中到税务部门纳税的事吗?那么究竟什么是纳税,纳税额应该怎样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纳税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7。

  出示例7:星光书店八月份的营业额中应纳税部分是60万元。如果按该部分的5%缴纳增值税,这个书店八月份应缴纳增值税多少万元?

  指名学生读题后全班学生再次读题。

  提问:题里的按营业额中应纳税部分的5%缴纳增值税,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尝试练习。

  学生可能有下面两种方法:

  方法1: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来计算。

  方法2: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

  集体订正,教师板书算式。说说这题你是根据什么来列式的?

  强调:求应纳税额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就是把应该纳税部分的总收入乘以税率百分之几,就求出了应纳税额。

  2、做“试一试”。

  提问:这道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生:先求5000元的20%是多少?再求实际获得的奖金。

  学生板演与齐练同时进行,集体订正。

  3、完成练一练后全班交流。

  三、反馈练习

  只列式不计算。

  1、一家运输公司10月份的营业额中应纳税部分是260000元,如果按该部分的3%缴纳增值税,10月份应缴纳增值税多少万元?

  2、李华买了一辆12万元的汽车,按规定买汽车要缴10%的购置税。他买的这辆汽车一共要付多少元?

  四、课堂总结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内容?认识到什么?如果没有纳税,国家就筹集不到必要的资金为大家办事。因此,我国宪法规定每个集体和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希望同学们长大了争当纳税先锋,为祖国的繁荣贡献力量!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六第1-3题。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10课时 利息

  教学内容:

  课本第98页例8,“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六第4-6题。

  教学目标:

  1、了解储蓄的含义。

  2、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

  3、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存款利息。

  教学重点:

  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

  教学难点:

  利用计算公式进行利息计算。

  课前准备:

  存款单、有关利率表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从师生谈话中引出"压岁钱"的话题。

  师:老师与你们一样大的时候,过年最开心的也是能拿压岁钱,那么你们现在过年一般能拿到多少压岁钱?

  师:我相信每个同学都有压岁钱拿,但是不管多少,都是长辈对我们的关心。你们拿了那么多的压岁钱,是不是都买鞭炮放了?那么你们是如何处理压岁钱的呢?(引导学生存入银行)

  2、联系生活,理解有关利息的知识。

  师:压岁钱有那么多,除了一部分消费外,多余的存银行。那么你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储蓄的知识?(生1:定期利率比活期利率高。生2:活期可以自由地拿,定期不到时间要用身份证才能拿。……)

  师:储蓄有定期和活期之分,定期储蓄的利率较高,就是拿到的什么比较多?(生齐答:利息。师板书)

  师:那么谁来举例说明一下哪一部分是利息呢?

  (师:那么存人的一千元又叫什么呢?(生:本金。师板书)

  师:看来定期储蓄的利率比较高,定期储蓄中又分了一些类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整存整取。我们来看下这张表,你知道了些什么?(出示例1的储蓄年利率表)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8。

  学生读题后说说题目的意思

  教师提问:应该选择哪种年利率来计算?为什么?

  学生独立尝试后交流。

  让学生把计算利息的公式补充完整。补充问题:两年后他从银行拿回的钱一共是多少?

  2、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交流核对。

  3、完成练一练。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十六第4题。

  四、课堂总结

  什么是利息?什么是本金?利息的多少一般由什么决定?你还知道什么?如何计算利息?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六第5、6题。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11课时 折扣

  教学内容:

  课本第99页例9和“练一练”,练习十六第7-10题。

  教学目标:

  懂得商业打折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相同,并能正确地解答这类应用题。

  教学重点:

  按折扣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对折扣的理解,并正确列出算式。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春节假期是人们旅游和购物的好时机,许多商家都看准这一机会,搞了许多促销活动。课前我让同学们去了解一些商家的促销手段,有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信息。

  刚才很多同学都说出了一个新的词:打“折”。同学们所说的“打八折、打五折、打七六折、买一赠一、买四赠一”等都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打“折”。

  二、实践感知,探究新知

  1、提问:看到“打折”两个字,你会想到什么?

  学生全班交流。

  小结:工厂和商店有时要把商品减价,按原价的百分之几出售。这种减价出售通常叫做打“折”出售。

  出示:华联超市的毛衣打“六折”出售。

  提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那如果打“五折”是什么意思?打“八折”呢?

  小结:“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提问:一件衬衫打“八五折”出售是什么意思?打“七六折”呢?

  质疑:刚才很多同学课前了解到的的信息中都有打“折”一词,现在请你说说你了解到的信息是什么意思?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打折信息的意思。

  提问:说一说下面每种商品打几折出售。

  ① 一辆汽车按原价的90%出售。

  ② 一座楼房按原价的96%出售。

  ③ 一只旧手表按新手表价格的80%出售。

  2、教学例9。

  学生自己读题。

  出示例9的场景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获取到哪些信息。

  提问:你知道“所有图书一律打八折销售”是什么意思吗?

  提问“现价是原价的80%”这个条件中的80%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要以哪个数量作单位1?这本书的原价知道吗?你打算怎样解答这个问题?

  学生独立尝试。

  全班交流算式和思考过程

  解:设《趣味数学》的原价是ⅹ元。

  ⅹ80%=12

  ⅹ=12÷0.8

  ⅹ=15

  答:《趣味数学》的原价是15元。

  3、引导检验,沟通联系。

  启发:算出的结果是不是正确?你会不会对这个结果进行检验?

  先让学生独立进行检验,再交流交验方法。

  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可以求实际售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看结果是不是80%;也可以用原价15元乘80%,看结果是不是12元。

  4、指导完成“练一练”。

  先让学生说说《成语故事》的现价与原价有什么关系,知道了现价怎样求原价。再让学生根据例题中小洪的话列方程解答。学生解答后交流:你是怎样想到列方程解答的?列方程时依据了怎样的相等关系?你又是怎样检验的?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六第7题。

  指名口答。

  2、做练习十六第8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对学生解答的情况适当加以点评。

  四、课堂总结

  提问:回忆一下,打折是什么意思?一件商品的现价、原价与折扣之间有什么关系?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六第9、10题。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12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1页练习十六第11-1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税率、利率、折扣的含义,知道它们内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税率、利率、折扣的含义。

  教学难点:

  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找出下列各题中的单位“1”,并说出下列句子的含义。

  (1)一件上衣打八折售出。

  (2)今年的营业额比去年增加20%。

  (3)定期三年的存款年利率是5.00%。

  2、计算。

  40%X=144 X-25%X=3 X+20%X=180

  二、比较练习

  (1)一台电视机原价1800元,打九五折销售,现价多少元?

  (2)一台电视机打九五折后的售价是1710元,原价多少元?

  学生独立练习,完成后讨论比较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六第12题。

  读题,引导提问:“一共可取回多少元”是什么意思,首先必须求出什么?

  学生独立解答。

  2、做练习十六第13题。

  (1)引导学生弄清题中两个分数的不同含义。

  (2)找出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3)独立解答,完成后交流解法。

  3、独立完成第14、16题。

  学生独立练习后由学生进行交流评讲。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六第11、15、17题。

  六、指导阅读“你知道吗”知识。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13课时 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1)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2--103页例10和“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3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已学会的一些基本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引出列方程解一些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方法。

  2、能根据题中的信息,熟练地找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

  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找等量关系。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垫练习

  (一)解方程:

  χ+40%χ=7 χ-15%χ=10.2 140%χ-χ=0.5

  (二)列出方程解应用题。

  (1)阳光机械厂有职工130人,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 。阳光机械厂男、女职工各多少人?

  (2)阳光机械厂中男工人数比女工人数少26人,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3/5。阳光机械厂男、女职工各多少人?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0,出示例10。

  (1)读题,理解题意

  问:60%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要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你能想出怎样的数量关系式?

  (2)让学生根据上面的分析画线段图

  (3)学生列方程解答

  (4)交流解答过程及结果

  (5)让学生尝试检验 ;

  (6)小结:这样的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求的是什么?我们可以怎么思考?

  2、教学“练一练”。

  (1)第1题,先把数量关系填写完整,再列方程解答。

  (2)第2题,学生独立尝试解答,完成后交流讨论:

  1、是怎样想到列方程解的?

  2、列方程时,依据了怎样的等量关系?

  三、课堂总结

  今天学的百分数应用题有什么特点?解决这类题目怎样思考?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七第1-3题.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14课时 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2)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4页例11和“练一练”,练习十七第4-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解答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

  2、通过练习,体会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正确理解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找应用题的等量关系。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垫练习

  (一)找出单位“1”

  1、一本书已经看了40%。

  2、实际比计划节约 25%。

  3、今年产量比去年提高12%。

  4、乙数比甲数少20%。

  (二)根据所给信息,说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1、一条路,已修了全长的60%。

  2、一种彩电,现价比原价降低10%。

  3、 松树的棵数比柏树多1/3。

  (三)列式解答。

  钱大伯原计划培育400棵树苗,实际比原计划多培育20%,实际培育树苗多少棵?

  学生独立解决后全班交流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1。

  出示例11:

  (1)读题,理解题意。

  (2)分析题意、说数量关系式。

  提问:比原计划多20%,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

  (3)让学生画图,根据图进一步理解以上问题。单位“1”知道吗?

  (4) 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相关数量。

  (5)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原计划的棵数+比原计划多的棵数=实际培育的棵数。

  (6)让学生独立列方程解答。

  (7)检验。

  2、进行对比。将复习题和例11进行对比,找出异同。

  3、教学“练一练”

  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提问:题中的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是怎样的?

  三、巩固练习

  1、列式计算。

  (1)一个数的75%比30的25%多1.5,求这个数。

  (2)一个数的25%比它的75%少30,求这个数。

  2、对比练习。

  ①某工厂六月份用煤60吨,六月份比五月份少用煤25%,五月份用煤多少吨?

  ②某工厂六月份用煤60吨,五月份比六月份多用煤25%,五月份用煤多少吨?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七第4-8题。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15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5--106页练习十七第9-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掌握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2、通过练习,沟通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找准应用题的等量关系。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找出下列各题中的单位“1”,并说出下列句子的含义。

  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60%。

  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20%。

  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25%。

  加工一批零件,已完成了80%。

  树苗的成活率是95%。

  今年的猪肉单价比去年上涨了80%。

  二、比较练习

  第一组;

  (1)一桶油共35千克,用去的是剩下的25%,用去和剩下各是多少千克?

  (2)一桶油用去的比剩下的少21千克,用去的是剩下的25%,用去和剩下各是多少千克?

  (3)一桶油剩下的是28千克,用去的是剩下的25%,用去的是多少千克?

  (4)一桶油用去了7千克,用去的是剩下的25%,用去的是多少千克?

  学生独立练习后将这四题逐一比较(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二组;

  (1)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30%,第二天修了40米,两天正好修了全长的一半,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2)一根钢管长30米,第一次接去全长的 ,第二次截去 米,还剩多少米?

  学生独立练习后将这两题进行比较(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七第10题。

  (1)读题,理解含有分数的条件,说出等量关系。

  (2)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2、做练习十七第14题。

  (1)引导学生弄清题中两个分数的不同含义。

  (2)找出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3)列方程解答。

  3、独立完成练习十七第11、12、13题。

  学生独立练习后由学生进行交流评讲。

  四、课堂总结

  让学生说说这节所学的知识。

  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时怎样思考?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七第9、15题。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16课时 整理和复习(1)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7页“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第1-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式,理解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在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2、通过类比和归纳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

  教学重难点:

  理解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整理

  1、让学生回忆本单元学习了什么?

  小组讨论:是怎样理解利率、税率和折扣的?

  举例说说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百分数应用题。

  我们已学习了哪几种类型百分数应用题?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

  (2)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3)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二、复习(百)分数应用题的思考方法

  1、先判断单位“1”的量,再说出数量关系。

  平山绿茶的单价是太湖碧螺春单价的60%

  种一批茶树,已种了80%

  太湖碧螺春的面积比平山绿茶的面积少20%

  茶苗的成活率是95%

  今年的茶价比去年提高了20%

  某商品打八折出售

  数学期中考试的优秀率为52%

  实际节约了15%

  今年比去年增产25%

  归纳总结:单位“1”的量(百)分率 = (百)分率对应的量

  2、分类归纳,集中比较。

  (1)饲养场有鸡500只,鸭600只,鸭是鸡的百分之几?

  (2)饲养场有鸡500只,鸭600只,鸡比鸭少百分之几?

  (3)饲养场有鸡500只,鸭600只,鸭比鸡多百分之几?

  (4)饲养场有鸡500只,鸭是鸡的120%,鸭有多少只?

  (5)某公司20__年平均每月的销售额是12万元,如果按销售额的15%缴纳消费税, 该公司全年应缴纳多少消费税?

  (6)我校今天学生的缺勤率是2%,有420人到校上课。全校有学生多少人?

  (7)一种商品,按原价的八折出售是160元。原价是多少元?

  (8)王大妈买了1500元的国家建设债券,定期3年,如果年利率是2.89%。到期时她可以获得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

  3、先列式,然后思考:

  (1)这些应用题分别是哪一种类型的百分数应用题?

  (2)每种类型的百分数应用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对以上各题,可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归纳出三种类型。

  通过对比,使学生加深理解,巩固百分数各类型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

  三、指导完成练习与应用第1-6题

  1、完成第1、2题。

  (1)先独立完成。

  (2)交流点评。

  (3)总结有关百分数实际问题的特点及思考方法。

  2、完成第3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总结:当单位“1”已知时,可以直接用乘法求出相关的未知量;当单位“1”未知时,通常用方程解答。

  3、完成第4题。

  (1)理解出油率的意思。

  (2)明确出油的原料、油、出油率的关系。

  (3)填表计算。

  4、完成第5、6题

  (1)先画图

  (2)解答

  (3)强调:单位“1”的量已知和未知时的不同处理方法。

  四、课堂总结

  这节学过后你进一步明白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与应用第7、8题。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17课时 整理和复习(2)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8页“练习与应用”第9-13题。“探索与实践”第14-1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巩固用百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索和实践,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百分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3、通过评价与反思,激励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理解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补充训练

  (一)根据信息,先提出问题,再选择不同的方法解答。

  (1)某水果种植专业户今年秋季收水果50000千克,十月份卖出了45% ,十一月份卖出了30%,_______?

  (2)中大附小开展节约用电活动,十月份用电450度,比九月份节约了10%,?

  先由学生同桌合作提出问题,再又全班学生交流后独立解决,最后全班交流做法

  (二)一组基本应用题。

  1、菜籽的出油率是42%。榨制出200千克菜油,需多少千克菜籽?

  用450千克菜籽能榨制多少千克菜油?

  2、我校本月用电1200度,比计划用电节约200度。节约百分之几?

  3、学校科技组有20人,舞蹈组人数是科技组的20%,又是田径组的30%。田径组有多少人?

  4、某服装厂一月份计划生产5000套童装,实际生产了5800套,实际比计划超产了百分之几?

  5、一台电脑原价4500元,现在降价900元出售,降价了百分之几?

  6、一套家具降价400元后以3600元出售,降价了百分之几?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进行交流评讲

  二、练习与应用

  1、完成第10、11题。

  (1)独立解答。

  (2)交流算法。

  2、完成第12题。

  (1)理解题意,适当解释“合金”的意思

  明确:一块黄铜的千克数由两部分组成,是一铜的,一是锌的千克数。

  三、探索与实践

  1、指导第14题。

  (1)理解题意。

  (2)布置任务。

  2、指导完成第15、16题。

  让学生课后分组调查必要的数据填写完成。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与应用第9、13题。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百分数

  第18课时 互联网的普及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0--11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实际,通过调查、整理数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百分率的认识。

  2、让学生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整个统计过程,体会选取样本进行调查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再利用样本的统计资料分析整体状况的统计思想。

  3、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阅读与讨论

  1、师:同学们,你们了解互联网吗?谁上过网,利用互联网我们可以做哪些事呢?

  全班交流。

  说明:在互联网上,我们可以学习、工作、经商、娱乐等等,互联网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2、出示P110表格。

  问:你能读懂这个表格吗?互联网普及率是表示什么意思?

  20__年互联网普及率是多少?表示什么?20__年呢?20__年呢?

  追问:你知道20__年互联网普及率是4.6%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吗?为什么用上网人数除以人口总数?

  看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交流。

  二、统计与分析

  1、调查方案设计。

  师:同学们,你们上过网吗?在哪里上的?要想知道我们班同学中互联网的普及情况可以从哪方面了解这个问题?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要知道我们班学生互联网的普及率就要知道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人,上网的有多少人。

  追问:如果老师想知道我们六(2)班学生家庭互联网的普及率,又需要我们事先做怎样的调查呢?

  学生交流,教师指导。

  2、数据统计。

  (1)分组设计统计表。

  要求:自己设计统计表,统计出本小组接入互联网家庭户数、上网学生数及同学家庭成员上网人数。

  小组之间交流设计统计表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评选出最佳统计表。

  (2)学生分组统计。

  利用刚才评选出的最佳统计表统计本小组的情况,并在全班交流。

  (3)全班情况统计。

  讨论:怎样在小组统计的基础上进行全班接入互联网户数、全班上网学生数、及全班同学家庭成员上网人数统计?

  汇总全班统计数据。

  3、统计计算普及率。

  (1)学生计算普及率。

  师:我们已经把全班接入互联网户数、全班上网学生数及全班同学家庭成员上网人数统计出来了,仅看看这些数字我感觉还不够清楚,达不到数据分析的目的,我们最好还要怎样做?(算出普及率)

  你们会算吗?试一试。

  (2)对普及率结果进行分析。

  通过上面的统计和分析,你认为我们班同学家庭互联网的普及率怎样?有什么想法?

  过渡:我们现在互联网的普及程度很高,说明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那你们在互联网上都做些什么呢,你能进行一个调查吗?想一想应该怎样设计统计表?

  4、学生上网内容调查。

  先小组统计,再全班汇总。

  让学生计算出查阅资料、学习知识、阅读新闻、联系同学、下载音乐的人数各占上网人数的百分比。

  引导思考:通过上面统计结果,你有什么想法?

  师适时引导学生:网络有利有害,要科学合理上网。

  三、回顾与反思

  引导学生交流:通过这一节课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向学生介绍数据统计的方法和作用。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范文 (五)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学期工作计划结合班级学生及数学学习的具体情况,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迅速实际数学能力为重点,力求挖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在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二、复习形式:

  分类复习、综合复习

  三、复习内容:

  本册教材9个单元:

  1、分数乘法

  2、位置与方向(二)

  3、分数除法

  4、比

  5、圆

  6、百分数(一)

  7、扇形统计图

  8、数学广角—数与形

  9、总复习

  复习时按照整册教材的知识体系分——分数乘法和除法以及比和百分数(一)、圆和位置与方向(二)、扇形统计图和数学广角这三大块来进行知识的梳理。

  四、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连贯分数乘法、除法的知识点,对分数计算有整体的认识,建立有关分数综合计算的认知结构。

  2、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位置与方向可以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具体位置,增强学生数学联系生活的理念。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圆特征,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相关知识和计算,在观察物体中加深对物体和相应视图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统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读懂扇形统计图,会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统计图。

  5、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6、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经历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以及整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五、具体安排:(略)

  六、复习措施:

  1、教会学生复习方法,先全面复习每一单元,再由学生主动重点复习有关重点内容。

  2、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3、加强补差,让优等生帮助后进生。

  4、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单元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相继进行口算能力的培养。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范文 (六)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下列各题。

  2.把下列假分数改写成带分数。

  3.把下列带分数改写成假分数。

  让学生独立完成。巡视时注意学生发生错误的情况,加强个别辅导。做完后集体订正。

  二、新课

  1.教学例5。

  教师出示例5:

  教师:我们学过的分数乘法中有带分数的应该怎么办?(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再乘。)

  教师:那么在分数除法中有带分数的,应该怎样计算?(也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教师让学生把例5中的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独立计算,巡视时。注意学生将除法转化成乘法的同时是否将除数改写成它本身的倒数,约分是否有错等。做完后集体订正。

  2.做教科书第39页中间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集体订正。

  3.教学例6。

  (1)准备题。

  ①的3倍是多少?②的是多少?③的是多少?

  教师:这三道题按照题意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按照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计算。)

  教师让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

  (2)教学6。

  教师出示例6:

  教师指名说题目的条件和问题。

  教师:如果例6中的一个数已知的,那么求一个数的几倍应该怎样计算?(应该用乘法计算。)

  教师:从上节课学习过的内容来看,例6怎样解答比较方便?(用方程解答比较方便。)

  教师:应该设什么数为未知数x?(设这个数为未知数x。)

  让学生列方程解答。巡视时,注意学生设未知数、书写是否规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做完后集体订正。

  4.做教科书39页下面做一做题目。

  让学生独立完成。巡视时,注意学生设未知数和书写规范方面的问题。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第1题第1行的小题。

  让学生装独立完成。做完后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第2题的前2个小题。

  让学生装独立完成,做完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十第3题的第(1)~(3)题。

  第(1)题:教师先让学生读题,弄清题目的'条件和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再列方程解答。做完后集体订正。

  第(2)、(3)题:让学生装独立完成。订正时,让学生装说一说是根据什么列方程式的?(根据乘法的意义。)

  4.做练习十的第5题。

  教师先让学生读题和分析数量关系,再列方程解答。做完后集体订正。

  四、作业

  练习十第1题第2行的小题,第2题的最后一个小题,第3题的第(4)题,第4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范文 (七)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2.学会通过测量描述物体在平面图上的具体位置。

  3.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根据描述物体在平面图上的具体位置。

  教具准备:直尺、量角器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交流例题1中有关台风的消息。

  ⑴同学们听说过台风吗?你对台风有什么印象?

  ⑵教师叙述有关台风的消息:目前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距离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

  师:听到这侧消息,你有什么感想?

  启发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关注台风的位置和动态。

  2.导入新课

  现在台风的确切位置在哪里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确定物体位置的知识。

  [板书课题:位置与方向(一)]

  二、探究新知

  ㈠教学题例1

  1.小黑板出示例1的相关内容。

  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

  (启发学生观察时关注以下几方面的信息: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哪里;以哪里为观测点;图中台风中心的个体位置在哪里。)

  2.交流确定台风中心具体位置的方法。

  ⑴让学生尝试说说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

  ⑵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引导。

  提问: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

  (东偏南30°表示的是台风中心位置相对于A市所在的方向,也就是台风中心位置与A市的连线和正东方向的夹角是30°,即正东方向往南偏30°。)

  ⑶小结确定位置的方法。

  提问:如果只有一个条件,能够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吗?

  引导学生得出:要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必须知道两个条件,即物体所在的方向和物体在这个方向上距离观察点的距离,简单地说就是要用“方向+距离”的方法来确定物体所在的具体位置。

  3.组织计算:

  师:现在我们知道台风中心所在的具体位置了,那台风大约多少小时后到达A市呢? 学生独立计算,组织交流。

  600÷20=30(小时)

  4.练习:教科书20页做一做。

  三、作业:练习五的2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知道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关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

  板书设计

  位置与方向(一)

  确定观测点

  确定物体在观测点的什么位置

  确定物体距离观测点的距离

  第二课: 位置与方向(二 )

  教学内容: 教材第20、21页相关内容及练习题

  教学目标:

  1.学会根据描述在平面图上画出物体的具体位置,掌握画图的方法。

  2.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根据描述标出物体在平面图上的具体位置。

  教具准备:直尺、量角器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名师点拨第二题。

  二、教学例题2

  1.教师叙述例题2中一段文字,并小黑板出示题目。

  提问:在例题1的图中,B市、C市的具体位置应该标在哪里呢?请你在例题1的图中标出B市、C市的具体位置。

  2.尝试画图。

  ⑴学生独立思考怎样标出B市、C市的具体位置。

  ⑵小组交流作图的方法。

  ⑶尝试画图。

  教师巡视交流,参与部分小组讨论,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3.组织全班交流。

  展示学生完成的作品。

  组织交流和评议,通过交流明白在图上标出B市、C市位置的方法。

  B市:先确定方向,用量角器量出A市的北偏西30°(量角器中心点与A市重合,量角器0刻度线与正北方向重合,往西量出30°);再表示距离,用1cm 表示100km,B市距离A市200km,在图上也就是2cm。

  C市:先确定方向,直接在图上找到A市的正北方向,再表示距离,用1cm表示100km,C市距离A市300km,在图上也就是3cm。

  4.算一算。

  台风到达A市后,移动速度变为40千米/时,几小时后到达B市?

  200÷40=5(小时)

  5.总结画图的基本步骤。

  交流:你们认为在确定物体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

  总结:

  (1)确定平面图中东、西、南、北的方向。

  (2)确定观测点。

  (3)根据所给的度数定出所画物体所在的方向。

  (4)根据比例尺,定出所画物体与观测点之间的图上距离。

  6.练习

  教材第21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进行画图。

  三、作业

  练习五7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知道在平面图上标明物体位置的方法是先确定方向,再以选定的单位长度为基准来确定距离,最后画出物体的具体位置,标出名称。

  板书设计;

  位置与方向(二)

  确定平面图中东、西、南、北的方向。

  确定观测点。

  根据所给的度数定出所画物体所在的方向。

  根据比例尺,定出所画物体与观测点之间的图上距离。

  第三课: 位置与方向(三)

  教学内容: 教材第22页相关内容及练习题

  教学目标:

  1、能用语方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根据描述画出具体的路线示意图。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用语方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根据描述画出具体的路线示意图。

  教学难点:能根据观测点的变化灵活描述路线。

  教具准备:量角器、三角尺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

  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知道了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哪几个条件?分别让学生说一说。

  (确定物体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确定物体相对于观测点的距离。)

  2.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位置与方向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位置与方向(三)]

  二、探过新知

  ㈠教学例题3。

  1.出示台风的大致路径图。

  (1)让学生在路径图上分别找一找:台风生成地、A市、B市、路径图上的方向标。(2)指名汇报。

  2.提出问题。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台风的移动路线吗?

  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进行如下适当启发:

  台风生成以后,先是沿正西方向移动 km,然后改变方向,向西偏北 方向移动

  了km,到达A市。接着,台风又改变了方向,向 偏 30度方向移动了 km,到达B市。

  3.组织交流。

  指名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通过交流活动让学生明白台风到达一个新的位置后,要以新的位置作为观测点来判断台风运行的方向。

  4.小结描述路线的方法。

  描述路线时要讲清楚“从哪里出发”“沿什么方向”“移动多少距离”“到达哪里”。

  (二)出示教材第22页“做一做”。

  1.提出要求。

  根据下面的描述画出路线示意图

  2.小组讨论画图方法。

  ⑴学生小组讨论怎么样画图。

  教师巡视,参与个别小组讨论。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范文 (八)

  一、学生数学学习成绩整体情况分析

  从上学期期末统考成绩来看,我校毕业班数学平均分为78.6分,及格率92.4%,整体成绩位于全市中上水平。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我班数学教学质量,根据我校实际,制定以下复习策略。

  二、复习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1、加强对毕业班工作的领导,要求学校领导亲自抓,负总责。把毕业班成绩和领导综合考核成绩紧密结合,在物力、财力和时间上给予大力支持,保证毕业班复习工作顺利进行。

  2、要求任课教师要在复习中采取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紧密结合,采取抓两头促中间,保证优生学得好,后进生留得住,抓两头就是要保证及格率,促中间就是要保证平均分。

  3、充分利用我校网络教研资源和优势,开设期末复习研讨平台,与校内外教师和专家广泛交流,互相学习;开拓教师的视野,提高复习效率和效果。

  4、劳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复习阶段体育课、音乐课不停课,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娱乐时间。

  三、复习时间:

  6月10日-------6月27日。

  四、复习方法:

  根据前一阶段教材中的整理和复习的教学以及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考试命题的特点。复习方法将以试题归类复习为主,把所学知识归类为数学概念和基本技能、操作题、计算和解决问题四大板块进行复习。其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解答各种试题的能力,为在期末测试中取得好的成绩打好基础。

  五、具体复习内容分析与安排

  (一)、数学概念和基本技能的复习(6月10日-----6月15日)

  这类习题主要通过填空、判断、选择来进行复习。他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概念、性质、公式、法则理解的基础上能进行综合应用的能力。所以复习时要在学生掌握和理解各种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的基础上,教师注意帮助学生弄清楚各种概念、法则、性质的联系和区别,然后进行专项练习,让学生见识各种不同题型,从而提高学生解答此类试题的能力。主要的复习方法就是通过典型例题的比较、分析对比后进行专项练习来进行。

  (二)操作题(6月16日)

  这类试题主要体现在空间图形方面,主要考察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在试题设计时把常见的图形计算改为先按要求作图,通过“画和量的操作得到数据后再进行相关的计算。如在长方形中

  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一个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一个

  梯形。

  (1)这个梯形中的角是( )度。

  (2)请量出相关数据,分别求出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所以此类试题复习时要力求从问题情景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推广的基本过程。

  (三)、计算的复习(6月19日---6月20日)

  1、口算的复习:注意估算.和运算顺序的把握。

  如:1x4/51x4/51/9-1/91/9

  2、解方程和解比例:注意加减法以三位数为主,乘法因数不超过两位数,除法中除数不超过两位数。同时要让学生掌握解方程和解比例的依据是什么。

  3、混合运算,把握好难度,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四步,分数四则混合计算中不出现小数和带分数,注意简便方法的应用。

  4、列式计算:注意列方程和算术的两种方法应用。

  做好重点知识点的复习,会让你在考试中如鱼得水。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年级数学复习重点以供大家学习。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范文 (九)

  一、班级学生数学学习情况分析

  六年级共有学生53人,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学生的学习习惯有一定的改善,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绝大多数学生已能按时完成作业。其中还有少部分同学基础较差,只好想办法争取让他们获得一定的进步。

  二、复习内容及要点:

  1、分数乘法

  复习分数乘法和意义和计算方法,记熟单位“1”的判断方法,巩固训练简便计算;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能快速确定一个数的倒数。

  2、可能性

  复习时,能对生活中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出确定性的描述。

  3、分数除法

  复习巩固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强化训练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4、比

  复习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进一步巩固化简比和求比值,让每个学生都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5、圆

  复习圆的组成、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扇形的组成、圆周率的意义、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强化训练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环形的面积。

  6、百分数

  复习百分数的意义、读法、写法,进一步训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复习巩固求百分率的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简单的计算。复习在理解、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地解答有关百分数的问题。

  8、拓展平台

  复习“黄金比之美”和“智慧广场”,了解黄金比,能够用“一一列举”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复习思路

  先分块复习,按照“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的顺序进行,然后进行综合练习,最后按单元引导学生查缺补漏、分层复习,让不同能力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注重在复习中引导学生总结和提炼数学思想方法,并发挥好评价的激励功能。

  四、具体安排

  12.19--23日 引导学生分块复习查缺补漏

  12.26——1.6 综合练习总结提升

  1.9——1.10 再次查缺补漏

  1.11——1.12 期末检测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范文 (十)

  1、带领学生按单元整理复习,巩固基础知识。

  教师要按单元抓准知识的重难点,进行相关知识的整合与链接,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例如应用题的复习,可由简单的分数应用题链接到稍复杂的复合应用题,将知识整合链接起来,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

  平时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低,所以在复习的时候要特别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不只是机械重复的练习,而是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和策略。让学生记住“一看二想三算”看清题目中的数、符号;想好计算的顺序,什么地方可以口算什么地方要笔算,哪里可以简便计算;最后动笔算。

  3、加强与实际的联系

  适应新课标的精神加强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讲练结合精心设计练习,把有营养的知识方法做成有味道的数学问题和练习吸引学生去探究

  5、分层指导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对于中差生和优生在复习上提出不同的要求,复习题分层,指导分层,充分体现问题练习的层次性,让不同的学生在复习中都自己新的收获。

  6、后20%学生有针对性辅导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范文 (十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2、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教学难点

  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课前袁老师让大家收集生活中的一些统计图,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都收集了哪些?(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统计图。)

  教师适机提问:这样的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

  生: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师:说的不错。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会不会用。下星期我们学校将举行秋季运动会,如果我们绘制一幅统计图,要能清楚的反映同学们喜欢各项体育运动的人数,你们认为应该绘制什么样的统计图比较合适呢?

  生:条形统计图。

  师:嗯,不错!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反映出数量的多少。如果我想绘制一幅统计图来表示今天24个小时的气温变化情况,用什么统计图合适呢?

  生:折线统计图。

  师:嗯,老师也同意,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老师还发现有同学找了这样一些图,我们来看看。(对收集这些图的学生提问)你能给大家说说你找的是什么图?

  学生回答。

  师:这样的图也是统计图?那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认识它,一种新的统计图。

  师板书:扇形统计图

  师:从这个题目中,你想学到哪些知识?

  预设:(1)扇形统计图有哪些特点?(2)什么叫扇形统计图?

  (3)怎样作扇形统计图?(4)扇形统计图有什么作用?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说一说

  师:同学们真好学,想知道的可真多啊!那我们就从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开始来了解吧。(课件出示)听了关于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的介绍,同学们能不能从这个宝塔图中知道我们需要的哪种食物最多?其次呢?接着呢?

  看了这幅图,你对同学们的饮食有什么建议呢?

  师:是呀,膳食宝塔图各层位置和面积的不同反映出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这说明了我们要注意健康饮食。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看看笑笑她们家的饮食情况。

  课件出示笑笑家一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统计表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统计表,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表中百分数的意思。

  (学生交流完后,教学利用随机点名请几位学生说一说各百分数的意思)

  师:表格中的总摄入量是指什么?100%是什么意思?

  通过大家对这些百分数的解释,那笑笑家一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是否符合膳食宝塔图的结构呢?

  2、引导讨论。

  师:大家看,袁老师根据刚才的统计表中是数据重新绘制了一个图,你能看懂吗?

  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你看懂了什么。

  根据老师的温馨提示单想一想,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1)根据数据将圆分成了几部分?每个部分像什么形状?图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了什么?

  (2)在这个扇形统计图中,用整个圆表示什么?所有的百分数之和是多少?能对应的上统计表中的总摄入量为100%吗?

  师:现在把你们小组交流的学习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3、了解特点。

  师:同学们对这幅扇形统计图分析的很透彻,想一想,我们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师:能不能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笑笑家一天食物的摄入量呢?为什么?(条形统计图只能表示出各类食物的摄入量是多少,不能表示出各类食物的摄入量与总摄入量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条形统计图所没有的功能,而扇形统计图可以。)

  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小组先讨论一下,然后汇报。

  老师小结:

  (1)扇形统计图能够直观地表示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直观表现在哪里?---扇形表示部分,圆表示整体)也就是能清楚地看到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范文 (十二)

  (一)课型定位:重点课 (二)本课分析(从单元分析入手) 本课在单元中的定位:教材在安排比的意义的学习时,分为三个阶段:比的意义、比的各部分名称、比与分数及除法的关系。比的意义教材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相除关系的例子中引出的,通过对具体例子的讨论,明确了比的概念是建立在除法的意义基础之上的,揭示了比与除法之间的本质联系,是一种以“倍比”为基础的比较关系。

  教材在介绍比的各部分名称时提出了比值的意义,它既是一个知识点,又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是本节课的又一教学要点,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后继学习特别是综合应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理解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认知基础。

  本课目标:

  1-1、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法,会求比值;

  1-2、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会正确地写出比。

  2、教学方法:比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小数、分数的基础知识,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掌握了代数初步知识,具备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比时要联系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通过实例的分析与归纳,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对一些已有的知识和常见的数量关系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的基础上揭示比的关系。在认识比的基础上揭示比、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通过揭示比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引出求比值的方法。比的性质是在学习了比、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的基础上进行的。除法有商不变的性质,分数有分数的基本性质。

  (三)教学重难点: 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的读法写法。

  (四)教学设计过程:

  (五)板书设计:

  比的意义

  比和除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60:21=60÷21= =

  前项 后项 比值

  比的前项除以后相,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六)作业预设:

  作业本:36页4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范文 (十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2、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教学难点:

  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1、电脑课件呈现下表

  种 类 摄入量/克 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

  油脂类 50

  奶类和豆类 450

  鱼、禽、肉、蛋等类 600

  蔬菜和水果类 900

  谷类 1800

  2、电脑课件呈现统计图(或以学生的作品亦可)。

  3、引入新知。

  二、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什么样的统计图是扇形统计图呢?

  2、了解扇形统计图特点

  3、即时练习。

  完成课后的“说一说”。

  (1)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扇形统计图,读一凑统计图中的各类信息。

  (2)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说信息,并计算各种成分的百分比

  汇报计算结果,订正

  学生发言、交流

  学生汇报: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种食物的摄入量。

  观察,说出获得的信息

  根据教师引导说出发现

  从扇形统计图中能够清楚地看到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占总摄入量的百分之几。

  观察数据,发现,说出不同,说出自己的看法

  进行计算,订正

  三、小结本课学习内容

  谈话:这张表是小丽一家三口一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请你运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表中的数据。说一说,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提问: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类食物的摄入量,能看出每一类食物的摄人量占总摄入量的百分之几吗?

  揭题,板书课题:扇形统计图。

  出示课件一边呈现扇形统计图,一边进行简要讲解,使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是用扇形面积的大小(占圆面积的百分之几)来表示各类数量的多少。(占总摄人量的百分之几)

  四、巩固升华

  完成课后“试一试”。

  1、比较各项活动时间,说一说有什么不同。提出数学问题

  2、总时间是多少?各项活动时间可以怎么计算?

  3、参照题目,画一个扇形统计图表示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并和同学进行交流。

  五、全课小结:你今天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板书设计:

  扇形统计图

  能清楚地反映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范文 (十四)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法、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2.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之间关系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比的意义的本质。

  3.在自主学习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以及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明确比与比值的区别。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20__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在太空中,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教师提问:这就是杨利伟展示的两面旗,它们的长都是15 cm,宽都是10 cm。比较它们长和宽的关系,你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

  预设情况:

  (1)长比宽多多少厘米?15-10;

  (2)宽比长少多少厘米?15-10;

  (3)长是宽的多少倍?15÷10;

  (4)宽是长的几分之几?10÷15。

  2.揭题:今天我们将进一步研究这种倍数关系,它除了用除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一种新的数学方法──“比”来表示。(板书课题:比的意义)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范文 (十五)

  走过20xx,向着20xx出发。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雪,冬姑娘连本带利把仅存的一点温暖都带走了,只剩下想不开了。到这个时节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也接近了尾声。期末复习阶段,时间紧、任务重、知识容量相对大,这就要求我们这段的教学工作做一个合理的规划,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多而不漏,多而不乱的复习局面。

  一、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将小数四则运算加以系统整理,加深理解小数的意义、性质,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意义,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

  2、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会解简易方程。在掌握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基础上,会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能够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用算术解决和方程式的解法。

  3、通过复习,帮助学生梳理、归纳知识,学生能进一步抓住重点、难点、弱点进行复习和整理,查漏补缺。

  4、学生通过复习会综合利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增强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复习内容与时间安排

  1.小数乘法、除法重难点回顾与解析。(3课时)

  2.简易方程的灵活运用,解决问题的思路引导。(3课时)

  3.多边形的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图形的合理转化)、植树问题。(3课时)

  4.位置、可能性、简便运算。(3课时)

  5.分析往年试卷,把握出题重点,精选练习的题。(3课时)

  三、复习策略与形式

  1、单元复习:调整教材编排顺序,按照知识联系的紧密度分单元模块从易到难再次将本学期所授内容重新再理一遍,以求能熟练掌握。

  2、分类复习:在系统梳理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针对第一阶段复习存在的问题再次从基础知识、计算题、操作题及解决问题等进行分类复习与测试,以求稳扎稳打。

  3、综合复习:根据学生学情分层练习,做到边练习边复习并进行综合试卷测试,重视试卷讲评课、归纳做题方法回归课本找知识点。

  四、复习具体措施

  1.教师肯下功夫功夫备好课,打破常规复习方法,有创新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易混点提高复习效率,同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成长。

  2.加强学生对复习认识,兼顾学生的情绪变化、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想学习、爱学习、会学习,找到学习的方法。

  3.复习时要巧导精练,全面提高。有针对性地选择或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精练,做到有层次、有坡度,具有一定的弹性,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问题,拓宽解题思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

  4.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知识帮助与思想帮助双管齐下,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转化工作,开好“小灶”,让他们有进步。

  5.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做好家校联系工作,多联系家长,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共同督促学生学习。

  6.考前对学生进行考前辅导,交给学生怎样审题、做题,如何利用演草纸和有效检查等。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范文 (十六)

  教学目标:

  1.掌握比的意义,会正确读、写比。

  2.记住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正确求比值。

  3.理解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明确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道理,同时懂得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性。

  4.通过自学讨论,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自学探究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诱发参与

  1、师:“2杯果汁”和“3杯牛奶”这两个数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你会用哪些方法表示它们的关系?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解答?

  生1:牛奶比果汁多1杯。

  生2:果汁比牛奶少1杯。

  生3: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

  生4: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

  师:2÷3是哪个量和哪个量比较?

  生:果汁的杯数和牛奶的杯数比较。

  师:3÷2求得又是什么,又可以怎样说?

  生:牛奶的杯数和果汁的杯数比较。

  2、师述:用新的一种数学比较方法,可以说成果汁和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用一种新的方法对两种量进行比较。(板书:比)

  3、师:那么这节课你想学习比的哪些知识呢?

  (什么叫比,谁和谁比……)

  二、自学探究新知

  1.探究比的概念

  教师指着板书问:2÷3求的是什么?是哪个量和哪个量的比?

  生:2÷3求的是果汁是牛奶的几分之几,是果汁和牛奶的比。

  师:对!2÷3求的是果汁是牛奶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果汁和牛奶的比是2比3。

  (板书:果汁和牛奶的比是2比3,学生齐读。)

  师:照这样,牛奶是果汁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牛奶和果汁的比。

  生:牛奶是果汁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牛奶和果汁的比是3比2。

  (板书:牛奶和果汁的比是3比2)

  师:都是果汁和牛奶的比较,为什么一个是2比3,而另一个却是3比2呢?

  生:因为2比3是果汁和牛奶的比,而3比2是牛奶和果汁的比。

  师:对,研究两个数量的比较,谁和谁比,谁在前,谁在后,是不能颠倒的。

  出示试一试。

  师:1:8表示什么意思?

  生:1和8表示洗洁液1份,水8份。

  师:怎样表示容液里洗洁液与水体积之间的关系?

  生:先求出体积再比较。

  课件出示:走一段900米长的山路,小军用了15分钟,小伟用了20分钟。让学生填表。

  师:小军和小伟的速度是怎样求出来的?900:15表示什么?900:20又表示什么?

  师:说说900米和15分钟的意义。

  生:900米和15分钟分别是小军走的路程和时间。

  师:那么小军的速度又可以说成哪两个量的比?

  生:小军的速度可以说成路程和时间的比。

  师:什么叫比?(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汇报。)

  生1:除法叫比。

  生2:两个数相除叫比。

  师:两个数相除,以前叫除法,今天就叫做比。多了一种叫法,你觉得“比”字前面加上一个什么字比较妥当?

  生1:加上“又可以”。

  生2:加上“又”字。

  师: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想一想这个比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什么关系?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在“相除”下面加上着重号,学生齐读比的概念。)

  2.自学探究比的各部分名称等知识。

  师: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68~69页。把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画出来,自学完后同桌互相说说“我自学到了什么”。

  (学生同桌相互说完后,集体汇报探究。)

  生:我学会了比的写法。

  (老师指着2比3,让学生到黑板上写出2∶3。)

  师:2、3中的符号“∶”是什么呀?

  生:这是比号。(板书:比号)

  师:写比号时,上下两个小圆点要对齐放在中间。(让学生同桌互相看看比号写得是否正确,并接着汇报。)

  生:我知道了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师(指着2∶3)问:前项后项各是几呀?(学生答后接着汇报。)

  生:我知道了比的读法。

  (教师指着2∶3,指名学生试读2比3,然后学生齐读2比3。)

  师:我们已经知道比的读法、写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想一想,你还学到了什么知识?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范文 (十七)

  复习目标:

  通过对基础知识的整理和复习,对本学期的数学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建立完整的知识网络,巩固所学的概念、法则和公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复习重点

  1.分数的乘法和分数除法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有关分数的实际应用问题。

  2.比的意义、基本性质和应用。

  3.百分数的认识以及实际应用问题。

  4.圆的基本性质、周长和面积计算。

  复习要求

  1.能正确计算分数乘、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习题,能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

  2.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联系实际,灵活地运用分数、比、百分数的基础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应用问题,提高分析判断、推理能力。

  3.能掌握圆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能应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常见的实际问题。

  复习方法

  1.分段复习,做好计划

  正确的期末复习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非临时抱佛脚。

  一个完整的复习包括系统复习以及专题复习,强化训练,先对概念、公式等常识性、知识性的知识先整体过一遍,理清知识框架,再进行针对常考专题和知识漏洞进行复习。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掌握程度来制定具体的复习要点,对于在日常的学习和做题中,已经能够熟练运用的知识可以减少复习时间,重点复习知识薄弱区域。

  2.对基础知识进行“过滤”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较强的学科,课本中的概念、定理和公式是所有题型构成的基础,它们之间的不同组合可以构成不同难度的题型。

  作为小学基础数学的最后阶段,六年级对基础性知识的考核只多不少。六年级数学上册中,就要求学生能牢牢记住并理解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扇形统计图的基础知识。

  复习时,学生需要对这几个单元的基础知识进行逐一“过滤”,确认重要的概念、定理和公式是否都已经记住和掌握,并建立起完整的知识网络框架。

  3.对犯过的错误进行回顾

  期末复习需要做到有的放矢,而回顾以往做错的题目可以为复习找到方向。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错题集、订正的试卷拿出来重新翻阅一遍,特别关注容易造成错误的问题,分析其关键点和易错点。

  对于因为粗心和审题不当而出错的题目,提醒自己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对于因为知识点掌握不牢固而出错的题目,可以将该知识点划入重点复习范围。

  4.对经典例题加以利用

  期末复习留给数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很多老师都不提倡学生在考前大量刷题。对于想要找到“做题”感觉的学生,一般都会建议找几个经典例题进行巩固强化。

  如《工程问题》这类常考的实际应用题,其用到的知识基本固定,存在明显的解题思路。学生可以在考前重新做一遍,既能保持题感,又能提高这类题型的解题速度和正确率。

  遇到不太明白或者不会做的例题时,也可以找一些教育资源来帮助复习,比如上面提到的《工程问题》,菁巧教育就有专门的课件供学生学习。

  它将《工程问题》中会出现的不同的情况,通过三个视频课件进行分类讲解,帮学生理清解题思路和技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和运用的举一反三。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范文 (十八)

  一、复习内容

  1、 分数乘除法。

  分数乘、除法属于分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两者关系密切,教材将这两部分内容集中安排。教材首先通过一组题目,强调分数乘除法的关系,即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同时对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复习。比的相关概念、倒数的概念和计算、比的性质、比与分数及除法的关系等也是复习的重点,教材通过总复习的第2题和练习二十七的第3、4、5题进行了复习。

  此外,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也是这部分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含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含稍复杂的)等。教材把它们对照编排,便于学生弄清这几类问题的联系和区别,从而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即先明确单位“1”,再看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来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析方法,总复习的第5题和练习二十七的第7题还安排了需要两次判断单位“1”的练习。

  2、 百分数。

  百分数内容的复习重点放在百分数的应用,紧接在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后编排,这样可以使学生看到它们在结构、解题思路上的一致性,便于加强知识间的联系。百分数的概念没有单独复习,但它是百分数应用的基础,因此要注意进行复习。总复习的第6题是求常见的百分率的问题,通过给出计算公式,既复习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与分数及小数的互化,又可复习求烘干率等类似问题。第7题为稍复杂的百分数的应用问题。练习二十七的第13、14、15题安排的是有关百分数的习题,其中第15题涉及国债、纳税、利率等内容的复习。

  3、 空间与图形。

  这部分内容包括位置与圆的复习。

  在第一学段中,学生已经会用第几组、第几个来表示物体的位置,本学期进一步学习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材通过总复习的第8题复习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练习二十七的第1题安排了相应的练习。

  本学期圆的认识包括直径、半径、π、轴对称图形等概念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圆的画法等内容,教材重点复习了圆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和轴对称图形。总复习的第9题通过让学生复习计算公式的得出过程,加深学生对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以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能根据不同条件和问题灵活地运用计算公式。第10题复习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运用概念判断两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整理。直径、半径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等知识在练习二十七的第11题进行复习。

  4、 统计。

  本学期统计的内容主要是认识扇形统计图。教材通过总复习第11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即能清楚地表明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给出的信息解决一些问题,以促使学生分析信息、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二、复习目标

  通过总复习,系统、全面地复习和整理本学期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有关的规律性的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概念、空间概念、统计概念,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分数乘、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式题,能应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能应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能列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能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不超过两步)。

  2、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能正确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3、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进行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4、认识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2、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5、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自己在本学期的整体学习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获取知识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复习重点

  分数、百分数的计算(包括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应用题。圆的概念和周长、面积的计算。

  四、复习难点

  从学生平时的作业和单元检测情况来看的问题是分数、百分数稍复杂的除法应用题,其次是分数和百分数、圆的概念。

  五、复习原则

  1、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觉地进行整理和复习,提高复习能力。

  2、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要适时讲解点拨,保证复习效果。

  3、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教育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查漏补缺,集中答疑,提高复习效果。

  六、复习方法

  1、带领学生按单元整理复习,巩固基础知识。

  教师要按单元抓准知识的重难点,进行相关知识的整合与链接,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例如应用题的复习,可由简单的分数应用题链接到稍复杂的复合应用题,将知识整合链接起来,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

  平时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低,所以在复习的时候要特别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不只是机械重复的练习,而是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和策略。让学生记住“一看二想三算”看清题目中的数、符号;想好计算的顺序,什么地方可以口算什么地方要笔算,哪里可以简便计算;最后动笔算。

  3、加强与实际的联系

  适应新课标的精神加强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讲练结合精心设计练习,把有营养的知识方法做成有味道的数学问题和练习吸引学生去探究

  5、分层指导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对于中差生和优生在复习上提出不同的要求,复习题分层,指导分层,充分体现问题练习的层次性,让不同的学生在复习中都自己新的收获。

  6、后20%学生有针对性辅导。

  七、注意的问题:

  1、考虑到本册是小学阶段最后一次编排“位置与方向”内容,复习时应注意知识的综合整理,让学生对该内容形成较为完整和系统的认识。纵向来看,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是一年级下册按行、列来确定位置的一个深化,把第几行第几列的具体描述抽象成数对的形式,更为简洁明了;横向来看,则与四年级下册用方向和距离两个要素来确定位置是互为补充的两种方法,分别从不同角度出发来刻画物体的位置关系。复习时要引导学生在综合、对比的基础上进行整理,从而全面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综合以前学过的平移、方位、路线图等知识,可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加强对前后知识内在联系的认识和把握,同时进一步巩固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2、 在小学阶段,学生先后学习了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这4种统计图都可用来呈现相应的统计数据,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便于人们进行统计判断和决策。复习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3种统计图,在对比中突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即能够很好地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把握好这一点后,再一些综合性的练习,让学生体会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根据给定的数据合理选择统计图。比如,以同学的身高为例,不同年级同学的平均身高宜选用条形统计图,同一个学生在不同年级时的身高宜选用折线统计图,同一年级的同学不同身高所占的比例则宜选用扇形统计图。九义教材是把扇形统计图作为选学内容编排的,课标教材则是作为必学内容编排的,即该内容是要求学生掌握的。但在复习过程中不要拔高要求。课程标准对该内容的要求是: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故复习时仅要求学生能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征,能从给出的扇形统计图中提取相应的统计信息,作出简单的统计分析和判断即可,不要求学生绘制扇形统计图。

  3、在复习时注重思想方法,如周长“化曲为直”,面积“化圆为方”和“极阴思想”,分数乘除法是化未知为已知,在沟通分数、比、百分数、除法的联系与区别是提高比较、类比、迁移、抽象、概括等,在复习圆的周长和面积时突出方法的推导过程,在回忆推导过程时对圆的相关概念进行辨析。

结尾:非常感谢大家阅读《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范文(甄选18篇)》,更多精彩内容等着大家,欢迎持续关注作文录「Zwlu.Com」,一起成长!

编辑特别推荐:高一语文教学计划库车县四项行动计划心得体会关于网络编辑工作计划编辑工作计划模板编辑部的工作计划, 欢迎阅读,共同成长!